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干预预防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效果观察

2012-10-30 07:11周柳葱
中国乡村医药 2012年4期
关键词:低血压下腔体位

周柳葱

(浙江玉环县陈屿中心卫生院 317604)

剖宫产由于分娩时间短,母子相对比较安全,加之近年来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选择剖宫产分娩的孕妇逐渐增多。然而,剖宫产术中较易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将会严重危及母婴安全。我们对150例剖宫产手术者采取了合理的体位干预,有效降低了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现将临床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剖宫产手术的产妇300例,分娩时孕37~39周,年龄20~33岁。将3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50例,年龄22~30岁,平均24岁;体重49~68kg,平均63kg;身高150~168cm,平均159cm。试验组150例,年龄20~33岁,平均25岁;体重45~74kg,平均67kg;身高147~175cm,平均161cm。两组产妇年龄、体重、身高、孕期及麻醉方式和用量大体接近。

1.2 方法 所有产妇进入手术室后详细询问病史,监测血压、心电图、心率;进行心理辅导,帮助消除其紧张情绪。对照组:麻醉完毕后取常规仰卧位。试验组:麻醉后让产妇仰卧并将手术床向左侧倾斜20~30°,或者用软垫将产妇右侧臀部垫高倾斜20~30°。

2 结果

应用体位干预后,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对照组产妇剖宫产术中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32例(21.3%,32/150),试验组发生3例(2.0%,3/150),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202,P<0.01)。低血压综合征的症状及体征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术中发生低血压综合征的症状及体征 [例(%)]

3 讨论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是指孕妇在妊娠晚期仰卧几分钟后,出现头晕、心慌、恶心、呕吐、胸闷、呼吸急促、脸色苍白、出冷汗、心跳加快等症状,同时血压下降[1]。硬膜外和腰麻的产妇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几率高达80%[2]。目前,剖宫产手术多为蛛网膜下隙阻滞[3],蛛网膜下隙阻滞后阻滞了交感神经,导致血管、腹部及下腔静脉扩张,使下肢及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回心血量减少,血压随之降低[4]。手术过程中产妇处于紧张、恐惧的状态,神经内分泌会引发一系列反应,以及复杂的妊娠过程使产妇血管收缩,改变子宫胎盘血流量,导致血压降低。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产妇仰卧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静脉回心血量降低,进而血压降低。

手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预防一般是麻醉前将产妇向左侧倾斜15~30°[5]。我们让产妇仰卧并将手术床向左侧倾斜20~30°,或者用软垫将产妇右侧臀部垫高倾斜20~30°,取得较好效果。因为产妇的子宫大多数不同程度的呈右旋,下腔静脉位于脊柱的右侧,左侧位可以缓解对下腔静脉的压迫,达到预防的目的[6]。但是,也有少数产妇子宫左旋,若取左侧卧位,下腔静脉反倒被压迫,这种情况应取右侧卧位。总之,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不可千篇一律。

综上,我们认为体位干预对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作为剖宫产术的常规护理措施。

[1] 宋薇薇,王阳.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相关问题[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11):820.

[2] 洪方晓,李树人.CSEA在产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麻醉学论坛,1997,l(6):16.

[3]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4] 黄东玲. 体位干预对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4):23.

[5] 丰培莲,顾艳芹. 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0):1215.

[6] 张勤英. 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8):211.

猜你喜欢
低血压下腔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血压偏低是否需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