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地区三熟制油菜播期及适宜密度研究

2012-11-06 07:28,,,
作物研究 2012年5期
关键词:播期播种期油菜

,,,

(1 湖南省作物研究所,长沙 410125; 2 醴陵市农业局粮油站, 湖南醴陵 412200)

2012-07-26

范连益(1966-),男,湖南澧县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油菜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工作,Email: fanlianyi5@126.com。

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0BAD01B09);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CARS-13)。

湘东地区三熟制油菜播期及适宜密度研究

范连益1,帅海洪2,惠荣奎1,曲亮1

(1 湖南省作物研究所,长沙 410125; 2 醴陵市农业局粮油站, 湖南醴陵 412200)

为探讨湘东地区三熟制直播油菜不同播期下的适宜栽培密度,2010~2011年度,以偏早熟油菜品种丰油730为材料在醴陵市进行了播期与密度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湘东地区三熟制栽培,10月10~30日播种,播种越早产量越高,适宜播期为10月25日前。10月10日播种,密度以37.5万~45.0万株/hm2较为适宜;10月15~20日播种,适宜的密度范围为45.0万~52.5万株/hm2;10月25日播种,52.5万~60万株/hm2的密度较合适;10月30日播种,密度应达到60万株/hm2。

油菜;栽培;播种期;密度

近年来,湘东的醴陵、浏阳等地油菜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已经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促进湘东地区油菜产业的发展,有效提高“稻-稻-油”三熟制地区油菜生产水平,针对三熟制地区油菜播期这一主要栽培因子,湖南省作物研究所与醴陵市农业局共同进行了三熟制油菜直播播期与最佳密度的相关性探讨,以期获得湘东地区油菜不同播种时期下的最适密度值,并结合其它试验结果,探讨不同播期、不同播种方式下的最适播种量,以便能更好地指导当地油菜生产。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10~2011年度在醴陵市东富镇莲石村张公农场进行。前作双季晚稻,土壤肥力中等,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供试油菜品种丰油730,为湖南省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适宜三熟制栽培的偏早熟品种。

采取裂区试验设计,以播期为主区,密度为副区,3次重复。播期分10月10日、10月15日、10月20日、10月25日、10月30日5期。密度分30万株/hm2、37.5万株/hm2、45万株/hm2、52.5万株/hm2、60万株/hm25个处理。小区面积20 m2(10 m×2.0 m),四周设置保护行。

参照当地油菜主要种植方式,采用机械开沟浅耕整地,人工撒播。按试验设计播期分批播种,出苗后间苗2~3次,4~5叶期根据试验要求密度定苗。其它田间管理均按当地大田生产要求进行。

12月26日每小区取样3点,每点10株考查冬前苗情。收获前每小区取样20株,按区试考种方法进行经济性状考查。每小区定点观察20株并结合小区整体目测情况进行生育期记载。5月3~10日根据油菜成熟度分批收割,各小区单打单收,称量小区实际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期不同密度下油菜冬前苗势表现

从主处理结果来看,随着播期的推迟,油菜冬前苗势逐渐变弱,各项调查指标均表现同一趋势(表1)。10月30日播种与10月10日播种相比,苗高相差33.92 cm;根颈粗相差0.314 cm;叶龄相差5.14叶;开盘度相差14.6 cm;最大叶片长、宽、叶柄长分别相差3.02 cm、2.58 cm、14.6 cm;冬前绿叶数少0.94片。可见随着播期的推迟,气温逐渐下降,冬前苗势会越来越差,这必然会影响到植株的抗寒性以及其它经济性状等,最终影响产量。因此,三熟制油菜应在晚稻收割后尽早播种,充分利用前期的光、温条件生长发育,并加强苗期培管,促使菜苗冬前旺盛生长,为夺取高产打下基础。

从各副处理结果来看(表1),随着密度的增加,同一主处理方式下苗高逐渐增加,最大叶片叶柄长逐渐加长,这主要是与密度加大时株间荫蔽度加大,细胞纵向拉伸有关,与苗床密度过大时产生高脚苗的原因一样;根颈粗、绿叶数、开盘度、最大叶长、最大叶宽等指标值则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说明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生长逐渐变弱,因此,生产上要根据田块的肥力水平及播种期控制一定的密度,确保个体与群体的均衡发育;叶龄指标主要与播期有关,受种植密度影响较小。

表1 不同播种期和不同密度下的油菜冬前苗势

(续表1)

处 理播期密度(万株/hm2)苗高(cm)根颈粗(cm)绿叶数叶龄开盘度(cm)最大叶片(cm)长宽叶柄长10-2530031706958883251091081873753320665488308109105187450356062558629610597195525365059509028010696198600367054488828410690199平均347406205308802986107992193210-303002140575468276989512237522605550662608884137450233051486724783791305252300484568251827514860024604346682388477145平均229805084866742544878201364

2.2 不同播期不同密度下油菜产量表现

从主处理来看,播种越早产量越高,10月10日播种平均产量最高(2 062 kg/hm2),随着播期的推迟,平均产量逐渐下降,各主处理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10月30日播种,平均产量已下降到1 200 kg/hm2。可见,早播是三熟制油菜夺取高产的有效措施。湘东地区晚稻收获时间一般为10月10~20日,在这段时间内油菜播种越早产量越高,因此,为争取能及时早播,在晚稻收割前7~10 d应做好田间排水工作,收割时尽量低留稻桩,以便能尽早进行机械开沟或浅耕,如遇阴雨,田间不便翻耕,可考虑免耕直播。根据本试验结果,10月25日播种平均产量1 598 kg/hm2,而10月30日播种则产量下降至1 200 kg/hm2,说明10月25日之后,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呈严重下降趋势。因此,湘东地区三熟制直播油菜,播期应控制在10月25日前,最迟不宜超过10月底。

各副处理间以密度52.5万株/hm2产量最高,其次为45万株/hm2,排在第三位的是60万株/hm2的处理,3种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三者与密度37.5万株/hm2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根据试验结果,密度较大的处理产量较高,这与试验所设主处理播期均较迟有关。同时,试验结果也表明,三熟制栽培因播种较迟,适当加大密度有利于高产。

根据试验结果(表2):10月10日播种,以密度37.5万株/hm2处理产量最高(2 135.0 kg/hm2),其次是密度45.0万株/hm2的处理(2 118.3 kg/hm2)。10月15日及10月20日播种,以密度为45.0万株/hm2处理产量最高,其次是密度52.5万株/hm2的处理。10月25日播种,以密度52.5万株/hm2的处理产量最高(1 763.3 kg/hm2),其次是密度60.0万株/hm2的处理。10月30日播种,以密度60.0万株/hm2的处理产量最高(1 475.0 kg/hm2),其次是密度52.5万株/hm2的处理。

表2 试验各小区产量表现

2.3 不同播期不同密度下油菜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由主处理结果可知,随着播期的推迟,株高、茎基粗、一次分枝数、主花序长、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等指标值均逐渐降低(表3)。10月30日播种与10月10日播种相比,上述指标分别下降了11.78 cm,0.262 cm,2.16个,3.54 cm,35.1个,0.68粒。说明随着播期的推迟,个体长势在逐渐变弱,不仅影响到冬前苗势,其主要经济性状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产量。但从10月10日播种至10月30日播种,有效分枝节位高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这可能与株高和一次分枝数的影响有关。播期对千粒重的影响不大,只呈现略微下降的趋势。

根据副处理结果(表3),在同一播期下,随着密度的增加,有效分枝节位高度逐渐增加,茎基粗、一次分枝数、主花序长、单株角果数等经济指标均呈下降趋势。说明在同一播期下,随着密度的增加,个体发育逐渐变弱。由试验结果可知,早播和低密度有利于油菜的营养生长,主花序较长,单株有效角果数较多;迟播个体发育相对较差,但在高密度种植下凭借群体优势, 也能获取较高的产量,因此,要夺取高产,必须协调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本试验的主要目的也就是要寻找各不同的播期下个体与群体发育的最佳平衡位点。

2.4 不同播期不同密度对油菜生育期的影响

从主处理来看,虽然播期从10月10日至10月30日相差20 d,但各处理成熟期相对集中,成熟期从5月1日至5月8日,相差仅7 d。早播的生育期相对较长,10月10日播种处理全生育期为203~204 d,迟播的生育期较短,10月30日播种处理全生育期为190 d。

各处理现蕾期差异极大,10月10日播种处理现蕾期为12月29~30日,而10月15日及以后各播期处理,现蕾期为2月上、中旬,这与前人的研究结论[2]“出苗至现蕾阶段以早播的时间长,迟播的时间短”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低温对油菜的发育影响有关。本年度12月底至2月初连续低温,低温导致油菜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滞,引起了10月15日播种及以后各播期处理现蕾期推迟。

以前的报道认为“播期对生育期长短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苗期的长短而进行”[2],且不同播期下,初花期相差不大[6]。但在本试验中,10月30日播种的处理较10月10日播种的处理,初花期迟约18 d;试验各处理从播种到初花的时间为129~134 d,相差仅5 d。试验结果与前人的结论有些不同,但与宋光平[5]的试验数据却又存在相似之处,即播期推迟,初花期也相应较迟。这可能也是与低温影响时各处理植株所处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有关。

从初花至终花时间来看,早播的处理花期时间较长,晚播的处理时间较短,各播期花期长依次为35~36 d、33~34 d、32~33 d、29~30 d、27~28 d。花期时间长,单株角果数多,对夺取高产是有利的,这一点从主花序长和单株角果数这两个经济性状指标上也得到了体现。从终花至成熟时间来看,各播期处理荚期时间长分别为35~32 d,早播的处理较晚播的处理荚期时间稍长。

从副处理结果来看,在同一播期下,随着密度的增加,其现蕾、初花、终花、成熟期均略微提前,本试验结果中密度达到52.5万株/hm2以上,其现蕾至成熟期较低密度处理提前一天左右。三熟制栽培中是否可以利用高密度处理来使熟期提前,从而缓解季节矛盾,有待于探讨。

2.5 不同播期不同密度对油菜抗逆性的影响

试验各处理大多未出现倒伏现象,但10月30日播种,密度45万株/hm2以上3个处理出现倾斜,可能是因为播种较迟的情况下,植株长势较弱,此外,密度较高时荫蔽度增加,植株茎秆更加瘦弱且木质化程度降低导致倒伏。但由于密度较大而相互牵制,倒伏程度不严重。迟播高密度种植时,油菜冬前生长时间较短,肥水的使用一定要得当,肥水过多、施肥偏晚、偏施氮肥或田间积水等都将会引起油菜倒伏,生产上应予以注意。

根据各副处理的结果,随着密度的增加,油菜菌核病发病率及病指均表现上升,在各主处理下均表现同一趋势(表4)。主要是由于密度增加时,田间荫蔽度增加,通风透气性降低,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表3 不同播种期不同密度下油菜的主要经济性状

表4 不同播期不同密度油菜的抗逆性表现

(续表4)

处 理播期密度(万株/hm2)抗倒性菌核病发病率(%)病情指数10-25300强333083375强667250450强667167525强1000333600强166750010-30300强333083375强667167450弱1333417525弱2000667600弱2333750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湘东地区三熟制栽培油菜,10月10日、10月15日、10月20日、10月25日、10月30日播种,适宜的密度范围分别为每公顷37.5万~45万株、45万株左右、45万~52.5万株、52.5万~60万株、60万株左右。

此外,根据本年度在同一地点所做的另一组试验,其所体现的在不同田土耕整方式下播量与密度的关系(表5),结合本试验结果,提出湘东地区三熟制直播栽培油菜在不同的耕整方式、不同播期下的适宜播种量(表6),以为该区域油菜种植提供参考。

表5 不同耕整方式下播种量与密度的关系(10月23日播种)

表6 不同播期不同耕整方式下油菜适宜播种量(kg/hm2)

[1] 邓正春,吴仁明,杨 宇,等.湘北油菜适宜播种期研究[J].作物研究,2011,25(1):35-36.

[2] 陈社元,官春云,王国槐,等.湘南地区油菜播种期研究[J].作物研究,1991,5(3):21-25.

[3] 王国槐,官春云,刘志玉,等.湘西地区油菜播种期研究[J].作物研究,1994,8(2):22-24.

[4] 田祖庆,杨国富,宋光平,等.稻田油菜免耕直播密度与播种期探讨[J].作物研究,2003,17(3):127-128.

[5] 宋光平,田祖庆.湖区油菜稻板田机械直播适宜播期与播量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2):41-42.

[6] 邹晓芬,张建模.播期对双季稻区油菜熟期、产量及抗性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3):67-68.

[7] 吴晓华, 田森林, 金小马.油菜稻田直播播期与密度初探[J].作物研究,2003, 17( 2):90-91.

StudyontheSeedingTimeandAppropriatePlantingDensityofRapeinTriple-croppingSystemRegionofEasternHunanProvince

(1 Hunan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Changsha,Hunan 410125,China;2 Grain and Oil Station, Agriculture Bureau of Liling City, Liling,Hunan 412200,China)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suitable sowing date and appropriate planting density in triple-cropping system region of eastern Huna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uring October 10 to 30, sowing the earlier yield the higher, and the suitable sowing date was before October 25. Sowed on October 10, October 15, October 20, October 25 and October 30, the appropriate planting density was 375 000~450 000 plants/hm2, 450 000 plants/hm2, 450 000~525 000 plants/hm2,525 000~600 000 plants/hm2and more than 600 000 plants/hm2.

Rape;Cultivation; Seeding time; Planting density

S565.404

A

1001-5280(2012)05-0463-06

10.3969/j.issn.1001-5280.2012.05.13

猜你喜欢
播期播种期油菜
黄淮海北部地区夏玉米稳产高产的播期优选
镇平县依据冬前气温变化对小麦播种期及播种量的调整探索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江西省双季早稻直播适宜播种期的区域划分*
略阳县冬播马铃薯适宜播期研究
豫南地区适当推迟播种期有利于提升稻米品质
如何翻译“香菇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