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微博学习行为研究*

2012-10-18 07:56张鹏飞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年5期
关键词:指导者社会化学习者

张鹏飞,张 萍,宋 娜

(陕西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教育技术系,陕西 西安 710062)

教育微博学习行为研究*

张鹏飞,张 萍,宋 娜

(陕西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教育技术系,陕西 西安 710062)

文章结合已有的文献资料,对教育微博和社会化微博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结合微博的新特性分析了教育微博学习行为的构成要素并构建了教育微博的学习行为模型,以期进一步推动微博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微博;学习行为;模型

一、引言

微博客作为近几年新兴的一种网络应用形式,在诞生不久就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迅速攀升的用户数量引发了一场“微革命”。随着微博的发展和普及,如何将微博客应用在教育教学领域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比如张晞、刘洁指出当前我国高校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足的几个方面,提出利用微博来创建新的教学模式。[1]饶海龙等人在总结了微博的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在远程教育评价中应用微博。吴向东从6个方面对微博的教育应用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2]林书兵等人从10个方面对微博在教育中的应用方式进行了论述。[3]总地来说,现有的学者关于微博客在教育中的应用探讨还是处在表面层次的,没有对微博客的用户即学习者的微博客学习行为进行深入的探讨。我们只有真正地对微博客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有一个深入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将微博客应用到当前的教育教学当中。

二、教育微博与社会化微博的比较

王萍在其《教育微博系统研究》[4]一文中对国内外已有的基于各类典型微博平台的课程教学实践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共总结出5种类型的平台特点,如表1所示。

在这些平台中,有社会化开放型的教育微博系统,也包括专业型的微博系统。王萍将其统一划分到教育微博系统平台。开放的、社会化的微博系统平台可以为我们教育教学提供有益的支持,但是对于教育微博我们需要考虑教育领域中的一些个性因素,以此利用微博平台的特性来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

表1 典型微博平台的特点

1.教育微博

本文所指的教育微博不包括社会性、开放性的微博平台,尽管有人利用开放性微博平台来进行教学的有效尝试,如《微博在“C 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5]、《微博在教学中的应用探微——以新浪微博在<大众传播学>中的使用为例》[6]等,但是从中也暴露出了社会化微博的一些不足。比如郝姚杰的调研结果中显示微博支持的数据格式不够丰富,不能很好地对博文进行分类,好友管理有待加强等。笔者认为教育微博应该有其独特的专业性和其特定的人群。要结合教育教学的特性和需求,开发出特定的功能支持教育教学。王时进等人总结了教育微博的4个个性特征[7]:第一,信息不再完全公开化,教育微博是一个“圈”内的信息交互系统;第二,更强调用户的交互和反馈行为,教育微博的内容是关于学习的经验、感悟、困惑等,这些内容需要和他人交流讨论,才能更好地内化知识;第三,教师的地位特殊化,教师在教育微博中担当着两种角色,一方面要参与到学生的交互中,对学生学习行为及时回复、提问、鼓励、评价,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微博平台进行监控,防止其他的无关信息进入;第四,微博搜索不容忽视,教育微博要给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搜索方式。由此可见,教育微博具有封闭性和教育性的双重特性。

2.社会化微博

社会化微博是发展较早和较为完善的基于社会化网站的开放性的微博系统。其信息是完全公开化的,移动功能支持也非常完善,利于移动学习。但是其信息相对碎片化,不利于学习者进行有效的正式学习。其提供API开放接口,有多种插件可供使用,并且可以开发所需要的应用服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化微博系统的用户与信息资源,并且可以使用开放的数据分享和传播服务。

3.教育微博与社会化微博的比较

通过以上分析,除了教育微博与社会化微博所共有的特性外,我们将教育微博与社会化微博的不同点进行一个简单的对比,如表2所示:

表2 教育微博与社会化微博比较

由此可见,对于教育微博来说,其更富有教育的特性,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和方向性,其汇集的资源也相对集中,利于学习者进行资源的检索和学习。

三、教育微博下的学习行为要素分析

教育微博环境下的学习行为要素笔者认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行为主体、行为客体和行为所发生的环境。

学习行为主体即学习者和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学习者和指导者在其中可以扮演不同身份和不同的角色,我们知道指导者更容易成为权威用户和“脚手架”,指导者发布的各类信息措辞规范、结构严谨、客观公正、易于理解、简洁明了,这样使学习者更容易进行学习,也使学习者对其发布的内容更加具有信任度和依赖性,再者指导者发布的言论要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能逐步引导学习者朝某个方向发展,给学习者在学习上提供各种便利条件,这样指导者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学习行为过程中的权威用户和“脚手架”。对于学习者来说他们扮演的用户角色无非是名人用户或者是普通用户,学习者在微博学习平台下发布自己的言论,赢得了其他学习者的兴趣或者得到其他学习者的认同与尊重并在本学习圈内较有影响力的学习者,自然而然就会成为名人用户,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而对于大多数学习者来说,更多的是普通用户,他们的言论比较平淡,无法激发起其他用户的兴趣或者是认可,这就要求指导者给予其充分的鼓励与支持,促进其学习积极性与课堂的参与程度。

学习行为中的行为客体主要是指学习的内容及类型。就教育微博平台来看,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有关教学的信息内容,如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创建的各种学习资源等。还有一部分就是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思考以及教师与学习者的反馈、评价等。这些学习内容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来呈现,我们可以使用文字、图片、视频、超链接等形式来展现学习内容。

行为所发生的环境是指在教育微博平台下行为所处的学习群体和此学习群体中的内部规则和任务分工等。这些群体包括基于网络的各种学习活动群体,包括协作学习小组,基于主题的学习小组,兴趣社区等。这些群体往往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分工、交流和奖惩准则等。

四、教育微博学习行为模型的构建

教育微博下的学习行为必然和在社会化微博下的学习行为有不同之处,社会化微博更多地是支持在课外、生活中的非正式学习,而教育微博更多地是支持正式学习。那么教育微博下的学习行为有哪些?本文结合教育微博的特性构建了教育微博环境下的学习行为模型。

从图1中模型我们可以看出,在整个椭圆虚线周围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指导者之间是一种平等时时交互的关系,中间的虚线方框表明某一学习者在微博平台下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的分析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更好地促进课程的实施。从本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者在教育微博平台下的学习行为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共同体学习行为

在微博学习平台下,学习者、指导者、学习内容完全处在时时交互的状态。师生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在这一共同体中,教师可以开展多种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开展多种学习方式。如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学习、协作学习、主题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微博的转发、私信、微博话题等功能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微博学习平台下,学生可以扮演一系列的角色,讨论的主题也可以多种多样,学习者可以与其他学习者建立良好而密切的关系,学习者也可以有选择地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从而促进学习者的情感交流。

2.信息加工学习行为

在微博学习平台下,信息资源虽会由指导者提供一些,但是绝大部分还是要学习者从浩如烟海的网络中去寻找,学习者要对其内容进行加工、理解、解释从而最终确定有意义的信息来促进当前的学习,学习者还需要对其他同学在微博平台上发布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促进自己的观点生成与理解。

3.独立群体学习行为

独立群体学习行为是指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或者根据学习内容的主题建立自己的群组,在这个群组中学习者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发表看法,与同伴进行深入的交流。可以就先前学习的内容再进一步地拓展和研讨。在本群体中,指导者不能干预学习者的有关学习行为,学习者完全采用自主的独立的学习行为方式,其完全是处于一种自我导向、自我激励和自我监控的状态。通过学习者自主成立兴趣微群,我们可以拓展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让其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发展,减掉不必要的束缚,再者可以促进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

4.沟通交流行为

微博平台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交互性,在微博平台下学习者的交流是一种网状的交流模式,其注册成功后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用户加以关注,一般把此过程称为“跟随”。当我们对其他用户关注之后,用户就可以接收和阅读被关注用户的信息。用户可以对信息进行一系列的行为如转发、评论、收藏、回复、聊天以实现彼此的充分交流和思想观点的碰撞。在这些过程中,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协商帮助,有选择地与其他学习者建立适当的关系,学习者之间可以就某一学习内容进行相互评论、交流等。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者发布的信息内容及时对某一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纠正,时时调整学习内容并给学习者做出一定的评价和反馈。

5.问题解答学习行为

微博的又一特性是交互反馈的即时性,这一特性促进了交流和信息的即时反馈。问题解决是指应用一定的知识经验和策略方法来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它是一种高级的思维过程,是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活动。学习者进行一系列学习行为的目的就是解决疑难问题,我们知道单独依靠个体的独立学习有时并不能解决个人所承担的任务或问题,这就需要学习者协作进行知识意义的共同建构,学习者通过自解学习目标、收集信息、分享信息将自己的问题或观点公开化,以引起其他学习者相互讨论并为其提供各种观点,这样学习者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就进入到一个更深入更广阔的讨论空间,各种观点在此交流碰撞,学习者不断吸收理解内化最终将问题解决,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在教育微博平台下,指导者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来促进学习者的问题解决。

五、结束语

教育微博学习行为研究对于我们更好地拓展微博平台的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开展微博教学系统设计和教学资源开发的重要基础。明确教育微博的学习行为特征,抓住学习者心理特点,掌握教育微博学习行为的模式,对于解决当前网络学习或者是网络教育的瓶颈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当前网络异步式教学导致师生间、生生间情感交流的缺失,学生缺乏归属感,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目前国内对教育微博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和教学平台,教育微博已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合理而有效地利用教育微博促进教育教学是教育工作者的愿望。☉

[1]张晞,刘杰.高校微博教学模式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15):224-225.

[2]吴向东.微博的教育应用价值[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7):16-17.

[3]林书兵,徐晓东.微博客及其教育应用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1(3):16-20.

[4]王萍.教育微博系统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8):21-27.

[5]郝兆杰.微博在“C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1):101-109.

[6]张艳琼.微博在教学中的应用探微——以新浪微博在《大众传播学》中的使用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1(3):49-51.

[7]王时进,段渭军,杨晓明.微博在教育中的应用探讨与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0(8):91-94.

(编辑:金冉)

G434

A

1673-8454(2012)05-0069-03

*本文为2011年陕西师范大学勤助科研项目“复杂性视域下的免费师范生学习动机研究”(项目编号:QZZD11063)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指导者社会化学习者
表达感谢的方式与时机对高职学生朋辈群体指导互助效果的影响研究①
——基于目标理论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善倾听会提问
教师在幼儿游戏教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