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残疾人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测量与比较

2012-11-20 09:20马子媛张殿君王俊刚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测验残疾人态度

马子媛 张殿君 王俊刚

态度是指个体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1]。态度通常以两种形式存在: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内隐态度是指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对象的情感倾向、认识和行为反应[2]。个体的外显态度极易受到社会赞许效应的影响,而内隐态度则不会并能保持稳定。本研究欲借助外显量表及 I A T测验全面考察大学生对残疾人的真实态度;并借此考察就大学生对残疾人态度这一议题,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的参与者来自于牡丹江医学院60名本科学生,均自愿前来参加。所有被试均能熟练使用电脑,视力正常,以前没有参加过类似的实验。最后有效被试56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31人。

1.2 方法 先进行 I A T内隐联想测验测量其对残疾人内隐态度,随后采用大学生对残疾人态度问卷进行外显态度的测量。

1.2.1 大学生对残疾人态度问卷 本研究所使用的外显态度问卷是福州大学郑曦(2007)修订的大学生对残疾人态度量表。此量表经修订后共有24个题目,其中有18个反向题,含有行为误解,乐观人权,悲观绝望3个主要因子,3因子累积解释总方差的42.3%。量表采用6级评分。该量表同质信度A lpha系数为0.689~0.855,重测信度为0.833,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计分时将反向题转化为正向题来算,量表总分为各个题项的得分相加,分数越高表明对残疾人态度越积极正面[3]。

1.2.2 内隐态度的测量 本研究对内隐自尊的测量采用Greenwald的内隐联想测验(以下简称,I A T)。并遵循Greenwald等所设计的内隐联想测验程序的基本原理,I A T实验程序采用美国 Inquisit专业软件自行编制,通过计算机呈现目标词汇与属性词汇,反应键设定为“E”键和“I”键。概念词来自前期广泛征集及网络搜索,采用李克特量表5级记分,最终选取均值4以上的词汇。属性词来自于以往内隐实验研究中的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共76个,同样采用5级记分(5分非常喜欢,1非常不喜欢),最后选取喜好程度4.0以上的积极词汇及3.3以下的消极词汇。实验采用 I A T测验7步骤,见表1。

表1 内隐联想测验步骤之说明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 果

2.1 大学生对残疾人外显态度测量结果与比较 本研究将I A T实验中反应正确率低于80%的4名被试的数据删除,因此最后不论内隐或外显量表均仅使用56名被试的资料进行分析。

将56名被试的大学生对残疾人态度量表的施测结果依上述量表的计分方式,计算出男生、女生在总量表得分及行为误解,乐观人权,悲观绝望3个分量表得分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见表2。从总体平均分来看,对残疾人有积极的态度。

2.2 大学生对残疾人内隐态度测量结果与比较 本研究IA T数据处理按照Greenwald,McGhee和Schwart提出的记分方法,先把低于300m s的反应时记为300m s,大于3000m s的反应时记为3000m s,对错误率超过20%的实验数据予以删除,接下来对所有原始反应时数据进行对数转换,再对联结任务1和联结任务2分别计算其平均反应时。最后,把联结任务2的平均反应时减去联结任务1的平均反应时,这样得到的数据便是被试关于内隐态度的强度。接受实验的被试60人,获得的有效数据为56人。

表2 不同群体大学生对残疾人态度量表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

表2 不同群体大学生对残疾人态度量表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

分量表 男(n=25) 女(n=31) 总计(n=56)行为误解 6.179±7.900 5.321±10.743 5.750±9.354乐观人权 10.643±4.531 10.107±4.947 10.375±4.708悲观绝望 16.107±5.827 10.107±4.947 16.071±5.679总量表 32.929±14.100 31.464±16.917 32.196±15.448

表3 内隐态度I A T实验中不同任务的平均反应时(m s)比较()

表3 内隐态度I A T实验中不同任务的平均反应时(m s)比较()

注:*P<0.05,**P<0.01,***P<0.001

相容联结 不相容联结 t P IAT词汇 645.210±129.567 1309.682±283.545 18.676* * * 0.000

由表3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相容联结的反应时快于不相容联结的反应时,其反应时配对t检验差异极为显著(t=18.676,P<0.001)。这说明前者是相容联结,后者是不相容联结。表明在与健全人比较时,被试对残疾人的内隐态度倾向于消极的。

2.3 大学生对残疾人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关系比较 将内隐与外显结果做近一步的分析与比较:将每一名被试的步骤四与步骤七平均反应时做对数转换后,两者差值即I A T效应。为研究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之间真正的相关关系,本研究将其中2个量表分作为控制变量,分别求第3个量表分与IA T效应的偏相关系(处理前所有数据经过标准化)。

由表4可以看出,内隐I A T效应与外显量表中各分量表的偏相关系数均不显著,表明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是相互独立存在的。

表4 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3个分量表的偏相关

3 讨 论

3.1 大学生对残疾人的外显态度 本研究所使用的外显态度问卷是福州大学郑曦修订的大学生对残疾人态度量表。在本研究中其累积解释总方差的42.3%,有些偏低,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调查中发现从未接触过残疾人的比例高达50%,可能对于有的题目,被试不知道怎么回答。从总体平均分来看,对残疾人有着积极的态度。

3.2 大学生对残疾人内隐态度 对所有被试的相容任务反应时和不相容任务反应时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被试的相容联结反应时小于不相容联结反应时,且差异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这表明,大学生将残疾人和消极词汇联系的更紧密,对残疾人的内隐态度更倾向于消极的。

Greenwald等人以效果量d值作为敏感性指标,d值越大,表明测量工具越敏感。本实验的效果量d=2.49,一般认为d=0.8即为大的效果量。可见本研究所编制的I A T内隐联想测验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同时也证实了I A T实验技术能够有效地测量大学生的内隐态度。

3.3 大学生对残疾人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关系比较 从比较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研究结果来看,内隐I A T效应与外显的各分量表均不相关,表明了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是相互独立存在的。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如王建峰等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内隐和外显成就动机是2个相对独立的动机系统[4]。刘婉娜的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对同性恋内隐和外显态度是分离的[5]。徐雪的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内隐、外显自杀态度显著不相关,呈“分离”状[6]。这不仅说明了在个体的概念中存在着2种不同的态度,也印证了Wilson和Lindsey[7]假设的其中一种双重态度模型:独立系统模型。

早期的心理学家都是以自陈报告的方式测量人类的态度,但却发现受试者的自我报告结果会受到社会赞许的影响,受试者自我整饰而呈现出某种态度,以达成社会所期许的态度。但是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证据显示有些态度的运作方式是以意识之下的历程在运作的,如陈红花、张力为研究(2007)中的结论,在自尊方面,外显认知比内隐认知更容易受社会赞许影响[8]。

又如本研究的主题-个体对残疾人的态度,当使用内隐态度测量时,个体因察觉不到这个程序的研究目的,所以难有印象整饰的行为发生,而能更正确地测量出受测者的态度。因此在对态度的测量上,仅仅采用自陈量表进行测量,往往是无法获得被试真实态度的,要想对被试的态度进行准确的测量,应该同时兼顾内隐测量和外显测量2种方法[9]。这也提醒我们对于一些“敏感”行为进行态度调查,外显的测量结果还需要内隐的测量结果补充,而且这个补充应是必不可少的[8]。通过此次研究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意识到,残疾人应当与其他健全人一样享有平等机会和人权等思想观念。但他们又容易受到社会主流对残疾人误解的影响。对残疾人持有定势的看法,而对残疾人乐观向上的积极面关注较少。

选择大学生群体作被试是因为他们是将来社会的主要力量,他们的认识和价值观将会成为社会的主流。本研究希望能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在潜意识里对残疾人的态度是怎样的,也许这样的态度又会以内隐的方式影响他们的行为。大学生们应该做出更多意识层面的努力,要多关注接纳残疾人,多增加与残疾人的接触与沟通,促进了解。

[1]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87-190

[2]Greenwald A G,BanajiM R.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A ttitudes,selfesteem,and stereotypes[J].Psychological Review,1995,102(1):4-27

[3]郑曦.大学生对残疾人态度的研究[D].福州:福州大学,2005

[4]王建峰,王凌飞,李欢,等.大学生内隐、外显成就动机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6):700-702

[5]徐雪,贾树华.大学生内隐、外显自杀态度与抑郁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1):1373-1374

[6]刘婉娜,马利君,罗嘉洁.大学生对同性恋内隐及外显态度的比较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2):1194-1196

[7]Karpinski A,Hilton J L.Attitudes and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1,81(5):774-788

[8]陈红花,张力为.社会赞许能否调节内隐认知与外显认知的关系[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1):45-49

[9]张林,张向葵.态度研究的新进展-双重态度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2):171-1761

猜你喜欢
测验残疾人态度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数字测验
态度决定一切
我骄傲
你知道吗?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