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琏湖笔制作工艺的田野调查

2012-08-29 12:35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12年6期
关键词:湖笔笔杆水盆

文/姚 丹 谢 铿 梁 汐(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

引言

2012年10月我们一行三人带着对“非遗”——“湖笔”制作工艺的期许,来到浙江省湖州市,走访了善琏湖笔厂,并就其制作工艺进行了详细调研与考察。接待我们的是善琏湖笔厂资深笔工杨师傅,事先已经和他取得联系,告诉他我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采访湖笔制作工艺,他十分豪爽的答应了。他是这里工作了20多年的择笔工,熟悉各个流程的工艺。在他的讲解下,一部关于笔的历史,慢慢展现在我们眼前。毛笔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在湖州还流传着“蒙恬造笔”一说,据此传说湖笔也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至元代,以冯应科和陆颖为首的湖州笔工已声名在外。又由于湖笔制作技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杨师傅耐心细致的讲解下,我们对善琏湖笔的制作工具、原材料、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对图片、影音和访谈结果加以系统整理,以规范的形式记录下来,为善琏湖笔后续研究、保护与开发提供了扎实的文献数据支撑。但是,由于是周末,部分工人休假,未能拍摄到选料、镶嵌和蒲墩等相关工艺的图片和影音资料,甚是遗憾,只能将访谈中的相关内容整理下来。

一、 制作工具及设备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自《论语》)。善琏湖笔制作工具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笔头制作工具,具体有结头工具、笔料工具和水盆工具;第二类是笔杆制作工具,由蒲墩工具、镶嵌工具和刻字工具构成;第三类是装配笔头和笔杆工具,主要是装套和择笔工具。

1.笔头制作工具

图2 水盆工具

图3 结头工具

(1)笔料工具(图1)

蒲包:用来装笔料的竹制容器。

样板:木质的薄板,使零散的毛料集中成型。

梳子:一般为木质或牛角制成,用于梳理毛料。

(2)水盆工具(图2)

水盆:装水的容器,深腹,宽边,陶制。盖砖:水盆的辅助工具。墩头:水盆的辅助工具。

白灰钵头:装石灰溶液的容器。

角梳:用来梳洗水盆中的毛料,将上面的杂质去除。

切刀:切齐锋端已经平齐毛料的根部所使用的刀具。

剪刀:普通的民间生铁剪刀,主要用于修剪毛料。

(3)结头工具(图3)

丝线:用于捆绑笔料。

松香:将其一端放在油灯火焰上烤,将融化的松香涂在笔头平整的一端,使其粘合在一起。

线勾:由棉布制成的布条,一端挂有铁钩,将布条端挂在颈部,用于固定加工好的笔头。

油灯:用来融化松香。

木板:木制三角形,作为辅助工具平整笔头。

2.笔杆制作工具(图4)

(1)蒲墩工具

压板:将不直的竹制笔杆插入孔内调整,以达到挺直的效果。

3.装配笔头和笔杆工具

(1)装套工具(图5)

装套刀:加工笔杆,使笔管通畅。

车刀:修整笔杆内笔,使其规整平滑。

(2)镶嵌工具(图6)

车刀:切割镶嵌材料。

钢锯:是比较常见的木锯,用于锯竹。

木忖:用于固定车刀。

三角锉刀:辅助加工镶嵌材质。

图5 装套工具

图4 笔杆制作工具

图6 镶嵌工具

砂轮:磨制刀具。

钻头:打通笔管上的竹节。

(3)择笔工具(图7)

择笔刀:挑出笔头上无缝、弯曲和断头的毫毛。(图7,左为羊毫择笔刀,右为兔毫择笔刀)

(4)刻字工具(图8)

刻刀:用于在笔杆上雕刻。

挺刀:同上。

圆磨石:用于磨制刀具。

二、主要原材料

善琏湖笔工艺取材严谨,选料精细,主要材料主要由笔料毛和笔杆材料构成。毛笔的优劣关键在于笔毫的质量,因此对笔料毛的产地、采集季节及部位均有严格要求。山羊毛、山兔毛和竹笔管,均须在冬季采集,称为“三冬”,但也有人认为山兔毛应农历八月采集为佳。无论秋冬,因为“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动植物为了度过寒冬蓄积了大量能量,这时采集的笔料毛和竹笔杆质量上乘。

1.笔毫的原料

湖笔分羊毫、狼毫、兼毫、紫毫四大类,此外还有鹿毫和鸡毫。羊毫,也称软毫,笔毛长而颖锐,柔软浑圆,含墨饱满,枯润适用得当,墨色笔意,变化无穷;狼毫,也叫硬毫,以黄鼠狼尾毛为主,笔毛润滑而富有弹性;兼毫,指混合用毛,一般是由狼毫或兔毫和羊毫组成,有“七紫三羊”、“三紫七羊”和“五紫五羊”之说,刚柔相济亦书亦画;紫毫,兔毫笔(山兔毛)以富强弹性,落墨有力见长。

山羊毛、山兔毛选自太湖流域地区。其中山羊毛采集地,主要采于嘉兴,最北至江苏南通一带。狼毫笔所用的黄鼠狼尾毛,除本地外,还要到东北采集。制笔时选料也极为精细,如一支“七紫三羊”所用的笔毫,只能用野兔背脊上那一小撮弹力特佳的毛。每千只山兔仅有紫毫一两上下,故有“紫毫之价如金贵”之说。善琏湖笔以羊毫笔最具代表性,故详细介绍。

图7 择笔工具

图8刻字工具

图9 湖颖

图10 各种毛笔毫毛

图11 青梗竹管

图12 择料

湖笔对锋颖的讲究,最能体现湖笔工艺的独特风格,湖笔因此又称“湖颖”。颖是指笔锋尖端一段整齐透亮的部分,笔工们称为“黑子”。对黑子的要求是“肩架齐,黑子明”(见图9),前者指笔头透亮部分的下端界限分明而平齐,意味着每一根笔毛的“黑子”部分要长短划一。锋颖缺损或过长、过短的毛都要在水盆和择笔的工序中除去;后者即是锋颖段越透明越好。这种笔蘸墨书写时,按下去笔毛散开而饱满、整齐,提起笔锋收拢仍是尖锥形。笔工们将这些优质笔毛料,按质量等级分类,分出“细光锋”、“粗光锋”、“黄尖锋”、“白尖锋”、“黄盖锋”等四十多个品种。每一个品种之下,还有再分出若干小类,程序繁杂异常。

(见表1湖笔笔毫原料分类表,图10各种毛笔毫毛)

2.笔杆材料

而笔管材料除青梗竹管(见图11)从本地安吉山区采集外,还有浙西天目山北麓灵峰山下的鸡毛竹,它节稀杆直,竹内空隙较小,是制作笔杆的理想原料。其他竹质笔管,则要去我国的中部和西部一带采办(如湘妃竹类)。

除竹制笔杆外,还有木制(硬木、乌木和鸡翅木)、玉管、象牙管、瓷管(青花,粉彩,五彩等)、雕漆管、甚至金、银、犀牛角、象牙之类的贵重材料。

三、主要的工艺流程

湖笔各传统工艺都是由纯手工制作完成,工艺流程极其复杂。据杨师傅介绍,成品从原料进口到出厂,一般需要经过三个主要工序:首先是制作笔头,核心工序是笔料(择料)、水盆、结头;其次是加工笔杆,主要工序有蒲墩;最后是笔头与笔杆装配,并总体加工修整,其它工序有装套、牛角镶嵌、择笔、刻字。在这些主要工序中,又包含着许多具体的小工序,总计约有一百二十余道之多。每道工序的工艺质量,都对湖笔的质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众多工序中,以择料、水盆、结头、择笔四道工序较为繁琐,尤其是水盆和择笔,最为讲究。制作工匠秉承“精、纯、美”的准则,生产出“尖、齐、圆、健”四德齐备的成品湖笔。

图13 湖笔制作工序 水盆

(1)择料

“笔之所贵在于毫”。毛笔的毫料选择是制笔的第一关,同时也是最基础的一步,直接关系到湖笔的品格和质量。原料产地的选择对笔料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羊毛原料的分拣是按毛毫的长短、粗细、色泽、有锋无锋、锋长锋短等的不同,一簇簇地分别拣出,按不同的规格、质地、等级归类,以适应制作各种规格毛笔或用于笔头不同部位的所需。通常工人要将之分拣成十几种类型的笔毛料,类型名称见“湖笔笔毫原料分类表”。其中细光锋、细直锋为最优质毛毫,适宜制作高档羊毫笔。在传统湖笔制作过程中,笔料工序是由专门经营笔毛原料的“笔毛行”加工完成的。

湖笔选料严格,主要选用山羊腋下毛,所取毫料须陈宿多晒,除去污垢,然后再根据毫料扁圆、曲直、长短、有无锋颖等特点,浸于水中进行分类组合,一般要经过浸、拔、并、梳等七十余道工序。(图12)

(2)水盆

水盆是湖笔制作中最复杂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大致有浸、拔、抖、做根、联、选、晒、挑、切笔芯、搅、盖笔头等。在宽大的水盆车间,整齐地放着一排排木盆(传统样式是陶制盆,现代也有塑料盆),女工们通过“浸、拔、抖”将羊毛上的杂质洗净,按长短归类;“做跟”就是将羊毛中的绒毛用角梳去除掉;“联”是将羊毛从顶部由长到短地一批夹出,重新归并,使锋端基本平齐,然后将根部切齐。将整理成刀片状胎,俗成“刀头毛”,然后再放在水里缕析毫分,把断头的、无锋的、曲而不直的、扁而不圆的毛剔除,整个过程非常精细。此过程要求达到“三齐一清”(顶峰齐、肩胛齐、下根齐、锋颖清澈)。选好后的“刀头毛”还需要用石灰水去脂,具体步骤是将整理好的毛料毫根部竖置于新鲜石灰溶液中浸泡,以去除毛料的油垢,使之成为熟毫。笔头最后成形的工序叫盖笔头,分“圆”和“盖”两个步骤。做法是将以上成片的笔芯毛按一个笔芯量的规格一片片分出,卷成圆锥状笔芯,称为“圆”;接着将另外做好的披毫毛卷盖在笔芯外,称为“盖”,此工序要求盖毛理得齐,笔索得齐,无老锋,无层毫;披毫挑削清秀,去掉无头毛,乱丝,芦花头。上述工序均由熟练的女工完成,最终使产品规格达到五统一:每作笔头粗细统一,笔身长度统一,锋颖或花肩深浅统一,笔形统一,尖浓统一;笔头要求达到顶峰齐,底子平,无“马蹄脚”,顶上无“笃头”。(图13)

(3)结头

结头工序要求笔工掌握此工艺基本知识,及产品规格和质量标准。在此工序中,首先要注意结扎各类笔头,线箍深浅适当,距离均匀;其次,笔头底子平,线箍紧,烫松香平整,均匀;最后,需要严格控制笔头粗细均匀统一,达到不脱毛,不松底,无偏顶。(图14)

图14 结头

图15 装套

图16 择笔

(4)蒲墩

蒲墩工序是对笔管的精选过程,要对竹梗原料进行检验、分选,以达到各类等级毛笔的需要。在整个过程中要按规格准确分别笔管的粗细、颜色和曲直。特别是曲直,保证其笔直的特征是最基本的要求。

“打梗”是蒲墩工序中的基础环节,看似简单,实际上同样需要很高的技术与丰富的经验,整个过程都全凭笔工的手感和目测,需要准确判断竹梗的色彩是否均匀、外形是否直挺内圆是否规整及其竹梗本身老嫩程度,因为较嫩的竹梗在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生一些粗细、曲直和长短上的变化。

(5)装套

装套是为了让笔头和笔杆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装套之前,需要笔工合理配料与用料,将竹梗压制笔直并完成切梗工序。然后进行装套,此工序包括“装”和“套”两部分工作内容。“装”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装笔头,将经过精选笔管进行挖孔,把笔头放入其中;二是“装竹顶”,即在笔杆尾端的竹孔中装入一圆竹块,封住孔洞使尾端平齐;“套”是制作笔帽把毛笔笔头套上。主要小工序有切笔杆、平头、绞孔、拉挤口、装笔头、装竹顶等。最终完成,要达到笔杆圆直,弯度不超过0.2公分,无塌皮,挤口准,无座底。(图15)

(6)择笔

择笔是湖笔制作过程中的另一个关键技术,要求正确掌握各种笔料毛、毫的性能与修削特点,具体操作过程如下:让制成的半成品毛笔笔头在干燥状态下散开,一手握住笔杆,一手拿着修理工具,迎着光线把没有锋颖的笔毛拣去。按技术要求将披毫拉均,笔无偏顶,笔头不空,不扁,进出统一,顶上无刺,无活头子,产品达到光、白、圆、直,捉顶齐。笔型规格达到:长锋笔为叶锋式,短锋笔为笋壮样,画笔为剑形式。按工艺要求做到笔身外表无杂毛,尖毫盖毛肩胛齐,勿露骨,羊毫锋颖清秀,明澈。(图16)

(7)刻字

刻字在笔杆上,可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一般高档笔上都会刻有古诗词或经典名篇。这对于笔工的文化素养要求较高,需要他们正确掌握各种笔杆的性能,字体、字形的特点;同时熟练运用挺、刻、刀法、不并刀、不偏刀、不漏刀、不脱体。在刻字过程中刻字字体清晰,大小统一,划头平整,点头瓜子式,字样端正,字体均匀,每支笔达到“一支香”的直式。(图17)

通过以上工序可知湖笔历久不衰的原因,关键还在于它的内在品质,也就是制作技术标准和书写效果上的质量标准。总括起来就是“三义四德”。“三义”:“三义”指精、纯、美,这是从技术层面上说的。“精”指拣、浸、拨、梳、结、配、择、装72等道工序都一丝不苟;“纯”指选料严格细腻,以“千万毛中选一毫”的态度进行;“美”指笔头形、色及配合的笔管、刻书、装潢等高度统一。

表2 善琏湖笔工匠传承表

“四德”:“四德”指“齐、尖、圆、健”。这是从从书写效果上说的。“齐”指笔头垂直整齐,散开后顶端平齐无参差,吸墨饱满浓厚,吐墨均匀;“尖”是笔锋锐尖如锥状不开叉,利于点撇钩捺;“圆”指笔头浑圆匀称,不凹不凸,书写圆转如意挥扫自如;“健”指笔头健劲耐用,不脱不败,书写时收放自如,富有弹性而显书者笔力,收笔后笔头恢复锥状如初,且毛笔经久耐用。

图17 刻字

三、结语

湖笔本身的制作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是环太湖流域一项颇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通过小小一只湖笔,似乎可以窥探从元至明清期间书画的发展演变,感受江南各画派的风格特色,领略江南才子佳人的风流情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书写工具和方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加之同行间的不正当竞争,出现大量劣质产品。同时,社会物质与文化的丰富,使得人们面对纷繁的诱惑,在善琏这个小镇上,还会有多少年轻人继承祖辈的制笔手艺,坚守这份清苦的手工艺传统,我们不得而知。正是由于这份忧虑,显现出此次田野调查意义非凡。

[1]潘锡桂 蒋达明等.笔料毛与笔料山羊[J].中国畜牧杂志.1983.06

[2]潘锡桂 蒋达明等.山羊笔料毛着生部位观察[J].中国畜牧杂志.1985.02

[3]徐华铛,汤建驰.湖笔[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7:41-42.

[4]韩玉芬.传统湖笔制作及其质量控制机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5]朱友舟.毛笔制作工艺研究——以散卓笔为例[J].创意与设计.2012.03

猜你喜欢
湖笔笔杆水盆
共同的生存之路
日本赏石布局水盆的选定(一)
善琏湖笔
慎鹤云:坚守善琏 留住湖笔
屋檐下的小草鱼
写话小能手
一角钱
下雨了
当笔杆遇上键盘
湖笔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