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粘连性肠梗阻的诊疗分析

2012-08-28 14:25张紫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期
关键词:肠管肠系膜肠梗阻

张紫阳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炎症、创伤后所形成的广泛性肠粘连,粘连带引起的肠管急性梗阻,是肠梗阻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各类梗阻的25%~40%。本文是笔者回顾分析了近8年来朝阳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治疗的319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探讨其诊断治疗,特别是治疗方法的选择,希望能对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诊疗有所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319例(重复住院者按住院人次计算),男197例,女122例,年龄13~83岁,本组81例手术治疗,共计死亡7例。诊断全部符合第7版外科学诊断标准,对于住院期间未能确诊病例均予排除。

1.2 方法 通过病例回顾,统计研究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选择及预后,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手术患者病因学

2 结果

2.1 患者的病因统计 共计209例曾有手术史,147例有腹部炎症或明确闭合性外伤史,27例无明显原因,且本组病例均除外肿瘤,疝肠系膜血栓等因素所致梗阻。81例手术患者梗阻原因及肠坏死情况:其中粘连压迫(或成团)42例,肠坏死5例;粘连使肠管成角(包括内疝形成)29例,肠坏死1例。粘连合并肠扭转7例,坏死2例,肠结核合并粘连性肠梗阻2例,克隆氏病合并1例,均无坏死。

2.2 临床表现及诊断 本组患者腹痛311例(97.5%),腹胀298例(93.4%),完全停止排便、排气280例(87.7%),呕吐269例(84.3%),胃肠型111例(34.7%),腹肌紧张66例(20.7%),腹部透视有液平319例(100%)。

2.3 治疗方法 319例患者入院后均保守治疗,密切观察,根据情况并充分征求家属意见有81例中转手术,发病至手术时间平均52.7 h,最长为发病后7 d。术前诊断为绞窄性肠梗阻者仅为21例,均给予急诊手术治疗。其余41例经保守治疗无缓解,中转手术,保守时间12~72 h。另19例因反复发作或梗阻不能完全缓解,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后手术,手术方式:粘连松解术57例,小肠部分切除术13例,肠扭转复位术7例,肠部分切除1例,肠造瘘术7例。未手术患者238例,死亡5例,入院后均行持续胃肠减压,禁食水,全量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炎,抑酸,胃管注油,洗肠,症状缓解后加以中医药辅助治疗,效果理想。

2.4 治疗结果 319例患者,死亡7例,手术81例,死亡2例,1例死于多器官衰竭,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保守238例,死亡7例,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41)。

3 讨论

3.1 粘连性肠梗阻的病因分析 腹部手术的增多使肠粘连成为肠梗阻的主要原因,本组患者中术后患者占大多数,故应该重视腹部手术中如何尽可能减少形成粘连的因素,如术中缩短时间,减少异物刺激,术后早期活动等。粘连成团,索带压迫,成角,内疝等在接受手术的患者的病因占较大比例,为绞窄性肠梗阻发生的最常见原因,约占其发病率的85%,这也说明了对于粘连性肠梗阻而言,什么才是手术的主要原因。根据本组资料,将粘连性肠梗阻大致分为以下4种类型:①部分肠管紧密粘连成团,使肠管扭曲、变窄影响肠管蠕动。②壁层腹膜与肠管点状或片状粘连,使肠袢折叠或牵拉成锐角。③肠管、肠系膜或网膜与腹壁粘连形成束带,直接压迫某段肠管。④肠管与某一点固定,导致肠袢扭转、卷曲或腹腔两点间粘连成环状,肠袢通过环孔形成内疝[1,2]。前两者多为单纯性、不全性的,后2种多为绞窄性、完全性的。肠粘连的程度可分为3度:Ⅰ度:腹腔内仅有局限性的轻度粘连,用手指可轻易分开;Ⅱ度:腹腔内有广泛的粘连,并且有部分粘连分离困难者;Ⅲ度:肠管之间或肠管与腹膜有致密粘连,纠缠成团,分离困难。我们认为,粘连是产生肠梗阻的基础,当有肠内容物异常增多、肠道炎症时,肠壁水肿、肠蠕动加速和紊乱、剧烈运动和突然体位改变时,肠梗阻极易发生[3]。

3.2 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 绞窄性肠梗阻除具有单纯性肠梗阻的一般临床特点:如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外,若患者出现下列情况者,应考虑绞窄可能:①腹痛发作急骤且剧烈,阵发性转为持续性;呕吐出现早且剧烈;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②腹部压痛明显,有腹膜刺激征。腹胀不对称,腹部有隆起且触痛的包块。③体温升高,脉率加快,血压下降,早期出现休克症状,抗休克治疗效果不明显。④白细胞计数,血清淀粉酶、血磷、碱性磷酸酶、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及其同工酶(CPK MM、CPK MB、CPK BB)增高。⑤呕吐物、胃肠减压液、肛门排出物为血性,腹腔内短时间出现积液或腹腔穿刺为血性液。⑥X线提示有孤立、胀大突出的肠袢,不因时间而改变位置,或有假肿瘤阴影。⑦非手术治疗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有进展[4]。最近的研究还发现B超、CT等影像学对判断是否有肠绞窄的发生有很大的帮助。超声检查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考虑绞窄的发生:①扩张的肠管呈麻痹状态,丧失蠕动功能;②失去蠕动功能肠袢的近端小肠仍有蠕动功能;③腹腔渗液的快速积聚,呈血性或腹腔液白细胞数超过周围血或发现细菌者。④连续观察肠袢5 min以上无蠕动或肠腔内点状回声不运动,则可定为无活性肠袢;肠腔内液性游离暗区出现或急剧增加;肠系膜上动脉末期舒张压减低,同时阻力指数增加,二者在单纯性和绞窄性肠梗阻有明显差异。这些B超下的发现早于腹膜刺激征的出现,这为及早发现绞窄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不断扩展的麻痹的肠管对绞窄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特异性[5]。CT能帮助判断肠梗阻发生的原因及梗阻的部位,而且CT也能在临床体征出现以前即提示绞窄的发生,其主要征象有:梗阻处呈锯齿鸟嘴状、较快增加的腹水、肠系膜血管充血、肠系膜水肿、肠管壁增厚(>0.2 cm)、增强扫描时肠管壁的增强不明显[6]。

3.3 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时机选择 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成为治疗过程中的关键。根据病情的变化,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手术对减少严重并发症,降低由此所导致的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认为以下几种情况,都应该当机立断行手术治疗,避免病情恶化:①绞窄性肠梗阻或将要绞窄的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伴有肠壁血运障碍,肠壁充血、水肿,继而肠管缺血坏死,患者的病死率可达10% ~30%,要及时行手术治疗,是手术的绝对适应证。应该争取在绞窄的早期来发现它,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②一部分肠梗阻的患者,其梗阻的病因及梗阻的部位不易明确,而且也未出现明确的绞窄的表现,但在严格的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下,症状不能缓解或更重,对这种患者的保守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48 h[7]。③腹痛症状不能缓解甚至加重,或一度稍减轻又再度加重的。④腹痛发作频繁而且剧烈,解痉药不能缓解。⑤腹胀进行性加重的。⑥肠梗阻反复发做,一般考虑为有器质性改变,虽经保守治疗可缓解,仍应积极手术治疗。目前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对决策困难的病例,更倾向于积极手术治疗(但不包括怀疑是结核的患者)。

3.4 手术中的几个问题 手术选择全麻,考虑到患者多存在休克,电解紊乱等,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尽量避开原切口,切口要足够大,使术野充分显露以防止医源性损伤并缩短手术时间。进入腹腔后,除应急处理外,首先探查回盲部,注意回盲部及盲肠是否扩张,用此来分辨梗阻部位是大肠还是小肠。同时探查诸肠袢及系膜的关系和扭转方向等。松解束状粘连时,应将其全部切除。为防止肠管浆肌层的损伤和肠管破损,处理广泛粘连时提倡锐性剥离,可借助电刀或超声刀,减少失血并保证术野清晰,应尽量避免推、撑等钝性剥离的手法。对于肠袢紧密粘连无法分离或分离后肠管多处破损者,如累及肠管不多,可予切除,或予短路处理。为了减少肠内有毒物质的吸收,如判明肠管已经绞窄坏死,可在松解梗阻前行肠管切开减压,以免使毒素吸收加重术中或术后休克。术中对肠管生机的判断亦很重要,对严重血运障碍的肠管切除不宜过于保守,但要注意预防短肠综合征。术中可留置空肠营养管,对于术后的患者早期进食,瘘等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都极为必要。

[1]Frager D,Medwid SW,Baer JW,et al.CT of small-bowel obstruction:value in establishing the diagnosis and determining the degree and cause.AJR,2006,162:37-41.

[2]Taourel PG,Fabre JM,Pradel EJ,et al.Value of CT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acute small-bowel obstruction.AJR,2009,165:1187-1192.

[3]Duepree HJ,Senagore AJ,Delaney CP,et al.Does mean of access affect the incidence of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and ventral hernia after bowel resection?Laparoscopy versus laparotomy.J Am Coll Surg,2003,197(6):177-181.

[4]Megeibow A.Bowel obstruction:ealuaton with CT.Radiol Clin North Am,1994,32(6):861-864.

[5]Ogata M,Omai S,Hosotani R,et al.Abdominal ultrasonography for the diagnosis of strangulation in small bowel obstruction.Br J Surg,1994,81:421-424.

[6]Chen SC,Lin FY,Lee PH,et al.Water-soluble contrast study predicts the need for early surgery in adhes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Br J Surg,2010,85:1692-1694.

[7]陈国卫,刘玉村.肠梗阻的手术适应证和剖腹探查.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7):398.

猜你喜欢
肠管肠系膜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各级肠管回声增强的临床价值分析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以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为轴心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报道
大承气汤配合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