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关汉卿杂剧中的“关公剧”*

2012-08-15 00:44新,韩
关键词:单刀华夷关汉卿

李 新,韩 旭

(保定学院中文系,河北 保定 071000)

浅论关汉卿杂剧中的“关公剧”*

李 新,韩 旭

(保定学院中文系,河北 保定 071000)

在“元剧四大家”之一的关汉卿之杂剧创作中,以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历史剧目如《单刀会》、《西蜀梦》等“关公剧”,充分反映出宋、元以降,社会上普遍存在关公崇拜之特殊时代文化背景,并以现实主义笔法,鲜明地展示出“华夷之辨”之主题倾向,在艺术表现上则以通俗、生动见长,有“曲尽人情”之妙。

关汉卿;杂剧;关公

元代戏剧名家关汉卿(约公元1220~1300年),与王实甫、白朴、马致远并称“元剧四大家”,位列榜首,其代表作如《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等,成为中国戏曲领域经久不衰的名剧。1958年,关汉卿与屈原、杜甫、曹雪芹一起,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选为中国古代“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他的剧作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其戏剧成就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公认。

值得关注的是,在关汉卿杂剧中,除了上述反映当代社会黑暗,富于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的剧作之外,还有以描写后汉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为主要内容的历史剧(以下简称为“关公剧”),代表作有《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和《西蜀梦》,本文试就关汉卿杂剧中“关公剧”产生之历史文化背景、主题取向以及艺术表现,分而述之。

一、关剧中“关公剧”之时代背景论

关汉卿“关公剧”中所描写之关公,即关羽,西晋史学家陈寿在其《三国志》,仅用数百字记录了关羽一生事迹和功过得失,据《三国志·蜀书》本传载: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追谥羽曰壮缪侯。[1]

(《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卷第六》)

从正史中的记载可知,关羽生前及身后不久,其爵位仅为侯爵,直至唐五代,在社会文化史上的地位不过是一位三国名将;但随着北宋中叶之后,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词、曲、小说等通俗文学艺术繁荣,整个中国古代文化史的走向由雅趋俗,特别是“说三分”之民间文艺(如《三国志平话》、关公民间信仰和传说等)随之兴起,关羽的知名度与地位越来越高,统治阶级也开始对其不断加封,如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追封关羽为“忠惠公”,崇宁三年(1104年)又从道教角度封其为“崇宁真君”,成为公爵和道教神祗,到了大观二年(1108年),关羽又被加封为“昭烈武安王”,宣和五年(1123年)再被封为“义勇武安王”,从此,关羽便在身后一跃而获得了王爵,即关汉卿杂剧中之所谓“关大王”,无论在官方或民间,均受到广泛的推崇。如王学泰先生《关羽崇拜的形成》一文指出:

南宋对关羽的崇拜已经形成,元代忽必烈的幕僚郝经在元定宗后元年(1249)所写的《顺天府重修关王庙碑记》中就说关王“英灵义烈遍天下,故所在庙起”,……从这个记载中可以想象关羽已经成为当时南北各族人民共同崇拜的偶像。在这种情势下,元代统治者也承认关羽为“武安王”;……元代文人社会地位低下,关羽的故事自然也易于引起他们的创作冲动,这个时期产生了大量的以关于为题材的戏曲作品。著名的如《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关云长千里独行》、《关云长大破蚩尤》等等。[2]

而鲁迅先生之《中国小说史略》,论及元末明初罗贯中根据历代“说三分”文艺而创作的《三国志演义》云:“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3]135其同时指出:“金元杂剧亦常用三国时事,如《赤壁鏖兵》、《诸葛亮秋风五丈原》……等,而今日搬演为戏文者尤多,则为世之所乐道可知也。”[3]135可见,关汉卿所生活的元代社会,关公崇拜现象已经十分普遍,民间文艺创作中,对关公形象自然“特多好语”,因此关汉卿大力创作“关公剧”,也是时代文化趋向所致,并非偶然现象。

此外,力耘先生《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一文则认为:“关汉卿的籍贯,从来聚讼纷纭。旧说有四种:大都人、析津人、解州人、祁州人。四说中大都说和解州说较早,也比较接近实际。……而在大都说和解州说中,解州说则更为有力,……清姚之骃《元明事类钞》卷二十三引元末朱右《元史补遗》说:‘关汉卿,解州人,工乐府,著北曲六十种。’《元史类编》和《雍正山西通志》均同此说。……关汉卿杂剧中以山西历史人物为主角的特别多,计有13种。并且他满怀激情地创作了《单刀会》、《西蜀梦》两剧,歌颂解州历史英雄、又是其祖先的关羽。”[4]则从关汉卿与关羽同籍贯入手,探究其“关公剧”之创作动机,可备一说;同时,关汉卿与关羽同姓,亦当为其倾力创作“关公剧”的动因之一。

二关剧中“关公剧”之思想倾向

关汉卿杂剧的主题,普遍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性,以及“弘扬正义、顽强不屈的抗争意识”[5],其“关公剧”等历史剧亦不例外,在演绎历史时间和历史人物中,其主题取向,亦有其现实性之思考。关汉卿所生活的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统一政权,而蒙古民族又是带着奴隶制时代的野蛮习性进入中原地区的,他们平西夏、夷金国、攻大理、灭南宋,常常在攻取城池之后屠城、抢掠,奴役汉族百姓则是常例。在政治上,蒙元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将治下的百姓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主要是原金国统治区域的汉族百姓)、南人(主要是原南宋统治区域的汉族百姓),其法律还规定:“诸蒙古人与汉人争,殴汉人,汉人勿还报,许诉于有司”,“知有违犯之人,严刑断罪。”[6]226(《元史·刑法志四》)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并且,元代科举考试时行时辍,致使汉族儒生地位下降,难于仕进,民谚“八娼、九儒、十丐”之谓,足以见之。而儒家传统历来严“华夷之辨”,如孔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八佾》),孟子亦言:“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孟子·滕文公上》),以汉为正统、“尊王攘夷”,也是汉族儒家知识分子一贯的思想和作为,特别是少数民族对汉族百姓进行严酷统治时,汉族儒生更明显表现出这种富有民族仇恨与儒家传统的“华夷之辨”思想倾向。

关汉卿作为由金入元的汉族儒家知识分子,属于“汉人”阶层,自幼历经亡国之乱和异族统治的悲惨遭遇,难于仕进,不得不混迹优伶、娼妓之间,据元末朱经《青楼集·序》载:“我皇元初并海宇,而金之遗民若杜散人、白兰谷、关已斋(汉卿)辈,皆不屑仕进,乃嘲弄风月,流连光景。”[7]南宋灭亡(1279年)之后,“他(关汉卿)曾南游杭州,撰有《杭州景》套曲,其中有‘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句”[6]256,“已斋叟”即关汉卿之号,他“熟读儒家经典,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所以,在他的剧作中,常把《周易》、《尚书》等典籍的句子顺手拈来,运用自如,”[6]256其“不屑仕进”、“嘲弄风月”等,亦可视为具有“华夷之辨”倾向之举动。反映在其以“关公剧”为代表的杂剧作品中,以蜀汉政权为正统,讴歌、赞美蜀汉集团骨干将领关羽——“崇关拥刘”的思想倾向,其实质内涵即“华夷之辨”。

例如,在《单刀会》中,主人公一出场便历数从汉高祖刘邦开国到刘备“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过程,坐实荆州乃是汉家基业——

我想当初楚汉争锋,我汉皇仁义用三杰,霸主英雄凭一勇。三杰者,乃萧何、韩信、张良;一勇者,暗呜叱咤,举鼎拔山、大小七十余战,逼霸主自刎乌江。后来高祖登基,传到如今,国步艰难,一至于此!(唱)

【中吕】【粉蝶儿】那时节天下荒荒,恰周、秦早属了刘、项,分君臣先到咸阳。一个力拔山,一个量容海,他两个一时开创。想当日黄阁乌江,一个用了三杰,一个诛了八将。

【醉春风】一个短剑下一身亡,一个静鞭三下响。祖宗传授与儿孙,到今日享、享。……那时节兄弟在范阳,兄长在楼桑,关某在蒲州解良,更有诸葛在南阳;一时出英雄四方,结义了皇叔、关、张。

【尧民歌】一年三谒卧龙网,却又早鼎分三足汉家邦。俺哥哥称孤道寡世无双,我关某匹马单刀镇荆襄。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第三折)

而在下一折的赴会中,面对吴国都督鲁肃的严词追索,指责刘备、关羽失信于东吴时,关羽则从“汉家皇统”角度,愤而辩驳——

【庆东原】你把我真心儿待,将筵宴设,你这般攀今览古,分甚枝叶?我跟前使不着你“之乎者也”、“诗云子曰”,早该豁口截舌!有意说孙、刘,你休目下番成吴、越!

【沉醉东风】想着俺汉高皇图王霸业,汉光武秉正除邪,汉王允将董卓诛,汉皇叔把温侯灭,俺哥哥合情受汉家基业。则你这东吴国的孙权,和俺刘家却是甚枝叶?请你个不克己先生自说!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第四折)

在“汉家”正统前提下,关羽正气凛然,怒斥鲁肃“讨还”,为无理挑衅,将信誉之争变为正统之争,“你这东吴国的孙权,和俺刘家却是甚枝叶?”问得鲁肃理屈词穷、哑口无言,突破了历史史实的局限,将艺术形象上升到伦理道德的高度,和大汉刘姓皇叔相比,“东吴国”自然为藩邦夷地,“华夷之辨”之倾向,不言自明。

而在其杂剧《西蜀梦》中,一开始刘备就以“大蜀皇帝”的身份登场,而非历史书《三国志》中的蜀国“先主”,这正是以其为汉家正统,其追怀为“刘汉”基业出生入死的关羽、张飞被害时,唱段云:

【金盏儿】关将军但相持,无一个敢欺敌。素衣匹马单刀会,觑敌军如儿戏,不若土和泥。杀曹仁十万军,刺颜良万丈威。今日被坏人将你算,畅则为你大胆上落便宜。

【梁州】单注着东吴国一员骁将,砍折俺西蜀家两条金梁。这一场苦痛谁承望?再靠谁挟人捉将?再靠谁展土开疆?

(《西蜀梦》第一、二折)

关汉卿为刘备所设计的唱词中,在追述叹息关羽的生平功业及不幸被害中,以“东吴国”与“俺西蜀家”相对,则明以西蜀代指“汉家”,而东吴依旧只是一“国”,亦尽显其鲜明的“华夷之辨”思想倾向。

三、关剧中“关公剧”之艺术表现

关汉卿杂剧作品,在艺术表现上,呈现出通俗化倾向,他汲取大量民间生动、形象的语言,熔铸精美的古典诗词,创造出一种生动流畅、本色当行的艺术风格,真正做到了即王国维所称道的“曲尽人情,字字本色”[8];这在其“关公剧”中亦展现无遗。

关汉卿“关公剧”的本色语言风格,主要表现在戏剧人物语言的性格化上,曲白酷肖人物声口,切合其身份,对形象塑造具有决定性意义。如《单刀会》第三折,描写关羽为了刘皇汉家事业,决心不顾危险,单刀赴会——

【剔银灯】遮莫他雄赳赳排着战场,威凛凛兵屯虎帐,大将军智在孙、吴上。马如龙,人似金刚;不是我十分强,硬主张,但提起厮杀呵磨拳擦掌。

【蔓菁菜】他便有快对付能征将,排戈戟,列旗枪,对仗,我是三国英雄汉云长,端的是豪气有三千丈。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第三折)

关羽一连串的唱词,直爽、豪迈,“提起厮杀呵磨拳擦掌”,“我是三国英雄汉云长,端的是豪气有三千丈”,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符合其一代骁将的艺术特征。亦如其《西蜀梦》中所写:“关将军但相持,无一个敢欺敌。素衣匹马单刀会,觑敌军如儿戏,不若土和泥。杀曹仁十万军,刺颜良万丈威”。(《西蜀梦》第一折)

至第四折,描写关羽单刀赴会途中,看到大江东去,浪花千叠,想到此一去,深入龙潭狼穴,内心不禁激起万丈豪气,唱到——

【双调】【新水令】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又不比九重龙凤阙,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别,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云)好一派江景也呵!(唱)

【驻马听】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带云)这也不是江水,(唱)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第四折)

关羽对“好一派江景”即兴抒情,前方的龙潭虎穴,在“大丈夫”的眼里,不过是“赛村社”,一个“觑”字,下得十分精准,勾画出其烈烈雄心。并且,滔滔江水,叠叠重山,激发了关羽对于历史的无限感叹,赤壁鏖战,已成过往,关羽对此深慨——“这也不是江水,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更使得人物形象具有历史眼光、仁者风度,而不流于粗莽。此外,二曲中还化用了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情景相生,大江、关羽交融一体,江水之气势磅礴,辉映了关羽气冲云霄的英雄气概。

综上所述,关汉卿的“关公剧”创作,随着宋元以降关公崇拜现象的日趋普遍,应时而出,并借古喻今,鲜明地反映出了“华夷之辨”的思想倾向,在艺术表现上则通俗生动、本色当行,易为观众和读者所接受,成为元杂剧中的不朽奇葩。

[1]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939-942.

[2]王学泰.关羽崇拜的形成[J].文史知识,2000(9):40 -47.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134.

[4]力耘.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J].文史知识,1989(12):78 -82.

[5]周新华,赵平分.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关剧思想价值初探[J].保定学院学报,2010(4):32-36.

[6]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3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26-256.

[7]王起.中国戏曲选·关汉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18-19.

[8]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70.

A Brief Discussion on Guan Hanqing’s Drama Composition of Guan Yu

Li Xin,Han Xu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Baoding University,Baoding Hebei 071000,China)

In Guan Hanqing’s(one of“the four great masters of the Yuan Qu drama”)drama composition,the drama of Guangong such as Dan Dao Hui and Xi Shu Meng took Guan Yu’s deeds as the main content who lived in Late Han Dynasty and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and reflected the special cultural background of which Guangong worship was popular since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y.Besides,the drama used the realistic method to brightly show the topic tendency of“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barbarians”;in artistic manifestation,it was good at popularity and vividness,in which“the song showed a trickiness of human emotions”.

Guan Hanqing;drama;Guan Yu

I237.1

A

1672-7991(2012)01-0025-04

保定学院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关汉卿杂剧之“关公剧”探微”(2011S18)。

2011-11-02;

2012-03-02

李 新(1980-),男,河北省保定市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单刀华夷关汉卿
华夷一家:长城的经贸与和平
关汉卿
唐代华夷关系理想图景下的“天下法”解析
戏词救命
单刀双掷开关在初中物理电学中的重要作用
想象的异邦:非我族类与华夷之别
话剧《关汉卿》:半个世纪的历史回响
近代“日本式华夷秩序”的转型逻辑
正统意识与民间信仰对《单刀会》创作的双重渗透
基于E/D工艺单刀八掷MMIC开关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