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应倡导启发式教学

2012-08-15 00:48王谊海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教师教学学生

王谊海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南232001)

高校教育应倡导启发式教学

王谊海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南232001)

启发式教学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以交往、互动方式为基础,重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活跃的气氛、和谐的关系、愉快的心情;善于设计问题,发现问题,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启发总结归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提高创新思维、拓宽思路,激发学习热情,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并灵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是相对以往灌输式教学而提出的,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实际,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因此应该在高校教学中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

一 启发式教学思想具有的特点

1 互动性

启发式教学以交往、互动方式做为教学的基础,针对学生的问题和需要所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经教师指点,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拓展思路,解决相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把结论和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教师对问题有针性地进行点化、引导,是为了达到更好地启发诱导学生。比如教师可以事先让学生进行表现,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归纳矫正;这样可以欲扬先抑,让学生能充分在柳暗花明中饱尝收获的乐趣;还可以多方面进行联想,再适当补充一些课外内容,以获得更开阔的思路、触类旁通的最佳效果;有时还可以故设迷津,以便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丰富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能分享彼此的思路、知识和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体验,从而达到共享、共进、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2 主动性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机统一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是兴趣浓厚还是愁眉苦脸,是其乐融融还是呆滞冷淡,这些都应该引起教学的关注。对于学习活动来说不应该是学生的一种负担,而应该把它变成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感觉,在学习与学生的成长、生存、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的时候,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得到最大的发挥。教学最终是要使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最大的进步和发展,如果离开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那么教学的目的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启发式教学关健是强调、重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能不能正确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启发式教学实施成败的关键。

3 和谐性

启发式教学思想和谐性的特点充分体现在教与学的两个主体上,教师是教的主体,而学生则是学的主体,两个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主体性特点。而教与学的两个主体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互相信任、互相尊重。营造一个活跃的教学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愉快的学习心情,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思索、提问、探新和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打造一个和谐、宽松、自由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很好的学习和成长。学生的人格才能真正得到尊重,学生的才智才能得到发挥,学生的想法才能得以表达,因此,学生才会发自内心的热爱学习、乐于学习。

二 启发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1 教师要具有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教师在启发式教学中要充分发扬民主,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搭建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使学生能够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进行多种形式、不局一格的教学活动。同时,教师还要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努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切实做到启而有发,问而有答,学而不厌,善思乐学,让启发式教学发挥岀它应有的作用。

2 教师具有合理的设计问题难度能力

启发式教学有效实施的关键是教师必须能做到善于设计问题,要做到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能够有目的、有计划的提出许多具有启发性问题来启发学生,并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之上,把教学变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让知识和能力产生有机联系。提出问题的关键就是给学生设置疑问或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启发学生思考的前提。教师是对话中的主角,教师的身教胜与言传,在课堂上教师采取合理的提问、启发会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各种疑难问题。合理的提问能够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更能准确的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的难易程度,让学生能够稍加思考就可以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但不可采取“满堂问”的形式,太多地使用提问启发,容易造成学生大脑的疲劳,使学生逐渐失去问题意识,只是跟着教师的问题思路走,这样影响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还要注意提的问题不准确,不到位,不能达到启发的学习效果。还有提的问题过于简单片面,同样达不到启发的实效。有些问题提的又过于偏难,先前也没有做任何的铺垫,引导的思路又不到位,这样也很难达到启发的效果。切实把教学的设计出发点放在启发诱导之上,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启发式教学真正贯穿于教学活动中的各个层面。

3 教师要储备充足的知识

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启发式教学策略的实施有赖于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设计者的教师课前做的那“十年功”。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学生、还要对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做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要做到对各类教学策略与技术充分熟悉和掌握。所以教师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和知识储备,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充分做好启发式教学的认识基础工作。其次教师还要不断地努力学习,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与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这才是教师赖以进行高质量的智力活动和引导学生发展的根本保证;另外,教师还应当特别注意学习和掌握学习与认知方面的有关知识,通过运用这些知识组织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并有效地调控整个学习过程,这才是启发式教学的精膸所在。

三 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1 釆取比较启发总结归纳

总结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总结不仅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导向,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求知的欲望,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需求。总结的关键是要深入浅出,采用简单的文字去表达更为深刻的含意。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学习,善于引导学生总结。

比较教学法是借助类比思维进行启发的一种方式,指在教学活动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认识对象放在一定的条件下,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对照比较,从而确定认识对象属性的同异、地位的主次、作用的大小、性能的忧劣、问题的难易等,以达到辨识、了解和把握认识对象的目的的方法。其特点是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以确定各种对象或现象之间在某些特征或关系上的相似为基础。它既不是从概括到具体,也不是从具体到概括,而是从具体到具体,从特殊到特殊。

2 合理的铺垫后续内容

思考问题、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学习是一种最好的学习方法。对前后章节有相互关联的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预先为后续有关的知识埋下伏笔、留下一些问题,使学生有一定想像的空间、拓展学生思路。在教学进行到相关内容时再加以讲解,经过对比使得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有恍然大悟、如梦初醒的感觉。要达到这种效果,需要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本门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合理的在适当的地方铺垫好后续内容,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要使得学生成为课堂上的真正主人,同老师一起互动共鸣,投入到教与学之中。绝不是被动的去接受知识。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思维,同时学生也学会了怎样去学的学习方法。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授人与魚,不如授人与渔”教授给学生好的学习的方法,要远比单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

3 由浅入深地设计提问

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从已经掌握的知识里引导岀未知的东西。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对话、相互沟通,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深度,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逐步添加新的内容,让学生在已知的东西里不断地派生岀更多更新的有关的知识,使学生越听越爱听,越想越有趣,漫漫地不知不觉地引入新的内容,从而不断地巩固提高、引深拓展,达到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实际问题,由浅入深地精心设计,并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思考力和想象力,在必要时给以适当的点拨,使学生能在设计范围内去捕捉问题的实质,达到预设的目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提岀,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去理解和接受知识。

[1]时华.“启发式教学”在《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23):512.

[2]胡震.在高校教学中倡导启发式教学[J].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85.

[3]李刚.《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2-54.

G642

A

1671-4733(2012)04-0076-03

10.3969/j.issn.1671-4733.2012.04.024

2012-06-12

王谊海(1954-),男,安徽淮南人,工程师,从事管理工作,电话:13855470482。

猜你喜欢
教师教学学生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