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视角的“用形解数”教学

2012-08-28 02:35浙江省余姚市第四中学鲁建桥
中学数学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代数式交点直线

☉浙江省余姚市第四中学 鲁建桥

调查发现,“用形解数”因为可以直观、迅捷地解决某些代数问题,而深受学生的喜欢.但是,喜欢并不等于容易掌握,很多学生认为“用形解数”这种方法技巧性过强、不容易想到,而且一不小心就会犯错.基于学生对“用形解数”这种方法的认识,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困惑入手,关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数”中思“形”,活用“基本几何模型”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因为解析几何学科的开设,“用数解形”相对于“用形解数”使用更为普遍.然而,解析几何中的一些公式与方程,例如,直线斜率直线截距ax+by、距离公点到直线,还有向量的模长与夹角公式等等都可以作为沟通数形间关系的桥梁,实现“数”向“形”的转化,在这里我们将它们称为“基本几何模型”.学生如果熟练掌握这些“基本几何模型”,不仅可以丰富代数式的几何意义,而且可以利用“基本几何模型”解决一些相对复杂的代数问题.

例1 求证:(a1b1+a2b2)2≤(a12+a22)(b12+b22).

上述问题的证明并不困难,但我们可以利用“基本几何模型”,丰富代数式的几何意义.

上述问题若用代数方法求解,计算较烦,花时较多.但如果充分利用“基本几何模型”,将表达式适当变形,将问题转化,我们可以挖掘代数式的几何意义,简化求解过程.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几何模型”,引导学生将复杂代数式进行化归,从不同角度挖掘代数式所具有的几何意义,体现数学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应向学生暴露思维过程,揭开“用数解形”的神秘面纱.

二、“形”来助“数”,把握教学契机

A.1 B.2 C.3 D.4

上述问题“用形解数”并不是最明智的选择,但是因为是解的个数问题,学生比较容易想到作出函数y=f(x)和函数y=x的图像判断交点个数,易错选B.究其原因,作草图不好判断抛物线与斜直线(不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的交点个数.这个时候,老师不应否定学生的做法,而是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f(x)-x=0,从而考查函数y=f(x)-x和x轴的交点个数问题,学生容易作出正确的选择,答案为C.

例4 已知方程2x-1+2x2-a=0有两根,则a的范围是______.

此题出现在近期高三复习资料中,设计者的意图是强化函数与方程的联系,突出数形结合这一重要思想.

面对上述问题,学生容易形成共识:(1)此方程不能用常法判断;(2)可以转化为函数f(x)=2x-1和g(x)=-2x2+a的图像的交点个数判断.因此作出相应的图像(如图1),得到结论.这样的结果跟资料提供的答案一样,但事实上是不正确的.

图1

这个时候,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没有确切答案的问题,但却是帮助学生正确掌握“用形解数”这种方法的一个契机.我们不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质疑:函数f(x)=2x-1的图像和函数g(x)=-2x2+a的图像真的像我们所作的图1那样吗?它们会不会相切于某一点呢?

事实上,两函数图像会相切于一点,记为P.那么过P点存在两函数图像的公切线l(如图2).利用这条切线的斜率可以建立关于x0的方程,从而只需求解x0即可.

简解如下:设点P的坐标为(x0,y0),则有注意到此方程不能直接求解,则再作出函数和的草图(如图3).我们不难发现两函数图像在第二象限有交点,即存在x0<0满足方程那么a的范围应该是a>2x02-4x0.

我想通过这个问题的质疑与探究,学生肯定能够进一步认识到:画出函数图像的确能使问题变得直观具体,但是我们只有借助对“数”的精确分析才能准确地刻画“形”的细微变化,从而更好地掌握“用形解数”这种方法.

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在运用“用形解数”这种方法解决代数问题的过程中,经常表现出用随意性的草图来刻画代数问题,从而导致最后不能准确地解决相关问题.这个现象提醒我们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应特别注意这一问题.比如在作正弦函数y=sin x和正切函数y=tan x的图像时,能够借助直线y=x来画,体现当时三者所具有的关系:sin x

既然“用形解数”是学生喜欢的数学方法,既然学生在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还有困惑与困难,那我们就应该从学生的视角去理解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做到从“喜欢”到“掌握”,才能让“形”为“数”插上轻盈的翅膀.

猜你喜欢
代数式交点直线
阅读理解
画直线
借助函数图像讨论含参数方程解的情况
画直线
试析高中数学中椭圆与双曲线交点的问题
对一个代数式上下界的改进研究
代数式中的“温柔陷阱”
例说代数式的求值方法
你喜欢直线吗?
指数函数与幂函数图象的交点的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