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选项课分层教学模式探讨

2012-10-25 08:59王素华王红雨
运动 2012年5期
关键词:网球分层动作

王素华,王红雨

(1.蚌埠市体育运动学校,安徽 蚌埠 233000;2.蚌埠医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网球选项课分层教学模式探讨

王素华1,王红雨2

(1.蚌埠市体育运动学校,安徽 蚌埠 233000;2.蚌埠医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学生调查法、教学实践等,对体育选项课实行分层教学模式的方案进行研究,并以网球选项课为例对方案设计进行分析和解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为教学指导原则,依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起点,不同的生理、心理条件把教学班级分成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从而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要求,选用相应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制定适用不同层次的教学评价标准,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选项课;分层教学;网球

1 分层教学模式的涵义

分层次教学是指在相同的培养目标下,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出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和提高,实施“因能分层、因层定标、因材施教、因需指导、因层测试”的方法,减小学生两极分化程度,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分层教学的实质是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在心理和生理能力方面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即存在可改变的部分,如学生的体育知识、动作技能、力量、速度等,也存在很难改变甚至不能改变的部分,如学生的个性、气质、身体形态、运动潜能储备等。因此,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促进学生的发展。

2 设计思路

在学生上课之前,授课教师对本学期的教学情况先做一个总体的构思,对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进行预测和分析,利用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提前制定出适应不同起点学生的教学大纲,分别适用于基础组、提高组和发展组,针对不同起点的学生在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教学效果评价指标选择和要求等方面有所区别和不同,基础组、提高组和发展提高组的学生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基础组的学生如果掌握动作技能的能力较强通过一定指标的考核后可以进入发展、提高组中学习,而发展、提高组的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跟不上教学进程可以进入基础组进行学习,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解决学生进行选项学习以后出现的“吃不饱”和“吃不了”的情况。

3 分层教学模式的方案设计

3.1 教学目标的制定

以网球东方式正手握拍击球为例,对于基础组学生来讲,要求学生能够用东方式正手握拍方法比较规范的完成动作技术,对于提高组来讲,要求学生不仅能够规范的完成动作技术,还要求学生能体会并领悟抽击平击球和上旋球的差异,而对于发展组来讲,要求学生能够抽击出不同线路、角度、旋转的球,在击球难度和精确度方面有所提高和发展。(表1)

3.2 教学内容的选择

学校网球教学大纲规定网球初学者要求掌握东方式正手握拍击球动作技术,东方式反手握拍击球动作技术,上手发球动作技术,接发球动作技术,反手削球动作技术。因此,对于基础组学生来讲,上述动作技术必须要求掌握;对于提高组学生来讲,在掌握上述动作技术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其他动作技术,如学习单手反手击球并理解双手反手击球与单手反手击球的优缺点和各自的要求,学习和了解正反手截击动作技术等纲外内容;对于发展组来讲,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大纲规定的动作技术,而且还要理解不同的动作技术在实战中的应用和搭配,并能运用上述动作技术进行教学比赛。(表2)

3.3 教学方法、手段的选用

由于学生在个人能力、素质方面存有差异,同时学生所处的学习起点不同,采用分层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坚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处于不同阶段水平的学生,如在学习网球正手击球过程时,对于基础组学生来讲,在教法上主要以整体示范,分步讲解为主,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在学法上主要强调学生要跟踪模仿、反复练习,在教学手段安排上主要强调徒手练习、无球的挥拍练习,突出动作的重点,降低动作难度和准确性,进行有球练习时主要采用弹性适中、比较柔软的球练习,使学生有充分的反应时间和挥拍时间,以便使学生快速上手,体会学习网球的乐趣;对于提高组来讲,在教法上要体现动作的完整性、流畅性,减少动作的分解程度,教师要不断巡视指导,进行个别纠错,在学法上采用教师指导下的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和完善动作技术,在教学手段安排上强调无球的挥拍练习和有球的连续击球练习,适当提高动作难度,规范动作技术,纠正不稳定、不规范的动作技术,采用弹性适中的正规用球,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挥拍速度;对于发展组来讲,在教法上主要以提问、询问、探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学法上以有球的持续练习为主,同时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要不断思考,把每次的练习当成一次比赛来对待,培养学生的比赛意识,在教学手段上主要以学生练习下的教师参与为主,学生完成规定数量的击球回合,强调击球过程中的精度、难度、角度、线路,教师在练习中主要担当提供参考建议的角色,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表3)

表1 不同教学组对教学目标的要求

表2 不同教学组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表3 不同教学组对教学方法、手段的要求

表4 不同教学组对学习评价的要求

表5 基础组的考核标准

表6 提高组的考核标准

3.4 教学评价的应用

不同教学组学生在学习效果评价上要体现他们之间的差异,所采用的依据主要是教学目标对不同教学组的要求,对基础组学生的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评价时应增加学生上课时的学习态度、学习进步幅度、学生遵守课堂常规情况等指标,并适当增加其权重,避免学生对考试的过渡焦虑,造成上课时出现紧张、沉闷的气氛,出现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充分享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对于提高组学生来讲,在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时要突出动作技术的稳定性、规范性、流畅性,此外学生对纲外技能的掌握也可以作为考核的参考依据,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拓展;对于发展组学生来讲,应着重对学生动作技术的熟练程度、动作技术效果的准确程度、角度、动作难度等考察。此外,发展组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担任学生角色外,还应承担起教师助手的角色,帮助基础组的学生学习,因此在评价时还应该增加此方面的指标,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如网球的评价标准和主要形式表5~表7。

表7 发展组的考核标准

4 分层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4.1分层教学要充分体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的原则。体育不仅有教育的作用,还有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此外,我们还应该把体育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为此对学生的体育教育不仅仅为知识、技能的传授,锻炼方法的掌握,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尊重也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学生的心理、生理条件各有不同,学生的需求也各不一样,运用分层教学模式的意义就在于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满足处于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使他们的学习始终处于一个积极向上的动态过程,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4.2分层教学对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实施分层教学后,教师工作量无疑成倍增加,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保证这一教法顺利实施,应充分考虑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进行业务进修和提高。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要热爱亲近各类学生,对各层次的学生应一视同仁。

4.3分层教学中学生层次的划分是一个动态过程。分层教学的目的不是让所有的学生经过练习都达到同一水平,只要每个学生的个性和谐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也就达到了分层教学的目的。对学生层次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以动态的观点观察学生所处的层次,基础组的学生经过努力,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可以进入提高组进行学习,提高组学生达到一定水平可以进入发展组学习。相反,提高组或发展组学生掌握技术的速度达不到要求可以进入基础组进行学习,始终使不同组的学生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4.4分层教学过程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划分很难制定出一个定量化的标准,主要依靠体育教师的定性分析,这对教师把握学生学习水平的能力提出一个很高的要求。4.5当一学期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做好各种数据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下一学期的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1] 王大中.体育分层教学模式的意义、设计与实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

[2] 郭英.体育课分层教学模式构建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3).

[3] 王焕杰.普通高校体育课分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4).

[4] 赵杰.高校网球选项课分层教学的试验与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5] 杨军.高校网球课实施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6(7).

G845

A

1674-151X(2012)03-028-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3.012

投稿日期:2012-01-12

安徽省2008年省级教学研究基金资助。

王素华(1965 ~),中级教练,本科。研究方向:专项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网球分层动作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雨林的分层
动作描写要具体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