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网上评教活动影响因素研究

2012-11-13 07:09刘克忠
滁州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评教教学质量心理

刘克忠,罗 侠

(1.滁州学院 教务处;2.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网上评教活动影响因素研究

刘克忠1,罗 侠2

(1.滁州学院 教务处;2.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影响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网上评教活动的评教态度、评教心理等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评教态度对网上评教活动的影响各年级之间差异较大,而学生评教心理对网上评教活动的影响各年级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新建本科院校;网上评教;年级;评教态度;评教心理

一、研究背景

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确保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重要举措。当前,学生、同行教师、专家等构成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主体。其中学生作为教师教学的主要对象,参与教学全过程,对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体会也最为深刻,因此在整个评教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外很早就开始尝试以学生为主体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在一些欧美国家,学生评教工作已趋于制度化和常规化[1-2]。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不断深入和教师职称评定工作的日益规范,很多高校也开始通过开展学生评教活动评价教师教学质量。随着学生评教工作的广泛开展,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学生评教实践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加强了学生评教有效性、影响因素及应用与改进等方面的研究[5-8]。

从1999年以来,我国共有200多所专科层次院校升格为本科高校[9],这类高校的本科办学时间不长,其中还有一部分没有经历过首轮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尚不完善,学生评教工作的实践经验不足,作为这类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有必要深入了解本校学生评教工作现状,加强实证研究,有的放矢,着力解决存在问题,为更好开展学生评教工作、发挥学生评教作用,进而为改进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本文以安徽省某新建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该校2004年升格为本科,自2008年起,开始实行学生网上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并把学生网上评教结果作为教师年度教学工作考核、职称评审、评奖评优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学生评教结果的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经统计,该校每个学期都有70%左右的全日制在校生参加了网上评教活动,参与率较高,确保了评教数据采集的普遍性(表1)。但是这些数据是否真实、可信?影响因素又有哪些?如何确保其有效性?等等这些都需要深入研究。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入研究了不同年级学生的评教态度和评教心理对大学生参与网上评教活动的影响程度,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0份,回收率为96.67%,涵盖了该校各专业除毕业班以外的低年级、高年级阶段学生。

表1 近三个学期学生参与网上评教情况统计表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年级学生的评教态度对网上评教活动的影响

“态度决定一切”,学生对网上评教工作的态度端正与否,决定了评教结果是否能够客观、公正,关系到整个评教工作是否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本文从三个方面调查分析不同年级学生的评教态度对学生网上评教活动的影响。

(1)参与网上评教的程度

各年级学生参与网上评教的程度如何,也是反映评教数据采集是否全面、学生评教是否积极主动的一个基本指标。在问及“您是否每学期都参加学校组织的网上评教活动”时,低年级学生中表示每学期都参加的有92.4%,而高年级学生中选择相同答案的只有83.2%。从调查结果来看,虽然每学期都有大部分学生参与网上评教活动,但是高年级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比起低年级学生已有所下降。

(2)“代为评教”情况

相对于向学生发放纸质教学评价表评价教师教学的传统评教模式,网上评教具有时间相对宽松、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评价、评教数据统计方便快捷等诸多优点,但是由于整个网上评教过程无法实时监控,也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应付评教工作请他人代为上网评教的情况发生。经调查,在回答“有没有请同学代为网上评教”问题时,有10.1%的低年级学生表示有过请同学代为评教的经历,而高年级学生中这一比例达到了27.9%;在回答“有没有替同学代为网上评教”问题时,17.7%的低年级学生和37.1%的高年级学生都表示有过这种经历。结果显示,在各年级学生之间多少都存在着相互代为评教的情况,而在高年级学生中这一现象较为严重。

(3)网上评教时的认真程度

如果学生在参与网上教学评价时不能够认真对待,那么无论评教工作组织得多么严密、评价指标设计得多么科学,也不可能得到准确可靠的评教数据。因此,各年级学生在评教时的认真程度如何,也是本文调查的一个重点。在“您对每一位任课教师教学情况是否都能认真评价”这一问题上,有78.5%的低年级学生表示能够认真评价,而高年级学生中这一比例为49.7%;在回答“您是否在认真思考每一项评价指标后给予评分”这一问题时,有75.9%的低年级学生表示每一项都能认真思考给予评分,高年级学生中这一比例只有43.7%。结果显示,高年级学生网上评教时的认真程度明显偏低,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从上述三个方面的调查结果来看,高年级学生的评教态度明显没有低年级学生端正、认真,学生评教态度对学生参与网上评教活动的影响在各年级之间差异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低年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刚刚踏入大学校园,对网上评教有新奇感,期望值较高,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及时有效地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能够积极参与评教活动;而高年级学生由于学业负担加重、考研、找工作等原因,仅仅把评教工作当成学校布置的一项任务来完成,相对比较马虎,参与热情不高,请同学代为评教、随意打分的情况也较为普遍。

其次,随着参与评教活动的次数不断增多,高年级学生并没有感受到教师的教学质量有何明显地改进和提高,对评教持怀疑和否定态度,因此,更易产生对评教工作的不满,同时把这种不满情绪带到评教中来;而低年级学生由于参与评教的次数较少,还没有这种体会。经调查,低年级学生中有73.4%的学生对学校现行的网上评教工作满意,而高年级学生中只有29.5%的学生表示满意,满意度明显偏低。

(二)不同年级学生的评教心理对网上评教活动的影响

由于大学生在心理上尚未真正成熟,容易受到自身情绪的影响,在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中往往会掺杂个人的情绪和情感,有时候不能够做到客观、公正,干扰了学生网上评教活动正常进行,从而导致评教结果的失实[10-11]。本文调查分析了不同年级学生的几种评教心理对学生网上评教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1)“从众心理”现象

“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的、客观的群体心理现象[12]。大学生生活在学生群体当中,在表达自己意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他同学的影响和干扰,为保险起见不敢或者不愿意表达与他人意见向左的观点和立场,而是选择了“随大流”、“人云亦云”。

在回答“您对教师的评分有没有受到其他同学评分结果的影响”时,低年级学生中有72.2%明确表示没有受到影响,高年级学生中这一比例为63.5%。结果表明,还是有一部分学生自主意识不强,容易受到“从众心理”等群体心理现象的影响,在评教过程中没有表达自己的真实意见,而是别人怎么打分自己就怎么打分,导致评教结果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2)“印象分”现象

由于部分学生本身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否符合要求、能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缺乏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判断,因此,在实际的评教过程中,往往会受到“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等心理作用的影响,仅仅根据自己对教师的第一印象或者教师的近期课堂教学表现来评价该名教师的教学质量,导致整个评价不够客观、全面[14-15]。

在问及“您会不会根据对教师的印象好坏来评价教师教学”时,低年级中只有49.4%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会”,而高年级中也只有34.2%的学生表示“不会”,大部分学生表示由于每个学期被评价课程较多、评价指标又比较复杂,在评教时为了节省时间往往会根据对任课教师的印象进行评分。这说明,教师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对学生评教结果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任课教师应在做好课堂教学本职工作、抓好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改善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能给学生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3)“报复心理”现象

通过对教师的走访发现,部分任课教师担心平时对学生上课严格要求、考试严格把关,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较差,学生在评教时会利用自己的权利“打击报复”,给自己的评价较差,影响年度教学考核,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愿意得罪学生,放松了对学生的要求,希望“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评教工作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

在问及“您会不会对于要求严格、作业量大的授课教师评分较低”时,89.8%的低年级学生和74.8%的高年级学生都表示“不会”。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要求严格的教师没有偏见和报复心理,不会仅仅因为教师要求严格就故意降低评分,因此任课教师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担心,专心做好教学工作。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评教心理对学生网上评教活动的影响在各年级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不受年级的限制。这表明,大学生毕竟没有成年,其个性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决定了评教心理误差的影响始终伴随大学生的成长整个过程,因此,作为高校评教工作人员不能因为年级原因,放松对高年级学生的评教心理辅导工作。

三、建议

(一)加强学生评教前的业务培训和心理辅导工作

教师教学评价是一项专业化较强的工作,涉及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等诸多方面的理解和判断,对评价者的评价业务知识和能力要求较高。然而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如何正确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还难以把握;同时,由于大学生心理上的不成熟,在评教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评教数据不够准确、客观。

因此,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在评教活动开展前加强对学生评教业务的培训,通过各种途径让广大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充分认识到评教工作的目的和重要性,端正评教态度,树立正确的评价观,理解和掌握评教的标准及方法,增强自主意识,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公平、公正地参与评教活动;同时加强对大学生评教心理的分析与研究,辅导学生消除因评教心理所引发的评教偏差,保证评教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确保学生评教机制的良性发展,提高评教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二)加强学生评教结果的应用研究,及时做好反馈工作

学生评教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为教师开展教学改革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信息,促进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然而,当前学生评教结果的应用存在简单化、功利化趋势,部分高校仅仅将学生评教结果应用于教师的人事管理上,教师只能看到评教分数和排名情况,对教师改进教学起不到积极帮助,导致教师对待学生评教工作不重视甚至有所反感;同时,部分高校的评教时间过长、评教结果反馈不能够及时,任课教师一般要等到课程结束后才能看到评教结果,这时教师已来不及根据评教情况改进课程教学,这让参与评教的学生感觉评教前和评教后教师教学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没有感受到评教的效果,从而导致高年级学生不能够正确认真对待评教工作。高校的这种做法,没有考虑到学生评教应有的局限性,更忽视了学生评教活动的根本目的,这势必会导致各种与学生评教本意相违背的情况发生,既不利于学生评教活动的持续开展,也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因此,作为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认真做好评教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工作,慎重对待学生评教结果,切忌把一次学生评教的排名作为对教师的终结性评价,应坚持对教师教学的发展性评价,在关注教师原有的教学水平的同时,更好督促教师本人善用评教结果,了解、分析自身教学中的长处和不足,不断改进,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尤其是对学生评教结果较差的教师,更不能一评了之,而应组织专家深入课堂了解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学生网上评教活动的影响因素众多、情况复杂,在今后的评教工作中,高校教学管理部门还需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研究、不断完善,才能使学生评教更好地发挥应有作用。

[1] 饶燕婷.美国大学学生评教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9,(8):36-40.

[2] 黄建军,黄继东,尹加帮等.美国、加拿大和日本高校学生评教的特点与启示[J].医学教育探索,2010,9(5):621-625.

[3] 陈国海.我国高校"学生评教"研究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1,24(1):30-32.

[4] 楼盛华,张艺.生评教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24(4):34-38.

[5] 沈毅俊,孙林,刘慧敏.高校学生评教客观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8,2:54-57.

[6] 钟有添,王立,盛瑶环等.高校学生评教探析[J].教育探索,2008,(3):75-76.

[7] 姚丽娜.浅析“学生评教”[J].高等教育研究,2006,22(3):32-34.

[8] 魏 红,赵 可.高等学校学生评价教学方式比较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25(1):18-23.

[9] 周元武,索凯峰,林三洲.均衡发展:建设高教强国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的政策诉求[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7):11-15.

[10] 徐 凤,陈汉英.大学生评教心理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6):81-83.

[11] 钟凯凯.学生在“评教”过程中的心理因素探析[J].交通高教研究,2003,(2):25-26.

[12] 杜 艳.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成因与调节[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5(16):90-93.

A Study on the Affecting Factors of Online 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 in Newly-built Undergraduate College

Liu Kezhong,Luo Xia

Through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the paper analyzes the affecting factors such as students'attitude and students'psychology about the online 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 in newlybuilt undergraduate colleg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udents'attitude of different grades to teaching evaluation has a large influence on the results,but the students'psychological factors of various grades have not remarkable influence on the data of teaching evaluation.

newly-built undergraduate college;online 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grade;evaluation attitude;evaluation psychology

G642.0

A

1673-1794(2012)01-0085-03

刘克忠(1981-),男,安徽滁州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滁州学院教学研究项目“新建本科院校学生评教体系构建及有效性研究”(2009jyy018)

2012-01-03

猜你喜欢
评教教学质量心理
地方高校教学评价指标制订与评教数据分析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心理感受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探索与实践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高校学生评教的问题与对策——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