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生存兵法”

2012-12-10 00:59囗杭浙江
云南林业 2012年3期
关键词:猪笼草眼镜蛇蚜虫

囗杭 东(浙江)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自然规律,植物在残酷的环境中为了生存,演泽了一些高智慧的“生存兵法”,令我们也叹为观止。

角蜂眉兰:用“美人计”传递花粉

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计是人类战争中常用的计谋。然而,生长在地中海沿岸地区的角蜂眉兰也会使用“美人计”,角蜂眉兰在春天绽开花朵,滚圆而毛茸茸的唇瓣上,分布着棕黄相间的花纹,模样像雌性角蜂的身躯,而伸向两侧的花瓣,恰似展开的蜂翅。不仅如此,角蜂眉兰还分泌出类似雌性角蜂性激素的物质。在花间飞舞的雄性角蜂见了,以为是异性,于是钻进花中企图交尾。等知道上当受骗时,身上已经沾满了角蜂眉兰的花粉,而后角蜂被另一株角蜂眉兰的花朵吸引,花粉就传了过来。角蜂眉兰就是这样一次次地欺骗可怜的角蜂,达到传授花粉的目的,借助角蜂使自己的后代植物生生不息。

三角叶杨:用“连环计”摆脱蚜虫

三角叶杨原产于北美洲,叶三角形,有齿,下垂,是北美洲特有的黑杨树种。三角叶杨的叶片富有营养,是许多蚜虫爱吃食物。三角叶杨树保护自己采用的是“连环计”。 三角叶杨树首先让一部分叶片分泌一种有毒物质,蚜虫一旦咬了这样的叶片会马上中毒死亡。此外,如果蚜虫飞到那些无毒的叶片上觅食,只要蚜虫咬吃叶片,三角叶杨树木能迅速做出反应,脱落这些叶子,借此抛掉许多害虫。有毒的叶片不能吃,无毒的叶片可能被连同叶片抛落下去,三角叶杨树这种连环计谋让这些蚜虫只能对着叶片望而兴叹。

借用“苦肉计”传播种子

用‘苦肉计”传播种子,这是许多植物一贯采用的方法。这种植物大多数果实味道甘美,营养丰富,而在种子没有成熟前,这些果实的外表青绿而味道苦涩,这就有效地防止了被动物偷吃的危险。等到种子成熟后,果实的外表也脱掉了青绿变为黄色和红色,果肉也香甜可口,以此吸引动物前来品尝。当动物们吃了这些美味的果实后,果实的种子便躺在动物的肚子里开始了长途旅行,最后随动物的粪便排泄在不同的地方生根发芽。

海芋:用“瞒天过海”逃避侵害

在非洲热带雨林中生长着一种特殊的海芋,有许多蛾虫喜欢到海芋叶子上产卵。这种海芋的叶片非常敏感,一旦染上这种蛾虫的虫卵,海芋则会因为叶片坏死而死亡。为避开蛾虫的侵害,海芋会让叶片上出现一种类似已遭到蛾虫侵害而出现的白斑,形成一种保护色,让蛾虫以为它们是营养不良的有病植物而“不屑”侵害。

眼镜蛇草:伪装自己吓唬天敌

眼镜蛇草原产于加利福尼亚北部和俄勒冈南部的山地沼泽。叶黄绿色有红脉,兜帽状,有一具紫斑的附属部酷似蛇舌,整株植物长得就好像处于攻击中的眼镜蛇。为了避免天敌的侵害,眼镜蛇草在生长的过程中慢慢长成“眼镜蛇”的模样。因为“眼镜蛇”是百毒之王,许多动物对“眼镜蛇”都敬而远之。眼镜蛇草那惟妙惟肖的样子看上去好像一群挺起上身、高低错落的眼镜蛇,令一些胆小的动物根本不敢靠近。

凤眼莲:“笑里藏刀”终成公害

凤眼莲是一种浮水植物,根生于节上,根系发达,靠毛根吸收养分,主根(肉根)分蘖下一代。凤眼莲原生长于美国西部地区。这种外表漂亮的凤眼莲花朵蓝紫色,犹如凤眼的鲜黄色斑点,十分绮丽。正是凤眼莲那美丽的外表吸引了许多人盲目引种。凤眼莲简直就是“笑里藏刀”的恶魔,只要在阳光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凤眼莲猛烈增殖,致使河道堵塞,航运严重受阻,灌溉无法进行,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绝迹,极大地破坏了当地的生态,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公害植物。

野生马铃薯:“欲擒故纵”救自己

南美洲的一种野生马铃薯是许多蚜虫的美味食物。为了保护自己的叶子,这种野生马铃薯会用“欲擒故纵”的方法拯救自己。它的叶子上长着两种纤毛,如果蚜虫碰弯了其中一种,它就会分泌出一种胶把蚜虫粘住。如果另外一种纤毛折了,则会有一种气体散发出来。奇妙的是,这种气体竟和蚜虫在遭到瓢虫、草蛉幼虫进攻时发出的警告气味一样,蚜虫就会以为是别的同类在发警报而赶紧逃跑,从而这种野生马铃薯也就拯救了自己的叶子不受侵害。

蚁栖树:“结亲抗敌”

南美洲巴西的密林中,生长着一种桑科植物——蚁栖树。它的叶很像蓖麻,树干中空有节,近似竹子,茎干上密布着无数的小孔。在同一密林中,亦生长着一种森林害虫—专吃各种树叶的啮叶蚁。然而,蚁栖树却能免遭其害,原因是蚁栖树上同时生长着另一种“益蚁”——阿兹特克蚁。蚁栖树中空的躯干,是益蚁的理想住宅。每当啮叶蚁前来侵犯它的住房时,“益蚁”们团结起来坚决将啮叶蚁驱逐出境。蚁栖树正是采用这种”结亲抗敌”的方法保护了自己。

橡树:自制毒素抵制害虫

橡树属于壳斗科,大型常绿乔木。橡树叶子是许多蛾虫的美食,尤其是一种叫舞蛾的害虫特别爱吃。1981年,舞毒蛾在美国东北部的橡树林形成灾害,大面积的树叶被啃得精光。可是,正当美国政府为此感到头痛之时,到了第二年,舞毒蛾突然消失,橡树林重新变得绿意盎然、一派生机。原来,这种橡树在经过蛾虫的侵害之后,橡树的体内会自动生产出单宁酸,这种化学物质有一定的毒性,蛾虫只要多食就会毙命。橡树林依靠自身的单宁酸,终于抑制住了舞毒蛾的蔓延。

“金蝉脱壳”逃避天敌

当人类被敌人围困时,往往采用金蝉脱壳来摆脱困境。科学家发现,有许多植物为了摆脱天敌的侵害,也经常使用”金蝉脱壳”来迷惑天敌。这些植物能长出不同形状的叶子,使自己的面目不断变化,令”敌人”捉摸不定,从而躲过”敌人”的侵害。也有的植物与各种植物群生在一起,可以减弱本身的表征,同时混杂植物所发出的复杂气味,能干扰昆虫的定向能力,使昆虫无法找到它。

含羞草:装羞退敌

含羞草稍被触摸,就会自然地收缩起来。含羞草为什么能动呢?这是因为在它的叶柄基部有一个膨大的器官叫“叶枕”,叶枕内生有许多薄壁细胞,这种细胞对外界刺激很敏感。一旦叶子被触动,刺激就立即传到叶枕,这时薄壁细胞内的细胞液开始向细胞间隙流动而减少了细胞的膨胀能力,叶枕下部细胞间的压力降低,从而出现叶片闭合、叶柄下垂的现象。经过1-2分钟细胞液又逐渐流回叶枕,于是叶片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科学家观察发现,含羞草的这种特性,其实也是一种特殊的自我保护方法,不仅能避开狂风暴雨的袭击,还能防止动物的伤害,因为动物稍稍碰它一下,它马上就会合拢叶片,这习惯性的动作往往让胆小的动物大吃一惊,不敢对它侵害。

“反客为主”的绞杀榕

榕树为桑科榕属乔木,原产于热带亚洲。榕树以树形奇特,枝叶繁茂,树冠巨大而著称。枝条上生长的气生根,向下伸入土壤形成新的树干称之为“支柱根”。榕树生长力极强,它可向四面无限伸展,其支柱根和枝干交织在一起,形似稠密的丛林,因此被称之为“独木成林”。榕树种子被鸟兽食后通过排便、携带或被风吹到枝丫或树皮裂缝腐烂、枯朽处的树木,便在此处萌芽生长出大量不定根缠绕于其他树木主干上,部分根系扎入树木表皮中吸取水分和营养,另一部分根系则直插入土。随着不定根不断增多、增大,榕树逐渐将整株宿主树木包住,并加大与宿主树争夺水分和营养的程度,导致宿主树因缺乏营养和水分而枯死,并最终成为这片领地的主人。这就是热带雨林中奇特的“绞杀现象”。

猪笼草:“瓮中捉鳖”

猪笼草是著名的热带食虫植物,原产地主要为亚洲热带地区。猪笼草拥有一个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笼,捕虫笼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笼口上具有盖子。因为形状像猪笼,故称猪笼草。在中国海南,其又被称作雷公壶,意指它像酒壶。猪笼草因原生地土壤贫瘠,而通过捕捉昆虫等小动物来补充营养,所以其为食虫植物中的一员。猪笼草叶子的尾端长着一些小吊瓶,分泌出花蜜,散发淡淡的幽香,当昆虫来到瓶口,向里边探头探脑时,瓶口的盖子悄悄盖上。当昆虫挣扎着向上爬时,倒生的茸毛又挡住了去路。随后消化液涌出,将昆虫完全淹没,直到化为浆液供其吸收。科学家形容猪笼草的捕虫方法是“瓮中捉鳖”,确实十分贴切。

猜你喜欢
猪笼草眼镜蛇蚜虫
蚜虫婆婆
猪笼草日记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猪笼草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眼镜蛇看电视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
“吃”蚂蚁的猪笼草
疯狂编辑部之眼镜蛇
黑熊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