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先进办学理念为引领 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专访广州市白云区景泰小学周慧琼校长

2012-11-08 01:11金彩霞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年6期
关键词:广州市办学育人

□本刊记者 金彩霞 张 鹏

☆校长访谈☆

以先进办学理念为引领 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专访广州市白云区景泰小学周慧琼校长

□本刊记者 金彩霞 张 鹏

编者按:

一所学校的跨越式发展,需要有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作为坚实基础,还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为动力源泉,更离不开科学、先进的办学理念作为引领和支撑。广州市白云区景泰小学确立了“人人有才、人人育才、人人成才”的办学理念,并转化为具体的办学行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办学的目标,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希望通过我们的访谈,可以使广大读者有所借鉴。

广州市白云区景泰小学周慧琼校长

:广州市白云区景泰小学作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创建于1997年,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能否请您谈谈学校的发展历程及办学理念?

周慧琼校长:景泰小学创建于1997年,至今已有14年的历史了,我们把这十多年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7~2001学年),工作的侧重点是校舍建设、夯实基础。在此阶段,我们完成了学校操场、体育馆等主体建筑建设,学生人数从400多人发展到1 200多人,成为有一至六年级24个教学班的完全小学。

第二阶段(2002~2004学年),是“确立理念、全面实践”的阶段。我们确立了“人人有才、人人育才、人人成才”的办学理念,理念的确立基于三个层面的思考:(1)我们相信人人都具有可发展的潜能。(2)我们认为教育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每个人都是教育者,都肩负着育人的责任。(3)育人是一个自育与他育相结合的过程,在教育的全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得到发展,都可以成才。根据办学理念,我们把“创有特色的品牌学校”作为我们的办学目标,以创等级学校为切入口,通过“以读书提高素质,以运动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发展”的育人模式,系统地实践办学理念,使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办学行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办学的目标。

第三阶段(2005~2009学年),是“完善深化、促进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我们要达到三个目标:(1)办学条件现代化。营造了充满书香的校园,建成了绿色生态校园,配备了高标准专用场室,实现了设施设备现代化,还建起了交互性强的校本应用资源网络,如操作简便的覆盖学校各层面的校园网、“阳光景小”博客系统、基于Moodle网络的学习平台等,实现了资源共享。(2)队伍建设专业化。具体抓手为“一个目标”——建设一支主动进取、团结协作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师队伍。“两大策略”——一是团队建设打基础,鼓励冒尖促提升,整体发展为目标;二是立足校本,研训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经过努力,教师都成长起来,涌现了一批市、区学科带头人,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3)育人模式具体化,我们认为,办学理念是育人模式的根本核心,环境建设是育人模式的物质载体,各项活动是育人模式的实践阵地,学生发展是育人模式的成果体现。并为此而努力奋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形成了多项特色活动,如“一月一习惯,一周一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其中景泰小学家校阅读奖励计划,体现我校“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个性化”课改理念的个性化课程,还有陶艺、羽毛球特色课程等,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几年时间,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广东省首批红领巾示范学校、广东省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中小学校教师培训基地、广东省第四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项目(车辆模型和航海模型)学校、广州市羽毛球传统项目学校、广州市首批教育e时代实验学校、广州市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实践基地、广州市民主管理三星级单位、广州市教育装备管理工作先进学校,等等。

第四阶段(2010学年起),2010年7月,根据白云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景泰小学与柯子岭小学合并,开始了“一校多区”办学模式实践。为此,学校确立了“突出整合、保持优势、寻求新发展”的办学思路,以整合优势资源为重点开展各项工作,坚持两校区“同计划,同内容,同要求,同进程”四同原则。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两校区之间的年级布局调整方案不断完善,正在顺利推进中,教育教学工作也正处于“不同的校区,相同的校园;不同的分工,共同的愿景”的良好发展态势。

:据了解,贵校是第一批广州“教育e时代”应用实验学校,此项工作开展5年多来,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师生的信息素养等方面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请您举例说明。

周慧琼校长:我校自2006年被确定为第一批广州“教育e时代”应用实验学校以来,坚持“统一规划、全面推进、创新应用、示范带动、注重实效”的工作方针,本着以实验带动应用、在应用中开展科研的原则,借助“教育e时代”的应用资源,积极开展应用实验工作。

为了让教师了解“教育e时代”应用资源,学校组织了一系列应用培训,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经常使用“教育e时代”教学资源网中的数字图书馆、教学课件等资源,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此外,我们还发挥本校教师的特长,自行开发了基于Moodle的学科网络学习平台。利用平台,我们在教学、科研、培训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教师培训、教师发展性评价、网络教研、学科网络教学等,成果多次获得省、市、区的奖励。

在教学管理方面,利用“教育e时代”应用资源,借助白云区教育管理平台,规范了学校的公文、档案、学籍、成绩管理。教师在校内外均可进入校园网完成文件收发。学生的学籍管理等工作是在广州市教育综合管理平台上进行的,可以随时查阅学生的学籍信息。学校日常的管理工作已基本实现网上传送。

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实际和博客技术,我们开展了“基于博客系统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实践研究,以班级博客为切入点落实学校德育工作。师生在自行开发的“阳光景小”教育博客系统中,开设了学习记事、阅读习作、教育叙事、教育研究、校园生活、家校互联、亲子交流等专栏。全校37个班级都组建了班级博客管理团队,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富有班级特色的博客平台。学校还通过评选“博客之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涌现了一大批博客积极分子。教师、学生、家长在教育博客系统中进行沟通交流,构建了无障碍的家校互联桥梁,丰富了学校、家庭的互动联系方式,增强了教师、学生、家长间的交流,实现了家长与学校、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学生间的多向互动交流。

:近些年来,学校的教学设施不断完善,我们想知道,贵校教师是如何有效利用这些丰富的设备资源,并不断开发新教学资源的?

周慧琼校长: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上力求做到“物尽其用”。首先是培训先行,在设备进校前就组织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让教师能提前掌握使用先进设备的技能,做到设备进场后,人人都能使用。其次是不断丰富资源库,使软件能与硬件相匹配。最后是发挥我校信息技术教师的特长,结合学校实际需要,自行开发了8个校本应用资源平台:

①学校管理平台—文件传送和学籍、成绩管理系统;②Moodle网络学习平台—教师校本培训、学科网络教研、学生在线学习平台;③视频点播系统—学校教育教学、师生活动录像资料点播系统;④网络相册—学校教育教学、师生活动相片共享;⑤档案应用上交文件系统—校内各项资料上传、接收的系统;⑥教育博客系统—学校、家庭、学生交流沟通的平台;⑦教师教学资源库—教学设计、课件、素材库;⑧教师发展性评价系统—基于科研课题开发的教师评价系统。

这8个资源平台基本覆盖了教育教学的全方位,使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基本实现信息化。

:贵校拥有比较雄厚的师资力量,许多教师是广州市教研活动的精英,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您有什么好的建议提供给大家?

周慧琼校长: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我认为教师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于师资队伍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策略,我前面也讲到过两大策略,如策略一:团队建设打基础,鼓励冒尖促提升,整体发展为目标。立校初期是打基础的关键期,我们立足团队打造,提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观念,坚持大团队与小团队建设相结合,教育教学活动竞赛等以团队为单位组织开展,如“优秀级组” “优秀科组”申报活动,“最佳搭档评比活动,教育教学竞赛以年龄分组,外出参观学习以学科组为单位,工会组织的活动也以年级组为单位等,力求纵横交叉,强化团队意识。基础建设有成效后,我们又提出新的教师培训理念,“让主动进取的教师首先发展起来,带动整个队伍的发展”。理念源自对“名校要有名师作为支撑,没有名师的学校,不能成为真正的名校”的认识,做法是团队建设与打造名师相结合,着力于教师个体的提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校涌现出多名市、区级的学科带头人,年轻教师不断走向成熟,教师队伍呈现出努力拼搏、敢于创新的发展势头。策略二:立足校本,研训结合,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具体做法是:(1)校本自培,突出针对性,有意识规划培训内容,达到便捷高效的目的。(2)培训先行,增强信心;科研引领,促进发展等。其实,师资队伍建设方法很多,在相应阶段采取了适合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都说学校的发展与勤政团结、与时俱进、不断进取的领导集体息息相关,贵校取得今天的成就,作为校长的您功不可没,请您谈谈工作感悟。

周慧琼校长:我不认同“一个好校长就是一间好学校”的说法,这夸大了校长个人的能力。我认为,校长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团结、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一支不断进取,乐于奉献的和谐、专业的教师队伍,再加上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这才是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猜你喜欢
广州市办学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麓湖春天观景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