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2-08-28 02:35广东省韶关市第十四中学何伟霞
中学数学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解题思维

☉广东省韶关市第十四中学 何伟霞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而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既抽象又有系统性的学科.要学生学好它,首先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兴趣,首先在教学新的内容时可以通过设置合适的问题情境和创造学习氛围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创新积极性.例如,初二几何有这样一题:如图1,在直线l的同侧,有两点A、B,如何在l上寻找一点C,使AC+BC最短?我为了激起学生的兴趣,将此题改成实用题:直线l是一河流,分别要向A地、B地送水,问抽水站C修在河边l的什么地方能使开沟送水的路程最短.这一小小之变,学生感到此题与生活非常接近,有研究价值.于是学生就千方百计地在探索,在寻找那个C点,通过这样的一个变化,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其次,可以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的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对称美,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再次,可以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兴趣.第二课堂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广阔天地,是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为此,我建立了课外兴趣小组,在这里学生可以开展几何图形的设计大赛,可以自制教具、可以讲述数学家的童年趣事、可以设计数学趣题等等.并且每个学期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比和展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鼓舞了学生的创造性.

二、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在教学中教师应打破旧的教学模式,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多与学生沟通,营造和谐、宽松、乐学、民主、平等、互相信任的教育环境.这种氛围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的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激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重视提出问题,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实践证明,不能提出问题就不可能善于思考,就不可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就不会有创造性行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正确地分析和对待.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鼓励学生能够打破常规,对问题大胆假设、猜想、冲破思维定势,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总之,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创新,因此,应重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四、重视解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图2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正是学生的能力的体现.能力的高低影响了学生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所以能力也有所不同.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在解题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例如:如图2,在△ABC中,∠ACB=90°,点O为△ABC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OD⊥BC于点D,OE⊥AC于点E,OF⊥AB于点F,且AB=10,BC=8,AC=6,则点O到AB的距离为_____.

在讲解此题时,首先要学生仔细分析题意,寻求已知与未知的关系,挖掘隐含条件.对于此题一般学生会根据常规思路去思考,即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列方程组求解.这样此题虽然可以解出,但过程十分繁琐.这时,教师应提醒学生能否变换一下思维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利用等面积法和分割法去求解.这样就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解题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引申,鼓励学生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加强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其次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同时,要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自学例题、图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数学符号、温故知新、归类鉴别等等,学生在应用这些方法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数学解题能力,逐渐形成创新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解题思维
用“同样多”解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设而不求巧解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用“同样多”解题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