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化瘀胶囊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肝硬化疗效观察

2012-08-28 14:25唐臻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期
关键词:化瘀扶正纤维化

唐臻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是慢性肝炎向肝癌发展的必经阶段。肝硬化是肝细胞发生炎症刺激及坏死时,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发生肝纤维化,以至肝组织的正常结构发生变化,丧失正常功能的结果。因此,有效控制肝纤维化是治疗肝硬化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们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肝硬化34例,并与采用一般护肝治疗的3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肝硬化患者64例,均为我院肝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0.5±15.3)岁,病程(5.5±4.7)年。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7.3±13.9)岁,病程(5.5±4.6)年。治疗组有腹水者6例,对照组有腹水者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符合200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诊断标准。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扶正化瘀胶囊,5粒/次,3次/d,同时联合穴位注射,穴位选取双侧肝俞、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药用丹参注射液,用注射器抽取药液,在穴位处常规消毒,将针头快速刺入穴内,待有酸胀感后,抽无回血,即可将药物分别注入各穴内,每穴1 ml,治疗1次/d,选取一侧四个穴位,左右两侧交替注射连续6 d后休息1 d。对照组服用一般护肝药物以及对症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所有病例均避免使用降酶药物,白蛋白及抗病毒药物。

2.2 观察项目 ①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与体征的变化,包括精神、乏力、食欲、腹胀等情况。②血清生化指标TBiL,ALT,ALB,A/G,全自动生化仪测定。③放免法测定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HA,LN,PCⅢ和Ⅳ-C。

2.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治疗结束后,①两组患者乏力,纳差,腹胀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②将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治疗前后血清学生化指标(见表1)。无论在TBil和ALT复常率上,还是在ALB的升高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比较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表2)。治疗后两组HA,PC,Ⅳ-C,PCⅢ均有下降,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的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ALTALB组别 时间 TBil(μmol/L) (U/L) (G/L)A/G治疗组(n=34) 治疗前58.1±15.4 177.1±43.9 29.8±3.3 0.75±0.15治疗后 24.4±4.2* 65.2±24.5* 35.6±2.4* 0.93±0.16△对照组(n=30) 治疗前 57.2±14.2 178.4±39.1 31.1±2.5 0.79±0.24治疗后36.1±7.8 84.3±21.4 33.6±2.1 0.92±0.19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比较(μg/L,±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比较(μg/L,±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P<0.05,#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组别 时间 HA PCⅢ Ⅳ-C LN治疗组(n=34) 治疗前 305.6±42.2 199.7±36.2 202.6±55.3 192.3±65.7治疗后 110.4±22.1△ 173.6±44.6* 136.9±31.7* 112.4±36.5△对照组(n=30) 治疗前 304.5±43.1 204.5±41.8 198.3±51.2 189.5±46.7治疗后 243.8±26.5 200.5±37.4#162.8±45.6 153.2±53.6

4 讨论

肝硬化病理特征是肝内慢性活动性炎症反应导致肝组织持续受损,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肝纤维化,肝细胞再生结节形成,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有效控制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是治疗肝硬化,控制病情进一步进展的关键[3]。扶正化瘀胶囊方中桃仁活血化瘀;冬虫夏草补虚损,益精气;丹参助桃仁活血化瘀;松花粉益气润燥[1]。共奏活血化瘀、益精养肝解表三功效。临床研究证实,该药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肝俞、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穴位可以引起多系统的反应,尤其是对消化系统及血液生化的影响最为显著,并有扶正袪邪之效,可起到健运脾胃、疏肝利胆、活血化瘀的作用,对肝细胞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修复和再生作用[2]。丹参可改善肝脏微循环,降低HA,抑制胶原纤维增生,穴位注射通过药物的药理作用、穴位刺激和经络的感传作用,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本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使用扶正化瘀胶囊加穴位注射联合治疗组治疗3个月,各项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明显下降,可有效促进肝纤维化逆转,治疗前后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扶正化瘀胶囊联合穴位注射有助于防止慢性肝病进展,逆转肝纤维化,在肝硬化等晚期肝病患者的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1]朱蔚岗,移军,周稳兰.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淮海医药杂志,2007,25(1):83.

[2]蔡庆春,刘建平.穴位注射治疗肝纤维化34例.河南中医杂志,2006,26(8):66-67.

[3]许善战,扶正化瘀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9):1145-1146.

猜你喜欢
化瘀扶正纤维化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Effect of decoction of Fuzheng Jiedu Xiaoji formula (扶正解毒消积方) plus chemoembolization on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patients
Fuzheng Kang' ai decoction (扶正抗癌方)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modulating mir-21-5p/human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in lung cancer cells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氧化槐定碱体内体外通过AKT/mTOR通路调控自噬抑制HBV诱发肝纤维化
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主要成分的配伍研究
基于药效学实验的化瘀骨合片提取工艺筛选
芪红水煎液抗大鼠免疫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画说中医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