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多平面重组在腹部巨大肿块诊断中的价值

2012-10-17 03:29倪国才罗帝林赵志清专庆春李前国李合莲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35期
关键词:腹膜器官肿块

倪国才 罗帝林 赵志清 专庆春 李前国 李合莲

广州医学院附属深圳沙井医院,广东深圳 518104

腹部的组织器官多,各器官相互紧邻,解剖关系复杂,发生于此部位的肿瘤种类亦繁多,不仅定性较为困难,定位也不容易。尤其当肿瘤巨大且向外生长时,肿瘤推压或侵犯周围邻近的多个器官,使诊断更加困难[1]。多层CT多平面重组可进行冠状、矢状、曲面及任意方向的二维重组,能更加立体、直观、准确地显示肿块与相邻器官的毗邻关系,有利于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笔者收集我院2007年3月~2012年8月MSCT诊断并经临床手术证实的腹部巨大肿块病例共11例,经过对比分析术前CT及手术病理结果,总结其CT影像资料,探讨MSCT多平面重组技术对腹部巨大肿块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7年3月~2012年8月11例腹部巨大肿块患者的MSCT及多平面后处理图像。其中,男3例,女8例;年龄14~89岁,平均41岁。患者一般症状为腹部胀闷不适感、间歇或持续疼痛、下肢水肿等;查体腹部明显膨隆,扪及包块,压痛等;可有或无相关检验结果异常。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

1.2 方法

使用 Toshiba Aquilion4(TSX-101A)MSCT 扫描,检查前严格禁食10 h以上,扫描之前30 min口服清水500~800 mL充盈上消化道。常规从膈面至耻骨联合上缘行平扫(必要时可适当扩大扫描范围),参数调节:准直器宽度2 mm,矩阵512×512,FOV 30~40 cm,螺距 2.0,扫描电压 120 kV,电流200 mA。条件允许尽可能行增强扫描,以观察病灶的强化及血供情况。一般使用美国MEDRAD VISTRON CT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影像非离子型增强剂碘普罗胺[先灵(广州)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00494],碘浓度为300 g/L,总量按1.5 mL/kg,流速控制为3.5 mL/s。扫描过程中患者要保持平静状态下屏气仰卧位扫描,以减少伪影产生。重建层厚1.25 mm,重建间隔1.0 mm,重建函数为软组织重建法(FC10)[2-3]。

2 结果

2.1 手术病理结果

本组11例腹部巨大肿块病理类型如下:附件单纯囊肿1例(9%),附件囊腺癌 1例(9%),附件畸胎瘤 1例(9%);后腹膜恶性纤维组织瘤1例(9%),后腹膜平滑肌肉瘤1例(9%);乙状结肠癌1例(9%),恶性胰岛细胞瘤(无功能性)1例(9%);脾假性囊肿1例(9%);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9%);腹盆腔脓肿、血肿各 1例(18%);良性肿块 6例(55%),恶性5例(45%)。肿瘤最大直径10.2~28.3 cm,平均14.6 cm。

2.2 MSCT及MPR定位诊断结果和定位征象

11例中MSCT及MPR正确定位10例(91%),附件肿块3例(图1),后腹膜2例,乙状结肠1例,胰腺1例,脾脏1例,腹盆腔2例(图2),均定位正确;1例肾脏肿块位于肾上极,误定位为肾上腺肿块。此外,可见腹部位置较固定的组织脏器移位改变,如肾脏移位7例,肝胆、胰、脾移位4例,十二指肠水平段移位3例,子宫、膀胱移位8例,腹主动脉、腔静脉移位3例等。对于恶性肿块侵犯邻近组织器官的范围亦能够辨别。MPR重建图像能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能更全面地、多方位地显示病变特征。

图1 左侧附件囊腺癌CT

图2 盆腔脓肿CT

2.3 MSCT及MPR定性诊断结果和CT表现

本组病例中判断良、恶性正确8例(73%)。5例恶性肿块强化不均4例(80%),边缘不整和界限模糊3例(60%),可见钙化1例(20%),转移侵犯4例(80%);6例良性肿块强化不一3例(50%),见钙化2例(33%);其中1例盆腔脓肿因周围脂肪间隙不清,上缘肠系膜受牵拉聚集,考虑脓肿或肿瘤合并感染可能。组织类型估计正确6例(55%),1例后腹膜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因影像中存在脂肪组织,误为脂肪肉瘤。

2.4 术前评估和手术结果

5例恶性肿块中,3例显示肿块境界不清,与周围组织器官间脂肪界线消失,考虑有粘连,与术中所见一致;3例显示组织器官与肿块接触面出现异常密度,可能累及该器官,与术中所见相同;1例显示肿块包埋大血管周径一半以上,使之变形狭窄,考虑血管受累及,为术中证实且不能切除。

3 讨论

3.1 腹部肿块多平面重组的技术要点

腹部肿块多平面重组成功的关键是肿块部位的螺旋扫描,准直器宽度一般调整为2.3 mm,通常情况之下,准直器宽度与螺距应该匹配为好,层厚<3 mm,进床速度为3~5 mm,多平面重组图像间隙<1.5 mm。

3.2 腹部肿块多平面重组的临床价值

CT的普遍应用,对腹部肿块的诊断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然而以二维轴向为主的CT图,对帮助腹部外科医生在术前对病变的了解和定位的价值有限,从而可能影响术前方案的制订[4]。腹部不仅组织器官多,且腹腔及腹膜后腔解剖关系也较复杂,特别是当发生巨大肿块时,由于肿块的压迫推挤导致周围器官位置发生改变,病变的定位比较困难,定性更是不易。于是后处理技术的应用尤为显示其价值。16排及以上螺旋CT具有快速、薄扫、大范围的优势,可以进一步提高空间分辨率,减少呼吸干扰,从而实现了从传统CT层扫描平面向容积扫描平面的飞跃,一次检查就能全面、整体地观察肿块的细节、血供及毗邻关系,图像直观明了[5]。对于不规则形态肿块,其与扫描方向平行的细节征象在横断面图像上显示有时较困难,此时多平面重组可以发挥任意方向显示病灶特征的优势[6-7];此外,肿块的边界清晰与否,是否与周围组织器官发生粘连或包埋侵袭周围血管,有助于判断肿块的良恶性。当发生肿块边缘不规则、与周围组织器官分界不清、周围器官接触部位密度异常,可作为恶性肿块判断的依据[8],给外科手术切除、清扫提供信息来源。

本组11例病例,对肿块的实际大小,周围的侵犯、粘连,毗邻组织器官、血管的关系,血供情况的判断,与术中所见相符,在肿块的定性和组织来源的判断上亦有较高的准确性。腹部巨大肿块手术难道较大,多平面重组技术可显示肿块的整体形态范围,肿块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腹部大血管的位移状况、压迫侵犯程度、自身血供,肿块周围的粘连或侵犯范围,对术前评估、手术方案的制订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1]张来顺,戴振火,赵正发,等.多排螺旋CT多模式重建对腹部巨大肿物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4):78-80.

[2]罗帝林,赵志清,杨洪茂,等.57例直肠癌的多层螺旋CT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0,24(2):126-127.

[3]田净丽,田建明,生晶,等.64层螺旋CT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8,19(10):718-721.

[4]陈信坚,张丽华,刘忠,等.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肝肾间隙大肿物定位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1):38-45.

[5]沈敏,曾豪苏,康建平,等.多排螺旋CT多平面及曲面重组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7:1017-1020.

[6]徐新胜.螺旋CT多平面重组在诊断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3):436-437.

[7]齐银萍,赵红.MSCT多期增强扫描多平面重建技术在左肝巨大外生型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师杂志,2012,14(2):1008-1010.

[8]缪亚军,马德忠.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1,6:739-741.

猜你喜欢
腹膜器官肿块
器官也有保护罩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类器官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人体最“没用”的器官
关于腹膜透析后腹膜感染的护理分析
慢性肿块型胰腺炎诊断和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