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烦恼——黄莞《第N次重复》品读

2012-11-30 03:05
中学语文 2012年11期
关键词:男孩子男孩儿成人

柳 青

写评论文字,或是作者的缘故,或是文本的缘故。那么这次,无疑是因为《第N次重复》的巧妙而迷人的构思,令我欲罢不能。因为中国的微型小说创作,还只是一个起步阶段,好的作品并不多见。《第N次重复》无疑称得上是其中的上乘之作。

读完小说,查阅作者黄莞的生平经历时,发现是一片空白。原来在写作这篇小说时,作者还是十七岁的少年。而这篇小说也只是为了千禧之年征文的即兴创作。

于是,想着去了解更多的关于这篇小说的产生背景。在2000年的某一期《中国青年报》曾经举办过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参与其中的评委,都是当时重量级的人物。比如钱理群,比如王蒙,比如余华。而《第N次重复》是在几万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好作品。

当年的小作者并没有沿着文学之路走下去。也据悉,当年获得大奖的作者们,几乎无人在今天真正从事文学创作。这或许是一种遗憾,但更多的是一种思考。因为,文学这条路艰辛、孤独而坎坷,有更好的出路还是别走文学之路。文学,真的只能是一种爱好,要拿来赢得功名利禄,恐怕往往令人失望。这些只是题外话,还是让我们开始阅读小说本身。

“这条小鱼在乎!”当男孩子在沙滩上将小鱼一条一条放入大海的时候,他的内心一定一片空明,他的思维一定非常地单纯。他没有想过这样的举动有什么特殊的涵义,只是出于生命的本能,秉性的善良,人性的柔弱。

多么希望,小作者不是沿着这样的思路走下去,那个在海滩边散步的男人只是一个普通的男子,他为孩子的率真而感动,于是,弯下腰来,带着微笑。当然,这样的构思,就不是小说了,而只是我们内心的一个善良的愿望。故事情节也会在这样的平淡中显出平淡来。

多么希望,那个在海滩散步的男人或许是因为某一个无法化解的矛盾纠结着,正想要走向大海的时候,被孩子那种热爱生命的行为感动,重新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但是,我同样知道,这样的故事太老套了。思想情感的表达也会在散淡中失去分量。

或者就希望,孩子离开了,而男人因为眼前的情景而有了创作的灵感,开始了他的公益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生命的真意,让更多的人去关注身边那么幼小的生命,从而懂得天人合一的哲学真理。但是,仔细想想,这样的构思,还是没有作品如此的安排更具震撼力,更有悲剧意味。

孩子的蜕变,是世俗的成人世界催化的。当孩子在一次次的作秀与虚假后,慢慢学会了虚伪,慢慢懂得,原来出名是如此的容易,获利是如此的轻松。我很担心,能如此透视社会现象的小作者,今后是否会受到这样的思维方式的影响而变得世故,很担心小男孩在这样的世道,当他还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过早地进入到势利的成人社会,今后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当我们的孩子开始用一种成人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看待成人的生活,这样的情景是可怕的。此时,我犹如芒刺在背,深感不安。

总以为,成人世界的那些游戏,孩子们不会看懂。

但是,《第N次重复》让我们如鲠在喉。孩子们不但看清了那些潜在的游戏规则,而且将这样的过程只是通过一个简单的情节就渲染得淋漓尽致。那个单纯的小男孩,在利益的引诱下,慢慢蜕化成懂得作秀、懂得要挟、懂得牟利的市侩。这是一个真正的悲剧,不只是男孩子的,更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悲剧。

总以为,由孩子成长为大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是,《第N次重复》让我们翻然醒悟。只是需要一个契机、一个简单重复的动作、一个非常偶然的时机,就可以彻底改变一个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甚至改变一个孩子未来的人生之路,虚伪是一种最容易模仿的行为、最容易接受的思维。

是的,这篇小说,无论在构思上还是在选材上,都堪称精彩。

《第N次重复》,从一个瞬间、一个动作、一个场景,就展示了小说之美,启示着一种新的思想。通过现实题材的非现实笔法,将复杂的社会游戏浓缩在一个小小的篇幅之中。

男孩子拍摄动作从别扭僵硬到优美,其间的变化那么的轻而易举。我们没有看到男孩子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但我相信,这期间,应该有过挣扎、有过痛苦,也应该有过矛盾的。当年,他是那么自然地怜悯那些即将死去的小鱼,难道,这种悲悯之心是如此轻易就被抛弃了么?难道,人性最柔弱的一面就如此轻易地被名利取代么?难道,对生命的尊重远不如对利益的追求更有意义么?作者舍去了这些心理的描写,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浓缩的情节,一个特写的镜头:

“男孩儿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人人都在谈论着一个善良的男孩儿。男孩儿被一家家摄影公司、电视台邀请,一遍遍在沙滩上重复着几乎是同一个优美的动作。”

从文学的角度来说,这个细节的把握是成功的。因为有了这个情节,整篇小说开始灵动起来,开始变得合情合理。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这个情节又是令人心痛的。小作者竟然将成人世界的游戏看得那么透、那么深、那么明白!

此时,我又想起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成人世界,不能因为不想让孩子过早看到那些丑陋的一面而掩耳盗铃,而应做好自己,还给孩子一片成长的净土。或许,只有孩子们觉悟了,就不再迷茫;懂得了,就不再沉沦;学会了思考,就不再盲从。少年的心事,男孩也好,小作者也好,都不必去猜,也不必过分杞人忧天。

《第N次重复》白璧微瑕之处是结尾的一段似有狗尾续貂之嫌。不必点出交易,或许更耐人寻味。不必再谈鱼儿,或许更令读者遐想联翩。就让小说在一场没有结局的交易中结束,或许更有韵味。

猜你喜欢
男孩子男孩儿成人
养大成人
学舞蹈的男孩子
成人不自在
你好,男孩子
成人学习能力研究反思
嗜夸如命的男孩儿
害怕自己是同性恋的男孩儿
请珍爱我们的男孩子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我是五个男孩儿的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