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2009~2011年细菌耐药率变化与抗菌药物使用量关系的研究

2012-11-04 08:42吴秀荣杨成密杨伟业林焕泽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11期
关键词:庆大霉素氧氟沙星头孢

吴秀荣 杨成密 杨 华 杨伟业 林焕泽

1.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茂名 525000;2.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茂名 525000

某院2009~2011年细菌耐药率变化与抗菌药物使用量关系的研究

吴秀荣1杨成密1杨 华1杨伟业2林焕泽1

1.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茂名 525000;2.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茂名 525000

目的 了解2009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的耐药变化趋势及抗菌药物使用量,探讨抗菌药物使用量与病原菌耐药率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对3年间13种抗菌药物使用量与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对目标抗菌药物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的用药频度,对耐药率与DDDs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3年期间病原菌耐药率逐步上升,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有9种抗菌药物DDDs的变化与治疗目标菌的耐药率变迁呈显著相关。 结论 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或使用不当与加速细菌耐药的产生和发展可能有着密切联系,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对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病原菌;耐药率;抗菌药物;用药频度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的耐药情况越来越严重和普遍。2011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抵御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表明遏制或延缓细菌耐药发展、延长抗菌药物的治疗寿命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本研究基于笔者所在医院细菌检测数据,以2009年1月~2011年12月为研究周期,对常见致病菌耐药率的增长与常用的13种抗菌药物使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2009年1月~2011年12月从笔者所在医院各种临床标本中培养分离的各种致病菌4 535株。

1.2 细菌分离、鉴定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细菌的分离培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用美国德灵公司Microscan细菌鉴定系统的NC31、PC20复合检测板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1.3 质控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粪肠球菌ATCC2921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及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1.4 抗菌药物用量统计

13种抗菌药物分别是青霉素、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呋辛、复方磺胺甲恶唑、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各药使用量数据来源于笔者所在医院his信息系统计算机管理药品数据库,以每半年为统计周期提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药库出库消耗数量,以g为统计单位。

1.5 数据处理

参照卫生部最新公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药品字典及DDD值(2011年4月)》确定各药物的限定日剂量(DDD)。DDDs=每半年期间消耗某药品量/DDD值。DDDs值越大,说明药物在该期间使用频度越高。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以各半年期间各菌种的耐药率与其目标抗菌药物的DDDs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于DDDs与目标菌耐药率无相关性的抗菌药物,以目标菌对其的耐药率与其他有Pearson相关药物DDDs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原菌检出情况

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共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4 53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3 138株,占69.2%,革兰阳性球菌1 397株,占30.8%。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为主。根据有关资料[1],笔者所在医院主要检出病原菌分布大致与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相似。

2.2 目标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表1)

2.3 治疗抗菌药物的DDDs与细菌耐药率的相关性

2.3.1 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变化与治疗抗菌药物DDDs的关系 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变化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DDDs有显著相关性;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变化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的DDDs有显著相关性(表2)。

2.3.2 DDDs与肠杆菌耐药率无相关性的药物,其耐药率与其他有相关性药物DDDs的关系 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及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变化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DDDs有正相关性;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变化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DDDs有正相关性(表3)。

2.3.3 非发酵菌耐药率变化与治疗抗菌药物DDDs的关系 非发酵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与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的DDDs有显著相关性(表 4)。

表1 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13种抗菌药物DDDs/180(单位:d)

表2 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变化与DDDs相关性

表3 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耐药率变化与DDDs相关性、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呋辛耐药率变化与DDDs相关性

表4 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耐药率变化与DDDs相关性

表5 葡萄球菌(MSSA、MSCNS)、粪肠球菌耐药率变化与DDDs相关性

表6 金葡菌、表葡菌对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耐药率变化与头孢唑林DDDs的相关性

2.3.4 球菌耐药率变化与治疗抗菌药物DDDs的关系 金葡菌(MSSA)耐药率与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的DDDs有显著相关性;表葡菌(MSCNS)耐药率与青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的DDDs有显著相关性;粪肠球菌耐药率与青霉素、氨苄西林的DDDs有显著相关性(表 5)。

2.3.5 DDDs与球菌耐药率无相关性的药物,其耐药率与其他有相关性药物DDDs的关系 金葡菌、表葡菌对阿奇霉素耐药率变化与头孢唑林DDDs呈负相关,分别为、两者对克林霉素、青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变化也与头孢唑林DDDs呈负相关(表 6)。

3 讨论

根据本次分析,细菌的耐药性上迁很有可能与其常用治疗抗菌药物的DDDs增长有关,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使细菌在抗菌药物选择压力下选择出耐药菌株,造成高水平耐药菌株的出现和流行是细菌耐药率升高及致病力增强的原因之一[2],故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或降低抗菌药物的DDDs可以延缓细菌耐药率的上迁。本次分析显示,在DDDs每季度逐步下降或出现波动的情况下,如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对其仍然居高不下且有上升趋势,这可能与某些抗菌药物长期大量使用致使抗菌药物间交叉耐药、多重耐药有关。

邢茂等[3]研究显示,单独使用罗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易落入耐药突变窗而筛选出耐药突变株。根据本研究,葡萄球菌对阿奇霉素、克林霉素、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与第一代头孢DDDs呈负相关,故使用第一代头孢作为葡萄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可以降低葡萄球菌对红霉素类、克林霉素、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也间接可以减少了青霉素的用量,延缓或降低肠球菌对青霉素及氨苄西林的耐药率;

除加强对细菌耐药率监控、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3R”原则外,控制或延缓细菌耐药除了可以通过采取进行策略性更换抗菌药物,循环使用,因为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除了和抗菌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等因素有关外,主要和抗菌药物大量、长期应用致使细菌在免疫压力下,产生各种结构改变有关[4]。

[1] 朱德妹,汪复,胡付品,等.2010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5):321.

[2] 洪辉波,陈萍花.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与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的相关性研究 [J].中国药房,2010,21(42):3970.

[3] 邢茂,刘同华,壬琴.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防耐药突变浓度的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8):757-760.

[4] 陈建国.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新理念和新评判标准[J].中国药师,2009,12(6):798.

Relationship between antimicrobial consumption and rates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in a certain hospital from 2009 to 2011

WU Xiurong1YANG Chengmi1YANG Hua1YANG Weiye2LIN Huanze1
1.Department of Pharmacy,Maoming People's Hospital,Maoming 525000,China;2.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Maoming People's Hospital,Maoming 525000,China

ObjectiveTo study antimicrobial consumption and trends of drug resistance of common pathogens in hospital infection from Jan.2009 to Dec.2011.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timicrobial consumption and rates of bacterial resistance.MethodsThe consumption of 13 kinds of antimicrobials and the resistant rates of common pathogens in hospital infection to these 13 kinds of antimicrobials were statistical analyzed. Defined daily doses of each antimicrobials were calculated respectively.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rug resistant rates and DDDs was analyzed.ResultsDuring three years,rates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increased gradually,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DDs of 9 kinds of antibiotics and the drug resistance rate of target bacteria.ConclusionThe widespread use or improper use of antimicrobial may accelerate the emerg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rug resistance.Therefore,standardize the use of antimicrobial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retarding the development of drug resistance.

Pathogen;Drug resistance;Antimicrobial;Defined daily doses

R195.4

A

2095-0616(2012)11-48-03

2011年广东省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20110809)。

2012-03-29)

猜你喜欢
庆大霉素氧氟沙星头孢
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啥关系
头孢吡肟与头孢呋辛治疗癫痫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硫酸庆大霉素药剂学研究进展
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疗效
头孢那么多,到底怎么选?
禽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性诱导试验
四代头孢药功效各不同
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用药效果初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