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节感染性腹泻的管控

2012-10-10 07:52顾和德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感染性季节途径

顾和德

夏秋季是感染性腹泻的高发期,感染性腹泻是指各种急性、慢性的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感染引起肠道炎症所致的腹泻,具有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发病率高的特点[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数公布据显示,全球每年发生感染性腹泻病例数达30~50亿人,其病死率居所有传染病的第三位[2]。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文所统计分析的12800例患者均为2001年~2011年10年间因夏秋季节感染性腹泻患者在我院进行救治的患者。患者的年龄在5个月~78岁,其中男性患者6420例,女性患者6380例。所有患者均为本地区的常住居民,发病时均为到疫区生活或工作,患者的生活习惯及居住环境基本相似,患者的年龄及性别分布较均匀,具有临床代表意义。

2.方法

记录并分析所观察患者的年龄、性别、大便性状、次数、便常规检查结果等。统计分析导致夏秋季节感染性腹泻的发病原因及疾病传播途径,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疾病的管控方法。

结 果

1.2001年~2011年10年间12800例导致感染性腹泻发病原因统计分析见表1,发病原因主要为: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三者占发病原因的96%。

表1 2001年~2011年10年间12800例感染性腹泻的发病原因

2.2001年~2011年10年间12800例感染性腹泻患者发病的传播途径统计结果见表2,通过饮食及接触途径是感染性腹泻的主要传播途径。

表2 2001年~2011年10年间12800例感染性腹泻患者发病的传播途径

讨 论

中医历来非常重视预防,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了“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3]。所谓的“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疾病防病两方面的内容。由于夏秋季节是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且感染性腹泻对患者的伤害较大,涉及人群较广泛,因此做好该病的防范极为重要。具体的防控措施如下:

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在流行季节保证饮用卫生安全水,一定要喝开水,防止因失水过多而发生脱水;自然灾害时,可饮用安全的瓶装或桶装矿泉水等。不吃腐败变质食物,尤其注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水产品。食物要彻底煮熟、煮透后再吃。吃剩余的食品、隔餐食品要彻底再加热后食用。外出旅游、出差、工作要挑选卫生条件好的旅店就餐,并尽量少食凉拌菜,不在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家里的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保持环境清洁,消灭苍蝇。自觉讲究个人卫生,外出回家、饭前便后及处理生的食物后都要洗手,要用肥皂流水反复洗手。合理调整饮食,注意劳逸结合和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提高机体抗病的免疫力。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人群的抵抗能力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还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3.阻断传播途径

统计显示,感染性腹泻是5岁以下儿童量大死因之一,老年人患感染性腹泻也往往病症凶险[4]。在特殊季节对老人和孩子可采取预防性服药等措施,有条件的可进行预防接种,如轮状病毒疫苗可有效预防轮状病毒性腹泻。及时有效的隔离传染源,对感染性腹泻患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对从事饮食服务、幼儿保教和饮水管理工作的人员要定期为他们做体检,防止慢性患者或病原携带者从事公众服务性工作。要做好“三管一灭”即管好水、管好饮食、管好粪便,消灭苍蝇。防止“病从口入”,不喝生水,食品加工做到生熟分开,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粪便、污物实施无害化处理。留心关注患者的症状,及时控制疾病的传变,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已达到早日治愈疾病的目的。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早期诊治这一重要原则,针对病位之所以治疗,还必须了解病情的趋势,注意其传变规律,掌握治疗的主动权,对可能被累及之处,及时地给予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截断疾病蔓延的途径。

1 缪晓辉.对感染性腹泻的新认识[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6,24(4):217-219.

2 聂青和.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及治疗指导[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07,1(3):181-184.

3 章海文,张政.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研究进展[J].中国热带医学.2008,8(7):1252-1255.

4 聂青和.感染性腹泻的研究现状[J].传染病信息.2007,20(4):193-196.

猜你喜欢
感染性季节途径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思考心电图之177》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我喜欢的季节7
季节蠕变
季节的变换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花的季节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