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红辣椒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2012-11-12 09:45唐锡永
长江蔬菜 2012年5期
关键词:厢面红辣椒病株

唐锡永

红辣椒无公害高产栽培尤以选用熔岩地貌土壤最佳,周围无污染源;采用苗床覆盖等防寒措施提早播种、培育壮苗;切忌土壤含水量过高,要求土壤疏松透气、排灌良好;日均温稳定在12℃以上即可移栽;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达到无公害生产的目的。

红辣椒是全州县传统特产“三辣”(红辣椒、生姜、大蒜)产品之一。它果形短尖,鲜红坚挺,果皮光亮不皱,肉厚质脆,香辣适口,风味独特,除做菜作佐料外,还可加工成酸辣椒、辣椒酱、辣椒油、干辣椒、辣椒粉等调味品,是全州县栽培广泛的大众蔬菜之一,也是当地农民创收的重要途径。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1 地块选择

应选择生态条件良好,周围3 km以内没有污染企业,距离交通主干道100 m以上,土壤、空气、水源也没有污染,且地力肥沃、土壤疏松、保水保肥力强、排水良好,2~3年内未种植过茄科作物的地块栽种,有条件的选用熔岩地貌土壤最佳。

2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培育壮苗是辣椒高产稳产的关键,全州县红辣椒露地播种时间一般在3月底或4月初。提早播种,有利于红辣椒提早移栽,提前采收,延长收获期,提高产量,增加收入。采取防寒措施,播种时间可提早到1月下旬至2月上旬。

①制作苗床 在长5 m左右,宽80 cm的厢面上,垫20 cm厚未腐熟的猪牛栏粪,上盖10 cm细土作为苗床。

②营养杯育苗 营养土应选择较肥沃的砂质壤土,每100 kg营养土施尿素200 g,氯化钾50 g,过磷酸钙100 g,施后应充分拌匀,堆沤5~7天,即可装杯上床育苗,每杯播种3~5粒,播后加薄土盖种。

③苗床覆盖农膜保温 用2.2 m长的竹片,每隔50 cm拱成小拱,然后在拱上覆盖农膜,四周用土压实。

④苗期田间管理 出苗前注意保温保湿,出苗后根据天气、幼苗生长情况,进行通风、排湿、排毒和追肥;注意猝倒病、立枯病等病害防治;3~4叶时,间去弱苗,每杯保留2株叶片紧密的矮壮苗;后期注意高温烧苗,定植前炼苗1周。

3 整地

3.1 土壤深耕风化

辣椒栽培忌土壤含水量过高,要求土壤疏松透气,故春天多雨地湿时不宜深耕,最好是上年的冬季深耕风化,增强土壤的通透性,翻地后要及时挖好围沟、腰沟等排水沟,保持土壤疏松不积水。

3.2 整地

整地宜在定植前10~15天、土壤干爽、晴天进行,整地过早土壤易因降雨板结,过迟太匆忙,影响定植。雨天和湿土整地会因践踏和工具的机械压力使土壤板结,透气性差,直接影响辣椒根系生长,易造成沤根、死蔸。整地时底土不宜过细,最底层土块通常要大于手掌,这样可增加底层孔隙度,对前期排水、后期灌溉都有利。表层土壤整细整平,利于根土结合,定植后成活率高,根系发育好。

3.3 起厢、消毒、施肥、地膜覆盖、理沟

起厢∶为方便农事操作、排灌、通风透气、光照,宜采用起厢栽培,厢宽120 cm,厢面宽80 cm,沟宽40 cm,沟深15 cm。消毒∶667 m2用生石灰100 kg撒向厢面,中和土壤酸碱度,消毒杀菌。施肥∶在厢面开2条宽10 cm,深 7~8 cm,间距30 cm的施肥沟,将底肥(每667 m2用腐熟粪肥1 000~2 000 kg和45%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40~50 kg)均匀施入开好的施肥沟内,然后将施肥沟两边的土覆盖至施肥沟上,拍细整平,作成“鱼脊背”厢面,禁用工业垃圾以及排放水的泥肥、污泥、硝酸铵等硝态氮化肥。地膜覆盖∶待浇水(或下雨)后盖膜。理沟∶最后理通、理平所有沟底,利于排水。

4 及时移栽

①定植时间 苗高10~12 cm,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一般在4月上旬即可移栽。

②定植规格 每厢双行双株种植,株距35 cm,667 m2植3 175穴左右。

③定植方法 在施好底肥和盖好地膜的厢面上,将木棍插入土中,轻轻摇动成穴,将培育好的辣椒苗栽入穴中,覆细土后用双手轻轻挤压。定植不能过深,以蔸部入土2~3 cm为宜。

④浇定根水 定植后要及时用10%腐熟稀粪水浇定根水,促活、保苗。浇定根水后要用细土把定植孔封严,不要用手按,使之在苗的周围形成一个高出厢面的小土堆,以保温及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同时,防止风从定植孔处吹入损坏薄膜和促使杂草生长。

⑤补苗 定植移栽后7~10天应及时检查辣椒苗成活情况,发现缺窝或植株死亡,立即补植。

5 大田管理技术

5.1 防止田面渍水

要理通、理好主沟、腰沟和厢沟,避免田间积水。因田间积水容易造成根系窒息而死苗。

5.2 地膜检查

地膜覆盖的应经常进行检查,及时用土压膜边及破损处。在辣椒生育后期,植株的枝叶已将厢面遮盖,为了追肥的方便,可以将地膜从中间划破,进行灌水施肥。

5.3 培土垒蔸

在辣椒植株封行前及时培土垒蔸,既防止植株倒伏,又利于田间排水。

5.4 插杆、整枝

插杆∶植株长至30 cm高时,在离植株10 cm处,直插1根约50 cm长的竹竿或小木棍,用绳子以“∞”型把主秆绑缚于插杆上。整枝∶选晴天自基部打掉门椒以下的侧枝,清除老、黄、病、残叶。

5.5 肥水管理

定植后10天,667 m2施20%腐熟人粪水500 kg,或用5 kg尿素对水500 kg淋施。培土垒蔸时用45%硫酸钾型复合肥20 kg在距离蔸部10 cm左右处穴施。采摘期667 m2用45%硫酸钾型复合肥10~15 kg对水500~1 000 kg淋施,每隔30天左右1次。并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施肥,即在药液中加入0.2%磷酸二氢钾液或其他叶面肥喷施。连晴、高温、干旱天气,应及时灌溉,雨后及时排水。

5.6 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达到无公害生产的目的。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农药及其混配剂。辣椒主要病害防治∶①炭疽病。发病初期用25%咪鲜胺乳油1 000倍液喷雾。②疫病。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③病毒病。一是及时拔除病株深埋或烧毁,然后在拔除病株的土壤处撒生石灰;二是发病初期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喷雾。④根腐病。一是及时拔除病株深埋或烧毁;二是发病初期及时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或灌蔸。喷雾时着重喷施茎基部。⑤白绢病。一是将病株及时拔除,并在穴四周撒石灰消毒;二用5%的石灰水或50%代森锌800~1 000倍液灌根。⑥青枯病。发病初期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 000倍液或20%叶枯唑可溶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所有病害需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辣椒主要虫害防治∶①蚜虫。用1.1%绿浪(百部·楝·烟)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②烟青虫。现蕾开花时及时用10%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防治。③茶黄螨。用1.8%虫螨克(阿维菌素)25 mL对水60~75 kg喷雾。④地下害虫(如地老虎/地蚕、蛴螬等)。一是黑光灯诱杀成虫;二是用20%氰戊菊酯3 000倍液灌根防治。

5.7 化控“三落”

生长旺田可喷施辣椒矮多收,控旺、促壮、保花、保果,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液,促成熟、促着色。初花期,667 m2用稀土80 g对水30 kg叶面喷施,减少落花、落果,促使果实增重、着色,提前成熟。开花期用30 mg/L防落素溶液喷花,可防止落花,并能增加早期产量。

6 适时采收

辣椒可连续结果、多次采收。一般在果实80%~90%红熟后的晴天早上进行。同时要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

猜你喜欢
厢面红辣椒病株
栽培羊肚菌土壤及其消毒方式比较试验
番茄髓部坏死病空间分布格局与参数特征应用研究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计数:辣椒数一数
不同覆膜栽培羊肚菌比较试验初报
油菜机械直播作业厢面地表粗糙度测量与分析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红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