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2012-10-26 02:33赵大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6期
关键词:心电食管癌心率

赵大明

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赵大明

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心率失常的主要危险因素及相关防范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食管癌患者268例,术后心率失常患者58例(21.6%),分析年龄、合并症、心电等术前因素对术后心率失常的影响。结果术前高龄、高血压、糖尿病、低血钾、肺功能减退、心电异常是导致食管癌术后心率失常的高危因素。结论结合食管癌术后心率失常的高危因素分析结果,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心率失常发生率。

食管癌;心率失常;危险因素

心率失常是食管癌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12%~48%[1],严重影响食管癌患者术后的恢复。我院2006年3月至2011年9月共收治食管癌患者268例,其中58例术后出现心率失常,心率失常发生率为21.6%。现结合具体实例来分析导致食管癌术后心率失常高发生率的主要因素,以为临床进行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268例食管癌患者资料均真实、完整,具有研究价值。具体为:男155例,女113例;年龄36~88岁,平均年龄(69.2±7.3)岁;食管癌变部位为:胸上段59例,胸中段128例,胸下段81例;手术方法为:均为经左胸或右胸切除食管癌并行胃代食管,其中进行颈部吻合、主动脉弓上吻合、弓下吻合分别为109例、81例,78例;术前合并症情况为:高血压108例,糖尿病69例,肺功能减退72例。

1.2 观察项目 对影响手术效果及患者心率状况的主要指标进行观察,主要包括年龄、术前心电异常情况、术前血压及肺功能(FEV1/FVC)、血清钾等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标识,比较检验采用t检验。

2 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心率失常58例(21.6%),从发生时间上看,发生于当天者 47例(81.0%),术后第 2天者 7例(12.1%),术后第3天者3例(5.2%),术后第5天者1例(1.7%)。心率失常类型上,窦性心动过速45例(77.6%),心房颤动8例(13.8%),室性早搏3例(5.2%),房性早搏2例(3.4%)。对术后心率失常患者采取及时的改善贫血、控制血压及血糖、抗感染、纠正电解质平衡、吸痰、药物治疗等对症治疗后,58位患者均在3 d左右后恢复窦性心率。术前血糖、血压、心电、肺功能等主要因素对患者术后心率失常影响情况见表1。

3 讨论

3.1 食管癌患者术后心率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①年龄:本组研究发现,60岁以上患者术后心率失常率35.6%显著高于60岁以下的12.5%(P=0.0084),这表明年龄越大,患者身体各项机能相对较弱,手术耐受力较差,术后心率失常发生率越大。②肺功能减退:本组中术前肺功能减退(FEV1/FVC>80%)发生率为26.9%,术后发生心率失常30.6%,较术前肺功能正常患者的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1),这是由于手术对患者肺功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使患者术后肺功能进一步减退或下降,从而导致术后咳痰,影响血气交换,导致低氧血症,而心肌及其传到系统对低氧血症的敏感性很强[2],因此术后容易发生心率失常。③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术后心率失常发生率(34.8%)是非糖尿病患者(17.1%)的2倍,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较高,加上术后创伤容易引起心肌缺血,增加肺部感染率,进而引起低氧血症,提高心率失常发生率。④高血压:本组术前高血压患者(>140/90 mm Hg)术后心率失常发生率高达34.3%,这是因为高血压患者心脏储备功能较低,加上麻醉、手术创伤加重了术后血压的不平稳,会导致术后心肌耗氧量大大增加,异位自律细胞兴奋性进一步增强,从而导致心率失常。⑤血清钾:低血钾(≦4 mmol/L)同样是导致心率失常的高危因素,本组此类患者心率失常率为34.2%,原因在于当细胞外钾或血钾浓度降低时,细胞膜内外的钾浓度差增大,膜的钾通透性降低,细胞膜兴奋性升高,自律性升高而传导性降低,故容易形成兴奋折返,诱发心律失常[3]。⑥心电异常:术前心电异常患者多受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状况、具体病况等因素影响导致心电不稳定,加上手术操作所致创伤及对患者机能的影响,使得术后会加重患者原本的心电失衡状况,诱发心率失常。

3.2 心率失常的预防 结合以上对导致食管癌术后患者心率失常的高危因素的分析结果,笔者认为针对各种高危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及术后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术后心率失常的发生率。例如,高血压患者术前要积极进行降压、补充电解质治疗,待患者血压平稳后方可进行手术,术后要加强血压监测和控制。糖尿病患者术前注意饮食,加强血糖监测,进行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待血糖水平达7~8 mmol时方可手术。术前肺功能衰退患者要注意加强肺功能的锻炼,使用抗生素药物控制呼吸道炎症,进行主动咳嗽、深吸气训练等改善患者肺功能,术后减少对肺部的压迫刺激等。低血钾患者术前充分补钾(4 g/d)。术前心电异常者要充分进行术前准备,提高患者心肌功能和心肌储备,术中进行严密心电监测,术后注意进行呼吸循环监测等。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够及时减少和消除容易导致术后心率失常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术后心率失常发生率,对患者的恢复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符合“预防重于治疗”的原则,应当在临床上加以重视。

[1] 吴斌.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296例高危因素及围手术期处理.中国临床医学,2009,6(6):636-637.

[2] 马合木.食管癌与贲门癌术后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分析.齐鲁护理杂志,2007,2(7):89-90.

[3] 吴士美.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37例原因分析及护理.中国临床医学.2008,10(4):56-58.

471400河南省嵩县人民医院外二科

表1 食管癌患者术后心率失常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例,%)

项目 年龄(岁) 空腹血糖(mmol/L) FEV1/FVC(%) 高血压(mm Hg ) 血清钾(mmol/L)心电图≦60 >60 ≦7.2 >7.2 ≦80 >80 ≦140/90>140/90 ≦4 >4异常 正常例数154 114 199 69 196 72 160 108 76 192 64 202心率失常 22(12.5) 36(31.6) 34(17.1) 24(34.8) 38(19.4) 22(30.6) 21(13.1) 37(34.3) 26(34.2) 32(16.7) 25(39.1) 33(16.3)

猜你喜欢
心电食管癌心率
心率多少才健康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心电医联体建设需求分析及意义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基于非接触式电极的心电监测系统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穿戴式心电:发展历程、核心技术与未来挑战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