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分析

2012-09-22 08:21青岛理工大学山东青岛266520
商业会计 2012年18期
关键词:利润表利润总额现金流量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青岛266520)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盈余质量的研究逐渐成为理论界、实务界及广大投资者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上市公司可能出于种种目的对企业的盈余进行“操控”,使得企业所披露的盈余信息质量下降。投资者很难分辨盈余信息质量的真实有效性,导致不能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由于上述原因,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需要对上市公司所传递的一系列相关信息以及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盈余质量分析方法

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盈余质量的分析与评价的方法很多,但这些分析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基于上市公司所披露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进而评价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从财务数据角度出发,通过一系列指标进行直接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基于利润结构的评价方法;(2)盈余持续性的评价方法;(3)盈余与现金关联度的评价方法;(4)基于财务指标的评价方法。二是假定资本市场有效,通过股价对会计盈余信息的质量进行的间接评价。

二、案例分析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的前身为兰溪云山制药厂,1990年更名为浙江康恩贝制药公司。1992年6月5日,改组为浙江康恩贝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99年10月27日更名为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4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公司注册资本为70 360万元,股份总数为70 360万股(每股面值1元),其中:有限售条件的流通A股106 712 002股,无限售条件的流通A股596 887 998股。本文以该公司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的财务报表为例,以其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为基础来分析盈余质量。

(一)通过利润表分析盈余质量

由于不同性质、不同来源的经济业务,使得企业所编制的利润表直接展示了企业的经营性业务和非经营性业务,在分析利润表的基础上就可以判断不同业务对利润结构和利润总额的影响,进而来分析盈余质量。

表1 康恩贝公司2011年利润表(简表) 单位:元

新旧会计准则的变化使利润表的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旧准则规定,营业利润是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后的金额;而新准则规定的营业利润比旧准则规定的范围有所扩大,主要是将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纳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与营业外收支净额相比具有持续、稳定的特点,而营业外收支在企业经营业绩中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比较小,并且容易被公司用来盈余管理或者盈余操纵,因而,营业利润业务产生的利润决定企业盈余质量是否持续、稳定。利润表中不同的构成项目对盈余质量的影响不同。一般情况下,合理的利润结构代表高质量的盈余质量,会给企业带来充足的现金流量,表明企业有充分的发展潜力;反之,则不会带来充足的现金流量,企业的发展潜力也会受限。康恩贝公司2011年利润表如表1所示。

1.营业利润比率。营业利润比率=营业利润/利润总额×100%。在利润总额中,如果营业利润占较大的比重,说明企业有高的盈余质量;反之,则说明其他利润在利润总额中占有大的比重,盈余质量就不高。由于营业外收支不是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所以如果说营业利润在利润总额中的比重大,则一般说明企业可能有较好的盈余质量;相反,如果营业外收支在利润总额中的比重小,而营业外收支项目不是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不具有持续性,则说明企业的盈余质量比较差。以康恩贝公司为例:

2010年营业利润比率=120 091 168.54/151 030 874.48×100%=79.51%;2011年营业利润比率=159 840 458.78/163 113 688.13×100%=97.99%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看出,营业利润在利润总额中的比重比较大,但仍不能就此断定该公司有较好的盈余质量,因为营业利润中存在投资收益等非经常性项目,它们会对营业利润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盈余质量。

但是有些上市公司为了完成某些短期目标,例如保证配股资格、避免ST等,在会计实务中,可能会采用出售股权等手段来增加投资收益,进而增加利润总额,尽管此时公司的盈余很高,但是却不能代表有较高的盈余质量。

2.非经常性业务比率。在利润表中,有两个与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指标,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它们属于经营业务但并不是经常性经营业务,它们的变化会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获利能力的真实性、公允性产生影响。

投资收益(损失)占利润总额的比重=投资收益(损失)/利润总额×100%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利润总额×100%

以康恩贝公司为例:

2010年投资收益(损失)占利润总额的比重=65724770.92/151 030 874.48×100%=43.52%

2011年投资收益(损失)占利润总额的比重=134306886.14/163 113 688.13×100%=82.34%

2010年与2011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均为0。

非经营性业务产生的损益也不一定就是非经常性业务产生的损益,如企业进行长期债权投资,尽管为非经营性业务,但所产生的利息收入却属于经常性的收益。因此非经常性损益的判断标准应该是以该项损益的发生是否会对投资者判断企业盈利能力产生影响为标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与非经营性业务损益不同,它属于经营性业务的项目,却不是经常性经营业务的项目。在康恩贝母公司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利润总额中的比重为0,这说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利润总额没影响,从这方面看,盈余质量比较不错;但投资收益(损失)占利润总额的比重相对来说比较大,并且2011年比2010年大幅度上升,这说明在利润表中很有可能投资收益对营业利润起到一定程度的“救驾”作用,公司营业利润中有很大一部分与经常业务无关,这会对投资者准确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产生影响。

很多上市公司被ST后,为避免摘牌或者摘帽,调节利润表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投资收益进而调节利润总额,因此,投资者对于一般ST上市公司扭亏为盈年度的盈余质量应仔细分析判断。

3.核心盈余比例。核心盈余作为企业核心业务产生的利润,是企业利润总额中持续性最强、稳定性最好的部分,核心业务收入减去相关成本、费用后的差额就是核心盈余。在新会计准则要求下,企业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中的利润总额由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组成,由于营业外收支偶然性很大,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也相对比较不稳定,因此均不能作为核心盈余。

核心盈余比例=(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利润总额。(1)当营业利润>0,利润总额>0,核心盈余比例接近于1时,表明企业利润主要靠自身经营,代表较好的盈余质量。(2)当营业利润>0,核心盈余比例为负数或远大于1时,此时也不能代表企业有较高的盈余质量,因为此时有可能企业对外投资存在失误或相关营业外损失巨大。(3)当营业利润<0,利润总额>0,核心盈余比例为负数,表明此时企业盈利主要靠对外投资或者营业外收入获得,但企业难以控制这种偶然性很大的利润,企业盈利稳定性差,偶然性大,所以很难预估未来盈余质量。(4)当营业利润<0,投资收益>0,利润总额<0时,企业经营不利肯定是其亏损的最主要原因。

2010年康恩贝公司核心盈余比例=(120 091 168.54-65 724 770.92)/151 030 874.48=0.36

2011年康恩贝公司核心盈余比例=(159 840 458.78-134 306 886.14)/163 113 688.13=0.16

这两年的核心盈余比例虽然都为正值但比例数值都不高,而且还有下降的趋势,说明投资收益在营业利润中起到一定作用,同时也能推断企业的营业外收支能起到一定“救驾”作用,这同时也进一步证实了上述非经常性业务比率方法所验证的结果。总之,2011年盈余来源于日常经营利润相对较少,公司2011年的盈余质量并不是特别乐观。高质量的盈余是投资者进行目标投资选择时的主要衡量指标,也是企业业绩管理的目标。

(二)通过现金流项目与利润表项目对比评价盈余质量

1.利用现金流量表分析盈余质量。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现金流量表的报告形式要以收付实现制的直接法和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的利润表进行调节的间接法为基础。因此,我们分析现金流量表时就结合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这样有利于分析公司的盈余质量。康恩贝公司2011年公司现金流量表如表2所示。

表2 康恩贝公司2011年现金流量表(简表) 单位:元

通过康恩贝公司2011年现金流量表简表可以看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负值,从而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也为亏损,公司自身盈利水平偏低,经营活动没有现金作保障,从这方面来看企业的盈余质量不乐观。

2.获取现金能力的对比分析。获利能力主要从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两方面来进行分析。康恩贝公司基于现金流量表计算出的现金获利能力与基于利润表计算出来的获利能力比率对比如表3所示。

表3 康恩贝公司利润获利能力和现金获利水平的对比 单位:元

通过表3可以看出,该公司基于利润表下的权责发生制计算出来的获利能力比率虽然为正值,但并不是非常完美,并且其对应的基于现金流量表下的现金获取能力比率更差,均为负值,这说明一方面公司自身盈利水平偏低,这也验证了上述几种方法的推论;另一方面说明企业已实现的收益并没有变成现金,而是以债权等形式存在,其风险自然比现金要大,未收的收益质量当然不如已收现的收益质量高。这对企业来说不是一个好征兆。公司通过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所计算的获利能力反映出来的每股营业利润为0.23元,而通过现金流量表反映出来的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亏损0.04元。

3.关于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的质量分析。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是计算毛利润的数据基础,分析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的现金实现情况有利于了解企业核心盈余要素的可靠程度,也有利于企业管理层更好地把握企业未来的盈余业绩。康恩贝公司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的对应现金流分析见表4。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这两项中含有增值税,而权责发生制下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并不包含增值税,所以在一般正常情况下,现金收付制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及支付的现金应该比权责发生制下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略大。康恩贝公司比率分别为95%和81%,该比率值偏低,对此笔者做出如下分析:(1)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营业收入来看,公司实现了销售收入,但却没有同样多的现金流入,由此可以推断企业可能采取了一定的赊销政策,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应该加强,应该采取相对较严的赊销政策。否则长期下去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盈余质量。(2)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与营业成本对比来看,公司在货物采购方面可能并没有充分利用售方的信用条件,这对于盈余质量状况不利。

表4 康恩贝公司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的对应现金流分析 单位:元

三、结语

从康恩贝公司的案例可以看出,该公司的净利润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投资收益等非日常经营收益。而主营业务利润在营业利润中占的比重相对较小,这对企业而言并不乐观,因此投资者在选择投资目标时,在分析上市公司的报表时不能仅仅通过企业所披露的报告中的净利润来判断其发展潜力,而应深入研究对企业价值、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影响因素,并结合企业现金流量表进一步分析盈利的现金保障,从多方面来分析企业盈余质量。

本文仅就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为基础进行了分析,然而上市公司可能采用其他会计方法或地方政府支持的相关方法进行盈余质量的测算,并采取相关方法对盈余质量进行管理,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深入具体地就企业可能采用的具体盈余管理行为对盈余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

猜你喜欢
利润表利润总额现金流量
1-8月北京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增长13.1%
企业利润表存在的缺陷与改进策略探讨
中国神华财务表报分析
浅论现金流量管理及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
公司自由现金流量法估算企业价值——以青岛啤酒为例
自由现金流量与会计现金流量的比较
ERP系统中现金流量表编制与审计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