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Hp阳性人群与口腔Hp和牙周病发生关系的研究

2012-09-13 11:02王淑芳任吉芳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35期
关键词:阳性者牙菌斑牙周炎

王淑芳 任吉芳

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口腔科,上海 201620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重要的胃肠道致病菌,近年来,陆续有学者报道从口腔中发现幽门螺杆菌,经分离培养后发现与胃Hp类似[1-5]。调查发现,幽门螺杆菌可能与多种口腔疾病的发生有关联[2],Hp可能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地存在人类口腔环境中。许多学者认为牙周袋内环境利于幽门螺杆菌生存[5],可能成为其储存池,并再次对胃部进行感染[3-4]。在对感染胃Hp的患者进行药物感染控制后,经过一段时间又会复发感染,提示口腔内的Hp与胃Hp感染存在一定的关系[6],本文欲通过对特定人群的研究,探讨牙周炎与口腔Hp、胃Hp的相互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5月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14C-尿素呼气实验阳性并有上腹部不适症状的患者102例,其中男50例,女 52例;年龄 30~46 岁,平均(38±8)岁;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所有患者均行胃镜下活检术及病理检查,以明确胃Hp感染情况。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全口牙不少于20 颗;②一年内未接受牙周治疗及其他口腔护理者;③无全身性疾病和其他系统性疾病;④3个

月内未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胶体铋复合制剂、H2受体阻断剂、抗生素;⑤女性需排除妊娠及哺乳期。

1.3 牙周炎诊断标准

牙周炎诊断标准依照《牙周病学》第三版诊断标准进行诊断[7]。

1.4 口腔检查与分组

1.4.1 口腔检查 由同一位口腔临床医师检查全部患者口腔健康情况。记录患者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和松动度,如有必要行X线检查,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1.4.2 分组 ①牙周炎组(n=60):至少4 颗牙牙周平均探诊深度≥3 mm,牙周有探诊出血,附着丧失≥ 1 mm,牙龈质软、暗红、水肿;②牙周健康组(n=42):要求牙周探诊深度<2.5mm,每个牙的牙周无探诊出血,无附着丧失,附着龈坚韧,成粉红色。

1.5 牙菌斑与含漱液取样及检测方法

口腔所有标本均在行胃内镜检查前提取,以防撤镜时导致口腔内污染。要求所有患者至少12 h以上未作任何口腔清洁及护理工作。每例取4个象限的第一磨牙颊侧近中位点(第一磨牙缺失记录第二磨牙)的龈沟内菌斑及含漱液。所有患者的临床检查与标本的取样均由同一位口腔临床医师操作。

1.5.1 牙菌斑的采集 消毒棉卷隔湿、消毒三用枪吹干后,用消毒牙签取龈上牙菌斑混合放置于1.5mL的无菌EP管(内事先放有30 μL生理盐水)中,做标记与记录,-80℃保存。

1.5.2 含漱液的收集 让患者含漱生理盐水20 s,用5mL EP管收集4 mL含漱液,做标记与记录,-80℃保存,当日送实验室提取DNA。

1.5.3 实验室检测 以尿素酶C基因与CagA基因为引物做PCR实验[7],行凝胶电泳。对每个样品各行3次PCR检测口腔Hp,以其中至少两次结果阳性者为Hp阳性者。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检验,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并计算OR值,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口腔Hp检测结果

根据牙菌斑、含漱液样本中口腔Hp阳性的判定标准,102例研究对象中,牙菌斑Hp阳性者58例,总阳性率为56.86%(58/102);含漱液Hp阳性者 53例,总阳性率为51.96%(53/102)。所有患者口腔牙菌斑或含漱液中至少一项Hp阳性则定为口腔Hp阳性,故本研究中口腔Hp阳性者为64例,口腔Hp总阳性率为62.75%(64/102)。PCR法检测牙菌斑、含漱液中尿素酶C和CagA基因表达结果见图1。

2.2 胃Hp病理活检检查结果

胃Hp阳性者为72例, 阳性率为70.59%(72/102),PCR法检测胃黏膜中尿素酶C和CagA基因表达结果见图1。

2.3 口腔Hp阳性与胃Hp阳性的关系

口腔和胃中Hp均阳性者52例,占口腔Hp阳性的81.25%(52/64),胃 Hp 阳性的 72.22%(52/72)。口腔 Hp 阳性与胃 Hp阳性为正关联(χ2=9.406,OR=3.90,P=0.002)。见表1。

表1 口腔Hp检出与胃Hp检出比较(例)

2.4 口腔Hp在两组间分布

牙周炎组中,牙菌斑、含漱液检测口腔Hp阳性者49例,占牙周炎组患者的81.67%(42/60);牙周健康组中,牙菌斑、含漱液检测口腔Hp阳性15例,占牙周健康组患者的35.71%(15/42)。两组口腔H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牙周炎组口腔Hp阳性率高于牙周健康组口腔Hp阳性率,且口腔Hp检出与牙周炎为正关联 (χ2=5.571,OR=4.53,P=0.003),见表2。

表2 两组口腔Hp阳性率比较

3 讨论

1989年Krajden等首次从胃炎患者的牙菌斑中分离培养出Hp,并推测口腔可能是Hp在人体的另一个聚集地[8]。从此,口腔内Hp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问题。国内胡文杰等[9]通过多聚酶链反应检测13例胃病患者口腔含漱液和6个牙位的龈上及龈下菌斑,结果发现6例患者(46.2%)的含漱液和11例患者(84.6%)的至少一份菌斑样品中检测出Hp,龈下菌斑中Hp的检出率(38.5%)显著高于龈上菌斑(19.2%),据此推测龈沟或牙周袋可能是口腔Hp聚集的适宜环境。

Souto等[10]对69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和56例牙周组织健康的对照者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有24%的受试者被检测到有Hp感染,并且患病组在唾液和龈下检测到的Hp感染情况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证实了牙周炎患者口腔中存在Hp,并推测这类Hp可能更易于定植于牙周袋中[11]。胡文杰等[9]发现随着牙周炎症状程度加重,牙菌斑Hp检出阳性率升高,提示从受检者的多个存在炎症、中等深度的牙周袋中取样可能提高Hp的检出率。陈骏等[12]通过唾液样本分别检测牙龈出血组、牙结石组及牙周袋组Hp的检出率,发现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Hp在口腔中生存与牙周病变程度有关。

本研究表明口腔内Hp的存在与胃Hp感染呈正相关关系(P=0.002)。口腔内Hp与牙周病变有明显正相关关系(P=0.003)。支持口腔可能为Hp一个重要寄居地(尤其牙周炎者)的观点。鉴于口腔中Hp感染与胃Hp关系密切,或二者互相感染,提示在临床治疗时,需口腔与胃Hp同时治疗,避免Hp复染;同时,也提示口腔内的幽门螺杆菌与牙周病有密切关系,在牙周炎临床治疗时,除考虑口腔局部因素外,需要考虑患者的全身情况,除目前已知的糖尿病等疾病外,还尤其要注意胃Hp感染情况,多学科联合治疗将更利于患者疾病的控制。

[1] Zou QH,Li RQ.Helicobacter pylori in the oral cavity and gastric mucosa:a meta-analysis[J].J of Oral Pathol Med,2011,40(4):317-324.

[2] Namiot DB,Leszczyńska K,Namiot Z,et al.The occurr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antigens in dental plaque;an association with oral health status and oral hygiene practices[J].Adv Med Sci,2010,55(2):167-171.

[3] Martinez GJ,Diouf A,Lakhssassi N,et al.Abs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the oral cavity of 10 non-dyspeptic subjects demonstrated by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J].Oral Microbiol Immunol,2006,21(6):407-410.

[4] Kignel S,Almeida PF,Andre EA,et al.Occurr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dental plaque and saliva of dyspeptic patients[J].Oral Dis,2005,11(1):17-21.

[5]Souto R,Colombo AP.Detec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n the subgingival biolm and saliva of non-dyspeptic periodontal patients[J].J Perodontol,2008,79(1):97-103.

[6] 高静,朱声荣,刘贤,等.慢性牙周炎与口腔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1,27(1):5-7.

[7] 孟焕新.牙周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6.

[8] Krajden S,Fuksa M,Anderson J,et al.Examination of human stomach biopsies,saliva,and dental plaque for Campylobacter pylori[J].J Clin Microbiol,1989,27(6):1397-1398.

[9] 胡文杰,曹采方,孟焕新,等.胃病患者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9,13(4):261-263.

[10] Souto R,Colombo AP.Detec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n the subgingival biofilm and saliva of non-dyspeptic periodontal patients[J].J Periodontol,2008,79(1):97-103.

[11] Gebara EC,Pannuti C,Faria CM,et al.Preval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detect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n the oral cavity of periodontitis patients[J].Oral Microbiol Immunol,2004,19(4):277-280.

[12] 陈骏,何祥一,吴凌莉,等.幽门螺杆菌口腔定植和胃肠疾病的关联性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1,29(4):351-354.

猜你喜欢
阳性者牙菌斑牙周炎
激光疗法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如何预防牙菌斑?
如果停止刷牙会发生什么
HMGB-1与口臭及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研究
天天说刷牙,但是刷的真是“牙”本身吗?
不同治疗方案在78例牙周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刷牙流血不是小事
自愿无偿献血者采前筛查ALT和HBsAg的调查与分析
333例皮肤病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