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争一流—访茂名石化公司总经理余夕志

2012-11-14 11:30钟大海
中国石油石化 2012年12期
关键词:炼油一流战略

○ 文/本刊特约记者 钟大海

凝心聚力争一流—访茂名石化公司总经理余夕志

○ 文/本刊特约记者 钟大海

打造一流,誓争第一,时不我待。茂名石化正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率先实现世界一流的目标阔步前进。

南国5月,天气已经十分燠热,本刊特约记者来到茂名石化公司余夕志总经理办公室,握着那双厚重的手,就怎样率先打造世界一流,茂名石化有什么发展战略,对公司总经理余夕志进行了深入采访。

有信心 有决心

中国石油石化:您好!余总。作为中国石化炼油板块中效益最好、管理水平最高的企业之一,如何率先打造世界一流?你们有些什么考虑和打算?

余夕志:炼油是中国石化的长板,集团公司党组审时度势,提出率先把炼油打造成世界一流,非常鼓舞人心。同时,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种强大的动力。现在,公司干部职工士气旺盛,斗志高昂,对打造世界一流充满了信心和决心。

公司在去年10月就启动了建立“十二五”创世界一流指标体系的工作,对照世界一流指标和国内先进企业指标,建立了四级(公司级、分部级、车间级和班组级)创一流指标体系、责任体系和考核体系,提出了“十二五”创世界一流指标的分阶段目标值、措施、责任人和考核办法。炼油指标分为营利水平、运营水平、质量水平、安全水平、环保水平五个维度,总体指标分为工程管理水平、人事管理水平、物资供应管理水平、信息化水平四个维度。

“世界一流”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动态性的概念,不是单一的技术指标、企业规模等因素。茂名石化要实现的目标,是全面达到世界一流。我们还根据中国石化总部的要求,结合茂名石化实际情况,以及世界先进指标的变化,对指标体系进行实时动态调整,始终追求先进,追求一流。

有措施 有办法

中国石油石化:茂名石化在“打造世界一流”过程中有哪些困难?你们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和做法?

余夕志:茂名石化目前的指标水平与世界一流标准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炼油规模虽然不小,但部分装置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营运和维修成本偏高。炼油高附加值、有特色的产品比例低,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职工人数还偏多,加工量当量人数仅仅处于中石化炼油企业中游。

当前,我们最大的差距还是在安全和环保方面。要打造世界一流,必须首先把基础打好,把安全、设备的根基扎牢。另外,茂名石化地处粤西地区,交通很不发达,导致市场信息传递不迅速,物流成本较高。炼油和化工两大主体之间相距18公里,给物料互供和深度优化增加了难度。两个码头到炼油厂区距离遥远,从湛江码头到厂区有120公里。这些都增加了管理难度和物流成本。

面对这些不利因素和困难,我认为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有一支善打硬仗、刻苦耐劳的职工队伍,有一种事争第一、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有一种精细务实、团结创新的企业作风,就一定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就一定能率先打造成世界一流的炼化企业。

有步骤 有规划

中国石油石化:余总,对公司的未来发展,你们有哪些考虑,公司有何优势?

●摄影/柯裕清

余夕志:公司炼油板块的发展推行“三步走”的发展规划是:第一步,完成炼油改扩建工程建设。明年上半年全面建成投产后,公司炼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2500万吨/年,综合能力达到2000万吨/年。第二步,全力推进结构调整项目,形成“宜油则油、宜烯则烯、宜润则润、宜芳则芳”的布局。公司产品结构更加优化,差异化优势更加突出,产品档次和质量更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第三步,通过全面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营利能力,市场竞争力更强,清洁生产更有保证。到2020年,公司炼油综合实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市场经济活力最大的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茂名石化的产品下游市场消化能力强,原料产品物流成本相对较低。这几年,公司炼油规模不断扩大,企业自身加工路线完整、配套,居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公司拥有一支优秀的干部职工队伍。他们敬业爱岗、精心操作、士气高昂。现在,公司上下呈现出一股“誓争第一,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围。这为我们创一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目标 有战略

中国石油石化:目标已经明确,在打造世界一流的过程中,你们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余夕志:我们准备实施六大战略,即精细管理战略、差异化战略、人才战略、绿色低碳战略、科技创新战略和信息化战略。

要把全面深化精细管理提升到战略层面,做到管理上精雕细刻、生产上精耕细作、技术上精益求精、效益上精打细算。只有这样,才能把现有装置、现有人员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打造世界一流才有坚实的基础。

针对装置结构与设备短板问题,我们要借助炼化一体化和燃料、化工、润滑油炼厂的优势,在资源、技术和产品上做足差异化文章,补齐短板,力争效益最大化。炼油板块的差异化战略就是要做优做活炼油产品结构,以市场为导向,调整质量控制指标,增产价高利厚产品,确保炼油效益最大化。还要把润滑油做大做精,规模达到100万吨/年,成为中国石化的高端润滑油基地。

要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支撑。我们要大力实施全员培训,建立复合型人才队伍,打通人才成长的通道,努力培养一批经营管理人才、优秀技术专家和优秀高技能人才,着力培养与世界一流企业相匹配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要继续深化改革,推行全专业管理、全流程操作,做到人员不断优化和精简。

要打造世界一流,就要通过加强管理,开展“无异味、无泄漏装置”活动,从提高设备完好率、环保隐患整改、消除“跑冒漏”三方面着手,以强有力的环保措施确保炼油环保指标在“十二五”末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炼油改扩建建成投产后,产能将增加1.8倍,二氧化硫排放量和污水排放量要减少20%以上,实现增产减污。同时,随着炼油装置结构的明显改善,产品质量也要不断升级,出厂油品全部达到国Ⅲ、国Ⅳ标准,用高品质产品引导市场,实现优质优价。

技术进步在打造世界一流的征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拓展“分子炼油”思维,依靠科技进步,用好并培育炼油厂特有的资源、技术和产品结构,充分发挥大炼油大乙烯和燃料化工润滑油型炼厂的优势,在炼油中副产品之间炼化交换上做文章,发挥每一滴油的最大价值。

要打造世界一流,最关键的就是信息化。这两年,公司加强信息化建设,依托OA办公系统,开发投用了管理体系文件信息系统,在中国石化炼化企业中首家成功上线运行了合同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提高了管理效率。现在,公司的内部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和高效,步入了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的新阶段。

猜你喜欢
炼油一流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探究炼油设备腐蚀与防护技术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中国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从小到大,由大走强—40载炼油节节高
“剩”况空前 炼油之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