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效果观察

2012-10-10 07:52徐小莲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服药病程对象

徐小莲

高血压是目前在我国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该病可以导致患者出现各种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出现脑卒中、冠心病等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1]。本次研究过程中对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后对其血压的控制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帮助临床拓宽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的方法,以便临床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更加有效的护理,使该类患者血压水平能够长期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采用科学实验研究过程中普遍应用的随机抽样分组方法,抽取在过去的二年内(2009年11月至2011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患有高血压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两组。划分在A组的研究对象中有22例男性和18例女性;该组研究对象中年龄最大者78岁,年龄最小者34岁,平均年龄51.8岁;其中病程最长者21年,病程最短者3年,平均病程7.3年;划分在B组的研究对象中有24例男性和16例女性;该组研究对象中年龄最大者76岁,年龄最大者33岁,平均年龄52.3岁;其中病程最长者23年,病程最短者2年,平均病程8.2年。所抽取的研究对象的自然资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可以在分析研究过程中进行比较。在接受治疗前,所有患者都经过了相关的临床检查之后予以确诊。

2.方法

将80例研究对象的资料,经过进一步整理后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0例。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护理干预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

3.数据处理

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得到相关数据,均采用常用的SPSS14.0数据处理系统予以处理,当P<0.05时,可以认为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 果

经过临床对比实验研究后证明,B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A组患者,且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血压改善幅度明显大于A组患者,且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且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0.05)。

讨 论

对该类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主要措施包括:①心理: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气氛,耐心细致地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充分释放心理压力,使患者学会自我调整,保持愉快的心情[2]。②饮食:多吃具有保护血管作用和降压作用的食物,坚决禁止患者暴饮暴食,食物应该以清淡为主,脂肪的摄入量要降低,特别是一些动物的脂肪,动物蛋白等食物的摄入量要减少[3]。③ 运动:指导患者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适当运动,做到劳逸结合,动静结合,保证足够睡眠。戒除一切不利于病情恢复的不良生活习惯。④用药:保证患者能够坚持长期服药、使其掌握合理用药的时间,避免长时间站立,当改变姿势的时候,动作应该尽量缓慢,在血压控制后,使患者按医嘱逐渐对药物进行减量。⑤病情观察:对患者在处于卧位与立位时,早晨与晚上,休息与活动时的血压变化情况和规律进行观察,进而对患者合理安排生活进行正确指导[4]。

总而言之,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后对其血压的控制效果非常明显,可以使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明显提高,进而保证患者在治疗期间血压水平能够得到更大幅度的改善,并长期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mmHg)

1 柯月兰,黎观妹,孙小霞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3):3034-3035.

2 张珊爱,舒春香.综合护理干预对Ⅱ级以上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及血压控制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12(13):210-211.

3 王励,张桂花.对老年高血压病人护理干预的研究[J].护理研究(下旬版),2008,27(15):2488-2489.

4 张淑风,屈艳萍,丛玉萍,等.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9,15(16):347-348.

猜你喜欢
服药病程对象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服药禁忌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服药先分阴阳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