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珠三角地区犬细小病毒分离与鉴定

2012-09-11 07:22黄永亮施赫赫冯顺意王怡飞米政实刘慧思徐晓娟吴晓薇牛学锋郭霄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细胞培养血凝细小

黄永亮,施赫赫,冯顺意,王怡飞,米政实,刘慧思,徐晓娟,张 莹,吴晓薇,2,牛学锋,3,郭霄峰*

(1.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广东广州510642;2.广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广东广州510642;3.Department of Veterinary Pathology,Athens,GA 30602)

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是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te)细小病毒属(Parvovirus)的成员,为单股无囊膜的DNA病毒,基因组全长约5.0kb[1]。1978年美国学者Eugster和Nairn首次从患有肠炎的病犬体内分离获得CPV,其后,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日本等国均有该病发生的报道。患病犬以呕吐、出血性肠炎及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幼犬对CPV的易感性高,可以引起幼犬的心肌炎,因此CPV的感染对养犬业和经济动物养殖业危害很大[2-3]。CPV不断通过抗原漂移产生新的突变株,宿主范围不断扩大。先前的CPV-2株已发展为CPV-2a、CPV-2b、CPV-2c(a)和 CPV-2c(b)4个不同的亚型[4-6]。我国流行株主要以CPV-2a为主,南方地区CPV-2b也有流行。

CPV疫苗对该病的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疫苗的使用导致的抗原漂移产生新突变株,疫情控制仍然不理想,主要流行株有待进一步分析。本研究通过在广州及深圳地区各大动物医院采集疑似CPV感染犬只的粪便,接种于F81细胞分离病原并结合PCR检测、血凝试验及动物试验等验证分离株。实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19个病毒株均为CPV。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料、实验动物、细胞 疑似CPV感染犬的粪便样品采自广州和深圳各宠物医院;2月龄比格犬购自广州医药工业研究所增城比格犬场;F81细胞为本实验室保存。

1.2 主要试剂及引物 2×PCR M ix购自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DL2000DNA Marker购自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细胞培养材料购自GIBCO公司;检测引物参考文献[7]的序列检测CPV VP2基因保守区域的引物P1和P2,预期扩增片段为 585bp,P1:5'-TGTAAGCTTCCAGGAGAC T-3';P2:5'-ATAACCTGGAGGCACAAGT-'3,由上海捷瑞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合成。

1.3 CPV DNA的提取 采用常规的苯酚/氯仿方法提取CPV的DNA。

1.4 CPV的PCR检测 PCR反应体系:12.5μL 2×PCR M ix、1μL P1、1μL P2、2μL模板 DNA、ddH2O补至25μL。PCR反应条件为:94℃ 5min;94℃ 30s、45℃ 30s、72℃ 45s,共30个循环;72℃10m in。PCR产物由上海英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测序,再在NCBI上进行在线Blast分析。

1.5 病原分离 病料以PBS制成1∶8悬液,混匀后离心取上清液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接种于F81细胞,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同时设正常细胞对照。每天观察细胞贴壁生长情况和细胞病变(CPE)。待出现80%病变(约4d)时收毒。

1.6 病毒核苷酸同源性分析与进化树绘制 从GenBank下载CPV VP2基因序列与本研究中VP2基因在DNAStar进行序列比对并绘制进化树。

1.7 血凝试验(HA)与组织半数感染量(TCID50)分析取疑似CPV样品处理液以及第5代细胞培养物采用1%猪红细胞进行HA试验。将CPV的第5代细胞培养物作10倍倍比稀释,取10-7、10-6、10-5和10-44个稀释度分别接种于6瓶F81细胞悬液内,每瓶1m L。于37℃培养96h,观察CPE,按Reed-Muench法计算TCID50。

1.8 动物回归试验 将4只试验用比格幼犬随机分2组,随机选择HA效价达28并且为CPV-2a亚型病毒株,在攻毒组分别由皮下注射3m L和口服7m L CPV-s5细胞培养病毒液;对照组分别皮下注射及口服相应剂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分开饲养,每天观察临床表现,记录各种变化。

2 结 果

2.1 PCR检测结果与测序分析 利用特异性引物对病犬的粪便样品进行PCR扩增,得到(19/32)与预期片段(585bp)相符的目的条带(图1)。PCR产物核苷酸测序结果表明,所得病毒序列为CPV序列。对测定的VP2基因部分序列进行BLAST比对,绘制进化树,结果显示,相互之间的同源性达97%~99.5%,其中CPV-s5与北京株(EF666062、EF666067、EU145955)具有较高的同源性,CPV-s8和CPV-s10则与杭州株(EU213081)、深圳株(EU170352)有较高的同源性,CPV-s2和CPV-g13与北京株(EU145959)有较高的同源性,CPV-s6、CPV-g5和CPV-g11与泰国株(GQ379042、GQ379045、GQ379048)具有较高的同源性,CPV-g15与杭州株(EU213078、长春株(GU380303)具有较高的同源性,CPV-g4、CPV-g6、CPV-g7和CPV-g12与杭州株(EU483516)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而CPV-g1则与山东株(GQ857605、GQ857608)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图 2)。CPV-2与CPV-2a在VP2蛋白有5个氨基酸发生了突变(Met-87突变为Leu、Ile-101突变为Thr、Ala-300突变为 Gly、Asp-305突变为 Tyr和 Val-555突变为Ile);CPV-2a与CPV-2b的区别主要有两个氨基酸位点(Asn-426突变为 Asp和 Ile-426突变为 Val);而CPV-2c与CPV-2b的区别主要在426位氨基酸(Glu-426突变为Asp)[8]。由推导氨基酸序列显示,所分离的19份阳性样品中,16份为CPV-2a亚型(CPV-g4、 CPV-g5、 CPV-g6、 CPV-g7、 CPV-g11、CPV-g12、 CPV-g13、 CPV-s2、 CPV-s3、 CPV-s4、CPV-s5、 CPV-s6、 CPV-s7、 CPV-s8、 CPV-s9、CPV-s10),1份为CPV-2b亚型(CPV-1130),2份为CPV-2c 亚型(CPV-g1、CPV-g15)。

图1 PCR检测结果Fig.1Results of PCR

图2 VP2基因同源性进化树Fig.2Phylogenetic tree of VP2genes of CPV

2.2 病毒分离与培养 第3代病毒在F81细胞中培养96h左右开始出现肿胀、圆缩、凝聚成团或絮状脱落,并在细胞核内形成圆形和椭圆形嗜酸性、大小不等的包涵体。

2.3 血凝效价与TCID50的检测 检测的样品处理液中,19份样品血凝价为1∶256、12份样品为阴性。在第5代细胞培养液中,除CPV-1130为阴性,其余分离株均达到1∶256。

病毒培养至第5代,在F81细胞中测定各病毒株的TCID50,结果显示,所有病毒株均在10-6左右(表 1)。

表1 病毒HA效价与TCID50(/0.1m L)Table 1HA titer and TCID50(/0.1m L)of CPV

2.4 动物试验 以CPV-S5的培养物分别口服和皮下接种CPV阴性的比格犬,攻毒后2d即发现犬只血便、食欲减退、呕吐、发热、被毛凌乱无光泽,第5d死亡。剖检可见肠管壁有大量的出血点,肠粘膜出血;胃粘膜破损、有出血点;脾脏表面粗糙、干燥、无弹性,有大量淤血坏死灶;肝脏有大量的出血点及淤血坏死灶。取粪便做PCR检测,结果呈阳性;血凝效价为27。从以上的特征性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及实验室诊断结果表明该回归试验成功,试验犬为CPV感染致死。

3 讨 论

CPV可在MDCK、BHK21、Vero、F81等多种传代细胞中进行增殖,但只在F81细胞中增殖时导致细胞圆缩、脱落等明显的病变[9]。本研究曾在MDCK、BHK21、Vero、BHK-21细胞进行分离,MDCK细胞中虽有病变,但CPE不明显,效果不理想,而F81细胞分离可见明显CPE,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10]。原因可能是因为不同细胞系的表面受体不一致,抗损伤能力不同以及CPV对不同细胞系的敏感性不同造成的。CPV的DNA复制发生在细胞核内,其复制过程出现于细胞周期的S期,完全依赖宿主DNA聚合酶及其复制体系进行复制。因此,该病毒的接种最好采用同步接种方式。本研究将分离株同步接种F81,CPE出现较规律,即接毒后4d细胞开始圆缩、凝集成团或絮状脱落。

CPV有较强的血凝特性,能够凝集猪和恒河猴的红细胞。也有文献报道,CPV也可以凝集猫、马和仓鼠的红细胞。国外有报道应用硼酸缓冲液处理CPV,也能凝集犬和绵羊的红细胞,但不能凝集牛、山羊、兔、豚鼠、大鼠、小鼠、地鼠、鸡、鹅和人的O型红细胞。HA-HI于1980年正式用于CPV的检测。虽然该方法简单、敏感、可靠、经济,可以迅速检出粪便提取物或细胞培养物中的CPV抗体,但结果不稳定,特别是对感染后期检测的准确率较低。为检出后期粪便中出现的IgM等抗体,以及被此种抗体凝集失去血凝活性的CPV抗原,可以采用2-巯基乙醇对检测的样品进行处理,提高阳性检出率。通过对HA-HI试验条件进行全面优化,可大大地提高阳性检出率与准确率[11]。本研究曾以传统方法进行检测,但检出率较低;运用改良后的方法,获得了较为稳定的、可靠的实验结果。

一般认为,CPV是FPV或FPV样病毒通过基因突变而产生。自20世纪70年代末在美国分离到CPV,之后迅速呈现全球流行分布,为了与之前发现的犬细小病毒-犬极小病毒区分,命名为CPV-2[12]。我国于1983年正式报道了该病的流行。从CPV的报道来看,1979年~1985年间以传统的CPV-2亚型为主,随后被CPV-2a亚型替代,继而CPV-2a亚型发生点突变又出现了新的亚型CPV-2b,很快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形成CPV-2a和CPV-2b共存的流行分布。2000年后,意大利、德国、西班牙、英国、越南和南美洲等出现新的流行亚型CPV-2c[13],2010年有报道我国出现CPV-2c亚型病毒株[14]。我们的调查研究显示,CPV-2a基因亚型依然是珠三角地区主要流行亚型(其中,深圳分离株相互之间的差异很小,均与CPV-2a基因亚型达到99%以上,而广州分离株则差异稍大),但CPV-2b亚型(广州分离株CPV-1130)也存在,并且有向新的CPV-2c亚型(广州分离株CPV-g15)进化的趋势。CPV-2a、CPV-2b和CPV-2c在珠三角地区共存,但以CPV-2a亚型为主要优势流行病毒株。

[1]Dokia M,Fujita K,M iura R,et al.Sequence analysis of VP2gene of canine parvovirus isolated from domestic dogs in Japan in 1999and 2000[J].Comp Immunol M icrobiol Infect Dis,2006,29(4):199-206.

[2]Battilani M,Scagliarini A,Ciulli S,et al.High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VP2gene of a canine parvovirus strain detected in a domestic cat[J].Virology,2006,352(1):22-26.

[3]Decaro N,Desario C,Parisi A,et al.Genetic analysis of canine parvovirus type 2c[J].Virology,2009,385(1):5-10.

[4]Ikeda Y,Nakamura K,M iyazawa T,et al.Feline host range of canine parvovirus:Recent emergence of new antigenic types in cats[J].Perspectives,2002,8(4):1-11.

[5]Pe'rez R,Francia L,Romero V,et al.First detection of canine parvovirus type 2c in South America[J].Vet M icrobiol,2007,124(1-2):147-152.

[6]Decaro N,Elia G,Martella V,et al.Characterisation of the canine parvovirus type 2variants using minor groove binder probe technology[J].JVirol Meth,2006,133(1):92-99.

[7]牛学锋.表达犬细小病毒VP2基因的嵌合狂犬病病毒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广东:华南农业大学,2009.

[8]Sook Hee Yoon,Wooseog Jeong,Hyun-Jeong Kim,et al,Molecular insights into the phylogeny of canine parvovirus 2(CPV-2)w ith emphasis on Korean isolates:a Bayesian approach[J].Arch Viol,2009,154:1353-1360.

[9]刘忠华,钟翎,张钰,等.PCR方法检测犬细小病毒生长动态及与其它方法的比较[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0,22(1):20-22.

[10]魏巍,李肖梁,帅江冰,等.犬细小病毒HZ0761株的分离与鉴定[J].畜牧与兽医,2008,40(7):1-4.

[11]秦海斌,张汇东,缪勤,等.犬细小病毒血凝的检测和血凝抑制试验的优化[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9,19(7):49-52.

[12]Truyen U.Evolution of canine parvovirus--a need for new vaccines?[J].Vet M icrobiol,2006,117(1):9-13.

[13]Perez R,Francia L,Romero V,et al.First detection of canine parvovirus type 2c in South America[J].Vet M icrobiol,2007,124(1-2):147-52.

[14]张仁舟,杨松涛,冯昊,等.中国国内首次检测到犬细小病毒CPV-2c[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5(4):246-275.

猜你喜欢
细胞培养血凝细小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泮托拉唑和血凝酶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及对止血时间影响分析
6例蛇毒血凝酶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报道
小小的小里
三种蛇毒类血凝酶对患者纤维蛋白原作用的临床观察
酶解大豆蛋白的制备工艺研究及其在细胞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2015~2016年菏泽市流行性感冒病毒分离鉴定结果分析
细胞培养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
犬细小病毒病(CPV)的诊断与治疗
细小的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