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四川蚕桑丝绸文化产业发展

2012-08-15 00:43
四川蚕业 2012年4期
关键词:蜀锦蜀绣蚕丝

吴 钢

(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

四川是蚕桑发源地之一,蚕桑与丝绸文化历史底蕴厚重。四川是蚕神“嫘祖”的故乡,留下许多历史古迹与民间传说。四川是南方丝绸之路起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蜀锦、蜀绣与大熊猫并称为四川“名片”。近期通过对我省蚕丝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我们认为,目前,加快蚕丝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弘扬蚕丝文化,创新丝绸品牌,推动传统产业与蚕丝文化产业有机融合、促进产业提档升级的历史机遇正在形成。

1 四川蚕丝文化产业建设的现状

据四川省丝绸协会统计,目前,全省从事蚕丝文化产业的企业超过30家,行业产值超过10亿元。成都蜀锦织绣有限公司被授予四川首批文化旗舰企业,锦门丝绸文化街区和锦门丝绸文化主题公园、四川丝绸博物馆、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成都郝淑萍蜀绣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成都梦苑蜀绣工艺品有限公司、成都蜀锦工艺品厂、郫县安靖蜀绣文化产业园、南充千年绸都第一坊等充分展示了蚕桑丝绸文化产业风貌,丝绸文化旅游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景象。

四川朗瑞丝绸有限公司,倾注蚕桑丝绸情结,发挥专业团队优势,整合城市资源,以丝绸文化为突破口,以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培育品牌、做大产业为核心,以农民增收、产业升级、文化传承为目标,提升传统丝绸业持续竞争力,在新都三河场首创全国丝绸文化主题小镇、丝绸文化主题公园,将锦门丝绸文化街区、锦门丝绸文化主题公园和四川丝绸博物馆三者有机结合,打破丝绸文化与产业间长期割裂、难于融合发展的现状,充分利用成都作为南方丝绸之路起点的史实,积极探索四川丝绸文化与旅游业、丝绸传统产业的有机结合,广泛宣传丝绸高贵典雅、环保健康、回归自然而不失时尚之美的特点,发挥蜀锦蜀绣的艺术价值,着力开发系列蜀锦蜀绣文化艺术及实用产品,使锦门成为推动四川丝绸产业发展的全国示范基地,形成集文化产业、丝绸产业、旅游产业等多产业互动发展的锦门丝绸文化旅游商业名镇,成为四川丝绸文化集中展示中心、互动体验中心、高端消费中心。公司旗下的四川丝绸博物馆开馆仅一年接待游客419团、6万人次,卖场收入过亿。公司生产的蜀锦蜀绣等产品在四川省政府组织的“2012天府四川日韩行”交流活动中深得好评。

成都蜀锦织绣有限责任公司 (蜀江锦院、蜀锦织绣博物馆),主要从事蜀锦研究生产,蜀锦旅游工艺品的开发、经营、销售以及国内外旅游团队的参观接待,设有蜀锦生产基地,传统手工织造工场,蜀锦蜀绣历史文化展示,大型展示厅 (卖场)约4000m2,年综合产值上亿元。该公司拥有目前四川地区唯一一家保有全套蜀锦手工制作工艺的场馆,是国务院命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务院唯一授牌的“蜀锦织造技艺”传承单位。

郫县安靖蜀绣文化产业园,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运作方式,依托本地悠久的蜀绣传统手工业优势,积极探索女性就业工作模式-居家灵活就业的新路子,实现女性的就近就地就业,促进产业发展。该园区成立了郫县蜀绣产业商会和蜀都绣娘专业刺绣合作社,对绣娘免费培训,按“绣娘+绣庄+合作社”、“绣娘+绣庄+公司”等模式,以来料加工、合同订购、现场采购等方式,组织绣娘规模化生产。全镇现有规模较大的绣庄12家,合作社发展社员500余人。绣娘从合作社领取绣品任务,回家刺绣,绣品由合作社按质作价回收。2009年以来,园区累计培训绣娘4000余名,绣娘人均月收入达1500~3500元,蜀绣及其配套产业实现总产值9000多万元。目前,该园区已成为推动蜀绣产业发展、展示锦绣文化魅力、开展合作交流和发展锦绣文化旅游的重要窗口。

成都梦苑蜀绣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由原蜀绣厂、蜀绣研究所改制后成立,是生产经营蜀绣工艺品、蜀绣旅游纪念品、蜀绣收藏品、蜀绣实用品的专业公司,注册商标“成都梦苑蜀绣”。人民大会堂常委会会议厅的巨幅蜀绣作品《高原秋色》(长7.5m、高3.4m)即由该公司的蜀绣工艺美术大师孟德芝带领的蜀绣团队完成。

南充依托“中国绸都”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以“千年绸都第一坊”、南充丝绸文化展示馆、蚕桑生态博物园等基地为窗口,分别在深圳“中丝园”和南充光彩大市场建立“中国绸都·南充丝绸精品馆”,企业与旅游局和旅行社等联合,专注打造丝绸历史文化、专题旅游项目,既实现了对南充丝绸文化的宣扬,成为了川北重要的丝绸文化承载地、交流地,又通过“千年绸都第一坊”等蚕丝文化基地,推动了南充乃至川北丝绸产业的提档升级,开启“中国绸都”南充丝绸行业发展新篇,实现丝绸文化旅游收入2亿多元。

绵阳盐亭是蚕神“嫘祖”的故乡,其嫘祖庙现在已经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大量海内外游客参观。

2 四川蚕桑丝绸文化产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行业整体规划,企业单打独斗

四川是南方丝绸之路起点,拥有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和交流的通道,蚕桑丝绸文化历史悠久,可挖掘的丝绸文化资源尤其丰富。但多年来,蚕丝文化产业缺乏长远规划,品牌化开发滞后,完全依赖我省企业单薄之力发展与建设,自生自灭现象普遍,抗风险能力弱,难于形成叫得响的全国性、国际化丝绸文化品牌。

2.2 政府和政策支持力度亟待提高

政府对丝绸文化产业发展引导力度不够,重视程度不高,特别是在丝绸文化的研究、丝绸文化推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支持、丝绸专业博物馆的软硬件设备升级改造等缺乏必要投入,丝绸文化特色园区 (基地)的建设几乎无一融资帮扶,企业发展难以整合壮大、做大做强。

2.3 悠久的蚕丝文化亟待大力宣传

四川的蜀锦与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为全国四大名锦,四川的蜀绣与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并称为全国四大名绣,蜀锦蜀绣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约4800年的三星堆文化,与大熊猫并称为四川“名片”,是我省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多年来,远远不及大熊猫被国际国内的广大旅游者、大众消费者所认知,四川丝绸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与传统蚕丝业发展建设的重要推手,其宣传力度极不匹配。

3 对四川蚕丝文化产业建设的建议

3.1 纳入蚕桑丝绸产业总体规划

突出“集中发展、特色发展”两大要点,将丝绸文化产业集中在成都市、南充市,以及部分蚕桑重点县。重点加快打造一批蚕丝文化产业基地(园区),以锦门丝绸文化街区、锦门丝绸文化主题公园载体,形成丝绸产业品牌一条街,使之成为我省丝绸文化的展示中心、互动体验中心和高端丝绸产品消费中心;以蜀锦、蜀绣、蜀绘、嫘祖文化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四川丝绸博物馆、蜀绣文化公园、南充千年绸都第一坊等窗口,打造丝绸历史文化和生态专题旅游项目,传承和弘扬四川蚕桑丝绸历史文化,推进四川生态文明建设。

3.2 加大产业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加大对蚕丝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包括:丝绸文化产业发展的融资政策;丝绸文化企业的整合、做大做强等的优惠政策;丝绸文化产业的品牌建设和品牌宣传等政策支持。

3.3 扶持一批龙头企业

整合蚕丝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一批蚕丝文化龙头企业。通过政策引导、内引外联、重组引资等多种手段,将目前小而散的作坊式的企业,整合重组一批具有大基地、大产业、大品牌、大市场的蚕桑丝绸与文化旅游紧密联系的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繁荣市场经济,创造锦绣家园。

3.4 组建蚕丝文化研究会

组织蚕桑丝绸与文化界的生产、科研、教学、管理和历史文化研究方面专家,成立蚕丝文化研究会,开展蚕丝文化研究,推进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蜀锦蜀绣蚕丝
浅析蜀锦的创新运用
民间工艺介绍(六十)
——贺斌和他的蜀锦织造技艺
安靖蜀绣湿地公园优化策略
东华大学研发出可体内吸收型蚕丝导线
木芙蓉
拾针捻彩画春风 情针意线盼传承
春蚕丝尽便会死吗
我的新发现
华光如梦话蜀锦
新蜀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