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哈尔滨经济发展

2012-11-13 02:07王双立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第三产业哈尔滨产业结构

王双立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哈尔滨 150080)

·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

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哈尔滨经济发展

王双立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哈尔滨 150080)

调整产业结构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同样也是哈尔滨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哈尔滨要实施“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必须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依托,把握哈尔滨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势,并注重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突出问题。

调整产业结构;哈尔滨;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是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非常重视、不容忽视的问题。发达国家如此,发展中国家也如此,中国更如此。世界金融危机之后,这个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对于中国,已经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哈尔滨经济要好发展快发展,就要大力推进新战略的实施,即“北跃”、“南拓”、“中兴”、“强县”。产业结构调整在其中起的作用非常大,是战略实施的基点。没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就是一句空话。

一、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要求哈尔滨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是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GDP主要生产产业由第一产业转变为第二、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第三产业应居三次产业的主导地位,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理论上应居主导地位。世界大部分发达国家都是遵循这一规律调整产业结构的,如美国、日本等。2009年美国、日本、中国三个国家的三产之间的比例:美国是1%∶20.4%∶78.6%;日本是1%∶29%∶70%;中国是11.7%∶49.2%∶39.1%。从数字中可以看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任重而道远。我国的第一产业应该大幅度降下来,而我国的第三产业应大幅度地提高。哈尔滨三产之间的比例是12.8%∶37.7%∶49.5%,单纯从数字上看,哈尔滨的产业结构似乎符合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律,第三产业居三次产业的主导地位,将近50%,数字是这样,但经济发展程度远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问题出在哪里?主要是哈尔滨的第二产业没有发展起来,没有做大做强,所以显得三产比例占的相对高些,更不能说哈尔滨的第三产业发展超前已经带动了哈尔滨经济的发展,这是哈尔滨产业结构的特色。这一特色说明,哈尔滨的产业结构调整按照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律看还有很大的差距。哈尔滨的产业结构必须调整,而且要用很长时间调整。

二、哈尔滨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哈尔滨产业结构经过调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其他城市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我们通过几组表格来看:

2008年哈尔滨市主要经济指标表1 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次情况 (亿元)

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哈尔滨的第一产业占的比例太高,排的最靠前,而二产和三产占的比例低,排的较靠后。这说明哈尔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其他副省级城市,就是与东北其他三个城市相比也是远远被落在了后面。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大发展才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从表3可以看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个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是很好的。在这三个地区,该升的产业在升,该降的产业在降,符合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律。目前,哈尔滨的产业结构调整还没有呈现出这一趋势。

表2 2008年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主要指标比较 (亿元)

表3 2009年三大经济圈产业结构

哈尔滨产业结构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传统农业为主体,现代农业层次低。哈尔滨的第一产业虽然在GDP中占的比值大,但发展落后,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现代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其基本特征是: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现代农业机器体系广泛应用,因而机器作业基本上替代了人畜力作业;有完整的高质量的农业基础设施;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整套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无机能的投入日益增长;生物工程、材料科学、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等最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开始运用;农业生产高度社会化、专门化;现代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

目前,哈尔滨依然缺少控制性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中小型水利设施还不完备,水资源调配能力依然不强,灌溉水利有效利用系数依然比较低,洪涝干旱灾害威胁依然严峻。耕地中具备灌溉条件的耕地面积比重依然较低,除水稻外的其他粮食作物大部分是旱作,近十年的持续干旱气候使得哈尔滨粮食生产受到不利影响。从农田基础设施看,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大多老化失修或设施不配套,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暴雨、冰雹、干旱、稻瘟病常常出现,基本是“靠天吃饭”。

哈尔滨的农业科技贡献率是48%、农业机械化作业率仅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和韩国七八十年代的水平。农机装备水平低。国家规定每百公顷土地动力配备600千瓦,哈市为231.2千瓦,与国营农场和南方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农业经营方式传统,农业旅游资源开发不充分。2008年哈尔滨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6 586.4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 859.6元,牧业收入1 284.7元,共占家庭经营收入的93.3%,其他收入仅占不到7%,与成都、北京的休闲农业相比差距很大。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产业化程度低,很难形成规模经营,缺少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市场载体的作用发挥的不明显。

2.工业规模不大,总体不强,产业不新。我国的第二产业是规模大,总体不强,产业不新。哈尔滨的第二产业是:(1)规模不大。2008年,哈尔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969个,而成都、沈阳、大连、长春是3 148个、4 600个、4 000个、1 100个,分别是哈尔滨市的3.2、4.7、4.1和1.1倍。与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3 000个相比,相差2/3。(2)总体不强。2008年哈市大型企业仅27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7%。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工业主导企业仅有3户,10亿~100亿元的企业也只有 20户,分别占工业主导产业的0.57%和3.78%。进入我国五百强的只有3户。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企业实现产值仅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13.8%,只相当于广州市高新技术产值的7.1%。(3)产业不新。哈尔滨的第二产业一直是四个传统产业,它们是装备、食品、医药、化工产业。新兴产业少,作用小,对哈尔滨经济发展拉动作用不大。

3.服务业层次低,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哈尔滨的第三产业基本上是以传统的运输邮电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为主导,其占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6%,而金融业、信息、软件、文化娱乐现代服务业仅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4%。在税务服务、安全调查服务、信用查询与分析服务等方面基本是空白。

三、哈尔滨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势

哈尔滨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放到哈尔滨发展战略中去考虑。哈尔滨发展战略中的“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实施必须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依托。“北跃”推动了产业的向上升级,“南拓”优化了产业结构,“中兴”调整了产业结构,“强县”加强了第一产业。所以没有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就没有哈尔滨新战略的实施。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优化产业结构。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要达到40%以上。发展绿色、有机观光农业,打造松北、南岗现代都市农业观光休闲示范区,多生产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

二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一是加快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推进五常有机米、呼兰有机菜、双城有机肉、尚志有机奶试点基地建设,完善技术标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二是加快菜篮子工程建设。重点加快“一圈两带”蔬菜基地建设和净菜上市步伐。“一圈”建设2011年重点是加强市郊圈建设和完善15个都市农业生产示范园。“两带”重点建设哈肇路(呼兰双井至巴彦西集)、哈五路(阿城阿什河至五常拉林)两条蔬菜产业带,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三是加快发展水产养殖业。大力发展冷水鱼等北方区域特色鱼类养殖以及休闲渔业和驯化养鱼养殖。

2.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是世界各国在金融危机之后的重大选择,他们都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新崛起的关键。美国除了将189亿美元投入能源输配和替代能源研究、218亿美元投入节能产业、200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外,还将投入7.77亿美元支持建立46个能源前沿研究中心。日本将新能源研发和利用的预算由882亿日元大幅增加到1 156亿日元。

哈尔滨要以四个传统产业为基础,在新形势下发展四个新兴产业,即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电子信息。新能源包括核电、风电、新能源汽车等,新材料包括纳米、复合材料、铝镁合金等,生物包括生物制药等,电子信息包括软件、LED等。这四个新兴产业是根据哈尔滨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是有一定产业基础的。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哈尔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速战略转型的现实选择和紧迫任务。要着眼长远,抢抓机遇,深入研究,在旅游、物流、文化、新媒体等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实现率先突破,使现代服务业成为哈尔滨的立市产业。

要重点发展旅游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太阳岛这个品牌,再现松花江的原始自然风光;重点研究做好冰雪这篇文章,规划建设好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要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拓展“六园多节点、一核多放射”的物流产业发展空间。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重点推进以广电集团为重点的新媒体产业。要发展服务外包、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商务会展等新兴现代服务业。

F127

A

1008-8520(2012)01-0075-03

2011-11-12

王双立(196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经济(工商)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赵延民]

猜你喜欢
第三产业哈尔滨产业结构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老哈尔滨的回忆》国画
感受哈尔滨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