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学龄儿童龋牙修复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2012-09-20 06:21李俊震张旭辉李辉莉苏瑞真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2年10期
关键词:学龄儿童龋病口腔

李俊震,张旭辉,李辉莉,苏瑞真

(厦门市口腔医院,福建厦门361003)

为了解厦门市学龄儿童龋病的修复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于2005年对厦门市城乡各两所小学共1 124名学龄儿童龋病的修复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探索其相关影响因素。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按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厦门市城市和农村各2所小学的1 124名小学生,再以这1 124名学龄儿童中检出的824名患龋儿童为研究对象。问卷对象为受检者及其父母。

1.2 方法

正式调查前,对所有参加口腔检查的6名口腔医生和负责问卷调查的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口腔检查由专业口腔医生承担,问卷调查的发放和收集由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负责,各学校班级老师配合。发放调查问卷前,向儿童及其父母阐明本次调查的意义并解释调查表的填写方法,由儿童及其父母当场填写,调查人员统一收回。少数不能当场填写的,带回家填写后及时收回。

口腔检查方法:龋病的诊断标准根据《预防口腔医学》[1]龋病诊断为标准。按照WHO推荐的龋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设计龋病检查表。采用室内自然光线,使用平面口镜、5号探针进行口腔检查。有龋牙者不论修复几个牙齿均记为1人。

1.3 质量控制

本次调查由口腔专科医生负责口腔检查,口腔专业本科生及学校老师协助完成;调查表回收后,由研究者对所有调查表进行审核,若发现缺项或可疑项目及时与儿童家长联系进行核实补充,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参与本次调查的6名口腔医生调查前均经统一培训和标准一致性试验,Kappa值均 >0.6。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调查表经过统一整理、编码,采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和双份录入后,经唯一性检查、双份核对检查和逻辑检查完全无误后,运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分析(χ2检验)。检验水准 α =0.05。

2 结果

2.1 患龋及龋牙修复状况

1 124名学龄儿童中,824名患龋病,200人进行过龋牙修复,其中11~岁组龋牙修复率最低,其次为8~岁组。不同年龄组修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1)。

在824名患龋学龄儿童中,男女生性别比为0.96∶1。龋患儿童中10岁组儿童所占比例最多,13岁组儿童最少。儿童的性别和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1 1 124名学龄儿童龋牙和修复情况

表2 824名患龋儿童性别和年龄构成 (n,%)

2.2 不同性别和城乡患儿龋牙修复率比较

824名患龋儿童中,男生与女生的修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儿童修复率明显高于乡村儿童(P<0.05)(表3)。

表3 龋牙修复情况比较 (n,%)

2.3 不同家庭经济文化水平和口腔检查频率对患儿龋牙修复的影响

表4 家庭经济文化情况对儿童龋牙修复的影响

父母文化程度≥大专,家庭平均月收入>4 000元患儿龋牙修复率较高。随着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月收入下降,龋牙修复率逐渐下降(P<0.05)。随着父母及儿童口腔检查频率下降,儿童龋牙修复率呈现下降趋势,父母及儿童从不参加口腔检查的儿童龋牙修复率最低(P <0.05)(表4)。

2.4 口腔诊疗的看法对患龋儿童龋牙修复的影响

家长认为口腔健康知识宣传力度不够、医疗费用偏高的患儿龋牙修复率低于认为宣传力度尚可、医疗费用不高者;家长上班时间与医院门诊时间有冲突的患儿龋牙修复率低于上班时间无冲突者;家长认为乳牙龋病无需治疗的患儿龋牙修复率低于认为需要治疗者(P<0.05)(表5)。

对疼痛恐惧、惧怕医护人员而不敢上医院看病的患儿龋牙修复率低于无恐惧的儿童(P<0.05)。

表5 口腔诊疗的看法对患龋儿童龋牙修复的影响

3 讨论

本调查厦门城乡1 124名学龄儿童中,824名患龋,200人进行过龋牙修复治疗,修复率为24.27%。不同年龄组以及男、女生修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其中城市患儿的龋牙修复率(31.37%)明显高于农村(17.31%)。可能与城乡的医疗资源配置不当、父母文化程度不同、口腔健康知识宣传力度差异等因素有关。

本调查对不同家庭经济文化水平与儿童龋牙修复率进行比较发现,父母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者,家庭平均月收入>4 000元患儿龋牙修复率较高。随着父母文化程度及家庭月收入下降,龋牙修复率逐渐下降。经济收入低的家庭,家长口腔卫生观念淡薄,对孩子的口腔卫生也不够重视。同时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也影响其孩子的口腔健康行为。部分家长认为医院的收费高,难以接受治疗费用拒绝治疗,极少主动带孩子做定期口腔检查。随着父母及儿童口腔检查频率下降,儿童龋牙修复率呈现下降趋势,父母及儿童经常口腔检查的,其患龋儿童龋牙修复率高。家长应每隔3~6个月带儿童做1次口腔健康检查,早期发现龋病并适时处理。

本结果显示:家长对口腔疾病和口腔诊疗的认识是影响儿童龋牙修复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家长认为自己上班忙或担心带孩子到医院看牙会影响儿童的学习,医院应调整儿童口腔科的工作时间,方便儿童就诊且不影响儿童的学习和家长的工作,才有利于提高儿童龋病的修复率。

患儿的畏惧心理是阻碍其龋病早期就诊的重要因素[2-3]。牙科畏惧症(Dental Fear,DF),是指对牙科治疗过程或某些环节的害怕。据统计,DF发生率在人群中大概为40% ~80%[4],儿童更加严重。本结果也显示:畏惧症患儿龋牙修复率低。医护人员在患儿就诊时,对其行为进行适当控制和心理健康指导是治疗的前提[5]。在接诊时应报以亲切、耐心、和蔼的态度,尽可能用一些儿童易懂的,有亲切感的语言交谈。及时消除患儿的恐惧和紧张心理,获得患儿的信任和配合,帮助患儿提高在治疗操作过程中其对疼痛的忍耐力,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6]。在候诊处安置图书、玩具和画报,并配有电视机和音响,使患儿在舒适的环境中放松心情,缓解对治疗的畏惧心理,此外诊室内还可以挂贴一些玩具和图画,医务人员在着装、语言、诊室布局上体现儿童化,这样儿童才能够在舒适放松的环境中就诊,从而降低儿童的恐惧感[7]。

[1]卞金有,胡德渝.口腔预防医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5-82.

[2]刘凤伟.牙科畏惧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天津护理,2006,14(4):242 -243.

[3]孟敏,李俊斌,杨棕嘉.儿童牙科畏惧症心理干预的临床研究[J].广东牙病防治,2010,18(5):266 -268.

[4]Humphris G,King K.The prevalence of dental anxiety across previous distressing experiences[J].J Anxiety Disord,2011,25(2):232-236.

[5]耿瑞月,刘志诚.心理诱导在儿童龋病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8,22(1):79-80.

[6]周凤平,陈学群,林志伟.牙科患儿拒诊行为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河北医学,2004,3(10):260-262.

[7]石四箴.儿童口腔医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

猜你喜欢
学龄儿童龋病口腔
孩子挑食、偏食,家长该怎么做
儿童恒牙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龋活跃性与年轻人龋病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
“三减三健”之健康口腔篇
儿童口腔龋病易感性研究进展
爱尔兰政府发布学龄儿童托管教育计划
奉化市2012—2014年学龄儿童尿碘监测结果分析
北京欢乐口腔门诊部
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