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以马上运动为例

2012-12-07 07:53杨世勇徐伦占唐照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马术四川省少数民族

杨世勇,徐伦占,黄 波,唐照明,陈 波,陈 勇

(1.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2.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四川 广汉 618307;3.四川民族学院,四川 康定 626001;4.四川省红原县体育局,四川 红原 624400)

四川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马上运动为例

杨世勇1,徐伦占1,黄 波2,唐照明1,陈 波3,陈 勇4

(1.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2.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四川 广汉 618307;3.四川民族学院,四川 康定 626001;4.四川省红原县体育局,四川 红原 624400)

运动录相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四川省马上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认为四川省马上运动具备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民族地域优势,但由于文化、经济、地域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马上运动区域发展不平衡,马上运动发展的生存环境受到挑战。就此提出发展四川省马上运动的对策:加强立法保护,重视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经济、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民间马术训练基地;因地制宜开展马上运动,促进与旅游业的结合;依托民族运动会,进一步提高训练质量。

四川;马上运动;民族传统体育;现状;对策

四川省作为西南少数民族主要聚集的民族大省,现有少数民族人口约260万,民族成分56个,占四川总人口的5.26%。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繁衍孕育了具有厚重历史继承性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1]。马上运动作为一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四川省的阿坝、甘孜、凉山等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该项目不仅有着渊源的历史文化,而且由于具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娱乐性和惊险刺激,以及促进社会交往,树立民族形象,增强民族自信心等特点和作用备受人们关注和喜爱。弘扬马上运动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实际举措,对少数民族人民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直接影响,对西部大开发及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的马上项目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录像观察法

通过录像观察历届红原牦牛文化节以及现场观察红原马术表演,了解四川省马上运动基本情况并获取与本文有关的数据。

1.2.2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查阅了《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与走向》等10余本专著,检索查阅了与马术、赛马相关的国内期刊文献、以及全国和四川省马上运动比赛成绩册、秩序册等有关资料约80多篇,为本研究提供依据。

1.2.3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2007年10月,2010年4月,2011年7月先后3次到阿坝、甘孜、凉山地区调研并发放四川省民间马术开展情况调查问卷120份,收回问卷109份,有效问卷98份,有效回收率89.9%。

1.2.4 专家访谈法

访问了四川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四川省体育局、阿坝藏族自治州红原县文化体育局主管少数民族事务的主要领导,马上运动教练员及部分运动员和民间艺人。同时访问民俗史、体育史学者20余人。

1.2.5 数理统计法

对第5届、第6届、第7届、第8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以及第11届、第12届四川省少数民族运动会马上项目比赛的成绩册和其他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及揭示数据间的相互联系,最终为本文的讨论和分析提供重要依据。

2 研究结果

2.1 我国马上运动概述

马上运动是指速度赛马、走马、跑马射击、跑马射箭、跑马拾哈达、姑娘追、马上摔跤、马上刁羊、马上击球、马术、马球、跑马打枪、骑马点火枪等与马上运动有关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赛马,藏语称“达久”[2],其种类繁多,历史悠久,是各民族在其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活区域和宗教信仰中形成的独特的体育文化现象。

据考古资料证实,中国最早发明骑术的应该是生活在北部的游牧民族。在甘肃河西走廊、酒泉敦煌地区,自古就是氐、羌、大月氏、突厥、匈奴、鲜卑、回鹘等游牧民族居住生息之地。《左传》上说:“翼之北土,马之所生,无兴国焉。[3]”作为六艺中的“御”和“射”都与马有着紧密的联系。马术运动兴于夏,在唐代已达到较高水平。汉魏时期已有对马球、马戏包括舞马和马伎的记载。《艺海》中记载:吐蕃王朝初期,藏族民间赛马极为普遍。唐书《吐蕃传》中也有赛马的记载。到公元7世纪朗日伦赞时期,与邻帮异族之间的赛马便流行开来。关于吐蕃马球传入唐长安的情况,《封氏闻见记》记载:自松赞干布以来,吐蕃曾大量派遣学子在唐长安“国学”就读,于是这些学子将马球技艺带入长安,并传给唐人。并有吐蕃遣使迎金城公主时,吐蕃球队与唐宫廷球队举行马球对赛的描述[4]。但据史书记载,吐蕃时期的赛马,基本局限于王室、贵族和军队中,在民间并未盛行。

到宋、元、明时期,马球和骑射仍受到重视,但清代禁止异族养马和开展军事体育活动,使马术运动由盛而衰。新中国成立以后马术运动得到重视。20世纪50年代末,国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马术运动。1979年中国马术协会成立,1982年加入国际马术联合会[5]。

2.2 四川省马上运动开展现状

四川省作为聚集西南少数民族的民族大省,马上运动主要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等地的藏族、羌族、彝族开展,且以两种形式存在,即民间马术表演和竞技马上比赛。四川省自1995年开始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马上项目比赛,其参加的项目主要为跑马射箭、跑马射击和跑马拾哈达三项。至今四川省马术队已连续参加1995年,1999年,2003年,2007年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马上项目比赛。在四川省境内,马上项目在第11届和第12届四川省民运会中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据调查,民族地区人们普遍喜爱马上项目。在众多爱好者中有15.31%的人不会骑马,82.65%的人没有参加过赛马比赛;在赛马比赛中70.41%的人喜欢传统马术表演,29.59%的人喜欢竞技类马上运动。人们普遍认为赛马是传统习俗、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在民间马术节的调查中,53.06%的人认为没以前热闹,41.84%的人觉得跟以前差不多,变化不大,5.10%的人觉得比以前更热闹了。在马术节上的经济收入调查中,68.37%的人选择了在马术节开展过程中有经济收入,并且主要是通过物资交流和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工具的便利和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观看比赛。

1994年,经过四川省民委和四川省体育局的实地考察、调研,决定在红原马术队的基础上组建四川省马术队,代表四川省参加第5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四川省马术队迄今已连续参加1995年、1999年、2003年、2007年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马上项目比赛,在比赛中,四川省马术队根据多年来对马上项目的认识和探索,把握马上项目快、准、稳、协调的制胜因素[6],共获得了3金2银1铜的好成绩。

2.3 四川省马上运动的发展优势

2.3.1 民族地域优势

四川省马上运动开展地均为少数民族集聚地,其民族传统文化浓郁,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特殊的地域优势自古以来就备受关注。自唐宋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主要经此进行茶马交换,从而形成了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传播古道——茶马古道。如今,在几千年前古人开创的茶马古道上,成群结队的马帮身影虽然不见了,但留在茶马古道上的生生不息的拼搏奋斗精神以及现有的优良马匹和天然牧场,为现在马上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2 群众优势

马上运动是一项集娱乐、健身、表演为一体的运动。马匹的雄壮,美观加之马术表演者华丽的服饰、矫健的身姿、娴熟的马术技巧,总使人看后热血沸腾、流连忘返。在藏族,能骑善射被视为草原的骄子,土生土长的藏家小伙儿人人都是骑马好手,甚至有些藏家姑娘也有超群的马技。在历年的赛马比赛中,人们踊跃报名,群众反响热烈。在经济相对紧张时期,人们也能通过自发组织,自带口粮,帐篷、鞍具等进行训练,为牧区人民带来精彩的表演。

2.3.3 技术优势

优异的技术水平是获胜的关键。为提升马上运动的竞技成绩和观赏价值,四川省马术队教练员经过长期探索,同时根据运动员和马匹特点及竞争对手状况,总结出马上运动“快”、“准”、“稳”、“协调”的制胜规律。四川省马术队对马上项目技术的把握不仅有效的提高了民间马术的竞技和观赏价值,也为四川省马术队在全国民族运动会上取得较好成绩奠定了基础。

2.4 四川省马上运动的发展困境

2.4.1 保护及宣传力度不够,经费较匮乏

马上运动是根据民族习俗,应牧民意愿和出于对马术的热爱而进行的活动及其表演。虽深受人们喜爱,但因发展尚不完善,缺乏相关的保护宣传,四川省马上运动发展缓慢。目前,四川省马上运动基本处于“无管理状态”。平日无人问津,开展经费主要由政府补助、应有关单位邀请的演出费和自筹组成。只有较为大型的节日或重要比赛费用由政府或有关单位负责。此外马上运动的爱好者主要是藏区牧民,经济来源比较单一,只有备战大型比赛时有微薄的训练补助。例如,红原马术队2007年备战第8届全国民运会期间,每名运动员每日只有20元训练补助。

2.4.2 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马上项目面临失传

四川省马上运动主要在阿坝、甘孜和凉山三地开展,在三地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马上运动开展较好的为红原县,红原县不仅有项目开展的带头人,而且群众基础好。为了促进马上运动的发展,在2001年的四川省第11届民族运动会上,组委会在竞赛项目中增设了马上项目。作为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马上运动成为了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最大的看点。马上运动作为正式比赛项目仅仅参加了四川省第11届和第12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到2010年11月的四川省第13届少数民族运动会,马上运动就因参赛队伍少而被迫取消。

2.4.3 文化的变迁及文娱活动的冲击,使马上运动的生存环境受到挑战

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马的交通运输功能的退化,牧民们养马的积极性减退。外来移民的迁入,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交融、渗透以及现代体育的冲击,使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生存形态发生了重要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舍弃传统的放牧生活,开始寻找新的谋生之路。此外,随着教育的普及,牧区学生入学率升高,在家放牧、干活的孩子的数量越来越少。调查显示,80%的人认为现在年轻人的娱乐消遣倾向于新鲜刺激的现代娱乐活动,仅有20%的人认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年轻人中仍占有一席之地。

2.5 四川省马上运动的发展对策

2.5.1 加强立法保护,重视民族文化传承

马上运动除了一般的健身、娱乐、教育价值外,还具有展现民族精神、弘扬历史文化、倡导新的道德观念、推动民族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是连接民族文化的纽带。“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间马术一旦失传,将难以挽回,这不仅是本民族的损失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损失。因此,应组织有关人员对马上运动进行挖掘、整理工作。同时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中,在大、中、小学校中开展有关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这样不仅可以继承和发扬传统体育文化,而且可增进民族团结,树立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增强全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护意识。

实践证明,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形式,如果不通过立法形式加以保护并在财政上予以支持,完全通过自我发展和时常调节,是很难维持其生存的。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立法加强,对包括马上运动在内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势在必行。对于四川省藏族地区的马上运动,更应该重视在民族区域自治法范畴内进行地方性立法保护。

2.5.2 发展经济、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民间马术训练基地

发展经济是开展马上运动的基础。依据目前形势,要开展马上运动仍需以政府为主体,同时利用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建立本地域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多渠道融资,完善马上运动开展所需的场地、服装、器械设施等。

此外,可利用四川省充足的人力资源及马匹资源,建立民间马术训练基地,集训练、表演、培训于一体,实现自身的造血功能。与正规的马术俱乐部相比,民间马术训练基地运营成本较低,大众接受能力较强,这不仅可以使民间马术队自谋发展,解决了资金、就业、待遇等问题,也能在满足大众娱乐需求的同时有效的传播民族传统文化。

2.5.3 因地制宜开展马上运动,促使项目与旅游业的结合

马上运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在部分地区衰微,这虽然与社会文化的变迁冲突有关,但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原因就是缺乏开展马上运动的平台。民运会是展现各个民族传统体育的舞台,是宣传民族文化的“窗口”,但马上运动的开展不能仅仅依靠四年一度的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省民运会。各级少数民族体育协会应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借助于各民族的节日和地方开展的各类活动,因地制宜开展马上运动。如举办民间文化艺术节,把马上项目融入其中,以促进马上项目的开展和相互交流。通过交流,在保持其民族特色的同时,增强其竞技性和观赏性,使马上运动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以迸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拥有了较多的闲暇时间和剩余财富,休闲旅游正逐渐在我国普及。马上运动的传承发展应在展现民族特色的基础上,结合体育生态旅游的大好时机,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突出民族特点和区域特点,注重与民族生态旅游、民族传统节日的结合,形成旅游观光的民族文化链。

2.5.4 依托民族运动会,进一步提高训练质量

四川省的马上运动在全国有一定优势,历届全国民族运动会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应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科学训练,提高训练质量,以专业素质的提高促进民族体育的发展。

[1]霍红.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与走向[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2]索南求着.论玉树马术文化及其特点[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9.

[3]杨栋,曹书杰.禹铸九鼎传说谫论[J].中南大学学报,2010(12).

[4]丁玲辉,平借达吉.吐蕃时期的马球运动与马球传入[J].中国西藏·文化与宗教,2003(4).

[5]中国马友联盟[EB/OL]:http://www.horse.org.cn/bbs/dispbbs.asp?boardid=66&id=7121.

[6]杨世勇,甲央夺尔基.民族传统体育马上运动制胜因素的探索[J].四川体育科学,2011(2).

[7]谢亚龙,王汝英.中国优势竞技项目制胜规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Traditional Sport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Sichuan Province——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n equestrian sports

YANG Shi-yong,et al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 China 610041)

The paper makes a study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questrian sports in Sichuan Province from diverse perspectives,with the result indicating that equestrian sports in Sichuan used to achieve admirable results and it used to equipped with good public basis and regional advantages.But duo to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economic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equestrian sports in Sichuan experienced un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Meanwhile,survival environment of equestrian sports is challenged because of the lack of the corresponding protection and publicity.The paper suggests 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questrian sports in Sichuan:developing equestrian sports according to the local conditions to promote its combination with tourism,further improving the training quality by means of the National Minorities Games.

Sichuan;equestrian sports;ethnic traditional sports pres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G882.1

A

1001-9154(2012)01-0056-04

G882.1

A

1001-9154(2012)01-0056-04

杨世勇(1959-),四川成都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竞技体育研究。

2011-11-23

猜你喜欢
马术四川省少数民族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马术:鲜衣怒马少年时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西班牙 马术周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中共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委名单
马术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