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例儿童药疹临床观察及护理

2012-09-18 06:35许丰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8期
关键词:药疹重症黏膜

许丰霞

43例儿童药疹临床观察及护理

许丰霞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芜湖241000)

药疹;儿科学;护理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近年来,药疹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引起儿童药疹的药物及临床表现有其相应的特点,其治疗及护理亦和成人药疹有较大不同,故分析儿童药疹的特点及探讨儿童药疹的护理方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我科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共收治儿童药疹43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3例药疹为我科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住院病人,年龄3月至13岁,平均年龄6.42岁,其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病程3~21d,平均7.47d。

1.2 原因 大多数药物都具有引起药疹的可能性,其中包括中草药物,但以抗原性较强者引起的最多。多为磺胺类,保泰松,消炎痛,苯妥英钠,巴比妥等。此外,对患有先天过敏性疾病的机体及重要器官患有疾病的患者,发生药疹的危险性比较大。

1.3 治疗 轻型药疹给予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口服及支持对症治疗;重型药疹根据体重及皮疹范围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静脉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及支持对症治疗。

1.4 致敏药物 43例药疹中以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为主,其次为解热镇痛类药物,中成药及红霉素致敏较少,见表1。

1.5 药疹类型 最多见的药疹类型为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共17例,占39.5%;其次为荨麻疹型,共6例,占14%;比较少见的类型为紫癜型及固定药疹,各2例,分别占4.7%。见表2。

表1 43例儿童药疹的致敏药物

1.6 转归 32例轻型药疹经治疗,病情很快好转,全部治愈出院,住院时间为6~16d;11例重症药疹治愈10例,1例死于多脏器衰竭,11例重症患者无1例出现褥疮及皮肤继发感染。

2 护理

2.1 轻型药疹的护理 临床上将病情重、发展快、死亡率高的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称为重症药疹,其余类型药疹称为轻型药疹。

2.1.1 皮肤护理 皮肤护理包括以下内容:①定期翻身,给患儿每2~3小时翻身一次;②当局部皮肤出现水疱时,可在消毒皮肤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取疱液;③定期帮助患者擦药,保持皮肤干燥、清洁;④定期更换消毒床单;⑤对伴有口腔、黏膜损害的,根据病情需要每天进行一次或多次清洁护理。

2.1.2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较大的药疹患儿,由于皮肤黏膜的疼痛或瘙痒,患儿表现出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及时与患儿进行沟通,可缓解其焦虑及紧张,争取患儿对治疗、护理的配合。告知患儿家长相关知识,可减少药疹的再发。

2.2 重症药疹的护理

2.2.1 皮肤护理 ①将患者安置在人数少的病房,最好是单人病房,尽量减少陪客及探望;②医护人员的各项操作均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③给患儿使用无菌的消毒床单,每天更换一次;④用氯己定液或3%硼酸液冷湿敷创面,每次约30min,每日3~4次,每次湿敷的面积不超过体表面积的30%;⑤对于较大的水炮,消毒皮肤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疱液;⑥保持病房内干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⑦定期给患儿翻身,动作要轻柔,防止褥疮发生;⑧每日清洁皮肤创面,用消毒剪刀清除体表粘着的痂皮。

2.2.2 黏膜的护理 ①口腔黏膜护理:给患儿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一次,对口腔黏膜损害严重的患者每天可进行2~3次,使用氯己定液、碳酸氢钠液或生理盐水。②眼部护理:每天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患者眼睛,由内向外,给予抗生素眼药水滴眼,睡前给患者内涂抗生素眼膏以防患者晨起后上下眼睑粘连。③会阴部护理:轻轻清除表面分泌物,用氯己定液或3%硼酸液冷湿敷创面,每次30min,每日3~4次,保持创面皮肤干燥。

2.2.3 发热的护理 发热者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如使用冰袋置于患者的额部、腋窝、腹股沟等处,尽量不使用退热药物,因为重症药疹可能会出现交叉过敏或多价过敏。

2.2.4 饮食护理 对于能够进食的患儿给予高能量、高营养、富含维生素、易吸收的流汁,喂食过程中要小心仔细,防止患儿呛咳、误吸,病情好转后逐渐过渡到半流食物,最后使用低盐饮食,喂食前后要清洁患者口腔。

2.2.5 保持呼吸道通畅 仔细观察患者病情,特别注意患者有无呼吸困难、痰多等情况,定期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必要时给予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2.2.6 患儿心理护理 较大儿童,由于疼痛、活动受限等原因,患儿常伴有明显紧张、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耐心,态度和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儿解释药疹的病因、发病过程及治疗的注意事项,缓解患儿的畏惧、紧张、恐惧心理,争取患儿对治疗护理的配合。

2.2.7 患儿家长或陪客的健康教育 由于该病的治疗需患儿家长的支持及配合,大部分患儿家长需担任部分护理工作,故对患儿家长或陪客相关知识的培训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告知该病的注意事项及预防方法,出院后尽可能避免使用和本次致敏药物相同或同类药物,对药疹的再发有重要意义。

3 讨论

药疹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2]。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很多药物不能用于儿童,故儿童药疹的致敏药物与成人有很大差异[3-5]。本科收治的43例儿童药疹中,最多见的药物是青霉素及头孢类抗生素,其次是解热镇痛类药物,而红霉素类引起药疹的少见,与国内的一些报道相近[6]。这也提示我们,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寻找药疹的致敏药物时尽量多考虑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及解热镇痛类药物,对于药疹的患者需要使用抗生素时尽量避免上述药物,尽可能地使用红霉素等。儿童,特别是比较小的儿童,经常接种各种疫苗,在寻找致敏药物时要考虑到是否由疫苗致敏所致。而药疹的类型,以麻疹或猩红热型药疹为主,而麻疹又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故需认真鉴别。

在药疹的治疗及护理中,轻型药疹相对容易护理,临床治愈率较高,而重症药疹由于病情重、内脏损害重,有较高死亡率,患者往往死于以下原因:过敏本身、继发感染、电解质紊乱、多脏器衰竭等[7]。护理质量的好坏对重症药疹的转归及发展有直接的影响[8-9]。本人通过对11例重症药疹的护理,深切体会到以下这些综合护理措施相辅相成,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这些措施包括:皮肤护理、黏膜护理、发热护理、保护呼吸道通畅、心理护理、对患者家长相关知识的培训等。通过以上护理措施的实施,收到了较理想的结果,仅1例患者因多脏器衰竭而死亡,所有患者无1例出现褥疮、皮肤继发感染等。

[1] 曹琳,韩毅,陈季琴.22例儿童大疱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观察及护理[J].华西医学,2007,22(1):165-166.

[2] 苑建平.儿童药疹48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5,17(10):597.

[3] 邓霖,李雪珍.儿童药疹87例临床特点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6,4 (12):29.

[4] 张晓茹,王贤书,程征海.儿童药疹270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5, 34(5):622-623.

[5] 吴华颖,孔红娟,张霭霞.10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患者的护理[J].当代护士,2008,7:53-54

[6] 唐云志,刘学军,刘际虎.儿童药疹112例临床分析[J].怀化医专学报,2008, 7(2):46-47.

[7] 石秋环,孙桂芝,尹美彬.重症药疹患者的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新医学导刊,2008,7(4):126-127.

[8] 陈桂莲.重症药疹的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6(3): 278-279.

[9] 任会英,左芝玲.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08, 10(5):81.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8.092

1672-2779(2012)-18-0131-02

2012-08-02)

猜你喜欢
药疹重症黏膜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药疹虽小,可不要大意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82例后壁黏膜完整隆凸阴道缩紧术临床观察
重症药疹预后影响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扁平苔藓样药疹二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