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大好形势 全力推动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专访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三圣分校校长赵万华

2012-10-19 05:21金彩霞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年12期
关键词:育才办学实验教学

□本刊记者 金彩霞 张 鹏 裴 俊

☆校长访谈☆

顺应大好形势 全力推动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专访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三圣分校校长赵万华

□本刊记者 金彩霞 张 鹏 裴 俊

编者按:

早在2009年召开的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明确提出,要把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工作的新目标,各级领导也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举措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三圣分校正是在新形势下崛起的一所新机制学校,学校以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为依托,整合“育才”“三圣”两校办学经验和资源优势,获得了快速优质发展,成为成都市城乡统筹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该校的创办和发展模式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可借鉴性样本。

赵万华校长

:我们了解到,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三圣分校是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快速崛起的一所新机制学校,受到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深切关注。中央电视台和四川省内各级电视台多次到贵校做实地考察和专题报道。您能介绍一下学校的整体状况和目前取得的成绩吗?

赵万华校长: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三圣分校地处成都市锦江区,是一所服务于三圣地区涉农学生的初级中学。学校是在成都市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指导下新建的学校,以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为依托,整合了“育才”“三圣”两校办学经验和资源优势。学校自创办起就受到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深切关注。学校拥有配套齐全的教学楼、综合楼、学术厅、现代化的多功能室内体育馆,建有全塑胶标准环形跑道、排球场、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等硬件设施,是一所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园林式学校。学校目前共有学生1 206人,教学班24个,教职工97人。

近年来,教师的整体素质大幅提高,学生也得到充分发展,教学质量取得了质的飞跃,仅中考重点上线率就比三年前翻了两番。中考成绩从之前位于锦江区倒数一二名,跃升为锦江区公办学校和成都市同类学校前列,得到了学生、家长、同行、社会的广泛认可。

学校先后获得“成都市家长示范学校”“成都市课改先进集体”“成都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锦江区十佳和谐校园”“锦江区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而且被确定为教育部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美术骨干教师国培基地学校和四川省少年军校。学校近三年接待了前来考察的国内外专家、领导、兄弟学校教育代表团等40余次,中央电视台和四川省内各级电视台也多次到我校做实地考察和专题报道。自2008年学校完成了“成都市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和“成都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的验收工作以来,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地区的窗口学校。

:学校取得了快速优质的发展,在社会上的声誉也是日益提高。如此大好的发展形势背后,一定离不开个性化办学理念的支撑,也离不开特色学校创建这一抓手。那么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究竟是怎样的?

赵万华校长:1.办学理念:建学校校园文化,走内涵发展之路

(1)确定学校办学目标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专家的指导下,我校确立了以“圣贤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以“三圣树人,万贤育才”为办学理念,以“创造适宜学生的教育”为办学宗旨,努力培养身心健康、基础扎实、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富于个性特长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人。

(2)建造校园环境文化

学校围绕办学理念,对校园环境文化进行了整体设计。学校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校园里鸟语花香、幽静典雅。万世典范雕塑广场、万卷路、书山瀑布、毓英苑、文心亭、德馨亭,处处渗透出浓浓的文化气息,彰显“书香校园”氛围。

(3)文化渗透内涵发展

围绕圣贤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国学经典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修养和品位。我校还将学校地域文化与圣贤文化相结合,编辑了《走进万圣园》《三圣•花文化主题诗鉴》《三圣花卉栽培技术及常识》三本校本教材,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本土文化中感受圣贤文化。

此外,我们还以选修课、活动课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师生从学校文化的建构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2.办学特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表现型教学模式

在“三圣树人,万贤育才”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学校实施了“基于引案的表现性教学研究”,旨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现自我发展。

第一,获取信息。学生自行主动地获取信息,是学生顺利解决问题、完成表现展示任务的前提和基础。第二,处理信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获取的各种信息资源,根据需要进行整理和处理,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第三,表现展示。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学习任务,积极踊跃地投入到表现展示活动中。第四,评价反思。在学生充分表现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同伴对个体或小组的表现、任务完成情况等及时给出评价,尔后学生个体或群体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

:据了解,贵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技术装备管理,并立足于此,在教学管理、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教研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能详细介绍下贵校在这方面的具体做法吗?

赵万华校长:1.教育信息化建设

(1)定制平台,数字管理

一是办公数字化,建立了网络备课系统、校园OA系统、学校资源库、校本研修平台、校园QQ工作群。二是学生管理数字化,建立了素质教育管理平台,包括成绩分析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平安考勤系统等。三是课程管理数字化,将教师所开设的选修课、活动课以菜单形式挂在网页上,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四是促进课堂数字化,每个教室都配备了课堂演示系统,任课教师可将备课时准备的图片、视频等素材精彩地呈现给学生。五是实现资料归档数字化,大型活动、通知、教育教学工作、后勤安全工作都要求留有工作痕迹,要求资料归档保存。

(2)搭建教师发展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①丰富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我校将资源库重新整理分类,形成了现在五个大的一级目录—视频库、教案库、学案库、试题库、课件库,然后每个库都按照学科分成二级目录。教师可以方便、快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

②加强网络备课,深化链点交流,促进链点发展。教师充分利用锦江资源中心和校本资源库的海量资源,获得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文字、视频、影音、图片等素材,使备课的实效性不断增强。

③深化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把一个个知识点抽丝剥茧般呈现给学生。学生在愉快的课堂上自由地表现,教师专业素养也在表现中不断提高。

④积极开展赛课、献课活动,促进交流,提升质量。一直以来,学校通过随堂课、“转转课”、见习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赛课等多种校内赛课、献课活动,深化多媒体教学研讨。

⑤坚持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确立了《信息技术环境下表现性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申报了成都市“十二五”教育信息技术科研课题,并得以立项。

(3)搭建学生多元“表现”平台,学生信息素养日益提升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搭建多元“表现”平台,促进学生提升信息素养和表现型学习素养。班主任队伍在全校率先实现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加强班级管理和家校沟通。学校网站建立起德育工作数字化管理平台,通过班级网页、班级博客等呈现各班德育情况。学校广播站、电视台的小记者们积极活跃在学校的各个层面。

2.教育技术装备管理

(1)硬件优化,设施配套

无论是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还是教育链发展策略,都给学校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三圣人抓住发展机遇,一方面政府直接投入资金建设学校硬件设施,另一方面政策倾斜学校自筹资金不断完善硬件设施,使学校硬件不断升级。

(2)制度健全,管理规范

面对齐备、先进的实验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设施设备,学校如何管理好它们?如何通过管理使它们发挥最大功效?如何通过管理使它们从先进的硬件转化为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我们从“用”入手,在用中不断反思管理,不断提高过程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①成立实验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管理领导小组,完善组织机构,从组织层面促进硬件的运用和软件的优化。

②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从制度层面促进硬件的运用和软件的优化。制度促进运用,有利于优化全体师生的软实力。

③以人为本,管人活物,从培训层面促进硬件的运用和软件的优化。学校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培训和竞赛活动,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认识水平和操作技能,以使设施设备在运用过程中“活”起来。

(3)基于学校建设“表现型文化”的总体规划,我们整合学校的软硬件资源,将实验教学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有机整合,强势提升实验教学内涵和学校办学特色。

①以表现型课程为依托,找准实验教学的着力点,加大了实验教学与表现型课程的整合力度,力求将实验教学的“表现”特点渗透到各门课程。学校教师经过过关式培训后,充分结合学科特点,开设选修课、活动课,并挂于网上供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

②以表现型课堂为主阵地,展现实验教学的内生力。我校将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进行整合,以实验教学的“表现”优势,促进“表现型课堂”的进一步发展。

③与表现型德育相融合,彰显实验教学的育人价值。各种实验教学设施设备的配备,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无论学校的教育教学设备有多先进,也不论学校有多少幢壮观的教学楼、综合楼,有多大的操场,最终都必须落实到“教书育人”这一根本任务上,而在这一任务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教师,那么学校在师资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赵万华校长:1.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

教师的教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一所学校,必须将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培养当做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来抓,要将师德建设列入日常管理工作之中。我校通过教师沙龙、三圣讲坛、专家讲座、青年教师联合会等活动,引领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学校的改造和建设,动员广大教师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

2.加强师资培养力度,建立师资提升计划

学校对教师的培养,将常规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此拓宽教师专业、更新教师理念,提高教师各方面素养。2008年至今,学校先后邀请省内外十余名专家来校讲座,为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打下了坚实基础。从2007~2012年,学校先后多次组织骨干教师到南京、山东等地区的十多所学校学习课改及管理经验。

自“七中育才优质教育链”成立以来,每年通过新年级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教育研讨会等对教师进行高质量的强化培训。通过这种以“共建一流团队,共享优质资源,共谋品质提升”为目标的教师培训活动,不断推动优质教育链的蓬勃发展。

3.加强课改研究和校本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理念,对教师自身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迫切要求教师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充电换脑,建立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

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学校在课堂改革实践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学科教学实验,着力寻找符合学校实际并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经常组织教师教学沙龙活动,总结经验与教训,优化了管理机制和评比机制。制定了《七中育才三圣分校课堂教学行为改革德育管理细则》,对每班进行量化管理和星级班级评比。

经过课堂教学行为的改革与探索,师生的精神面貌有了明显改观,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得到较大改变,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猜你喜欢
育才办学实验教学
我和小鸟
以德求得,因材育才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