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家长教育观念调查分析

2012-09-14 05:06
潍坊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特长班品行观念

王 玲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3-6岁幼儿家长教育观念调查分析

王 玲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38名3-6岁幼儿家长教育观念中的儿童观、人才观、学习观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家长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儿童的特性有较充分的认识,表现出重品行、重特长的人才观,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幼儿;家长教育观念;调查

家长的教育观念是指父母或家长在教育和培养子女的过程中,对子女发展以及子女如何发展所持有的基本、整体的观点,其正确与否将直接决定他们对儿童的教育实践和养育方式,从而决定着儿童的成长方向和未来素质。那么家长们应该持有怎样的教育观念?这种观念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笔者通过问卷的方式对家长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如下:

一、学前儿童家长的儿童观

1、对儿童特性的认识

儿童的特性有哪些,家长应采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儿童。当被问及“孩子是用来干什么的”时,有4.2%的家长选择了传宗接代,16%的家长选择了父母的精神寄托,20.6%的家长选择了父母的责任,57.6%的家长选择了独立;当被问及“孩子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时,有77.7%的家长表示非常同意,12.6%的家长表示基本赞同,只有1.3%的家长表示非常反对。可见,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存在有正确的认识,能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对待,这是尊重孩子使孩子获得相应权益的前提和基础。

2、对孩子潜能与后天培养及关系的认识

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遗传基础,也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孩子的成长既受潜能的影响,又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当被问及“不同的孩子在发展潜力上是不同的”时,有87.8%的家长表示赞同和基本赞同,只有7.1%的家长表示不赞同。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家长认为不同的孩子在发展潜力上是不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天赋。当被问及“所有的孩子都是可以培养好的”时,有91.2%家长表示非常赞同和基本赞同,只有3.3%的家长表示不赞同和反对。说明家长对孩子的看法是积极乐观的。当被问及“家长对孩子的培养比天分更加重要”时,有69.7%的人选择了非常赞同,有22.7%的人选择了基本赞同,两者合计92.4%,有2.6%的人表示不赞同和非常反对。当被问及“孩子培养不好,首先是谁的责任”时,有83.2%的家长选择了父母,11.8%的家长选择了学校,2.9%的家长选择了社会。说明家长充分认识到了后天培养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3、对孩子教育态度的认识

根据儿童的特性宜用什么样的态度来教育孩子,也是家长儿童观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当被问及“学校对孩子的要求应该要严格”时,89.1%的家长选择了非常赞同和基本赞同,5.8%的家长选择了不赞同和非常反对;当被问及“家长对孩子严厉是为孩子好”时,有25.6%的家长选择了非常赞同,40.3%的家长选择了基本赞同,10.9%的家长选择基本不赞同,5.5%的家长选择了非常反对。可以看出,大部分家长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严格严厉。当被问及“家长对不听话的孩子可以使用体罚”时,有8.8%的家长表示非常赞同,20.2%的家长表示基本赞同,24.4%的家长表示基本不赞同,31.9%的家长表示非常反对。从中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冷静明智的,但仍有近30%的家长采用体罚等不理智的方式管教孩子。

二、学前儿童家长的人才观

1、对品行和学业重要性的认识

品行和学业,何者更重要,反映了家长对人才标准的不同的认识。当被问及“对幼儿来说,最重要的活动是什么”时,家长的选择结果见表1

?

从表1可以看出,良好习惯的选择率最高,其次是游戏活动。说明大部分家长认为作为幼儿来说,比之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良好习惯的养成。

当问及“根据您的观察,您认为我国独生子女教育中,最严重的问题是什么缺失”时,家长的回答见表2

?

从表2可以看出,家长认为在我国独生子女教育中最严重的缺失是品行教育,其次是性格教育。说明大部分家长都很重视儿童的品行教育和良好性格的获得。

2、对参加特长班的认识

应不应该让孩子上特长班及让孩子上特长班的目的是什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家长对孩子的成才的期望。当被问及“应该鼓励孩子参加特长班”时,有25.6%的家长表示非常赞同,45.8%的家长表示基本赞同,5.4%的家长表示基本不赞同和非常反对。调查中发现,有55.5%的家长安排孩子上了特长班。说明家长对孩子成才的期望是很高的。当问及“对孩子来说学习音乐的目的首先是什么”时,家长的选择见表3

?

表3表明,有近半数的家长表示让孩子学习音乐等特长,最首要的目的是让孩子获得快乐体验,丰富生活情趣,其次是为了培养孩子素质和磨练孩子意志,只有少数家长是为了让孩子考级、竞赛获奖而让孩子学习特长。

三、学前儿童家长的学习观

1、对儿童学习目标的认识

学习目标即学习的目的,家长关于幼儿学习目标的认识具体体现为家长认为幼儿是“为了什么而学习”的观念。在调查中发现,有35.6%的家长认为幼儿的学习是为了获得一些现实生活的知识经验和规则,做好幼小衔接,有41.5%的家长认为幼儿的学习是为将来做准备的,应更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2、对儿童学习方式的认识

对幼儿学习方式的认识主要是指家长对幼儿“通过怎样的方式和形式进行学习”所持有的观念。调查结果见表4、表 5、表 6

表4 家长对“父母应本着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的思路来培养孩子”的选择统计

?

?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家长能认识到幼儿的学习不同于小学乃至成人的学习,而是有其自身的特点,游戏是最适合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的一种学习方式。但仍有少部分家长对此问题没有正确的认识,有近30%的家长认为可以通过逼迫的方式让孩子学习。

3、对儿童学习内容的认识

家长关于幼儿学习内容的认识是指家长对“幼儿应该学习什么”所持有的观念。在调查中发现,有77.3%的家长认为品德性内容的学习比技能性和知识性内容的学习更重要。

四、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中,我们看到,当前幼儿家长的教育观念呈现出以下特点:

1、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绝大部分家长能认识到后天培养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意识到作为家长所应担负的责任,而不是一味的将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和社会。这是家长教育观念的一个进步。

2、表现出重品行、重特长的人才观。家长一方面看重儿童良好习惯、优良性格等品行的养成,另一方面也看重儿童知识、能力特长的获得。

3、对幼儿特性有较充分的认识。家长大多能认识到幼儿有其自身的特性和独立的人格,每一个孩子有自身的天赋和基础,实施教育既要尊重孩子的天赋,同时要为孩子创造优良的后天条件。

4、对儿童的教育方式较为科学。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很多家长能认识到游戏对于幼儿心智成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能采用科学的方式来教育儿童。

当然,在调查中,我们也看到家长的教育观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对子女成才的高期望观念的影响下,让孩子参加过多的特长班,使孩子自由游戏的时间减少;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甚至采用体罚的方式教育孩子等。这是广大家长应需要加强认识的问题。

责任编辑:孙延波

G64

:A

:1671-4288(2012)03-0106-02

2012-03-19

王玲(1970-),女,山东诸城人,潍坊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特长班品行观念
优良品行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善念是一种高贵的品行
职校设置“特长班”引发的思考
特长班:从存废之争到公平之辨
健康观念治疗
富川县安监局开展“ 讲道德、有品行” 专题学习研讨会
彭林军:诚实守信 砥砺品行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