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片零件冲模设计

2012-09-12 11:52王晓梅程晓宇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锻造与冲压 2012年8期
关键词:底孔落料冲孔

文/王晓梅,程晓宇·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扣片零件冲模设计

文/王晓梅,程晓宇·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通过分析扣片零件的结构特征,设计扣片零件的冲孔、落料、翻边、弯曲模具。模具结构设计合理,动作稳定可靠,零件可完全达到设计技术要求,可为同类型模具设计提供参考。

产品情况

运用三维软件Pro/E和DynaformCAE分析软件得出的某扣片零件的展开图及尺寸图如图1所示,该产品为校企合作产品,材料为08F,厚度为1.5mm,结构复杂程度中等,未注尺寸公差为IT14,且需批量生产。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材料分析

08F属于优质碳素结构钢,其强度、硬度较低,而塑性、韧性极高,具有良好的冷变形性和焊接性,由于08F钢的塑性很好,所以具有良好的冲压成形性能,故主要用来制造冷冲压件。

图1扣片零件的展开图及尺寸图

结构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该零件形状比较简单,上下对称,对冲裁较为有利,外形没有尖角,对模具的制造和使用寿命有利,零件右边有弯曲部分,查得零件的最小弯曲半径为:rmin=0.1t=0.15mm<2mm,零件的弯曲半径大于最小弯曲半径,故不会弯裂。当弯曲角为90°时,为了保证弯曲件直边的质量,直边高度应大于2t,零件图中直边高度为8.5mm>2t=3mm,满足要求。另外弯曲角两边有孔,从孔边到弯曲半径中心的距离为2.5mm,查表可知零件上的孔位于弯曲变形区之外,所以弯曲时孔不会变形,可以先冲孔再弯曲,但是从零件图上看,弯曲件底部的两个孔是以弯曲边为工艺基准,采用先冲孔再弯曲的方法,会造成基准不重合,但是零件图上所给尺寸公差比较大,属于自由公差,通过换算尺寸,可以满足其尺寸要求,所以底部两孔采用先冲孔再弯曲的方法。弯曲侧边上的孔虽然在弯曲变形范围之外,但是其尺寸要求比较高,如果先冲孔再弯曲就会造成基准不重合,不能满足其尺寸的要求,所以弯曲件侧孔采用先弯曲再冲孔的方法。

精度分析

本零件需要成形的尺寸比较多,但精度要求不是很高,零件中未注公差等级的尺寸按IT14级进行计算,所以普通冲裁就可以满足要求。

确定工艺方案

根据零件结构、尺寸、公差以及技术要求,有如下几种冲压成形工艺方案。

方案一:采用落料、冲底孔复合→翻边→弯曲→冲侧孔。(一次冲一个零件)

方案二:采用落料、冲底孔复合→翻边、弯曲复合→冲侧孔→切断。(一次冲两个零件)

方案三:采用落料、冲底孔复合→翻边、弯曲复合→冲侧孔。(一次冲一个零件)

方案四:采用落料、冲底孔、翻边、弯曲级进→冲侧孔→切断。(一次冲两个零件)

4种方案的比较结果如下。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加工维修比较方便,但需要4副模具,模具数量较多,产品加工周期长,经济效益差,生产效率较低。

方案二:采用4副模具,但此副模具一次冲两件,保证弯曲时两边对称,不易产生偏移,这样零件就成为左右对称的零件,成形工艺较好,最后采用切断工序把零件分开,此方案比较适合大批量生产,但装配精度难保证。

方案三:采用3副模具,首先落料、冲底孔进行复合,然后以孔定位进行翻边、弯曲,最后再冲侧孔,这样弯曲尺寸精度容易保证,此方案比较适合批量生产。

方案四:采用3副模具,此副模具也是一次可以冲两个零件,但是采用级进模具设计,由于模具较大,所用设备工作台面相应要求也大,若采用侧刃定距则浪费材料,增加成本,若采用其他定位方式,则模具定位元件在长期生产过程中易出现磨损,导致不同步,影响产品质量,考虑到零件精度要求不是很高,而此方案模具维修及制造成本又相对较高,故此方案不宜采用。

通过比较,结合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可以知道,零件上的孔应该分开冲,在弯曲之前冲底孔,弯曲之后冲侧孔,保证其尺寸要求,该零件的生产为量产,需要成形的尺寸比较多,但零件的精度要求不是很高,故采用方案三。

图2零件排样图

图3落料、冲底孔复合模

图4翻边、弯曲复合模

下料排样

根据工件的形状特点,从材料利用率(经过计算为88.8%,比其他排样方式的材料利用率高)、操作的方便性及工作效率考虑,采用纵剪进行剪料,如图2所示。

模具工作原理

落料、冲底孔复合模

落料、冲底孔复合模工作原理:工作时,条料由导料销22和固定挡料销21定位,上模下压,凸凹模16外刃口与落料凹模13进行落料,同时冲孔凸模与凸凹模的内刃口进行冲孔。上模回程时,原来在冲裁时被压缩的弹性元件恢复,通过顶出机构将卡在落料凹模的零件顶出凹模面,如图3所示。

翻边、弯曲复合模

翻边、弯曲复合模工作原理:当上模在上极限位置时,模具处于待工作状态,模具工作时,上模随着冲床滑块下行,首先翻边凸模7即可完成毛坯的翻边成形,同时弯曲凸模14完成毛坯的弯曲,顶杆18完成顶件,如图4所示。此复合模需要注意的是:⑴刃口配合间隙要均匀,Zmin=0.10mm,Zmax=0.14mm(双向);⑵工件毛刺高度不得大于0.05mm。

王晓梅,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底孔落料冲孔
冲孔灌注桩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及施工质量控制
水中栈桥搭设及平台冲孔灌注技术探讨
一种高速激光落料线
多件梯形落料模快速切换方案
一种新型无杆气缸传送一模双件开卷落料模结构
汽车铝合金防撞梁复合冲孔工艺开发
某水利枢纽施工导流设计
白鹤滩水电站大坝首个导流底孔顺利封顶浇筑
落料冲孔复合模刃口尺寸计算
新型装煤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