肖小平
(崇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北崇阳437500)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育龄妇女中发生率为20% ~30%,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368例,现报告如下。
368例患者年龄28~68岁,平均45岁,其中以30~49岁年龄段200例(54.3%)。未婚10例,已婚、已育353例,已婚未孕5例。368例宫体大小如孕6~18周,肌瘤个数为1~12个,其中肌壁间肌瘤94例(25.5%),浆膜下肌瘤37例(10.1%),黏膜下肌瘤17例(4.6%),多发性肌瘤220例(59.8%)。368例子宫肌瘤患者中,有临床症状者232例(63.0%),无症状者136例(37.0%)。临床主要症状:月经增多169例(45.9%);月经紊乱77例(20.9%);贫血129例(35.1%);下腹痛56例(15.2%);痛经36例(9.8%);尿频31例(8.4%);白带增多24例(6.5%);触及包块26例(7.1%);不孕4例(1.1%)。无症状者136例中,104例在妇科体检时发现,32例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
手术适应证:①子宫大小大于或等于妊娠子宫10周;②肌瘤生长速度过快,无法排除恶变或子宫肌瘤直径>4cm,导致骨盆中其它脏器受压;③或有不适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如贫血、尿频、腹胀者。手术方式有: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368例子宫肌瘤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经腹全子宫切除术255例,全子宫切除加单侧附件切除31例,全子宫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12例,次全子宫切除28例,单纯子宫肌瘤剔除术42例。
手术并发症:残端出血13例,均为少量出血,发生在术后7~10d,经保守治疗痊愈;尿路感染28例,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镜检有脓细胞和红细胞,行尿培养更换抗生素及大量饮水治疗1周后症状消失。
368例子宫肌瘤术后切除标本病理检查均证实为子宫肌瘤,伴有肌瘤变性48例(13.0%),其中玻璃样变性40例,钙化37例,红色变3例,囊性变2例。
多数子宫肌瘤患者无症状,因此临床报道的发病率远较其真实发病率低。对于子宫肌瘤的诊断,妇科检查仍不失为临床诊断的可靠方法,辅以B超检查则更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迄今为止,手术仍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手段。本组资料显示,全子宫切除仍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术式(298例,占81.0%)。对于年龄40岁以上,肌瘤较大,症状明显,经药物治疗无效,不须保留生育功能者则行全子宫切余术。
子宫次全切除术切除病变子宫,保留宫颈具有以下优点:①子宫存在雌、孕激素受体,接受来自卵巢雌、孕激素的影响,对保持女性内分泌功能有重要作用;②保留子宫颈和完整阴道,对性生活影响较小,且宫颈具有分泌粘液功能,对保持宫颈、阴道的酸碱度,防止局部感染有良好作用;③该术式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患者能较早恢复的优点,但有发生宫颈残端癌的威胁,其宫颈残端癌的发生率为1%~4%,因此必须严格掌握子宫次全切除术适应证,术前须向患者交待清楚此术式的利弊及术后需定期随诊的重要性。
为保留年轻及未绝经患者的卵巢功能或子宫功能,凡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者均宜施行此术式。但在行子宫肌瘤手术前均需常规给予宫颈刮片,诊断性刮宫以排除子宫内膜病变。
子宫切除保留卵巢病人日后发生卵巢癌的风险不比一般人高,绝经产生的危害远比保留卵巢可能发生卵巢癌的风险大。如果双侧卵巢均正常应尽量保留,特别是50岁以内妇女都应保留,50岁以上的妇女尚未绝经或检查卵巢未见萎缩者,也可考虑双侧保留。对已绝经的妇女,双侧卵巢有明显萎缩者可予切除。保留卵巢功能不单是为了保留年轻患者的生育能力,对非生育年龄妇女则是为了维持血中雌激素水平,以预防衰老,防止骨质丢失并对心脑血管系统起到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