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治疗用于口腔修复效果观察

2012-11-17 13:21杜路庄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34期
关键词:牙周病间隙牙齿

杜路庄

正畸治疗用于口腔修复效果观察

杜路庄①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用于口腔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需要及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正畸治疗,观察6个月疗程,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疗效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用于口腔修复,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对于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口腔修复; 正畸治疗; 临床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自身形象的关注与期望也越来越高,拥有一口整洁的牙齿,无论是对于提高自信,或者社交礼仪,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根据对临床病例实际观察,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疗效进行对比,探讨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作用,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根据需要及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8~39岁,平均(25.6±6.3)岁;病例中深覆患者14例,侧牙倾斜患者8例,牙齿缺损5例,其他类型患者3例。观察组的30例患者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19~40岁,平均(26.2±5.8)岁;病例中深覆患者12例,侧牙倾斜患者7例,牙齿缺损6例,其他类型患者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比、基础病症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包括正常修复和局部安装活动义齿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取正畸治疗。正畸修复治疗包括:光固化修复治疗、活动桥修复治疗、瓷贴面修复治疗、固定桥修复治疗和粘结桥修复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根据不同患者口腔情况对症提出方案,就方案可行性和问题与患者进行交流,在取得认可后开始施治;对患者提取模型并拍摄X射线影像的口腔全景片,进行具体测量和数据分析,制订出适合患者情况的正畸修复治疗方案。

前期准备工作。进行正畸修复治疗前,应首先对患者口腔进行清洁检查,将患者之前的不良修复体拆除;对患者其他牙病(如牙体病、牙髓病、牙周病等有关疾病)预先进行治疗;检查牙槽骨以及颞颌关节,确认并排除患者可能存在的其他病变及无骨缺损等情况。

对不同患者正畸治疗方法。对于安氏Ⅰ、Ⅱ、Ⅲ类患者,采取固定矫治的方法(比如用方丝弓等手段)对牙齿进行矫正,先将牙齿(用镍肤丝)排齐整,然后采取牵引的方式对错颌畸形进行调整矫正,把颌位置调整好,让患者恢复到正常的咬合状态;对牙齿有缺损的患者,应根据口腔实际情况,在不影响咀嚼的情况下尽量符合美观要求来排列牙齿,在稳固期后对缺损牙齿进行集中修复;对于牙齿间隙过大,经过内收排齐后仍存在问题者,稳固期后统一再对牙齿进行间隙修复。

1.3 观察分析指标 对患者治疗达到一个疗程后,对疗效进行评估,包括实际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可能存在的不良情况进行观察。

1.4 疗效判定 口腔症状得到显著改善,面部形象及手术效果均得到患者满意,视为良好;口腔主症状得到改善,达到治疗目的,患者基本满意,视为一般;没有达到治疗目的,患者不满意,治疗失败,视为无效。良好和一般均为治疗有效,统计有效率。患者满意度根据满意患者例数评定。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及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30例患者通过正畸治疗,将牙列排列整齐,将前牙的内倾、外倾、反牙合和深覆等情况进行矫正,合理分配牙间隙使牙轴直立,并为牙齿间隙提供足够的修复体间隙;最后通过对缺损和间隙的修复使牙齿处于良好的咬合状态;治疗后不仅效果美观,同时对患者口腔发音有所改善,患者满意度达到100%。两组患者疗效及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及满意度比较 例(%)

2.2 正畸修复治疗安全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 全部患者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患者共11例因为无效或疗效不佳,出现满意度差的情况;其中6例无效,有4例感觉影响美观,有1例出现稳定性差。观察组患者全部满意,没有影响美观,也没有稳定性差等不良反应情况出现。证明采取正畸治疗安全可靠。

3 讨论

口腔修复学包括对牙周病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矫治,通过使用符合人体生理的方法,制作出各种人工修复体,用来修复改善口腔及面部各种畸形,使之矫正并美观[1]。正畸治疗是通过调整上下颌之间的位置关系,结合上下牙齿之间、牙齿与颌骨之间位置以及联系他们运动的肌肉和神经的不正常情况,对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方法[2]。少年阶段(10~15岁)是进行正畸治疗的最佳时机,治疗周期通常需要1~2年时间。因此,越早进行治疗并且选择正确的修复治疗方法,越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成年患者情况相对更加复杂,需要的治疗周期也更长,基本主要是考虑功能性,以控制牙病为目的,配合修复损坏及间隙[3]。与青少年相比,成人更容易复发,所以,要想获得稳定效果,还需要长期坚持治疗,通过较长时间的保持对于正畸后的疗效稳定能起很大作用。

在临床过程中,进行正畸治疗前已经对牙周病等进行过治疗,在进行正畸治疗时,已经对牙龈组织进行再建,使得牙周病得以恢复正常,因此,不用待到牙周病痊愈便可开始进行正畸治疗,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等待足够的保持时间,让牙齿排列基本稳定后,方能进行最后的永久性修复,这样才能保证疗效的持久。本文通过实践分析,正畸治疗用于口腔修复,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发生,对于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1] 闰伟东.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学,2010,9(5):69-71.

[2] 熊莉.成人牙列间隙正畸修复联合治疗18例效果观察[J].交通医学,2008,22(1):92-93.

[3] 韩秀芳.成人修复正畸矫正45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12(26):146-147.

10.3969/j.issn.1674-4985.2012.34.073

①广西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 广西 贵港 537100

杜路庄

2012-08-20) (本文编辑:连胜利)

猜你喜欢
牙周病间隙牙齿
间隙
飞行过载及安装间隙对主安装节推力测量的影响
可怜的牙齿
给你
苦难的间隙
如何保护牙齿?
胃食管反流病与牙周病的相关性
牙周病致错畸形正畸治疗中邻面去釉治疗的效果研究
爱护牙齿要注意的事
恒久性修复体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