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投资价值协同和体系构建

2012-10-20 08:25么相姝何继新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协同战略价值

么相姝 何继新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天津市 300384)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投资价值协同和体系构建

么相姝 何继新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天津市 300384)

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投资水平是我国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基于公共产品价值与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价值概念的分析与对比,将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价值分为农村发展战略适应价值、农村经济价值、农村社会价值、农村生态环境价值和农村公共产品投资内部管理价值的价值束,并分析价值束中每一环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投资行为的协同效应。在此基础上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投资的价值体系及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的构建不仅有利于评价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投资的能力,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效应;价值;指标体系

衡量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的水平与绩效,必须要有客观的基础和科学的依据。这个科学依据和客观基础,就需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投资价值体系的构建。因此,在分析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价值的基础上需要设计一套科学的投资价值指标体系,并通过价值体系构成一个严密的定量式大纲,可以依据各个指标来分析、比较、判断和评价政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水平、发展状态和总体能力,并运用它来还原、复制、模拟、预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绩效演化,从而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提供参考价值依据。

一、公共产品价值与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价值

关于价值的内涵,存在多种观点和释义,主要包括主体论、本性论、情感论、需要论、关系论、效用论和劳动量论。从需要论角度来看,价值是指客观事物的一种有用属性。从效用论来看,价值是一种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表示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公共产品是为公共服务的产品或服务,是有特定用途的产品,是社会公共需要的使用价值形态。社会公共需要可以转化为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社会公共需要是指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主要包括政府执行其职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其中,社会公共需要的客观性和社会共享性决定了公共产品投资管理应以追求社会公共需要为价值取向,即将追求社会公共需要作为公共产品投资管理的终极目标。社会公共需要的客观性表现在社会公共需要客观地影响着社会公众的生存与发展;社会公共需要的共享性主要体现在社会公共需要的相对普遍性或共有性。与公众个人对私人产品可以通过市场自由选择不同,公众对公共产品的主体需要满足和意义就是公共产品的价值。公共产品价值正是公众所必须而社会个体所不能承担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公共需要的价值,是具有特定属性的公共产品客体对于公众主体社会公共需要的满足关系和主体需要意义。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财政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着力提高各级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及公益性事业的保障能力。但是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可能没能同步地创造出农村社会价值,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投资方面的资金投入却不断增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投资面临着巨大的投资风险性和效率性问题。因此,从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投资管理和发展战略政策吻合性的农村社会价值增值的综合视角研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投资价值,具有研究主题的全面性和紧迫性。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价值是在国家和地方财政投资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为了完善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追求公共产品价值为核心的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诸多要素,主要包括农村发展战略适应价值、农村经济价值、农村社会价值、农村生态环境价值和农村公共产品投资内部管理价值等内容的价值束。如农村公共产品投资内部管理价值包括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管理过程,即投资决策、建设实施、监督等环节的价值;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管理结果,即投资形成的固定资本向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价值。

二、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价值的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就是指在投资、生产,营销,管理的不同环节、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整体效应,即因共享与共用而节省或因共享与共用而增值。从价值生成角度看,协同效应由资源或资产的共用效果、互补效果和同步效果组成,是三种效果中的一种效果或是其中两种效果之和或是三种效果之和。由于三种效果实现的条件不同,可能其生成价值的方式也会不同。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主要指政府财政用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增进农民福利的公共投资,但是由于财政对农业投入渠道较多,使之存在相同的建设项目资金,使得资金投入在分配、实施及监管等方面有相当程度的重复和交叉,导致投资使用效率低,漏洞大,因此需要用协同理论层面从投资和多重价值协同的层次上去把握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的内涵及价值体系。这里,从农村发展战略协同、农村经济发展协同、农村社会进步协同、农村生态文明协同等四个方面阐释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价值的协同效应。

1、农村发展战略协同

战略协同就是具有两个以上子系统在确定长期目标、发展方向和资源配置的战略管理过程中,拥有的技能、资源在系统内部通过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形成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在各个子系统之间转移和共享,从而获得系统的稳定和优化的过程。我国在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提高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价值与我国农村建设整体战略的协同效应主要表现在,通过增加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促进农业生产技术与生产效率的大力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增加农村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的投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通过在社会秩序和法律体系上予以资金的保障,保证农村社会正常健康稳定地发展。同时,农村应与城市发展良性互动,通过文化、人员、信息交流,经济、教育与科技合作,把城市现代文明输入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城。以上分析均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民主管理”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且与城乡统筹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相适应。同时,通过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绩效,还可降低我国农村发展战略的风险程度,提升农民对战略的支持程度,从而加快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2、农村经济发展协同

农村经济发展协同效应主要是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给农村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农民家庭收入在效率方面带来的变化及效率的提高所产生的效益。从价值生成或协同效应的角度分析,农村公共产品投资能够促进农村经济水平的整体发展。很多学者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民收入增长相关性分析中得出结论,从公共物品消费与私人产品消费和生产的相关性上看,个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量与个人对私人产品的消费量和生产量具有相关性,或者有替代性。减少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就意味着增加对私人产品的消费,或者是降低个人私人产品的生产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可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而农村基本公共产品投资价值的增长将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和消费水平,提高农民基本素质,对农民收入长期增长产生正面影响,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

3、农村社会进步协同

农村社会进步协同主要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投资与以实施村民自治为主体的多元化社会组织参与的互联、互补、互动的农村社会管理之间的协同活动和过程。农村公共产品投资需要以村自治组织为主体的多元化社会组织参与,也是完善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社会协同治理结构、推进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体制创新的需要。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问题,既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农村公共产品投资容易出现“漏洞”的重点区域,因此提高农村公共产品投资效率需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推动建立农村公共产品投资政府调控机制同农村社会协同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农村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农村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农村公共产品投资协同管理网络,以协同和推进以农村民生问题为导向的治理结构。尤其是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体系中,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会对公共产品的投资行为与农民进行积极沟通,扩大农民对公共事务的知情度、参与度及监督力度,促进乡村民主作风的转变。

4、农村生态文明的协同

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价值不仅要与战略发展、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同步,同时应考虑与生态环境的协同效应。农村生态文明的协同实质上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协同管理,是指在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活动作用下,其各个投资子系统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发展之间的协同效应活动和过程。这种协同包括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及农村生态环境三个子系统之间产生的协同效应。从我国当前农村发展实践来看,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涉及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农民问题,包括农民自身素质提高和农民组织化问题;二是村庄建设问题,包括村庄规划、村庄整治与改造,这是实现村容整洁的必需知识;三是村庄产业发展问题,包括程村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这些内容有助于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宽裕,进一步促进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因此,在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体系建设中,要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来制定规划,强调改善农村生态、生产环境。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与农村生态文明的协同主要体现在:通过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促进农民自身素质提高和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意识提升;通过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促进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发展农村生态经济;通过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促进统筹规划村镇建设和产业布局,合理布局特色产业区、为农业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生态环境空间。

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投资的价值内容

一个完整的公共部门价值体系应该能够衡量整个供给过程中提供公共产品的经济性、效率性、质量性和外部性等问题,并且根据其提供的公共产品的重点而有所侧重。因此,农村基本公共产品投资的价值体系内容可以分解为发展战略适应价值、农村经济价值、农村社会价值、农村生态价值等价值内容,各价值内容之间相互关联又彼此独立,构成了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价值内容体系。具体来看,主要包括:一是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的发展战略适应价值。目前,在我国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大背景下,不同农村区域根据自身经济社会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区域差异化战略。因此,农村公共产品投资战略适应性价值主要是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的内外部环境的分析,投资行为是否符合发展战略,是否与农村经济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的发展变化相适应,能否有效支撑整体战略以及与政府的投资方向相协调的一种主观性判断。战略适应性价值的重要意义在于不仅预先对发展战略的未来适应性做出判断,还要判断其当前是否适应,以便在发现发展战略将不适应时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调整。二是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经济价值。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取决于劳动和资本的投入和技术的进步,而技术进步取决于知识的积累和人力资本投资。因此,农村公共产品的经济价值分解为用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价值,用于发展现代化农业技术水平的价值与优化农村产业内部结构的价值。三是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社会价值。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的社会价值就是以农村公共产品投资行为为具体研究对象,分解其在投资过程中对农村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产生的社会资本功能。包括消除农业社会网络的单一性和不稳定性;保持农业社会社会的创造性、多样性、稳定性和永续性;提供农业社会交流和娱乐的休闲,感受劳动的创造性,提高农民素质的教育功能及人性回归的体验。因此,把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社会价值分解为文化教育价值、社会资本价值与社会保障价值为内容的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社会价值内容体系。四是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生态价值。农村生态价值是指农村生态系统及其各组成部分在维持农村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以及其作为农业生产维持系统和农民生存系统所具有的价值。农村生态价值是根据农村利用、恢复和保护农村生态投入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农村生态资源的社会需求两方面确定的,以资源再生产过程中的物化劳动和市场供需状况建立的生态价值理论比较符合现有农村生态价值衡量的实际情况。因此,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生态价值内容是包括在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背景下,利用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所支付的货币当量,即以资源各种效能所形成的社会劳动的减少,作为效益计量值,并换算为货币当量。具体包括对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保护,如水资源涵养、土壤保护、净化水质和空气质量、提供自然景观和避难场所、循环利用能源和资源等。

四、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评价是一种目标驱动的活动,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属于一定的评价目标体系。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目标的制定是投资价值评价的起点和核心,是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的价值评价的目标是建立和发展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机制,增强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和变化的农村公共产品需要。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价值评价的对象是对涉农公共项目的执行情况、农村公共管理活动和相关公共部门功能的评价,根据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的价值内容体系,设立多元价值标准,注重战略——经济——社会——生态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见表1。

表1 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在上表中,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价值评价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需要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的角度加以研究,因此,在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价值指标体系框架构建中,采取了“维度——基本指标——指标要素”的指标模型结构,设计的四个维度为战略价值维度、经济价值维度、社会价值维度、生态价值维度。在战略价值维度上,发展战略评价旨在通过对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的技术水平、技术发展状态及技术发展趋势进行评价,为发展战略的选择提供依据,对技术发展战略的实施进行监控,并根据评价结果对战略进行调整,以期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因此该维度指标包括战略匹配指标范畴下的战略目标实现程度、战略匹配程度、战略风险强度,以及战略实施指标范畴下对整体战略的支持程度的。在经济价值维度上,通过将涉及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科技服务与产业内部结构纳入价值体系,有利于针对性的评价其供给的质量和数量,有利于保证满足农业发展所急需的科技和营销服务需求,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市场机制的完善,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基本指标为农业生产能力、现代化水平和产业内部结构。在社会价值维度上,主要对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的文化教育价值、社会资本价值和医疗社会保障价值进行测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文化教育范畴里的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村级图书馆与文化站健全率;教师工资足额发放率;非义务教育阶段负担;信息化普及程度。社会资本范畴里的农户邻里关系和谐度;农民公共参与度。医疗社会保障范畴里的卫生厕所农户普及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医疗服务的利用率;农村社保基金中国家扶持比重;养老保险覆盖率;最低生活保障率;农业保险普及程度等指标。在生态价值维度方面,基本指标为生态利用与生态保护,主要针对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的生态价值进行测评,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具体指标是百户农户使用清洁能源数;自然灾害成灾率;林草覆盖率;农村累计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农村社会自生秩序能力;自来水普及率等指标。

五、结语

本文在明确公共产品价值与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价值的基础上,导入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价值的协同效应分析,从而从战略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四个方面建立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的价值体系,再通过价值体系的分析,构建农村基本公共产品投资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该指标体系,辅以科学的评价方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的价值评价和分析。

[1]梁东黎.论公共产品的价值 [J].经济学研究. 2003,(3).

[2]李忱,王春和.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机制研究 [J].中国软科学.2004,(3).

[3]刘德忠.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对农村现代化的意义 [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11).

[4]王宏利.构建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机制与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J].2011,(6).

[5]李闻一,许昆鹏.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农民满意度模型及评价指标构建研究 [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5).

[6]李忠富,邹心勇,求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6,(4).

F323.5

B

1008-7508(2012)01-0023-04

2010年度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10YJC630072)阶段性成果。

2011-10-14

么相姝 (1982~),女,天津市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讲师,硕士。何继新 (1972~),吉林市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副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协同战略价值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战略
战略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