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王海鸰的婚姻题材作品创作

2012-11-22 05:39朱丽宇
剧影月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婚恋人生观婚姻

■朱丽宇

1999年一部创造了中国婚外恋题材先河的电视剧《牵手》以其温情平和的叙事方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部电视剧甚至被誉为“中国荧屏的《克莱默夫妇》”,创造了当年的收视率神话,与之同时这部戏的女编剧王海鸰——有着“中国婚姻第一写手”之称的女作家也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此后的《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和《牵手》形成了她作品中最经典的婚恋三部曲。就是这样的一位对婚姻有着独特见解和剖析的女作家,她自己的生活和婚姻经历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丰富。她的恋爱、婚姻生活前后加起来只有几个月,那么这位婚姻失败的女作家透过什么样的视角,一次次挑起婚姻这个最新鲜也最陈旧,最温馨也最惨痛,最丰富也最乏味,最给人安定感也最折磨人的话题。

一.平淡的故事情节、复杂的人物关系构建的叙事结构

其实在我们的银屏中也不乏一些大喜大悲、轰轰烈烈的婚恋苦情大戏,情节曲折离奇,男女主角每天都活在歇斯底里的情感纠结中,轰轰烈烈得让人觉得难以置信,或让一个人承受所有苦难攒足了观众的眼泪。在一片审美疲劳中,王海鸰却另辟蹊径,以朴实的风格,打开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王海鸰曾说过:“现代婚姻的不幸比之过去要外化了许多。不知你是否注意到我的作品一直在正面面对这个现实,本质上它是悲剧的,但是我又希望它能给人希望。”但是这种外在和悲剧王海鸰始终是从现实出发、贴近现实生活的,没有使用大起大落的叙事模式,她的故事里没有非常意外的事情,也没有离奇的情节,凭借一个个主流而非边缘的生活故事却在观众群体中获得广泛共鸣。但是在王海鸰的笔下,人物形象是丰富多彩的,而且这些人物形象在一部戏中都有纷繁复杂的联系,但是在种种副线中的人物却又更好地阐述了作品的同一主题。如在《牵手》中的夏晓冰和未婚夫的恋爱关系、房东夫妇的婚姻相处之道都展现了不同的婚姻状况和婚姻存续期间的各类矛盾,《新结婚时代》中简佳和顾小北、顾教授和小夏,何建国的兄嫂一系列人物的婚姻关系都深刻地揭示了新结婚时代这一主题。

二.深入的挖掘、敏锐的洞察,关注中国时代发展下的婚姻新形态

中国的城乡差异、地域差异、职业差异造就了很多新的婚姻形态和错综复杂的婚姻关系,比较特殊的就是婚姻中的错位,所谓的错位就是与人们传统意义上的条件般配不一致,比如门当户对、男小女大、男高女低等等。时下一直都被人津津乐道的凤凰男和城市女孩的婚姻问题,一些农村骄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名牌大学,大学毕业后,在事业中也有所作为,往往他们被冠以凤凰男这一称谓,他们没有殷实的家境,自卑又敏感、脆弱又多疑,加上夫妻双方农村和城市家庭的不同生活习惯、教育背景让在大都市成家立业的他们面临着更多的窘境。

这些男女主人公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关系、阅历条件注定他们的婚姻生活不会平静。他们之间在一起维系婚姻关系的是真爱,只不过在一系列生活家庭琐事中让他们的承受底线不断受到冲击,一方面这种压力来自于社会的大潮流,家庭的氛围,一方面是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在经历过种种考验后,有的就渐渐偏离正常的轨道。这种婚姻形态,更加引起人进行深入的思考,婚姻不光是两个人的结合,而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如何冲破传统的束缚,在这些压力中寻求平衡点,坚守真爱,都是王海鸰的作品所探讨的问题。这些问题一直都存在着,而王海鸰就能凭借对婚姻问题的敏锐的理解和洞察,抢占先机,往往她的作品出现之后,就能形成该话题的热议,甚至在《牵手》过去了十多年,现在小三问题还是时尚,《不嫁则已》之后剩女婚恋题材的跟风作品接踵而至。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作家的成功之处。

三.客观的人物描写和评价、婚姻观价值观的哲理思考

在日益繁杂的社会形态中,人们变得越来越浮躁,心态也在发生着变化,第三者、婚外恋等敏感话题不停地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婚姻保卫战时刻在真实的上演。少女朦胧的的初恋,大龄女青年的焦虑,面对有妇之夫的诱惑的挣扎,恋爱的幸福,新婚的甜蜜,初为人妻即为继母的尴尬,养育孩子的艰辛,离婚的苦痛……这些在王海鸰的作品中都被很好地诠释出来,正是凭着对中国婚姻状态的深层次理解,她更能用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视角去表现当下中、青年家庭的困扰和矛盾,触动当下观众的视觉神经,在她的作品中无论是耄耋老人、中年伉俪、青年佳偶都能在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引起强烈共鸣。为什么生活好了,有些东西却丢失了?

王海鸰对生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人们对于‘过好日子’有一种思维定式,似乎只有在公认合适的模式下才是幸福生活的模本。其实,生活可以有多种选择。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就像我不知道美满婚姻中的女人有多幸福一样,但我可以肯定我比那些在不幸的家庭中硬撑着的女人要幸福得多。我一个人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去生活,很自由。”作为女性,她对生活的种种感悟和思考,造成了她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婚姻问题从来都是双方的责任,小三现象也好、凤凰男现象也好,都不是婚姻失败的主导原因,婚姻的解体往往是双方人生观、价值观的背离导致的对婚恋观的偏差,我们看到《中国式离婚》夫妻双方没有第三者的插足等外在诱因而导致的婚姻悲剧。林小枫没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处理问题偏激,不够理智,甚至歇斯底里。在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王海鸰的用心良苦,这种近乎撕裂的人物形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大有所在,这不得不引起人进一步反思。对于婚恋中的女人,如果不能摆正自己,冷静处理婚姻中的问题,最终会走入死胡同,渐行渐远。她的作品也显而易见地在给女性敲响警钟:女人永远不能失去自我,正确地处理婚姻与感情问题,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

婚姻就像品茶,开始时清新,日子久了就会趋于平淡。在急功近利的外围环境中,外因和内因同时给人们的婚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我们应该放慢自己的脚步,进行沉思。王海鸰的婚姻题材作品的成功很大程度是来源于她对婚姻问题灵魂深处的思考、对生活中出现的婚姻问题进行的严肃的拷问,为她带来的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她运用了细腻的笔法,以女性独有的视角剖析中国现代都市婚姻的千姿百态。这些故事似曾相识,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烙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引领即将走向婚姻、或在深陷婚姻围城的人们树立正确的婚姻观。但愿我们能从王海鸰的婚姻作品中找到幸福的金钥匙,希望徘徊在婚姻十字路口的人们不再迷茫,受到种种启发,在各自的婚姻生活中真正地拥有自己所认可的那种幸福。

猜你喜欢
婚恋人生观婚姻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人生观(一)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青年婚恋现状数据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
婚恋心理探秘
门当户对的婚姻最幸福?
阅读理解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