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纱布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局部感染中的应用

2012-09-07 09:05杨宏丽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30期
关键词:红肿纱布换药

杨宏丽

河北省保定市第三医院头颈外科,河北保定 071000

中心静脉导管因其管径粗,血流量大,穿刺成功率高,不受输入浓度与pH值的限制,血管并发症少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但置管引起的导管相关感染并发症不容忽视,导管相关感染分为导管相关局部感染、隧道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本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共置中心静脉导管404例,均未发生隧道感染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相关局部感染112例,发生率为27%。在中心静脉导管换药维护中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两组采用不同的换药材料进行比较,现总结病例资料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本科行中心静脉置管6 d后出现相关局部感染的患者112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40 例;年龄 23~69 岁,平均(54.3±2.6)岁;食管癌术后 50 例,肺癌术后 62 例;留置导管时间 15~33 d,平均年龄(19.7±4.1)d。

1.2 研究方法

1.2.1 诊断依据 发生在穿刺位置,表现为导管入口处红肿,范围在2 cm内[2]。

1.2.2 方法 为了试验的精确性,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12例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均由同一换药护士在换药室操作,采用75%酒精—碘酒待干—75%酒精—75%酒精的消毒方法,消毒范围为10×10 cm。对试验组采用聚亚氨酯膜下酒精纱布覆盖穿刺点,对照组采用聚亚氨酯膜下无菌干纱布覆盖穿刺点。每3天换药1次。对两组患者3、6、9 d换药后红肿消退的例数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整理及统计学分析,分别对两组别换药3、6、9 d后红肿消退情况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经过3、6、9 d换药后红肿消退率分别为17.86%、42.86%、71.43%,对照组3、6、9 d换药后红肿消退率分别为7.14%、14.29%、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红肿消退情况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资料及分析情况见图1,表 1、2、3。

3 讨论

表1 两种处理方法治疗相关局部感染3 d后的疗效(n)

表2 两种处理方法治疗相关局部感染6 d后的疗效(n)

表3 两种处理方法治疗相关局部感染9 d后的疗效(n)

近年来,随着各种高质量中心静脉导管的引进以及操作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使肿瘤患者中心静脉通路变得安全可靠,用途越发广泛,尤其在大手术后的患者,使用中心静脉通路,保证了机体血容量,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难题却愈来愈突出。有文献[3]报道肿瘤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率达9%~80%,本组为27%,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中心静脉置管在临床中应用的普及,使我们意识到导管相关性感染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通过规范各项相关的制度和操作程序,严格认真的护理可以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4]。首先尽量选择在锁骨下静脉置管、控制使用多腔导管可明显减少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发生率[5-6]。穿刺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可以有效的防止局部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研究发现,对穿刺环境、穿刺者的规范行为进行干预,有效地降低了导管局部感染的发生率。同时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至关重要。在维护过程中为了减少其他感染因素的发生,我们对换药环境、换药护士的无菌操作及正确的冲封管均作了严格的评估,发现早期有效的控制局部感染,可以延长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酒精纱布中的酒精成分具有很大的渗透能力,它能穿过细菌表面的膜,打入细菌的内部,使构成细菌生命基础的蛋白质凝固,将细菌杀死。因此,酒精纱布对治疗局部感染的效果优于无菌干纱布。同时酒精纱布与新型敷料相比,经济实惠,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与酒精棉球相比,减少棉球絮状物对导管的依附与污染。

综合本研究结果及以上论述可见,酒精纱布能够有效地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局部感染的进一步扩散,同时能够治疗中心静脉穿刺点的局部感染。

[1]于卫华.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与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1):21-23.

[2]王建荣.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25.

[3]陈英,徐青霞.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8(2):15.

[4]陆娓娜.肿瘤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120.

[5]万虹,李星,李君.多因素控制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4):986-987.

[6]黄文娟.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11):107-108.

猜你喜欢
红肿纱布换药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不“怕”火的纱布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舒适护理对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的影响评价
茶籽油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术后肌注黄体酮局部红肿及硬结的预防效果观察
不漏水的纱布
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其红肿、炎性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躲避蚊子有方法
防水的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