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型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2012-08-15 00:48李新海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李新海

(淮南矿业集团人力资源部,安徽 淮南232001)

浅析新型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李新海

(淮南矿业集团人力资源部,安徽 淮南232001)

论述新型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重点、热点及难点,具体通过高度认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对新型煤矿企业的意义、准确理解新型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涵义、坚定坚持新型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着重平衡好新型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其他方面等四个方面展开了论述。

新型;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在国家政策有利支持下,新型煤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已由单一产权的传统构架转变为产权多样的新型组织构架;由传统发展模式转移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的快速发展模式,逐渐发展演变为集团型企业。在信息化的社会里,信息与企业的人、财、物资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开始成为企业不可分割的“第四种资源”,在新型煤矿企业管理中,为了开发和利用好这种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重要一项内容,集团企业没有信息化技术支撑是不可能的,更是不现实的。

一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对新型煤矿企业的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已成为众多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人力资源专家的共识,并且已被许多知名公司付诸实践。因此,新型煤矿企业要高度理解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对企业的意义,具体如下:

大大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事务性工作繁、重、杂等特点,通过管理信息化后,极大地降低了人力资源部门事务性工作强度,增加了信息的准确性,节约了时间,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从形式上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升,帮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赢取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解决企业深层次的人才战略问题,更好地为集团各子公司、区域公司提供人才服务。

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专业特长,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综合素质。通过管理信息化,有利于覆盖、划清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职能,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同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能节约更多时间,有利于建立学习型部门,分散管理风险,更有利于企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有效解决了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匮乏,同时,解决了人力资源信息的匮乏。有利于改进对各分(子)公司的人才管理方式,准确无误的了解各分(子)公司的人才动态情况,合理搭配各分(子)公司的人才状况,切实提升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更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上升为企业长远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型煤矿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标志着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总体提升。借助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规范业务流程,避免人为的疏漏,实现统一数据库平台上人力资源共享与流动,及时为人才的配置、考核、开发、奖惩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数据。

二 新型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指用系统的方法对组织内外的有关人及人的工作方面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保持和传递,为组织内的管理人员提供管理工作所需人力资源信息的专用系统。在新型煤矿企业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同时,由于人力资源业务的特殊性、复杂性,专业性很强,它决不是一个纯粹的IT项目,也不是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与IT技术的简单迭代,而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人力资源管理业务体系的承载,优化甚至再造的过程,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参与人员既要深刻理解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更需要具备丰富的IT经验。在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中,新型煤矿企业坚定坚持以下原则:

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的理念。在信息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发展的理念,具有超前意识,超前思考、超前设计,统筹考虑,信息化的实施不仅要适应企业当前实际,还要适应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适应企业整体战略布局。

必须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公司发展战略。建立基于战略导向的与企业生产模式相匹配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形成企业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良性循环链。通过人力资源信息化的建设,着力解决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状况与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发展不匹配,及时调整,适应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保证和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以人为本,人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是围绕人实施的,目的就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员工的科学、有效管理,通过激励员工,激发员工的潜能,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共赢,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和谐发展。

必须坚持突出实践特色。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为基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中。

三 新型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1 提高认识,取得领导的理解和全力支持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不单纯是人资源管理部门的事,也不仅是信息管理部门的事。为了保证数据的全面、完整、准确、及时,需要企业内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积极配合;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需要在充分回顾企业人力资源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先进的管理理念,从业务流程到信息软件操作都要进行全面改革,以上所有这些工作,如果没有企业领导决策层的参与,是很难实现的,更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要争取得到高层领导管理者的理解,获取必要的预算费用、人力、时间、领导决策等等各方面的全力支持。

2 组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应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信息管理部门、信息开发商共同组成,工作小组成员应包括企业领导、操作使用人员、各个层面的业务骨干和企业计算机专业人员。工作小组的领导应由参与建设的职位最高的主要领导担任,同时要求该领导要具有权威性,得到大家的认同,擅长信息化项目管理,具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如有条件的话,聘请有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经验的管理咨询公司参与,从信息技术先进性和前瞻性上提出建设性意见,规避信息化风险,从而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

3 对涉及人力资源信息的人员进行有效培训

对涉及人力资源信息的人员,要区分企业领导、部门领导、业务科室、业务人员、使用人员、二级单位领导及部门、工作人员等等,培训要有针对性,并要全面地、全方位地、全过程地,培训资料必须标准化,编写的用户手册必须详尽,培训教师必须是有丰富的培训经验教师。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对信息准确性、实时性、可靠性、一致性、安全性要求较高。涉及所有与人相关的数据,信息量大且变化十分频繁;另一方面,由于人力资源业务的特殊性、复杂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性、流程性又很强,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操作较复杂。对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让使用人员充分了解系统的功能和操作流程,才能让他们使用好系统,充分发挥系统的作用。

4 信息化建设要适应人力资源管理的变化

人力资源管理无论是理论、技术,还是实践,都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变化将是永恒的主题,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也将是不断进行再开发的过程发展和完善。

在新型煤矿企业里,随着企业改革不断深入,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不断发生变化、调整、改进、完善,信息化也要同时跟着变化、调整、完善、适应。如淮南矿业(集团)公司薪酬制度改革、薪酬制度调整,组织机构、人员的“五减两清”,市场专业化队伍清退,劳务派遣工补充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不断变化,信息化也要严格要求,与时俱进,同步跟着调整、变化、适应。

5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软件的开发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软件开发在国内也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软件的推广及应用也刚刚开始,同时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改进、改革、发展,尤其是大型数据库技术、开发软件平台技术、操作系统平台技术、网络平台技术、服务器等硬件平台技术、研发人员开发技术、实施人员实施技术。如淮南矿业(集团)公司领导人员信息管理,从“操作系统Dos+ 小型数据库Foxpro环境下的个人单机版”提升为“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大型企业数据库SQL2005”环境下的多用户网络版。

随着新型煤矿企业不断改革、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不断变化,信息化也要跟着变化,以前建设的信息化越来越显现出不足,必须强化,循序渐进。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如有经济实力条件,应与软件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战略伙伴,逐步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全面信息化,最终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

[1]徐二明,孙健敏.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刘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文跃然.薪酬管理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付亚和,许玉林.绩效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F272.92

A

1671-4733(2012)04-0055-03

10.3969/j.issn.1671-4733.2012.04.017

2012-06-20

李新海(1977-),男,江西南昌人,经济师,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电话:13955437670。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