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选择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文化道德批判
——以鲁迅和郭沫若的现代短篇历史小说中“食物”语词为例

2012-08-15 00:44宋先红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语词鲁迅道德

宋先红

(湖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8)

词语选择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文化道德批判
——以鲁迅和郭沫若的现代短篇历史小说中“食物”语词为例

宋先红

(湖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8)

小说叙述中词语的选择直接影响读者对小说人物的评价和对文化道德的认知态度。为了对中国旧的道德文化进行彻底批判,鲁迅和郭沫若在其历史小说写作中,不约而同地将史书中备受尊崇的帝王圣贤放置在日常生活的宴饮场面中,并频繁使用食物语词以及强调食物的特殊功用,暴露出旧的文化道德的虚伪性以及在新的时代语境中的软弱无力。现代短篇历史小说的写作对文学语言的彰显作用也正是在原始文本的衬托和作家们有意识的语言运用中体现出来的。

现代短篇历史小说;词语选择;食物语词;宴饮场景

“反对旧文化,建立新文化”、“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是“五四”新文化的重要主题,也是新文学的重要命题之一。要想建立以“民主与科学”为基础的新的道德文化,首先是要揭露中国旧的文化和道德的虚伪和过时,所以启蒙者将“立”新文化道德建立在“破”旧文化道德之上,这不仅反映在作家们现代题材的小说创作之中,如鲁迅的《呐喊》,这也同样反映在中国现代短篇历史小说的创作之中。鲁迅的《补天》、《奔月》、《铸剑》和郭沫若的《漆园吏游梁》、《柱下吏入关》、《马克思进文庙》均创作于这个时期,小说具有非常清晰和有力的反传统、反旧道德、反旧文化的倾向。在他们的历史小说中有一个共同的、明显的特征就是将古代的圣贤、英雄放置在日常生活的平台上进行重新审视,让我们看到他们的学说在实际生活中的无用和尴尬,从而得出了中国古代文化道德的虚伪性。

鲁迅和郭沫若的历史小说的主人公是女娲、后羿、大禹、伯夷、叔齐、老子、墨子、庄子、孔子、孟子,他们大都能够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出现并得到司马迁的高度赞扬。其中女娲是人类的创造者,后羿是善于射弈的英雄,大禹是为民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帝王,伯夷、叔齐是为了遵守先王之道、宁肯饿死在首阳山而被司马迁大加赞扬并成为《史记》列传中首篇传主的古代贤士,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老子、墨子则是我国古代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儒、道、墨的创始人或重要代表人物,其人和学说一直受到古代知识分子的尊崇和敬仰。但是在鲁迅和郭沫若的历史小说中,这些古代圣贤都被置于日常生活图景之中,其道德精神或被怀疑、或被戏谑、或被嘲讽,随之而来的影响就是他们背后的旧文化都在这些怀疑、戏谑和嘲讽中被批判和被消解。这种后果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作家的词语选择,尤其是对“食物”语词的大量运用上。

一、古代文献中庄重正式、突出道德精神的文言词汇

我们先看看古代文献中有关以上人物的记录语言特点。这些古代文献无一例外地都使用了庄重正式突出道德精神的文言词汇。

如《淮南子·览冥训》中是这样记载“女娲补天”的: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往古之时”之后的几个对句非常简练而有气势的写出了“女娲补天”之前人类可怕和困难的生活环境。而“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等几句则写出了女娲补天的果敢和勇猛之姿,以及补天之后的四海和平之态。尤其是“断”、“立”、“杀”、“济”、“积”、“止”、“补”、“正”、“平”等动词把女娲的为济苍生不辞辛劳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又如《史记·夏本纪》是这样记载“大禹治水”的:

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与人徒以传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宮室,致费於沟壑。陆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時,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文章首先就用“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对大禹的品德极尽颂赞之词,而后的事迹只不过是大禹克勤克俭、为民实干精神的支撑材料。这些词汇首先就将我们带入家国天下的行事背景之中,定下了庄严肃穆的基调。

而《史记·孔子世家》基本就是精选了《论语》中有关孔子“文,行,忠,信”的理念和“恂恂、訚訚如、侃侃如、鞠躬如、翼如、勃如”富于褒义的词汇来形容孔子日常言行的,其人、其德一览无余。

将女娲、后羿、孔子等置身于人类、社会、家国等大的背景下,用正式、庄重、简练的文言写出这些圣贤英雄的事迹和精神这是人物身份的需要、也是写作目的的需要。这是所有古代正统知识分子头脑中有关圣人的形象和语言背景的固定模板。阅读这些文献的过程就是由词语影响声貌,又由声貌浸染精神的过程。词句铿锵是外在声貌,庄严肃穆是内在的精神。

二、现代短篇历史小说“饮食”场景和食物语词的频繁出现

在鲁迅和郭沫若的历史小说中,以上人物又是如何被书写的呢?

首先,人物出场背景大都与“吃饭”有关,小说中充斥了各种各样的食物语词。

《奔月》一文共分三个部分,各部分长度大致相同。第一部分由后羿打猎归来开始。劈头一句“暮霭笼罩了大宅,邻屋上都腾起浓黑的炊烟,已经是晚饭时候”将后羿置于一个日常劳动归来的场景。接着嫦娥的抱怨“又是乌鸦炸酱面,又是乌鸦炸酱面!你去问问去,谁家一年到头只吃乌鸦肉的炸酱面的?我真不知道走了什么运,竟嫁到这里来,整年的就吃乌鸦的炸酱面!”四个连珠般的“乌鸦炸酱面”将传说中美貌的嫦娥写成了一个牢骚满腹、不满现状的怨妇,“低声”、“惶恐”、“呆呆”、“偷眼”、“叹息”、“惭愧”使后羿的畏缩惧内的情态一览无余,全无传说中的弯弓射日的英雄气概。第二部分由后羿出门打猎开始。首先是写他“因为忙,是早就废止了朝事的”,接着写他带上侍女准备的“五个炊饼,五株葱和一包辣酱”出发的。没想到打猎途中,他因误杀别人老母鸡,不仅被一老太婆痛骂了一顿,连上述简单的午饭也充作了赔偿金。第三部分写后羿打猎归来发现嫦娥失踪。经过一段忙乱的寻找之后,以后羿要求吃饭结束:“我实在饿极了,还是赶快去做一盘辣子鸡,烙五斤饼来,给我吃了好睡觉”。大丈夫英雄末路则已,谁承想竟是一碗乌鸦炸酱面逼走了嫦娥,散尽了射日英雄昔日的光辉。

其它如《理水》中文化山上有关“大禹是人是虫”的争论就是在吃饭时进行的,水灾考察报告会也是在水利厅盛宴中进行的,各种用木盒包装的食物也是水灾考察的重要收获之一;《采薇》中不食周粟、穷困饥饿的伯夷叔齐居然以“薇”作原料做出了“薇汤、薇羹、薇酱、清炖薇、原汤焖薇芽、生晒嫩薇叶……”等多种菜式;《漆园吏游梁》中庄子就是为了吃饭的问题才去梁国找惠子的,结果失败而归;《孔夫子吃饭》就是关于孔子对颜回尝“饭”的事情的猜忌,《孟夫子出妻》中孟子关于“出妻”的决定就是在孟夫人服侍他吃早餐时做出的。

在这些历史小说情节中,所有的背景不仅与日常饮食有关,而且宴饮过程、食物种类被作者用细心、精心、耐心地如“烹小鲜”般地娓娓写来,整个场景和叙述语气都处于一种与传统历史中家国或庙堂相背离的松散状态,油烟、庸俗气自然而生,哪里还有什么庄重、神圣可言?随着情节的推进和人物形貌的逐渐成形,一种与传统政治、伦理道德相排斥的离心力荡然而生。

其次,“食物”类语词频繁出现。《奔月》《理水》《采薇》《出关》《漆园吏游梁》《柱下吏入关》《孔夫子吃饭》《孟夫子出妻》中有关食物的词语分别出现了 42、43、43、20、9、19、19、18 次。孔子虽然说过:“食色,性也”,承认食物是人存在的基础,但是篇章被大量的有关“食物”的词语和情节包围,并且采用日常的白话说出,无异于釜底抽薪,将历史中的英雄、圣贤彻底世俗化,用他们在世俗生活中的尴尬和困境说明他们学说的无用和在实际生活中不可行性,从而引起读者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根基的强烈质疑。胡壮麟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中也曾说:“只有词汇的相对集中,才能保证语篇的主题和语义场的取得统一。”可见词汇的使用与语篇主题之间有相当紧密的关系。所以“食物”类语词的频繁使用是导致小说人物的庸俗化的直接原因,也是最后达到颠覆中国古代文化道德的主题意义的直接原因。

三、“食物”语词的特殊功用

在这些小说中不仅频繁出现饮食场景和食物语词,而且“食物”类词语也常常挪作他用。小说中食物语词作为疗饥的功能出现本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它们往往还被派上了其它用途。

(一)食物作为“时间的度量衡” 鲁迅《采薇》中有如下句子:

1.约摸有烙十张饼的时候,(叔齐)这才气急败坏的跑回来,鼻子冻得通红,嘴里一阵一阵得喷着白蒸气。

2.大约过了烙好一百零三四张大饼的功夫,现状并无变化,看客也渐渐的走散。

《铸剑》中:

3.这样地经过了煮熟一锅小米的时光,眉间尺早已焦躁得浑身发火,看的人却仍不见减,还是津津有味似的。

4.约略费去了煮熟三锅小米的功夫,总算得到一种结果,是:到大厨房去调集了铁丝勺子,命武士协力捞起来。

我们知道,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在大的方面都是用帝王的年号来表示时间以示正统,如《史记·周本纪》中就用明确的年号指出当时发生的事情:“四十九年,鲁隐公即位。五十一年,平王崩。……桓王三年,郑庄公朝,桓王不理。……二十三年,桓王崩,子庄王佗立。……”小的方面也是用正规的时间度量来表示以示精确。可以说,时间是史书记录以示正统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帝皇世系就是在时间链上的显示和记录。然而,时间在鲁迅小说中却显得相当含糊,以致多次用“食物”来表示时间。“烙十张饼”和“煮熟一锅小米”的时间到底有多长?恐怕只有乡间的普通妇女才知道,而远庖厨、登庙堂之高的君子是绝对不知道也不屑于知道的。既然连时间都含糊不清,哪里还有精准和正式可言?食物语词的这种时间功用不仅显示了英雄、圣贤生活场景的彻底世俗化,也说明了在这样的时间中发生的事情的细小和模糊,不值得重视和当真,从而在写作态度和方法上显示了与正史书写的完全不同的叙事姿态。

(二)“食物”作为精神产品的报酬 相传为老子所作的五千言的《道德经》在中国的古代和今天一直被奉为是道家学说的“圣经”而受到尊崇,其价值是无法用钱来衡量的。然而,谁曾想,在鲁迅的《出关》中《道德经》竟是老子出关的通行证!而其价值也不过“十五个饽饽”!

5.(关尹喜)一面自己亲手从架子上挑出一.包盐,一包胡麻,十五个饽饽来,装在一个充公的白布口袋里送给老子作路上的粮食。并且声明:这是因为他是老作家,所以非常优待,假如他年纪轻,饽饽就只能有十个了。

6.“那么,我们再叫他著书。”帐房先生高兴了起来:“不过,饽饽真也太费。那时候,我们只要说宗旨已经改为提拔新作家,两串稿子,给他五个饽饽也足够了。”

“我倒怕这种东西,没有人要看。”书记摇着手,说:“连五个饽饽的本钱也捞不回。……”

耗费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血进行研究、并且成为很多人安身立命的基础的《道德经》差点连“十五个饽饽”也不值,这本身就说明了道家学说作为中国古代文化根基之一的可疑性,在写作的时代尚且不为人所理解和重视,有必要在两千年后的今天被奉为至宝吗?或者说即便《道德经》蕴藏着多么深奥的道理,而世间多的是尹喜和书记这样的人物,他们真的能“慧眼识珠”吗?既然如此,那《道德经》的真正价值真的值得重新衡量了!而在时代变换、民族命运攸关的当头,《道德经》又能在为国、为民的运动中有多少作用呢?所以,老子及其著作在当时真的显得有点虚幻和无力了。

(三)“食物”作为人存在的体现 在庄子的学说中,生与死本身是没有界限的,精神也是能够超越肉体而存在的,所以对庄子信奉者而言,人生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显示了老庄信奉者对生死问题的旷达与豁然。即使对一般人而言,生命也是极其宝贵的,能死而复生是一件多么令有限的人类珍视和向往的事啊!而对于被庄子“起死”的汉子来说,事情并不是这样的。当庄子让他死而复生但不能还给他死时的东西时,他说:“好,你还我一个死罢。要不然,我就要你还我的衣服,伞子和包裹,里面是五十二个圜钱,斤半白糖,二斤南枣……”;在巡警的干预下,庄子好不容易摆脱了汉子的纠缠,但是汉子又揪住巡警不放——“(揪得更紧,)要不然,我不能探亲,也不能做人了。二斤南枣,斤半白糖……”。在汉子这样的普通人眼中,生命居然还不如“衣服、伞子和五十二个圜钱……”他们既然认识不到肉体生命的意义,还谈什么精神、道德和国民意识的重生呢?终于,“食物”的功能不仅是生存的基础,而竟是“做人”的根本了。看到庄子在汉子面前的无力和尴尬,我们意识到庄子本身都不能用他的学说解决汉子“做人”的问题,在内忧外患的今天又如何有解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的能力呢?

用明确决然的词语反对旧文化、旧道德那是政论文、思想论文的做法,而不是文学的做法。以鲁迅、郭沫若为首的现代历史小说作家们深谙“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的道理。既然历史是由语言编织的,何不让语言自己去做“攻盾”的重任呢?历史人物不是居庙堂之高吗?那么就用饮宴场景和食物语词将他们拉下道德的神坛,将帝王将相直接拉入日常生活场景中,直面饮食男女的现实问题。通过饮食场景的频繁出现、食物语词的堆砌、食物功用的改变,作家们用戏谑、夸张、讽刺的手法揭露了中国旧道德文化的虚假面孔、在旧文化道德下圣人们的言行的不一致,从而揭示了旧的道德文化在新的时代面前土崩瓦解的必然性。

通过考察鲁迅、郭沫若历史小说中词语的选择与主题表现之间的紧密联系,我们有理由相信语言选择对文学创作的重要作用,而现代短篇历史小说的写作对文学语言的彰显作用也正是在原始文本的衬托和作家们有意识的语言运用中体现出来的。

[1]王富仁,柳凤九.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大系(卷一)[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2](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I210

A

1003-8078(2012)02-0088-04

2012-01-26

10.3969/j.issn.1003-8078.2012.02.29

宋先红(1972-),女,湖北红安人,湖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讲师,博士。

湖北省教育厅科技处青年项目,项目编号:Q20101410;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0b147。

责任编辑 张吉兵

猜你喜欢
语词鲁迅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你是那样美 唐心语词
鲁迅,好可爱一爹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老子》“自”类语词哲学范畴释要
鲁迅《自嘲》句
一首诗开始的时候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