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主体、载体与途径研究
——基于南京市的实证分析

2012-09-13 02:47
唯实 2012年10期
关键词:社会阶层南京市人士

黄 洋

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主体、载体与途径研究
——基于南京市的实证分析

黄 洋

(金陵科技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江苏南京 211169)

扩大新的社会阶层有序政治参与,需要深入研究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在主体、载体、途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前,应针对存在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扩大新的社会阶层参与政治的人员数量、质量,扩大现有政治参与载体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吸纳量,在新的经济组织与社会组织中建立健全政治参与的组织制度,在中共党组织中增设管理和联系新的社会阶层的专门工作机构,依托社区构建党政机关联系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工作网络,建设针对新的社会阶层的互动媒体。这样,才能有效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

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主体与载体;途径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之一,通常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的政治参与可以理解为人们以各种方式努力影响政治生活的过程;狭义上的政治参与被认为是人们对政府的决策过程施加影响的政治行为”[1]。笔者认为,我国的政治参与指普通公民的活动,不包括政府官员及职业政治活动家的活动。因此,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主体是其个体成员,即公民,而非是以阶层整体为主体来主张政治权利。同样,关于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载体、途径的研究和探索应该着力于个体参与的载体和途径。本文试图通过南京市的实证数据分析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在主体、载体与途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讨论扩大新的社会阶层有序政治参与的思路。

一、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主体、载体、途径的存在问题

(一)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主体存在的问题

1.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的态度差异性较大,给动员参与带来困难。从抽样数据看,南京市不同的新的社会阶层之间对政治参与的热情程度差异较大。总体上,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参政议政诉求相对强烈,其他新阶层的政治诉求相对较弱一些。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人员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人经常谈论政治,私营企业主中经常谈论政治的不到30%;近30%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经常谈论政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中经常谈论政治的仅20%多点,民营科技企业技术人员中经常谈论政治的人士则仅约15%。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人员中超过56%的人很关心或比较关心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50%以上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平常关心党和国家的方针与政策,50%的私营企业主平常关心党和国家的方针与政策,民营科技企业技术人员中不到47%的人士平常很关心和比较关心党和国家的方针与政策,约42%的中介组织从业人员平常关心党和国家的方针与政策。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人员中超过40%的人对参政议政非常感兴趣或比较感兴趣,私营企业主中对参政议政不感兴趣的将近30%,中介组织从业人员中对参政议政不感兴趣的则超过30%。

南京市新的社会阶层中同一阶层内部政治参与的需求差异也较大。由于行业、职业或者经济地位甚至性别之间的不同,同一个阶层中人士在政治上的诉求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关于目前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政治参与途径的选择,在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中,男性选择中共党组织的比例最高,女性选择社会团体的比例最高;20-35岁之间、46岁以上两个年龄段的人选择中共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比例相同,36-45岁之间的人选择中共党组织的比例明显较高。在私营企业主中,女性选择中共党组织的比例最高,男性选择社会团体的比例最高。

2.部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政治的意识不强,影响现有参政载体和渠道功能的发挥。南京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强烈要求参与政治的人,已经有一部分进入了现有的政治参与载体参加政治活动。数据表明,南京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与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主、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从业人员中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的人员比例平均已达到8.4%。已经在人大、政协任职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大部分都能够认真履行职责,但也有少量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仅仅将委员和代表的头衔当作荣誉而不是责任,甚至有人任职多年都没有参加过提案工作。按照“让个体劳动者自己管理自己”的思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凡在工商局领取了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都是个体劳动者协会的会员,但是在接受调查的个体户中,只有15.5%的人知道自己已经参加了工商联、个体私营企业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等社会团体。

(二)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载体的存在问题

1.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载体缺位,不能满足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广泛参政的需要。南京市现有的政治参与的载体主要包括政党组织、政权机关、民主协商机关、民主管理机构、群众自治组织、社会团体等。从抽样数据看,男性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女性私营企业主、研究生层次的中介组织从业人员、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个体户都认为通过中共党组织参政是目前最适合自己也是最有效的政治参与途径。但是,在专职工作人员、专项活动资金、专门活动场所、稳定活动时间四个方面都能够支持中共党组织活动的民营科技企业仅有26.2%,在这四个方面都能够支持中共党组织活动的私营企业仅有21.3%,说明中共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建设与发展远远落后于新的社会阶层参与政治的需要。同样,在这四个方面都能够支持工会、共青团组织活动的民营科技企业分别仅有28.7%和25.4%,私营企业分别仅有24.7%和20.7%,说明工会、共青团作为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民团体,在新的社会阶层的企业中的建设也还很落后。

2.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载体层次还较低,不能满足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向更高层次表达利益诉求的需要。从南京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担任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职务看,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比例仅约占13.5%,江苏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比例约占36.5%。从参加的社会团体的层次看,参加全国性社会团体的人士仅占参加了社会团体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总数的7.4%,参加全省性社会团体的人士仅占参加了社会团体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总数的33.2%。

南京市2005年认定的686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有550家是民营科技企业;2009年在全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中,民营科技企业占70%[3]。随着科技和人才在创新型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可以预料,在南京市全面转向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过程中,新的社会阶层的人数将会越来越多,他们在经济上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将会越来越大。经济决定政治。随着经济地位的上升,他们的利益诉求将会越来越多,重要性也必将越来越大,他们渴望进入更高乃至最高层次的政治参与载体中去参与政治,影响经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但党和政府安排新的社会阶层参与政治的载体层次提升速度还没有跟上这些阶层队伍发展的速度和他们政治诉求上升的速度,现有的政治参与层次还不足以满足他们寻求社会承认、反映疾苦、畅诉心声、提高社会地位的需要,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诉求也没有得到及时适度的表达和反映,尤其是难于传导到党和国家的决策高层。

(三)南京市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途径存在的问题

制度化的政治参与载体给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了选举、听证、建议、申诉、控告、信访、陪审、对话等多种政治参与的途径。从抽样数据看,在南京市,“通过媒体反映”成为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人员与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主、个体户、中介组织从业人员发表参政议政意见与建议的首选途径,选择这条途径的人员比例相应为36.8%、40%、44.7%、41.8%。“通过网络”成为外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自由职业人员发表参政议政意见与建议的首选途径,选择这条途径人员的比例相应为40%、50%。随着现代传媒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能够提供远程政治参与的通信通讯技术设备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日常用品,传统的人身位移参与政治的活动方式已经跟不上信息化时代生活节奏,社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和民主政治的包容性及开放度越来越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越来越希望参与政治的途径能够更多更方便。这说明,现在需要适应形势的变化,进一步为新阶段政治参与开辟道路。

二、扩大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主体的对策建议

(一)扩大新的社会阶层参与政治的人员数量

米尔布拉斯认为:政治参与是分层次的,高层次的政治参与不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而且表现为参与形式的质的区别……似乎不到1%的美国公众从事于2-3种最高层次的决策参与活动,而在另一极端的40%-70%的美国公众则从事一般的投票选举活动。大多数公民仅仅是在最低限度范围内参与政治,他们参与的比例变化和社会分层有关,一般来说,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个人,参与政治事件的比例也就较大。[3]284因此,动员新的社会阶层的优秀人士参与到政治体系的各个层级中来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做好新的社会阶层工作的主要任务。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国资企业正逐渐退出大部分行业,这给新的社会阶层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调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无论是在投票等一般的政治参与活动还是高层次的政治参与活动中,都要及时宣传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政治的情况,激发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政治的热情,让大量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从潜在的政治参与者转变成现实的政治参与者,从而为最广泛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群众基础。

(二)提高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人员质量

目前,我国的各级统计部门还没有来得及制订出系统的针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统计口径,因此不能依靠传统的“等、靠、要”的方式获取信息;也不能把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工作仅仅当作统战一个部门的任务,必须全党全社会齐抓共管,多途径、快速度地弄清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基本情况。要逐步提升新的社会阶层参与政治的层次,必须加快新的社会阶层优秀代表人士的选拔、培养与任用工作。可以用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参政议政愿望、经济和社会贡献等作为评估新的社会阶层优秀代表人士的核心指标,遵循科学、全面、可比、实用的原则,合理设计新的社会阶层优秀代表人士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不仅要清楚地评估出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更要科学考察出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参政议政能力、政治活动能力、业务能力、发展潜力等,也还要考察出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在环保、慈善与公益事业等方面的表现及其社会责任意识。在摸清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基本状况的基础上,还需要设置一些排除性的指标,将那些只顾自己、接触面不大、对政治不感兴趣、无政治诉求的人过滤出去,将那些钻政策空子、搞权钱交易、道德上有害于社会的人过滤出去。

三、扩大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载体的对策建议

(一)扩大现有政治参与载体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吸纳量

1.扩大中共党组织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吸收量。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应进一步加大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的力度,把其中有强烈意愿且符合条件进入党组织的先进分子吸收入党,使中共党组织成为年富力强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政治的最重要载体,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代表性。建议各级中共党的组织注重在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女性私营企业主、研究生层次的中介组织从业人员、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个体户等群体中加大发展党员的力度,并通过党组织的教育培养,使优秀的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能够快速成长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先锋。

2.扩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新的社会阶层优秀代表人士所占的比例。人大是立法机关,新的社会阶层优秀代表人士成为人大代表将能够直接影响法律法规的制订,通过法律法规保护新的社会阶层的正当权益。政协是当前我国政治体制中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最重要的载体,增加新的社会阶层优秀人士在政协的席位,将能够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进一步保障新的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各级人大和政协在安排代表与委员时,应充分考虑新的社会阶层优秀人士的席位,给他们创造表达经济利益诉求和社会利益诉求的条件。基于我国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主体的公民个体属性判断,加之在新的社会阶层中有着大量的中共党员、民主党派成员、工商联成员等人士,笔者不赞成在政协中专门设立新的社会阶层界别。

3.扩大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对新的社会阶层优秀人士的吸纳量。建议民主党派和工商联高度重视从新的社会阶层中吸收那些积极要求参政议政的优秀人士,让民主党派组织和工商联也成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国家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载体。要通过各党派组织和工商联的培养和教育,让新的社会阶层优秀人士在政治上尽快成熟起来,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

4.扩大政府机关及城乡社区组织对新的社会阶层优秀人士的吸纳量。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大多数人熟悉市场的规则,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人员、私营企业主等更是市场经济大潮中成长起来的佼佼者。建议党和政府有意识地安排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人士进入政府(包括检察院和法院)及其工作部门担任实职,鼓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主动争取进入城乡社区组织任职,发挥他们管理经济的专业特长,加快推进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5.扩大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吸纳量。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在我国的政治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着特殊的地位。学会、研究会等学术性社团,工业协会、行业协会、商会、同业公会等行业性社团,基金会等专业性社团,联合会、联谊会、促进会等联合性社团,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选择参政议政的途径,应创造条件大量吸收更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给他们创造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条件。

6.进一步扩大一线民意机构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吸纳量。听证人员、陪审员、行风监督员等工作是一线民意机构直接接收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意见和建议的重要途径,需要有意识地推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进入听证人员数据库、担任人民陪审员、行风监督员等,以便直接反映新的社会阶层的呼声。

(二)扩大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载体

1.加快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建立健全党、团、工会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大部分以新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为组织依托,而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工会的组织还没有来得及在这些新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普遍展开工作。从南京市的情况看,新经济组织与新的社会组织对党的工作、共青团工作、工会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力度正在不断加强。为了引导好、培育好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积极分子,要尽快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团、工会组织并展开正常的活动,并为那些在尚不具备独立建立党团组织条件的企业和组织中工作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建立跨单位的党团组织,让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能够方便地依托上党团组织。

2.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督促新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吸纳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进入职工代表大会行使民主管理职权,创造条件,让新的社会阶层优秀人士在民主管理中发挥聪明才智。

3.进一步扩大社会团体的数量。涂尔干认为:基于个人的共同职业兴趣而发展起来的各种社团组织将会帮助解除伴随着劳动分工引起的各种社会病态,社团可能具有双重功能。首先,它们能够减低工业化社会带给个人的焦虑不安的程度;其次,从总体上看,通过提供各种渠道来让公民向国家的领导人表达有关他们的职业方面的根本利益和最为关心的问题,有助于消除劳动分工带来的社会解体的趋向。[3]281从南京市的情况看,私营企业主、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从业人员、个体户四个新的社会阶层的人士都认为社会团体是目前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政治参与途径,各占这些阶层人士的40%多,所以,应当重视满足他们的需求,进一步鼓励、支持和积极引导社会团体健康有序地扩容。

四、扩大新的社会阶层政治

参与途径的对策建议

(一)在中共党组织中增设管理和联系新的社会阶层的专门工作机构

面对新的社会阶层的迅猛发展,党和政府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的形势,还存在情况不明、联系不够的现象。比如,在南京市到底有多少自由职业人员,没有哪个部门能够说得清楚。要扩大与新的社会阶层的联系,尽快提高工作针对性,就需要在党的工作部门中设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分别归口管理和联系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中共党员与党外人士,在加强党的领导的同时,加大对新的社会阶层中党外代表人士的组织发展与统战工作,引导他们全面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建设。

(二)党政机关依托社区构建联系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工作网络

要充分依托社区,在新的社会阶层比较集中的单位建立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系制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把对新的社会阶层工作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强党政部门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联系,加强官员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扩大党政机关在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团结面和影响力。

(三)建设针对新的社会阶层的互动媒体

从南京市看,个体户和中介组织在寻求发表意见或建议的路径时最看重新闻媒体,希望通过新闻媒体等来传递自己的声音,其他新的社会阶层中也有相当比例的人士喜欢通过媒体发表意见和建议来影响政府行为。党和政府需要建设针对新的社会阶层的互动媒体,加强舆情分析和引导。首先,要建设专门针对新的社会阶层的专题网站。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大多熟悉现代网络技术,也乐于通过网络发表意见和建议,通过网络进行参政议政。因此,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开辟针对各新的社会阶层专门网站,及时吸纳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其次,要专门编辑出版面向新的社会阶层的报纸、杂志,搜集、报道新的社会阶层的动态,宣传其优秀代表人士的先进事迹,及时反映新的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加强双向信息沟通和互动。第三,在门户网站、电视、广播中增设新的社会阶层宣传专栏,及时反映新的社会阶层的发展经济、建设社会的动态信息,增进新的社会阶层与党和政府的互信与支持。□

【说明:本文数据是对笔者在主持南京市委统战部课题2006年招标课题《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研究过程中,通过随机概率抽样问卷调查获取的南京市六个新的社会阶层783份样本数据进行再次整理分析获得。】

[1]严强.宏观政治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273.

[2]南京年鉴编撰委员会.南京年鉴[J].2010:287.

[3]奥罗姆.政治社会学——主体政治的社会剖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张功杭

D621.5

A

1004-1605(2012)10-0014-05

黄洋(1972-),男,江苏灌云人,金陵科技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副教授、公共管理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高等教育。

猜你喜欢
社会阶层南京市人士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智慧谷”搭建海外人士创新创业“新”桥梁
刘辉
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与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发展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展趋势、挑战及组织策略
顽皮的云
不同社会阶层体育消费意愿和行为的比较研究
WHEELS IN MOTION
南京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