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2012-11-16 02:43傅象喜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师范类院校大学生

安 燕,傅象喜

(西北师范大学 学生工作处,兰州73007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度不断加大。而地方高师院校在具备师范院校专业优势的同时又有其特有的局限性,更没有“985”和“211”重点大学的光环,就业难度更大。因此,除了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外,还必须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创业之初,了解自身存在哪些优势、劣势,而外界又具有哪些机会和威胁是创业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试图运用SWOT分析法,对他们创业的内部和外部条件进行分析,并据此对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创业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和SWOT法,通过向西北师范大学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试图了解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的地方高师院校学生的创业意愿,大学生创业存在的内部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的机遇和威胁。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641份,回收率为80.13%。

二、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分析

(一)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性别比较

图1显示的是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性别比较,可以看到,63.92%的女生有创业意向,12.19%的女生非常想创业,也有23.88%的女生从来都没有想过创业。同时,64.32%的男生有创业意向,18.67%的男生非常想创业,17.01%的男生没有考虑过创业。相比较而言,男生的创业意愿比女生强烈,但两者相差并不大。

(二)大学生创业意愿的专业类别比较

地方高师院校的专业类别分为师范类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通过图2可以看出,地方高师院校的专业类别是否会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造成影响。如图2所示,师范类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大学生有创业意向的人数所占比例相差只有1.54,非常想创业的人数所占比例相差仅0.63。由此可见,大学生在选择创业的过程中,专业类别对创业意愿造成的影响非常小。

(三)大学生创业的地域及行业选择

图3和图4显示的是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对于创业地域及行业的选择情况。可以看到,选择到“大西北”创业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总数的40.35%,其次是选择到“大城市”创业,占总数的33.12%,仅有6.75%的大学生选择去“农村创业”;关于大学生创业时首选的行业,31.56%的大学生选择了“零售业”,38.85%的大学生选择除“零售业”、“开办工厂”、“种养殖业”以外的行业。由此可见,大学生创业的地域选择以“大西北”和“大城市”为主,行业选择则是以科技含量、门槛较低的“零售业”为主。

(四)大学生创业必备的素质比较

对多项选择题“您认为大学生创业具备的基本素质应该有哪些?”的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认为创业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是“出色的沟通及交际能力”,占总数的82.81%,其次依次为“良好的社会关系”、“强烈的挑战精神”及“管理及领导艺术”方面,分别占总数的47.00%、43.69% 及41.01%,而“较好的专业知识”仅占总数的27.29%。由此可见,地方高师院校开设的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应该加强大学生的沟通及交际能力以及领导与管理艺术等方面的培训与指导。

三、大学生创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即态势分析,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 (Weakness)、机会 (Opportunity)、威胁(Threat)。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因素,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利用系统分析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相应结论,而其结论通常具有一定的决策性。本研究在进行问卷设计时,就大学生创业具有的内部优势、劣势以及外部机遇与威胁以开放性题目要求大学生作答,并据此进行分析,得出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创业的SWOT矩阵。

(一)优势分析

大学生创业的SWOT矩阵

笔者对西北师范大学641名大学生所作的抽样调查中,对于多项选择题“您认为大学生创业相比于其他群体具有哪些方面的优势?”69.1%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群体创业的优势是“年轻有活力”,59.1%认为“专业素质高、学习能力强,有创新精神”是大学生群体创业的优势,同时,还有33.4%和31.3%的大学生认为“专业素质高”和“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能力强”也是大学生群体创业的优势。“团体协作能力强”则是大学生在开放性题目中对大学生群体创业具有优势的补充。

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同普通大学生一样拥有现实或潜在的“自主创业”的欲望,对未来充满希望,年轻有活力,勇于拼搏,善于学习。而这些优势恰恰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专业素质较强,对事物有较强的领悟力,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强,接受新鲜事物快,且能够在互联网络上搜寻到许多信息,大学生的这些优势使得他们容易发现和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和商机;没有成家的大学生暂无家庭负担,其创业很可能获得家庭或家族的支持[1]。

(二)劣势分析

关于“觉得自己作为本科生,在创业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33.4%的大学生认为“经验不足,缺少社会关系”是创业的最大劣势。同时,在开放性题目“学生创业群体与其他社会阶层相比,劣势体现在哪些方面?”“创业心理准备不足”、“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容易知难而退”以及“师范类专业的局限性”出现的频率较高。这说明,与一般的创业者相比,大学生创业群体确实存在不小的劣势。

首先,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在创业时具有其特有的劣势,即师范类专业的局限性。师范类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教育多以教学法和相关的专业知识为主,缺少管理学、经济学等专业的学习,对创业的帮助不大,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次,和普通大学生创业者一样,高师院校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社交技能,不善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缺乏理解他人并与之友好相处的能力。再次,大学生缺乏吃苦精神和艰苦奋斗意识,且眼高手低,喜欢纸上谈兵,创业设想大而无当,对市场预测过于乐观;急于求成、缺乏市场意识,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挫折易于放弃。最后,大学生没有社会关系和关系网络,所能获得的市场信息十分有限,能够寻求的人力资源范围也十分有限。

(三)机遇分析

当前大学生创业面临着难得的外部机遇。

就政策层面而言,中央和地方政府也已经充分认识到自主创业对促进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如2007年颁布的《就业促进法》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2010年,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中央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和《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具体实施问题的公告》,提出了为大学生创业减免税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对于地方高师院校的大学生创业者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为师范类大学生创建民办学校提供了更好的政策支撑和平台。

在宏观经济背景层面,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宏观经济环境不断好转,创业的机会越来越多。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些都为高科技类创业和咨询服务类创业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四)威胁分析

首先,大学生群体创业面临来自普通创业者的竞争。普通的创业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学历层次较低的群体为生计需要所进行的创业,比如下岗工人、无业者等。另一种是在职场打拼数年之后,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创业者。后者本身具有较高的水平和能力,又拥有了相应的经验,因此比大学生创业有着较强的竞争力[2]。其次,来自家庭的压力。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一半以上的家庭不会支持自己的大学生子女自主创业。家长们更希望孩子在毕业之后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即使薪资不高。他们普遍认为稳定的工作风险较少,而社会环境复杂,孩子缺乏社会经验,容易上当受骗,创业成功的几率较低,所要承担的风险较大。再次,大学生创业者无力承担创业失败的后果。大学生们普遍认为创业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创业的资金只能来自银行贷款和家庭的全部积蓄,创业一旦失败,将无法承担所有后果。最后,地方高师院校为创业者提供的管理咨询和服务有限。地方高师院校的教育是师范类专业与非师范类专业共存,限于资源的不足,难以利用专业的创业研究中心或商学院的资源为创业学生提供管理咨询和服务以及技术研发支持平台。

四、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

通过第二部分对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分析及第三部分的SWOT分析显示:大学生创业不仅受自身因素的作用,也受到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笔者尝试针对政府、学校和大学生自身提出以下对策,以更好地为大学生创业服务。

(一)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为大学生创业群体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现有政策以解决就业问题作为出发点,而且政策扶持的重点在于大学生开展个体经营方面。这些政策涵盖面及力度较小,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根本是杯水车薪。另外,大学生创业鼓励政策在全国不平衡,除了上海、北京等少数地方出台和实施了一些比较有成效的大学生创业政策外,其他大多数地方政府未出台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即使出台的创业政策也不具有可操作性,只是对中央文件精神的简单呼应。在问卷调查中,关于“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应该进行哪些方面的扶持?”34.3%的大学生选择了“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支持”,25.4%选择了“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服务机构提供服务”,24.8%选择了“贷款及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鉴于此,笔者认为我国各级政府必须充分发挥职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包括创业激励、创业机会、创业技能、创业资金、创业咨询服务等系统内容,并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同时增强公共服务意识,提高服务办事效率,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创造公平健康的竞争环境,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二)地方高师院校应实施课程改革,由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过渡

关于“希望通过怎样的途径获得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18.7%的大学生选择了“校内开设有利于创业的课程”,由此可见,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渴望获得创业知识,渴望院校开设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因此,地方高师院校应该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表现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就是从“刚性”转变为“柔性”的过程[3]38。首先,地方高师院校要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突出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并拥有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其次,优化课程内容,开设提升学生管理及领导能力,有益于自主创业的公共选修课,如:创业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再次,在问卷调查中,有38.8%的大学生希望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因此,高师院校须增设实践课,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和创业辅导,美国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值得借鉴:美国大多数院校创业教育的教学突破课堂的局限,创新了一些实践性强的学习方式,如创业计划、学生创办企业、向企业家咨询、计算机模拟创业、与创业者会面、案例分析、田野实践等[4]132。

(三)地方高师院校应建设适合创业教育的师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技术支持及指导

对于开放性题目“学校应该在哪些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服务”,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应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及指导,由此可见,地方高师院校在这一方面做得不够,须建设适合创业教育的师资,为创业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要培养和打造这样的一支教师队伍,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制定特殊政策,吸引高学历的创业管理人才担任教学任务,或聘任学历不高但具有丰富的创业、管理经验的企业家来校兼任讲师、客座教授。二是创设条件,选送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校攻读MBA或到企业挂职锻炼,学习管理及领导的理论知识,积累经验,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服务[3]40。三是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如美国大学的退休主管服务队(SCORE)由具有多年经营和管理经验的退休人员组成志愿者咨询团,他们通过网络和实地考察为创业者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每年参加咨询超过30万次,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4]133。

(四)大学生应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成长为成熟的创业者

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即“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运用到大学生创业这一具体实际中,应该这样理解:在具备了良好的外部创业坏境之外,大学生自身创业水平和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创业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环节。第一,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应正确认识和看待大学生创业,对创业过程有正确的认识和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第二,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做到向书本学习、向市场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成功人士学习、向企业家学习,使自己的能力素质不断提高。第三,选修学校开设的创业课程,积极参加学校的创业实践活动,积累丰富的创业知识和创业实践经验,为自主创业作充分准备。

[1]王文山,潘长海,王红英.基于SWOT分析的大学生创业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9,(9):51.

[2]胡敏,陈立俊.基于SWOT分析的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创业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8,(11):130 -131.

[3]肖伟红.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调查及其培养策略研究——以宜春学院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郭丽君,刘强,卢向阳.中外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的比较分析[J].高教探索,2008,(1).

猜你喜欢
师范类院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阅读与写作:高职师范类学生语文课堂核心教法初探
大学生之歌
浙江:中职非师范类专业新教师需进课堂下企业
浅析师范类高校化学实践教学的改革和探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