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后教育对基层电大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2012-10-20 08:25杨宋锋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知识结构学历基层

杨宋锋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亳州分校,安徽亳州 236800)

职后教育对基层电大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杨宋锋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亳州分校,安徽亳州 236800)

通过对亳州电大有过职后教育经历的8位教师的分析,以访谈调查为资料收集方法,发现职后教育对基层电大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理论的跨跃、专业知识结构建构的完善、职业生涯高原期的度过、专业态度信心的增强、科研水平的提升、信息与教育技术的熟练等方面。教师职后教育是基层电大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职后教育;基层电大教师;发展;影响

教师职后教育广义上说是指对已经就业的教师进行的教育;狭义理解则是对于适应本岗位要求的教师进行的再教育,目的是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专业知识结构,加深知识水平,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教育。现就狭义的职后教育,并以亳州电大为例,主要以职后培训和职后学历学习对基层电大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

一、问题提出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以下简称中央电大)被确定为“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试点单位,组建国家开放大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国必先强教,教育教师是关键。“职后培训的目的性强,对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有一定的影响,职后培训作为一有效的专业发展形式,也有助于老师的教学理念、专业知识及实践发生真正的改变;”①同时职后教育,“其学习内容更具有个人选择性,学习形式也是趋多样化;”②而“职后学历教育也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一种有效的专业发展形式。”③

亳州电大为地市级电大,辖涡阳、蒙城、利辛三个工作站,但由于基层电大工作复杂且烦琐、基层电大教师角色多样化、缺乏自信,且实践技能匮乏,加上职称晋升困难,“走了很长一段时间,却发现仅仅是年纪见长,付出与所得失衡的情况持续时间一长,导致教师工作动力不足,自我效能感低,自我认同意识淡薄,且大多有职业倦怠的征象。”④因而本文力图从职后教育入手进行研究,以期加强基层电大教师专业的发展,加强基层电大教师队伍建及电大系统建。现就以8位参加职后培训及职后学历学习教师为案例,以深入访谈为资料收集方式,探究职后教育对教师个体具体影响,以揭示职后教育对基层电大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对亳州电大教师进行目的性抽样4名教师,及随意性抽样4名教师,共8位教师作为研究参与者,抽样主要考虑了年龄、教龄、职后学位获得、培训情况及参加学术会议等因素,同时注意了地市级电大及县工作站的教师的抽样。研究资料的收集方式为半结构访谈,及在线QQ访谈等形式。8位参与者基本情况见表1(访谈对象不用真名全用甲乙形式)。

表1

三、结果分析

从访问调查情况看,基层电大教师曾参加过各种职后培训,但主要以所辅导的课程为主,均是短期培训,且县级电大所参加的培训基本上为市级电大所提供,其效果不是太理想;8位采访者均表示未能参加中央电大或省级电大的长期培训或学术会议。虽然基层电大教师有着教学与管理双重工作压力,工作繁重的情况,但都肯定职后培训的积极作用和重要价值,以及职后学历学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职后教育对教师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教育教学理论的跨跃

当前,中央电大被确定为“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试点单位,进行国家开放大学建设,并试点运行,以推进现代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探索建设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网络平台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库,促进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形成,促进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社会成员共享。通过职后培训教师自动的进行了角色的认识转变,开放教育教学使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同时培训也促使基层电大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与跨跃,进一步完善了开放教育教学形式,彻底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为主的封闭型教学模式,形成了多种课型的教学组织形式,促使教师的教育观、质量观发生变化。相对的职后课程培训促使教师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探索自身角色,认同自身角色的程序要较职后学历学习要快一些;但不可否认的,职后学历学习对教师教育教学理论跨跃的作用,其作用不似职后培训那样来得快,受访者均表示,这需要经过教师将学历学习过程内化后,教育教学理论的跨跃才能逐渐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受访者特别是县级教师表示,缺少中央电大相应的培训,希望能参加中央电大统一的相关培训。

2、专业知识结构建构的完善

我国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认为,“教师问题集中起来有三点:有学历,缺能力;有文凭,缺水平;有专业,缺文化。”⑤通过调查发现,职后学历学习能增强教师对文化知识的了解,即教师对科学和人文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的了解;其次是对专业知识结构建构的完善,通过职后学历学习教师具备了特定的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促使了专业知识结构的建构。相对的职后培训,对专业知识结构建构的完善仅限于教师所辅导的课程,对教师整体专业知识结构建构只有一定的影响。

3、职业生涯高原期的度过

由于基层电大教师大多为双肩挑教师,角色多样化,同时“受社会商业风气的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也大不如前;”⑥⑦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消逝,很多教师出现了“教师职业生涯的高原期”。⑧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基层电大教师此现象也较为严重,而基层电大教师绝大多数是属于实践型、经验型的教师,其理论功底相对较弱,教学实践呈粗放型状态,其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处理常常凭直觉或经验来随机确定,缺乏理性缜密的思考。通过职后课程培训,有利于教师教学行为理性化、规范化、科学化,进而用自己的实践丰富教育理论,另一方面,通过职后学历学习,教师可以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加强学习,提高自我,加强教育理论的系统学习,用系统的理论指导实践。同时,通过职后教育可以增加基层电大教师的自我认同,促进基层电大教师高涯期的度过。

4、专业态度、信心的增强

基层电大教师在进行课程辅导教学的同时还要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再加上基层电大教师为课程辅导教师,调查发现基层电大教师基本上没有和课程主讲教师、课程主持教师和省校的课程责任教师联系,对所辅导课程缺管全面的了解,产生了专业信心不足,专业态度冷淡的情绪,进一步的阻碍了基层电大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职后教育,受访者均表示,通过培训、学习与交流,对自己的角色进一步有认同感,同时可以增强对课程资源整合的信心,会更关注自我的发展,努力成为学习型教师。但相对来说,由于县级电大教师培训与进修的机会较市级电大的要小一些,加上县级电大教师教学及管理工作较繁重,促使他们“对自身角色及身份认知的泛化”,⑨因而他们的专业态度、信心增强较市级电大的要弱一些。

5、科研水平的提升

“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⑩而开放大学的建设,也应以科研水平的提高为基础。调查发现,基层电大教师科研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县级电大教师。总体上基层电大缺乏浓厚的科研氛围,基层电大教师缺乏探究精神,在学术刊物发表的研究成果数量少、质量也不高;加上基层电大教师教学及管理等工作繁重,平时能坚持阅读专业书刊的人也不多。8位受访者中近两年有发表论文的市级教师为66%,县级教师为33%。受访者表示通过职后学历学习对科研水平有很大的提升,但课程培训对科研水平提升作用不是很大。通过职后学历学习,基层电大教师能增强专业自信心,主动的增强科研意识。

6、信息与教育技术的熟练

开放大学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它必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职后教育,受访者们均表示,其它对信息与教育技术有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可以观念更新,信息技术发展的很快,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培训可以更新观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远距离教育;同时可以增强对课程资源的整合优化及实现多媒体的教学;另一方面,上级电大应增强对基层电大相应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培训。

四、结论

教师应利用各项有利机会及电大系统优势,不断的进行自我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职后教育,从而不断的更新教学方法,不断地反思教学实践,这样才能保持与时代共发展;另一方面,在学校层面上,应当努力营造一个开放、宽松、良性的氛围,关心、支持教师的发展,多给基层电大的教师创造相应的职后教育机会。

注 释:

①钟祖荣主编.现代教师学导论 [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115-122.

②时伟著.当代教师继续教育论 [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279.

③郝彩虹.职后学历学习对老师发展的影响研究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6):53-57.

④郑丽娟.基层电大教师专业发展之我见 [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8-10.

⑤刘启迪.学校课程设置:基本加灵活——就普通高中教育与文理分合等问题专访著名老教育家吕型伟先生[J].课程·教材·教法,2009,(7):5-8.

⑥吴遵民等.《规划纲要》国家与上海版本的比较与思考 [J].开放教育研究.2010,(6):10-15.

⑦王景丽.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0,(6):63-64.

⑧葛翠茹.教师职业生涯高原期的度过术 [J].教学与管理.2010,(8):27-28.

⑨陈胜兵.梁德深.基层电大教师的专业身份危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3):66-71.

⑩肖俊洪等.电大辅导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与诉求[J].开放教育研究.2010,(6):40-46.

G728.8

B

1008-7508(2012)01-0034-03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电大基层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编号:qn11-04);批准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大学;主持人:杨宋锋

2011-12-04

杨宋锋 (1976~),福建永安人,安徽广播电视大学亳州分校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猜你喜欢
知识结构学历基层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把握核心概念 优化知识结构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我国正当防卫研究的网络知识结构与核心脉络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
走基层
基于九因子模型的新手教师TPACK知识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