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大学生体育健身现状调查与制约因素分析
——基于北京高校的实践调查

2012-10-25 08:59姜志明刘甄悦
运动 2012年5期
关键词:场地设施显著性满意度

姜志明,刘甄悦

(北京林业大学体育教学部,北京 100083)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体育健身现状调查与制约因素分析
——基于北京高校的实践调查

姜志明,刘甄悦

(北京林业大学体育教学部,北京 100083)

通过对北京10所高校的调查,得出当前时期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情况不容乐观,制约大学生体育健身的主要因素从客观上反映出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的淡薄;本文专门就高校体育课程和体育场地设施对大学生体育健身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高校体育课程和体育场地设施与大学生体育健身频次间缺乏正相关。针对研究结论,在访谈观察基础上思考结论的成因和发展对策。

北京高校;大学生;体育健身;现状调查;制约因素

1 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先锋力量,接触最前沿的知识,思维活跃而且处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是最适合自主培养良好习惯的群体。然而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与习惯的前提是要深入了解现阶段大学生的体育健身现状和制约因素,了解高校体育课程和体育场地设施对大学生体育健身的影响,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与实施教育改革措施。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了北京市4大城区10所高校。采用随机抽样方式抽取每所学校32名,共320人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317份,有效回收率为99.1%。

3 大学生体育健身现状调查与制约因素分析

3.1 大学生体育健身现状

3.1.1 以每周参加体育健身的次数作为衡量标准在317个有效答案中,有11.0%的在校生从不进行体育健身。将每周锻炼次数的选项值用所代表答案的组中 值做数据代替,计算出每周锻炼的平均值为2.47次。如果除去每周1 ~ 2次的体育课,可以看出,大学生每周自行进行健身锻炼的次数为1次左右,健身情况不容乐观。(表1)

表1 大学男女学生每周锻炼次数差异统计表

表2 卡方检验 Chi-Square Tests

3.1.2 大学男女学生体育健身差异分析

建立年龄与运动频次的交叉列联表,并进行卡方检验,能够看出男女大学生的运动频次是否有显著差异。通过表1和表2的数据分析可知,北京市男女学生体育锻炼频次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每周平均锻炼次数要多于女生。

3.1.3 不同高校间学生体育健身的差异分析建立学校与学生运动频次的交叉列联表,并进行卡方检验,能够得出不同学校之间大学生的运动频次是否有显著性差异。通过调查可知,卡方检验值的概率为0.04,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所以不同学校之间学生的锻炼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学校的某些因素影响学生参与体育健身的情况。将每周锻炼次数的选项值用所代表的答案的组中值做数据替换,得出各学校学生每周锻炼的平均次数的修正值,其中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的平均体育锻炼次数最高,为2.72次,其次是中国外交学院与清华大学,最低的是北京化工大学。

3.2 大学生体育健身的目的

通过开放式问卷得出大学生健身目的主要指标为增强体质、减肥塑形、休闲娱乐、减压放松、结交朋友、其他(考试等),形成的大学生体育健身目的调查问卷得出最终结果。

学生锻炼的主要目的依次为增强体质、休闲娱乐以及减压放松等。此外,处在体育必修课程阶段的大一大二学生在填写体育锻炼目的“其他”栏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为“考试”,可见学校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身体素质标准,会促使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所以,学校在制定体育考试标准的同时,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体育考试的目的,使学生从思想上提高对体育锻炼的接受与重视程度,消除学生对体育考试的厌恶感。

3.3 制约大学生体育健身的因素调查分析

通过开放式问卷得出制约大学生体育健身的主要因素为没有时间、没人陪同、懒得去、场地器材限制、经济条件限制、身体状况限制、其他,形成的制约大学生体育健身因素调查问卷得出最终结果见。数据统计结果表明,“没有时间”“没有人陪”“懒得去”是大学生不去锻炼的前三大主要原因,而“没有时间”这一原因对于大学生来说似乎更像是一个借口,因为当前阶段中国大学生的课业压力还不能用“很大”来描述,而且大学生们有时间看电影、有时间逛街、有时间上网,可就是没有时间多去进行体育健身。这三点原因都可以说明大学生们对健身锻炼的重视程度太低,缺乏体育健身意识,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健身习惯。另外,也有44.7%的学生认为由于学校场地器材的限制,阻碍了他们进行体育锻炼,说明高校体育场地器材难以满足当前高校大规模扩招和大学生体育健身快速增长的需求。

4 高校体育课程与场地设施对大学生体育健身的影响分析

4.1 大学生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满意度调查

统计结果显示,58.36%的学生对学校体育课程满意度为一般。采用五级态度量表,通过计算得出大学生满意度的平均值为3.2,推测出学生对学校体育课程的满意程度为一般。通过卡方检验,显示不同学校间的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满意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清华大学学生对本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满意度最高,而北京化工大学学生对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满意度最低。所以,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北京服装学院、中国外交学院等学生满意度分数较低的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体育课程设置。通过访谈调查显示,学生主要希望学校扩大某些受欢迎课程的课容量,完善选课制度,减少学生选不上想选课程的现象;希望学校提高体育教师的水平与上课的激情,增强体育课的趣味性,讲授实用的体育健身相关理论知识;降低体育考试的要求,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增加体育课程的种类;学校应为研究生开设体育课程等。

4.2 大学生对高校场地设施满意度调查

据统计,有16.88%的学生认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能够满足体育健身的需要。若不考虑不清楚与缺省数值,计算得出三等级的满意度平均值为2.13,属一般水平。对原有选项值做数据变换,由1、2、3分别表示不能满足、一般、能满足,即构造三等级量表,并把原有数据结果中选择不清楚的个案忽略掉,以便使数据结果能够直观反映态度级别。对各学校统计结果修正后进行卡方检验,发现卡方检验值的概率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可以得出各学校之间体育场地对学生体育健身的需求满足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10个学校体育场地满足学生体育健身的程度排名依次是清华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服装学院、中国地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外交学院、北京城市学院。

4.3 高校体育课程、场地设施与大学生每周锻炼频次之间的关系

体育场地设施的满足度与对学校开设体育课程的满意程度的相关系数为0.305,其概率值为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所以认为这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相关程度并不高。这说明学校对学生体育教育培养方面的重视程度体现于硬件上的体育设施与软件上的体育课程设置是相一致的,也就是说,体育课程设置较好的学校,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和建设也会相对较高,这两者能共同反映出学校对学生体育健身培养方面的重视程度。另外,统计显示学生每周锻炼次数与对高校体育课程、场地设施方面的满意度不存在正相关,同时将大学生对高校体育课程和场地设施的满意度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因子作为控制因素,以每周锻炼次数为受影响因素,做多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统计量的概率值0.692远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则不能拒绝原假设,认为单从体育课程设置与场地设施两方面的评价不足以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频次。这说明,高校教育管理者应考虑除了体育课程与体育场地设施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学生的体育健身。

5 结论与思考

5.1 结 论

5.1.1目前,北京市大学生平均锻炼次数为2.47次,男生平均锻炼次数大于女生,不同学校大学生健身锻炼次数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学校的某些因素影响学生参与锻炼的情况。在被调查的学校中,学生锻炼频次较高的学校有北京林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锻炼频次较低的学校有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和北京服装学院。整体来看,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健身情况不容乐观。

5.1.2大学生进行体育健身的主要目的为增强体质、休闲娱乐及减压放松,此外减肥塑形及应付考试也是许多大学生进行体育健身的目的。

5.1.3大学生认为没有时间、懒得去、没有人陪同是他们不参加体育健身的主要原因。这三点更像是借口的原因可以反映出大学生对健身锻炼的重视程度较低,将运动锻炼置于很不重要的位置,大学生急需健身意识的培养。此外,健身器材的限制也是大学生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可见学校对健身器材的投入和建设需要有所改进。

5.1.4学生对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满意度的平均值为3.2(满分为5),不同学校之间的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在被调查的学校中,清华大学学生的满意度最高,而满意度最低的为北京化工大学。结合学生提出的期望建议,学校应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增加学生喜欢的体育课程的课容量、加强健身理论知识的讲解并增强体育课的趣味性。

5.1.5学生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置的满足度平均值为2.13(满分为3),不同学校之间的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在被调查的学校中,清华大学体育场地设施满足学生体育健身的程度最高达到2.52,而其他9所学校的满足程度均不超过2分,大部分学校应该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投入和建设。

5.1.6学校对学生体育教育培养方面的重视程度体现于硬件上的体育设施与软件上的体育课程设置是相一致的,也就是说,体育课程设置较好的学校,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建设也会相对较高,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只考虑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与体育场地设施两方面因素,不足以解释学生体育锻炼的频次。教育学者应从更多的角度思考学校对学生体育健身影响的关键因素。

5.2 思 考

5.2.1大学生当前的体育健身意识和习惯仍未形成,他们意识不到体育健身的重要性和价值。他们认为体育锻炼只是生活中的调味品,大学中最主要的任务是追求个性化的大学生活方式、加强专业技能和素质的提高、尽可能多地参加社团活动。大学生如此价值观念的形成是集社会环境、家庭教育背景、高校教育指导思想、中小学教育体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大学生也希望能够有体育健身的主动性,但是这需要一种兴趣和观念驱使,需要一种校园氛围,需要校园体育传统。

5.2.2不同高校间大学生体育健身现状的差异源自综合因素,具体包括体育传统、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体育教育体系、体育场地设施环境。体育传统和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从思维和观念层面上影响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的形成,体育教育体系和体育场地设施环境是从技能和环境层面影响大学生体育健身习惯的培养。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的“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许智宏校长的“科学与人文相融,育体与育心并重”引领着北京大学校园体育传统的传承和体育文化氛围的构建,大教育观视野下的“四自主”体育课程体系、体育文化节和古典与现代并重的校园体育环境为大学生体育健身习惯的培养提供基础和保障,北京大学在培养大学体育健身意识与习惯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5.2.3当前,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心治标不治本,难以解决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淡薄和习惯较差的现状。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心主要集中在教学、群体和竞赛三个传统层面上,具体包括体育课程改革、学生体育竞赛的组织、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和竞赛。体育是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需要从大教育观的视野下综合学校整体资源,构建体现学校特色的体育文化体系。仅仅依靠体育部(系)的体育资源进行小范围和浅层次的改革,永远无法形成特色与传统,更无法企及解决培养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和习惯的难题。

5.2.4虽然大学生每周体育健身频次与高校体育课程和场地设施环境从统计学意义上无显著正相关性,但是高校体育课程和体育场地设施环境是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与习惯培养的基础。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体育健身现状以及学生对学校体育课程和体育场地设施环境满意度均较差的高校在体育方面相比其他高校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学校体育管理混乱和被边缘化;体育教师职业怠倦现象严重;教学、群体、竞赛等传统层面无突出表现;学校在体育硬件上的投入较少,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淡薄。类似高校从学校领导层、体育管理层、体育教师直至普通大学生,易于形成恶性循环,进而严重影响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和习惯的养成。

[1] 曹桂祥.美国学校健身课程与中国学校体育课程的比较[J].体育学刊,2000(6):96-97.

[2] 张少云,徐振兵. 对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接轨的若干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6(2):29-31.

[3] 刘雪冰,成裕阳. 试论高校体育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理论对策与管理[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3):56-59.

[4] 王海源,刘政潭. 德国大学健身体育的特点及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启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5):104-107.

[5] 周祖杰,王景贤,于春艳. 关于高校开展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25-27.

[6] 刘利,孙瑄瑄.试论北京市高校体育俱乐部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5):676-678.

[7] 张玉茹. 校园亚文化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J].嘉兴学院学报,2005(2):130-132.

[8] 段黔冰,张红坚. “场”视域下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4):535-537.

[9] 张中江,陈善平,潘秀刚.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锻炼动机的性别差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9):50-52.

[10] 杨培基,周学兵,于晓东. 我国部分地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6):91-93.

G807.4

A

1674-151X(2012)03-069-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3.034

投稿日期:2011-12-2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课题:“不同民族大学生参与动机、目标定向、身体自尊的跨文化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W2011-24)。

姜志明(1977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体育、体育文化。

猜你喜欢
场地设施显著性满意度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吉林省高校体育设施与全民健身资源互补研究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宁夏大学体育场地设施现状研究
山东省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