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手术蛛网膜下腔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

2012-09-04 11:37张晓红
海南医学 2012年20期
关键词:罗哌蛛网膜下腔

张晓红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安康市中心医院麻醉科,陕西 安康 725000)

剖宫产手术蛛网膜下腔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

张晓红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安康市中心医院麻醉科,陕西 安康 725000)

目的 研究剖宫产手术蛛网膜下腔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我院的100例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0.75%1.2 ml罗哌卡因复合0.2 μg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联合麻醉,对照组使用0.75%1.2 ml罗哌卡因进行蛛网膜下腔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的平均动脉压、药物起效时间、痛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并评定麻醉总体效果。结果实验组麻醉后3 min和5 min的MAP值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药效起始时间、痛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以及术后的不良反应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总体效果实验组极满意度为64.0%,与对照组极满意度(4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满意度分别为4.0%和18.0%,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蛛网膜下腔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效果好,循环稳定。

罗哌卡;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的酰胺类麻醉药[1],其阻滞感觉纤维的能力比阻滞运动纤维的能力强,使其具有“感觉与运动阻滞的特性”,因而广泛使用于产科无痛分娩。舒芬太尼是μ阿片受体,具有少毒害性及超强的镇痛能力[2]。本文对剖宫产患者采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00例待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2~38岁,体重52~80 kg,ASAⅠ或Ⅱ级;产程均进入活跃期,无其他病症;胎儿发育正常。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取0.75%1.2 ml罗哌卡因(批号100921,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和0.2 μg舒芬太尼(批号100229,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混合,于L2~L3或L3~L4进行麻醉穿刺,实验组向蛛网膜下腔缓慢注入两者的混合物,而对照组只注入0.75% 1.2 ml罗哌卡因即可。用药后保持5 min卧位,控制痛觉阻滞平面上界在T8~12,再将两组产妇外置入导管,均改为平卧位,右臂垫高,术中均采用面罩吸氧。

1.3 指标监测[3](1)平均动脉压:分别于麻醉前5 min(基础值)及给药后3 min、5 min、15 min、30 min记录;(2)药物起效时间:首次注药完毕至T10出现感觉消退时间;(3)运动恢复时间:蛛网膜下腔给药至双脚运动功能开始恢复时间:(4)痛觉恢复时间:蛛网膜下腔给药至切口感觉疼痛的时间:(5)肌肉松弛程度: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0分=无运动阻滞,1分=不能屈曲髋关节,2分=不能屈曲膝关节,3分=不能屈曲踝关节,4分=不能动脚趾。(6)术后并发症:包括术中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呼吸抑制、腰背痛、下肢异常等。

1.4 疗效评定标准[4]极满意:无疼痛感觉,无不适感,改良BROMAGE评分为4;满意:无明显的疼痛感觉,皮肤切口处稍有不适感,切皮时无摇头现象,改良BROMAGE评分≥3;不满意:仍有一定的疼痛感觉,皮肤切口处可以感到明显不适、发生摇头等现象,改良BROMAGE评分≤2。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比较 麻醉3 min后及5 min后的MAP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的MAP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MAP的变化

表1 两组患者MAP的变化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麻醉前实验组对照组83.4±10.2 83.2±11.4麻醉后3 min 73.5±10.5△63.3±10.6麻醉后5 min 74.3±10.5△65.2±10.6麻醉后15 min 82.3±10.9 83.1±10.6麻醉后30 min 80.4±10.6 80.3±10.2

2.2 两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和痛觉恢复时间情况 两组患者在药物起效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及痛觉恢复时间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和痛觉恢复时间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和痛觉恢复时间比较

?

2.3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评定情况 实验组极满意例数、不满意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术后并发症情况 实验组3例恶心呕吐,2例皮肤瘙痒,对照组4例恶心呕吐,2例头晕,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例(%)]

3 讨论

目前临床麻醉中,常使用酰胺类药物,如罗哌卡因等[5]。作为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罗哌卡因对心血管和中枢神经毒性低。罗哌卡因阻滞感觉纤维的能力比阻滞运动纤维的能力强,使其具有“感觉与运动阻滞”的特性,让它广泛使用于产科无痛分娩。而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衍生物,一种特异性u-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它强效的镇痛能力以及少量的毒副作用使其倍受青睐,特别是在心血管手术中,能有效减少对心血管的损害。

本文主要以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而蛛网膜下腔阻滞是迄今为止应用最多、效果最好的分娩镇痛方法[6]。从本次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局部麻药混合一定量的阿片类药可强化腰硬膜外麻的镇痛效果,减轻产妇的疼痛,从而减轻产妇生产过程中的痛苦,如此既可以提高剖宫产手术的效果,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意外发生,提高孕妇生产的安全系数。本次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实验组产妇出现皮肤瘙痒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未发生这种情况,无法有效的探讨出其发生原因,这可能是阿片类药物所致,具体的机理目前还尚不清楚,因此仍然需要关注此类现象,争取及早发现其发生机制,从而避免或减少此类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手术蛛网膜下腔麻醉的效果良好,能平稳麻醉后机体平均动脉压,麻醉安全系数相对单用舒芬太尼要高,推荐临床上应用。

[1]魏海滨,李晓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09,20(2):50-51.

[2]李圣君.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2,52(2):93-94.

[3]杨晓燕,常庆显,邓红燕.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腰麻-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中的作用[J].山东医药,2011,51(3): 65-66.

[4]吕世进,辛宗艳.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37例[J].中国药业,2012,21(7):77-78.

[5]杨 璠,杨卓平.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61-62.

[6]赵 娜,刘朝文,雷 丽,等.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经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09,38(17): 2222-2223.

R719.8

B

1003—6350(2012)20—042—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2.20.017

2012-07-05)

张晓红(1966—),女,陕西省白河市人,主治医师,学士。

猜你喜欢
罗哌蛛网膜下腔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