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07年机辅测试以来滁州学院PSC情况分析与思考

2012-09-19 03:48杨锦鸿
滁州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滁州普通话语音

杨锦鸿

(滁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对2007年机辅测试以来滁州学院PSC情况分析与思考

杨锦鸿

(滁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安徽省2007年率先在全国全面实施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从2007年至今,滁州学院机辅测试累计12036人,二级乙等以上达标率为83.88%。与人工测试达标率93.36%相比,成绩似有所下降。但就机测自身而言,成绩却在稳步提高。今后为更好更快地提升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与语言素质,我们还要在思想认识、普通话教学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机辅测试;滁州学院;PSC情况;分析;思考

自1994年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国家广电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以来,我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已经走过了18年艰苦而光辉的历程。如今,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又使我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跨上了一个新台阶。“虽然到目前为止,利用计算机辅助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历史,测试人数规模等和之前进行的人工测试还不可同日而语,但它是一项革命性突破,是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必然趋势。”[1]

本文仅就我省2007年采用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以来滁州学院普通话水平测试(PSC)情况作点探讨。

一、滁州学院PSC基本情况

2007年,我省率先在全国全面实施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以下简称“机辅测试”)。根据安徽省语委、教育厅《关于建立普通话水平测试站的通知》(教语〔2006〕2号)文件精神,各地市、高校相继建立了普通话测试站。滁州学院2007年也投资20余万元建立了“滁州学院测试站”。测试站配置1台服务器、8台测试机,日平均测试量达240-320人,基本满足了师生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需求。从2007年11月建站至今,滁州学院累计组织机辅测试51批次,测试人数12036人。其中,教师160人,学生11876人。从测试成绩来看,一级乙等20人,二级甲等2768人,二级乙等7301人,三级甲等1919人,三级乙等12人,不入级8人,异常数据8人。即:一级乙等优秀率为0.17%,二级甲等以上良好率为23.18%,二级乙等以上合格率为83.88%,二级乙等以下不合格率为16.12%(见表1):

表1 2007-2012年机辅测试成绩统计

二、滁州学院PSC结果分析

(一)机辅测试与人工测试比较

滁州学院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前身是滁州师范专科学校。由于原本是师范类院校,一向比较重视推普,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开展得早,成绩也比较好。仅以2001年至2006年人工测试为例来看,滁州学院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人数有11712人。其中,教师126人,学生11586人。从测试成绩来看,一级乙等67人,二级甲等3265人,二级乙等7602人,三级甲等729人,三级乙等18人,不入级5人;即:一级乙等优秀率为0.57%,二级甲等以上良好率为27.88%,二级乙等以上合格率为93.36%,二级乙等以下 不合格率为6.64%(见表2)。

表2 机辅测试与人工测试成绩比较

从上表可以看出,与近6年的人工测试相比,滁州学院机辅测试优秀率下降了0.4个百分点,良好率下降了4.7个百分点,合格率下降了9.48个百分点,不合格率上升了9.48个百分点。即:总体来看,成绩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当然,若与其他地市或高校比较而言,这个幅度还算是小的(据悉,全省高校机辅测试平均过关率约为63%)。究其原因,一是第一次机辅测试,人机“交流”,不少同学心理准备不足,感觉还不太适应;二是机辅测试减少了评测中人情因素的影响,挤掉了“水分”,测试成绩更客观、准确、公正。后者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

(二)机辅测试自身前后比较

虽然与人工测试相比,滁州学院机辅测试成绩表面下降了不少。但就机辅测试自身而言,滁州学院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却逐步提升,而且是稳步提高。尤其是最近一次与第一次机辅测试比较,应该说,进步显著。2007年11月首次机辅测试1269人,其中,一级乙等1人,二级甲等201人,二级乙等783人,三级甲等278人,三级乙等5人,异常数据1人。即:二级乙等以上总过关率为77.68%,二级甲等以上良好率为15.93%。2012年5月机辅测试1364人,其中,二级甲等422人,二级乙等812人,三级甲等129人,不入级1人。即:二级乙等以上总过关率达到90.47%,比首次增加了12.79个百分点;二级甲等以上良好率达到30.94%,比首次增加了15.01个百分点(见表3)。

表3 2007年与2012年机辅测试成绩统比较

究其原因,笔者以为,主要是加强了普通话教学。2007年机辅测试前,滁州学院只在文学院(前身为中文系)开设《教师口语》课,其他各院(部)均为测前短期培训。2007年机辅测试后,针对全校有22.32%师生普通话水平不达标这一现实,不仅教育科学院、数学学院、外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等相继开设了《教师口语》、《教师语言技能》和《普通话基础》课,学校还面向全校各专业在会峰和琅琊两个校区开设了《教师口语》公选课(30课时)。教学任务全部由普通话测试员承担(以前也有非测试员的汉语老师担任)。这些测试员老师既有较深厚的语言应用理论知识,又有较丰富的普通话测试实践经验。教学过程中,他们有意识地将《教师口语》课程与普通话水平测试“接轨”,即:在比较系统地讲授语音理论的同时,针对学生在测试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平翘舌、鼻边音、前后鼻音、复韵母动程、上声变调、语流音变、方言语调等)进行指导和训练。今年,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2012〕1号)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滁州学院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2012版)又规定在全校所有师范类专业开设《普通话与教师语言》课。并规定统一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是必修课,计28学时,2个学分。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讲普通话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故全面开设该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学好普通话,说好普通话,为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其岗位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力。此外,机辅测试成绩的稳步提升,还与滁州学院测试站在严格管理的同时,总是想方设法为考生提供人性化的优质服务密不可分。

(三)机辅测试优秀率过低

如前所言,滁州学院迄今机辅测试累计12036人,其中,一级乙等20人,只占总人数的0.17%,近乎“千里挑一”。优秀率如此之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应试人自身训练不够、严格要求不够。有些考生原本自身语音条件、语音面貌不错,但由于抱着“过关即可”的心态,对自己要求不高,平时也不严格训练,以至于测试时语音失误(错误/缺陷)过多,或说话不流畅、不自然(书面语较多甚至有背稿现象)。二是分级教学、分类指导不够。由于滁州学院测试员人数有限(共7名),上课专业人数太多,基本采用合班、大班教学,加之课时有限(28课时或30课时),因此,课堂教学“一般只能够兼顾到占大多数的普通话处在中等偏下水准的同学,讲课、训练也都以最基础的理论和练习为主”[2],对少数的两头(尤其是语音面貌较好的这头)则关注不够,更缺乏专门的指导。根据统计,我们发现二级甲等的高分段还有不少人。其中,90.0-90.9分的有114人,91.0-91.9分的有35人。这些人若经过专门指导,再加上自身刻苦练习,相信测试完全有希望达到一级乙等,进入优秀行列。

三、对滁州学院PSC思考与建议

几年来,通过《教师口语》等课程的教学及采取的相关措施,滁州学院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语言素质整体有所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与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仍有一定的距离。就今后如何更好更快地提高滁州学院学生的普通话成绩,切实提升其普通话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笔者作了些思考,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是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普及普通话和提高语言文字应用水平的一项重大举措。高校是国家推广普通话的一个重要阵地。现在很多高校已较前重视了这项工作,但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包括滁州学院)。比如:滁州学院至今仍有少数同志认为高校就是以抓教学、搞科研为重,而视普通话水平测试等语言文字工作为“小儿科”,并认为说不好普通话也“无伤大雅”。再如,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个有法律作依托的国家级考试,但在高校与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相比,无论是在领导还是在学生的心目中,皆“不可同日而语”。还有,省级或国家级测试员资格的获得可谓“来之不易”,但其作用与地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它不能跟“教坛新秀”“骨干教师”相提并论,与“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等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3](而这必然会严重影响测试员老师的工作积极性)。等等。基于此,我们还应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师生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也是联合国六种工作用语之一。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热爱祖国语言,学好普通话,对于提升国民素质、弘扬中华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再者,滁州学院是教学型高等院校,以培养中小学师资和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而众所周知,近几年随着人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普通话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许多单位把普通话水准、出色的口才作为招聘和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因为语言应用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最生动、最直观的表现,从自我认知到与别人交流沟通,从思维方式到具体技能等,都是以语言为依托)。将两个知识水平相当的人放在一起,思维敏捷,能言善变的定受青睐,赢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普通话水平、口语表达能力的高低是关系到个人今后生活质量和人生成就的大问题。[4]

(二)进一步加强普通话教学

尽管滁州学院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语言素质总体的确比以前有了提高,但也明显存在着一些需要重视与解决的问题。一则各院(部)发展很不平衡,文科专业学生普遍好于理工科专业学生;二则良好率、优秀率偏低,尤其是优秀率过低。为此,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普通话教学,改进普通话教学。其一,积极思考探索:在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背景下,如何根据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2012版),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一方面精讲语音理论(语音理论是基础,只有掌握一定的语音理论知识,才能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否则,普通话学习也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方面加大PSC有关内容的训练,并帮助学生调整好心理,注意避免在机辅测试中易出现的新问题(如离题、背稿、无效语料等),力争在普通话测试中取得理想成绩,特别是努力使方言方音浓重的学生,也如期达标。其二,积极思考探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如何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克服口语教学和语言学习比较单调、枯燥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口、耳、眼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和练习,以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和热情,为普通话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其三,积极思考探索:如何大胆突破,改革教学模式,根据学生不同的语音条件、语音面貌,对其实施分类指导、分级教学,从而使学生在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时,不仅合格率大幅提升,而且良好率、优秀率也逐步提升,为日后的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而如果尚受条件所限,目前不能开设快班、中班、慢班或优化班、提高班、基础班等进行分类教学,则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如不少学生平翘舌相混,但却有不同情况:“有的人是根本不会发翘(平)舌音,有的则是会发但分不清哪些字是平、翘舌音,还有的是单独念能发准,在句子、短文中就分不清了。对此,教师要区别对待:对第一种,要指导其找准发音部位;对第二种,应指导其加强记忆;对第三种,则是多加强训练,增强熟练程度。”[5]

(三)进一步提升测试员素质

滁州学院的普通话教学现在全部由测试员承担。常言道:学无止境,练无止境,教无止境。因此,测试员老师切不可“一证在手,高枕无忧”,而是要不断学习,精益求精,进一步提升自身水平与素质。具体说来,应努力使自己具有从事语言教学与测试的五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其一,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掌握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的理论知识。汉语拼音是学习掌握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掌握汉语拼音是普通话教学的起码要求。我们在掌握了汉语拼音之后,还要进一步掌握分析普通话语音系统的知识和方法,详细了解和准确掌握普通话语音特点,掌握普通话词汇、语法基本知识。其二,具有较高的听音和发音能力,熟练掌握常用的国际音标。具有较高的语音分辨能力是可以凭借一套精确的记音符号的训练和掌握为依托的。国际音标(IPA)就是这样一套科学的通用多年的语音学符号。掌握国际音标是语言研究、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其三,熟悉掌握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熟悉”一般指知道一些表层和框架的东西即可。而要想“掌握”这些规律,则需要学习汉语音韵学知识。其四,熟悉了解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国家设立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推广普通话。测试员若对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法律法规不熟悉,方针政策了解不透彻,就可能对测试的性质、目的、政策领会不深,不能充分发挥测试员的作用。其五,熟悉普通语言学理论。普通语言学理论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如民族共同语的形成与发展、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关系、汉语规范化等方面。[6]

(四)进一步营造良好氛围

普通话水平测试共四项内容,前三项皆是有文字凭借的朗读,所不同的是分别朗读单音节、多音节和短文;只有第四项是无文字凭借的单向命题说话(占40分)——这是综合考查应试人口语表达能力的项目,最能真切地反映应试人的整体语音面貌。从历年的测试实践看,学生测试通常前三项尚好,而第四项普遍失分较多。他们中不少人“说话”时恰如荆莉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与普通话教学》一文中所言:不是结结巴巴语不成段,就是固定腔调的背稿模式,“有普通话的声音,无普通话的味儿”。语言的单调生硬使应变的即兴说话变成了机械性的“自白”或“背稿”,更谈不上应用普通话的轻重音、语流停顿、语调变化、语速缓疾等手段来准确流畅、自由生动地表情达意了。[7]究其原因,除了准备不充分、自信心不足等因素外,最主要还是由于平时说话不用普通话,与人交流多用方言或半方言半普通话或带有方音的普通话的缘故。因此,我们还要利用课堂、校园网、广播、校报、橱窗、标语等向全体师生积极宣传,发出倡议,建议大家不仅要在课堂上,而且要在寝室里、校园里也注意“时时学普通话”“处处练普通话”,从而营造出“人人讲普通话”的良好氛围,培养说普通话的习惯和语感。

综上所述,2007年机辅测试以来滁州学院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总体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今后我们在思想认识、普通话教学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高和改进。与此同时,还应在以下三方面有所加强:一是加强普通话水平测试科研工作。科研是测试的重要支撑,随着测试工作的全面开展,科研工作也随之开展并显得愈来愈重要,我们要把科研作为推进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以有力促进测试工作的质量提高和科学发展。二是加强普通话测试员队伍建设。近些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测试人数不断增加,高校测试工作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相比之下,滁州学院测试员队伍尚显不足,我们需要再尽快培养一些语音条件好、语音面貌好且深深热爱普通话测试工作的老师成为测试员,这也是建设“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的“双能型”高素质应用型师资队伍的需要。三是加强校际间的普通话测试工作交流。随着测试工作的深入发展,各校皆有自己成功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我们要经常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总之,笔者相信,通过我们大家共同不懈努力,滁州学院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也一定会更上一层楼,从而为我省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乃至全国的语言文字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雷 峻.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的问题思考及技术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13):160.

[2]张静雯.基于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背景下的普通话教学改革[J].法制与社会,2009(10):302.

[3]王长缨.在机测环境下普通话测试问题探讨[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1.

[4]郭百灵.谈普通话教学效果的提高[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3):40.

[5]袁晓薇.长期着眼短期强化[C]//国家语委.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174.

[6]宋欣桥.初议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基本素质与专业资格[C]//国家语委.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58-62.

[7]荆 莉.普通话水平测试与普通话教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572.

H102

A

1673-1794(2012)06-0103-04

杨锦鸿(1964-),女,安徽天长人,副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应用语言学。

2012-06-25

猜你喜欢
滁州普通话语音
《滁州西涧》(草书)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
《滁州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滁州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