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产业集群升级的对策研究:基于文化、艺术与商业融合的视角

2012-11-22 02:38陈莎莉
中国陶瓷工业 2012年6期
关键词:景德镇集群陶瓷

张 纯 陈莎莉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景德镇333403)

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个体私营陶瓷企业由于机制灵活而迅速发展,景德镇陶瓷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从勘探、科研到教育,形成了一个布局完整、结构合理、配套齐全的陶瓷产业集群,出现了以日用陶瓷为主体,艺术陶瓷、建筑陶瓷、工业陶瓷、特种陶瓷等子行业共同发展的局面。景德镇成为我国重要的陶瓷生产与出口基地、科研教育中心。

陶瓷产业集群创造价值的过程,是由一系列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增值活动构成的。它包括研究、开发、设计、试制、原材料与设备采购、产品生产、物流、仓储、营销、服务等环节,这些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状网络结构。很多企业由于规模小,力量单薄,无力独立创牌,却凭借着地理位置接近、文化背景相似、产业相关性、知识外溢性持续发挥优势。地理上的临近性降低了交易成本与生产费用,专业化分工催生了集群的规模经济,学习效应加速了知识积累、新技术的推广。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陶瓷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与创新源泉。

具体说来,景德镇陶瓷产业集群在发展前景上,具有以下特征:(1)陶瓷产业是一个可以和生命、信息、能源、空间、海洋、新材料等六大学科领域挂钩的行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天然森林资源的枯竭,陶瓷材料是最有可能受到重视的替代材料。(3)陶瓷产业可以利用地球上最丰富的黏土、矿石资源,在利用废渣、废弃物资源保护产业链中有很强的代偿互补性。(4)陶瓷制品具有难以被其它制品所替代的可拓功能性、稳定性、实用性、文化艺术性、实用性。它既是实用品,又可用作装饰材料、艺术品。(5)景德镇陶瓷产业集群最成熟、最富特色,具备开拓国际市场的条件与能力。

0 产业集群升级的一般模式

产业集群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的一个特别领域,集聚着一组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的制度和协会,通过这种区域集聚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构建出专业化生产要素优化集聚洼地,使企业共享区域公共设施、市场环境和外部经济,降低信息交流和物流成本,形成区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竞争力。近20年来,以产业集群化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地方经济的崛起,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Gereffi(1999)首次提出了集群升级;Kishimoto(2001)从价值的角度将产业集群升级定义为集群放弃低附加值的活动而转向高附加值的活动。

关于集群升级的模式与路径,目前影响最大的是Humphrey & Schmitz于2000年提出的四层级升级理论,即从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价值链升级。工艺流程升级是指通过对工艺、生产流程的改造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升级是指通过引进新产品、改进老产品,提高产品更新能力;功能升级是指进入产业的高附加值环节,如研发、设计、营销、品牌等环节,实现从代工生产(OEM)到自主设计(ODM),再到自主品牌(OBM);价值链升级是指把从一个特定产业环节中获得的能力应用到新的产业领域中。集群升级的内在行为与外在表现如表1所示。

1 景德镇陶瓷产业集群升级的特殊性

1.1 景德镇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情况

表1 集群升级的内在行为与外在表现Tab.1 Internal and external behavior of industrial cluster upgrading

1.2 景德镇陶瓷产业集群升级的特殊性

1.2.1 难以克服的“成本疾病”

由于信息的传输比以前更容易,成本更低,市场中参与竞争的企业数量急剧增多,消费者的选择倾向由于信息的快速流动也动态地改变,顾客的忠诚度通常都是有限度,并且对价格波动比较敏感。每个企业一般都了解,潜在的购买者对其供给价格的可能变化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以及竞争者对价格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综合考虑交易成本、顾客的反应及企业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企业会更偏好使用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策略来获取市场。

而景德镇以日用瓷、艺术瓷为主,在产量上明显不及佛山建陶、潮州卫陶,因此,规模经济优势并不明显,大量的传统手工制瓷工艺环节,使其深受“成本疾病”(Ba umol & Bowen,1966)的困扰。可以通过一个形象的对比,来理解这个现象:1664年,12个演员需要2个小时来演出莫里哀的戏剧《伪善》,同时12个会计师工作2小时,以增加在会计总账所有款项的记账;2007年,1个会计师用一个10元的计算器在20分钟内可以完成所有款项的记账,而12个演员表演莫里哀的作品,仍然需要2小时。在景德镇陶瓷产业集群中,当消费品是劳动者的手工艺时,这种现象同样存在。“成本疾病”限制着每一个劳动小时的产出增长,使企业通过标准化生产、扩大生产规模来寻求节约的方法,变得不再那么有效。

1.2.2 集群内部的自稳性风险

集群自产生后就处于动态演化中,如果一个集群地区在一段时间内不能在其主要的技术领域或公司和机构方面构建其能力,就有可能由于外部的威胁或者内部的僵化而失去竞争力(Porter,1998)。外部威胁会诱发集群衰退,但真正决定命运的仍是集群内部的自稳性风险:地理上的临近一方面会降低交易成本与生产费用,另一方面又会导致集群自我封闭;专业化分工一方面会产生集群的规模效应,另一方面也增大了集群内部的协调风险;示范效应与学习效应一方面有利于集群知识积累、技术扩散,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群体思维和战略趋同现象;协同溢出效应一方面使集群内企业享受到外部经济的好处,另一方面却助长了企业的创新惰性。

面对创新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企业往往会选择低成本、低难度、低风险、更具功利性的创新活动,主要集中于产品结构、产品外观设计、包装、款式、规格、辅助功能等方面。这些创新都属于知识外显型创新,实施复制与模仿改进的机会成本非常低。因为缺乏外在力量对模仿活动进行有效制裁,导致创新者利益受损,严重挫伤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使集群最终陷入同质化竞争、低技术锁定的困境,并形成对模仿、低水平创新的路径依赖。

1.2.3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

近年来,在创意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风生水起,引导景德镇传统陶瓷产业集群逐渐向创新型集群发展。创意资本作为向不同产业提供创意服务的第三方,正逐渐取代土地、劳动、货币等传统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本,其资产融合力强、价值创造途径更加多元化,因此,容易实现价值链的横向跨越,收获新的经济增长点。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实质是创意价值链在传统陶瓷产业中拓展的过程,是实施陶瓷产业创意化、城市创意化战略的结果。实体产业及文化领域互动融合,直接推动了陶瓷文化旅游、陶瓷文化会展、陶瓷文化影视、青花瓷乐的发展,还间接带动了工业设计、环境设计、文化教育、娱乐休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物流运输、服务外包等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乘数效应”。文化、艺术创意与陶瓷产业融合的过程,本身就是低端制造业集群向创新型集群升级的过程,推动产业结构由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由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同时城市由制造业中心逐渐转变为服务业中心。

2 文化、艺术与商业融合视角下景德镇陶瓷产业集群升级的对策建议

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产出增加而平均成本下降,会带来价格竞争优势,而景德镇陶瓷借鉴佛山建陶的经验,依靠压低要素价格、扩大生产规模来进行低价竞争的做法,市场并不接受。市场倒逼景德镇另辟蹊径,充分施展自身优势与特色,走文化、艺术与商业融合发展的道路,凭借“一意多用”来获取范围经济优势,不断向创新型集群发展。

2.1 加强政府与市场的协作

政府与市场协作的模式是政府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两种模式的有机结合。在宏观层面上政府负责产业培育的规划引导,以及在税收、土地、融资、人才、基础设施和项目审批等方面出台支持优惠政策。企业根据政府引导和政策诱因,利用自身优势和市场资源聚集方式,负责具体的产品研发设计、商业化生产、市场营销等业务活动。这种模式的运行关键是,政府与市场各司其职,并形成互补互动格局。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调动了政府与企业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将政府决策的随意性与市场运作的自发性降到最低。

2.2 促进文化、艺术与商业的融合发展

传统陶瓷产业仅表现为经济溢出、技术溢出,而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除了经济溢出、技术溢出以外,还有很重要的文化溢出。这就是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源于传统陶瓷产业,又超越传统陶瓷产业的魅力所在。它具有传统陶瓷集群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和独特特征,在区域的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与传统陶瓷产业集聚交相辉映的价值,二者表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逻辑联系。

文化、艺术与经济、技术日益融合,这正是创意产业与创意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具体而言,文化、艺术与商业融合发展的模式有四种:一是技术融合模式,即通过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创造出传统艺术新的生产形态、新的产品形态和新的服务形式,使现代艺术生产同样体现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二是连续融合模式,即通过艺术家和企业家在战略层面的分工与协作,形成双方的连续型身份,以企业家的商业创造刺激艺术的市场化渗透,以艺术家的文化创造推动商业的艺术化发展,从而实现艺术、经济的有机融合;三是一体化融合模式,即通过艺术家向艺术企业家的高度一体化的身份拓展,实现艺术与商业在管理上的高度融合;四是地区融合模式,或采取总部加基地模式,或采取垂直分离模式,将文化与技术、经济融合程度高的艺术产品与融合程度低的艺术产品,分别在商业繁荣地区和低成本地区进行合理配置,从而实现艺术创作与市场推广在不同地域的空间分离与价值融合。

2.3 “一意多用”获取范围经济

一提到景德镇瓷器,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艺术价值或收藏价值,这些则属于观念价值范畴。所谓观念价值,是指消费者、社会群体的精神追求或文化崇尚,它是被产品或服务所包含并能产生“共鸣”的无形附加物,例如品位、意味、情趣、满足感、认同感等等。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从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方面逐渐转向文化体验和精神消费。人们不仅仅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同时也追求商品的观念价值。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有极大的潜力与空间,因此处于价值链末端的消费者才是产业链真正的价值源泉。

顾客需求的多样性使得价值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成为价值创造的起点,从而带动全产业链的价值增值。通过创意价值实现体系的锻造过程,即价值创造→价值开发→价值捕捉→价值挖掘→价值实现→价值最大化,形成一次投入,多次产出的价值转换机制。观念价值的“一意多用”是价值倍增、财富迅速积累的主要方式,因此具有显著的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通过多项活动共享某种核心专长,如艺术设计,来降低产品多样化的成本,使德镇陶瓷产业集群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从而实现范围经济。

2.4 人才制胜战略助力集群升级

创意人才是创意经济的核心资源,景德镇陶瓷产业集群向创新型集群升级,首先要解决人才瓶颈问题。与国内创意经济发达的城市相比,在创意人才储备方面,景德镇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需要花大力气引进与培养人才。吸引一批在海外从事创意事业的优秀人才,特别是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又有国际化视野的海归人才;在有条件的高校设立专门的创意产业学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文化、工艺、营销融会贯通的复合型人才。

然而,如何留住人才比引进、培养人才更重要,地方政府应充分重视创意人才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加强景德镇的基础设施和设施建设,为创意人才提供舒适、安全、生态的人居环境,丰富的文化设施和城市公共生活,富有特色而又精致的城市建筑和空间,便捷的信息网络;积极举办各种大型陶瓷博览会、创意设计展,打造陶艺家、设计师相互交流的平台,激发创意人才创造原创文化产品的激情与原动力,实现创意集群的持续创新。

1 陈莎莉,张纯.基于创意价值链嵌入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机制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2,(18):196~199

2 陈莎莉,张纯.全球价值链下传统产业集群“两难困境”的形成与突破.改革与战略,2012,(8):99~102

3 陈莎莉,蔡付斌.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互动研究.改革与战略,2011,(5):130~132

4 沈全芳,范汉熙.文化经济学研究新进展.经济学动态,2010,(6):140~144

5 厉无畏,王惠敏.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模式·路径.中国工业经济,2006,(11):5~13

猜你喜欢
景德镇集群陶瓷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陶瓷艺术作品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