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语义及其使用特点分析

2012-12-23 02:40束景南
关键词:给力词义副词

鲁 进,束景南

(1.浙江大学 古籍所,浙江 杭州 310028;2.上海金融学院 外语系,上海 201209)

“给力”语义及其使用特点分析

鲁 进1,2,束景南1

(1.浙江大学 古籍所,浙江 杭州 310028;2.上海金融学院 外语系,上海 201209)

“给力”是保留于汉语方言中的古词,本意为“出劳力”。“给力”如今有了动词和形容词的双重词性。作为动词,有“给予帮助”、“使……精彩”等语义;作为形容词,有“牛的”、“棒的”、“好的”、“酷的”、“精彩的”等语义,这说明“给力”语义有了新发展。如今所使用的大多是它的形容词含义,反映了人们利用“给力”这个词宣泄情感的需要。从修辞分类上可以把它视作是兼有中性词色彩的标准的谈话体词汇,是方言词的升格。“给力”在一些权威正式报刊中的出现,标志着“给力”作为古词的复苏。“给力”的双重词性加上使用者的主观性,使之内涵具有丰富性和模糊性,有着独特的语法特征。

“给力”语义;语义内涵;语法特征

“给力”如今人人熟知,使用范围早已超越了网络,显示出极大的活力。“给力”的特殊性在于它具有动词形式,但同时也可以是形容词,因而在实际语境中,它的使用非常灵活。

一、“给力”语义

“给力”难见于各种词典,在其风行之前也难见于各类文字作品。但是“给力”一词自古有之,意为“出劳力”,也常见于我国一些地方的当今方言中[1],故“给力”在流行前也可看作是保留于方言中的古词。“给力”如今有了动词和形容词的双重词性。作为动词,它表示“给予帮助”、“给予支持”、“使……精彩”等语义;作为形容词,它表示“牛的”、“棒的”、“好的”、“酷的”、“精彩的”等语义[2],这说明“给力”语义有了新发展。

“力”在古代可以表示“体力”、“徭役”、“劳力”、“劳动”等意思[3],故而在古代“给力”通常指提供劳力,干体力活。例如:

(1)不数年,民业饶,给力大修孔子庙,益广学宫,笃兴礼义,教养具修。[4]

(2)而况公租不可后,又况公租之外,必给力以奉文武大吏、分司郡邑之需。[5]

(3)父潮宗授政和令,改海阳令。宣徳丁未,佣里人孙某给力其家。[6]

“给力”在北齐还指各级官吏在禄秩之外,各给劳力以供役使,也即国家以制度的方式要求百姓为官员提供力役[7]。可见“给力”在古代当动词用,没有发现其形容词用法,其“提供劳力”,“干体力活”的原义今已基本不用。“给力”本身是述宾结构,它如今的内涵已经超出了它的字面义,成为一个具有独特语义的词。“给力”现今可以充当形容词,表示“好的”、“棒的”。例如:

(4)要买就必须买给力的,暑期热销手机导购推荐。①本文例句除参考文献注明出处外,均引自百度“给力”新闻网页搜索,大多为各网站文章标题。

(5)兔年最给力的减压方案出炉。

也可以继续充当动词,表示“给予力量”,引申为“给予帮助”、“给予支持”、“使……精彩”等。例如:

(6)政策不断给力,医药股成长性凸显,市场逆势上扬。

(7)工商银行持续给力小企业信贷。

(8)《毕业纪念日》喜获大奖,校园民谣给力亚太榜。在例(8)中“给力”还可以视作其形容词义的使动用法,意为“使……很棒”、“使……精彩”等,这是“给力”词义内涵丰富性和用法灵活性的表现,也是它的确切词义在语境中宽泛不具体的表现。

二、“给力”语义认知分析和修辞分类

“给力”从最开始的“提供劳力”的动词意,到今天表示“给予支持”、“给予帮助”等新意,和其使动用法以及“好”、“棒”、“精彩”等形容词意,当属词义的引申和扩大。从概念整合的角度看,“给力”是动作“给”和所“给”内容“力”两个不同概念空间的内容整合。“给”的空间有“提供”、“交付”、“送与”、“让”等内涵。“力”的空间内容更丰富,有“体力”、“脑力”、“活力”、“能力”、“势力”、“实力”、“努力”等内涵。所“给”的内容是“力”的内涵,两者整合后,“给力”便有“出力”、“卖力”、“给予帮助”、“给予支持”、“作出努力”等新内涵,实质内涵远远超过了其组合的字面意义“给予力量”,因为所“给”的“力”不但包含了“力”的某种内涵,而且指向了“给力”的可能的结果,这个结果出自于“出力”、“卖力”、“努力”等办事尽心的表现,故结果通常是“质量好的”、“速度快的”、“满意度高的”等,人们对此的态度也是肯定和赞赏的,由此产生了“给力”的形容词新创意义“好的”、“牛的”、“棒的”、“精彩的”等,而“给力”的形容词内涵也就包括了“质量好的”、“速度快的”、“满意度高的”等新内容。

“给力”成为形容词已经不再受其动词形式的限制,而是以人们的生活体验为依据,引申出了其形容词的新创意义。这是“给”和“力”两个概念空间的内涵在人的心智空间整合加工的必然结果。“新创意义往往是非形式的、非表征的,是人们感知的、体会的,但不能说是不存在的。”[8]作为支配式结构类型的组合式合成词,“给力”从其本义“出劳力”引申到其形容词的新义,这种新义与其本义的关系,反映了“给力”词义引申的特点符合词义引申的基本规律,即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

此外,这种从具体的动词词义到抽象的形容词词义的引申,还反映了经验理解的隐喻性对词义发展的贡献。例如:

(9)多味草莓很给力,一亩能赚10万。

(10)2010年,河北本土航空业发展异常“给力”。

例(9)将丰厚的经济回报同“力”联系起来,表达了对于这种出乎意料结果的惊叹;例(10)则将航空业发展同“力”联系起来,反映了当地航空业发展势头迅猛强劲的特点。可见人们将生活中有关“力”的经验和“力”所能带来的结果同相关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对应联系起来,这种隐喻思维通过“给力”一词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新的体会和理解,对于内心情感的抒发和对事物性质或特点的新的判断。

“给力”风行至今,在词义的发展上是古词的复苏和引申,在修辞的分类上是方言词的升格。王德春说:“词汇的修辞分类,以各语体通用的、不带修辞色彩的中性词(公认标准词汇)为核心,通过同中性词汇的比较,产生词汇的三大部分:中性词汇、书卷体词汇和谈话体词汇。词汇的最上层是专门标准书卷体词汇,最下层是非标准谈话体词汇”[9]。“给力”作为方言词时,属于谈话体词汇的非标准类,但是由于目前被广泛使用,已经可以看作谈话体词汇的标准类。《人民日报》于2010年11月10日头版头条出现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标志了“给力”词格的上升,也标志着“给力”作为古词的复苏。自那以后,“给力”也成为其他权威严肃报刊的常用词,具备了中性词汇的色彩。但是,从下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给力”如今用作形容词的频率高于动词,具有口语性,修辞色彩依然浓厚,所以,“给力”应该是兼有中性词色彩的标准的谈话体词汇。

三、“给力”语义内涵的丰富性

“给力”语义内涵的丰富性主要来自于它作为动词和形容词的双重词性,来自于使用者的主观性。“给力”的确切语义有时要根据具体语境具体理解,反映了“给力”语义有模糊性特点。

首先,“给力”语义内涵的丰富性体现在即使考虑语境,它在句中也可同时视作形容词和动词来理解其语义。例如:

(11)场地给力天气不给力,观众给力名将不给力。

(12)信托给力,钱少也能炒艺术。

上两例中,“给力”既可以视作形容词性谓语,理解为“好的”、“棒的”,也可视作动词性谓语,理解为“给予支持”,因为“给”本身是动词词素。这种两可性很常见,占语料的17.4%(见下文表2)。

其次,充当形容词的“给力”确切内涵要根据具体语境判定。例如:

(13)北京现代最给力团购,今天最后一天报名了!

上例“最给力”或包含价格最实惠、商品选择最丰富之意。

再次,形容词“给力”还可以独立成句,表示惊叹、赞叹。例如:(14)超给力!全球最牛的仿制品。

(15)太给力了!能现场观看这么高水平的比赛,真的非常幸运。

(16)大家都用,多给力啊,特过瘾!

此外,“给力”做补语时,通常表示一种结果,这种结果常常来自有关行为或情况的幅度大,程度高。例如:

(17)屏幕尺寸得给力;画面呈现得给力;材料环保得给力;使用体验得给力。

(18)孔律师:婚内强奸不是罪,荒唐得给力。

在例(17)中,“给力”指产品酷,质量好,给人的满意度高。同样,在例(18)中,荒唐得“给力”,实指荒唐的程度高。而且,“给力”起着副词作用时,语义自形容词而来,表示“很牛地”、“很棒地”、“精彩地”,也可以继续引申。例如:

(19)新年伊始宜家行给力起航,沙发可以旧换新。(20)家居首选好莱客衣柜,工厂大团购给力促销。

上两例中“给力”实际内涵也可理解为“强劲地”、“有力地”。

最后,使用者的主观性也让“给力”语义具有丰富性,常常需要根据语境仔细推敲方能准确把握其确切语义。如:

(21)你要长得给力呀!为28周出生的儿子安安小石头祈祷。

在例(21)中,母亲希望自己的早产儿长得“给力”,固然有长得帅,长得酷的意思,但是她想确切表达的意思应该是长得健康。再如正义网于2011年1月6日题为《群众的安全感来自公安“给力”工作》的一段文章:

(22)人民网近日推出“2010十大公安‘给力’行动”,让人看到公安工作不是“浮云”,是相当“给力”。实际上,“给”的不仅是“力”,更是公众的安全感。所谓的安全感,是因为外部环境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感觉。正因“给力”的公安工作,才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

文章作者把上例的“给力”理解成“给予安全感的”,实际上也可以将此处的“给力”理解为“富有成果的”、“让群众满意的”。

四、“给力”语法功能的全面性

一个词的活力不仅在于其使用频率的高低,而且在于其语法功能的强弱。从“给力”一词的活力角度来看,“给力”的使用频率之高是众所公认的,而其语法功能之强则表现在它适用于全部句法位置。句法位置对应语法功能,根据朱景松《汉语语法理论》中词类的归类标准,实词可以有10种句法位置作为语法功能的归类标准,反映实词的语法特征。这10个句法位置指的是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受“不”修饰、受“很”修饰、受数量词修饰、带宾语。“给力”可用于这全部10个位置,主要是因为“给力”具有动词和形容词的双重词性。汉语语法最主要的一大特点是实词和各种句法成分之间没有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词类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多种词类可以充当一种句法成分。“给力”这方面显得很突出。根据所掌握的语料,“给力”的句法位置反映的语法功能如下表:

表1 “给力”的语法功能

表1反映了“给力”有别于其他词的语法特征。作为动词,“给力”可以在介词结构中充当主语,如:(23)当给力成为一种习惯,格里芬再砍22+18预热扣篮大赛。

也可充当谓词性宾语,如∶

(24)火车票,盼给力!

“给力”做定语和状语时,只能是形容词:

(25)最给力的父亲节礼物——父爱许愿瓶。

(26)《湘江北去》,一部给力的青春电影。

(27)让子弹给力地飞吧!

(28)像投诉运营商一样给力地投诉快递。

在例句(25)、(26)中,“给力”是形容词定语。在例句(27)、(28)中“给力”是形容词状语,笔者此处不能把做状语的“给力”看作副词是因为“给力”词义没有变化[10]。

从搜索到的语料看,“给力”充当补语时词性都是形容词。见例句(17)、(18)、(21)。但是“给力”后面也可以有补语,例如:

(29)给力无止尽!3DS公众体验会第一日精彩视频汇总。

“给力”受否定副词“不”限制和受其他副词修饰时,既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形容词,大凡副词都可以修饰“给力”,找到的例句以程度副词为多,如下文表3、表4所列。

“给力”可以受数词和量词修饰,其中量词大多是动量词,突出了“给力”的动词性。如:

(30)首都航空再一次给力,99元机票秒杀二度来袭。

(31)二次给力!仅55元,全国包邮!

(32)用“五个给力”放大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绩效。

“给力”作为动词,见前文例(6)到例(8),且做谓语时也可以是形容词。然而“给力”而今作为动词的语法特点是对其古代用法的继承。例如:

(33)瓷器发驳,则把庄头雇夫给力送下河。[11]

(34)特许赀匪帑,给力匪民,输甫操畚锸,奄就。②《中国基本古籍库》[DB/OL].http:∥210.32.137.90/newportal/libtb/index.jspdescid=473.

例句(33)中,“给力”为述宾结构,其义为“出劳力”。例句(34)“给力匪民”意为使百姓服劳役,此处“给力”具有动词的使役特点。但是今之“给力”语法功能远比古代丰富。

五、“给力”的形容词性侧重

“给力”词性权重在于其形容词性。笔者于2010年1月9日和2010年1月27日利用“给力”搜索百度新闻,分别对于连续15个新闻网页和连续16个新闻网页进行了统计,除去重复,共得到558个含有“给力”的标题。其中“给力”作为形容词的占50.7%,作为动词的占25.1%,既能看作形容词又能看作动词的占17.4%,动词起着名词作用充当谓词性主语和谓词性宾语的占1.1%(详见表2)。需要再次说明的是,表2中起着副词作用的“给力”其实是形容词,因为词义没有特殊变化。所以,“给力”的语法特征虽然主要起着形容词和动词的语法功能,但是形容词的语法功能最为突出。

表2 “给力”语法功能的词性分布

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在558句中,“给力”受副词修饰的有234句,占41.9%,其中184句由程度副词修饰。程度副词中出现最多的是“很”,占程度副词语料总数的37%;其次是“最”,占35.9%。详见表3:

表3 修饰“给力”的程度副词分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程度副词修饰的几乎都是充当形容词的“给力 ”。语料中修饰动词“给力”的程度副词仅有“很”2例,修饰的“给力”既能看作动词又能看作形容词的有11例,而受否定副词“不”修饰的46例“给力”中有26例是形容词③含“不再”两例。。仅有的4例由语气副词“才”修饰的也全部是形容词(详见表4)。所以,“给力”的活力主要来自于它的形容词涵义,而且大多由程度副词修饰。究其原因,在于当今人们使用“给力”基本上是出于情感宣泄的需要,而不是出于理性表达的需要,反映了“给力”口语性的一面。

表4 副词修饰的“给力”词性分布

总之,“给力”作为保留于方言中的古词,成为当今流行词的原因,主要是它的形容词义的丰富内涵,特别适合当今人们抒发感情的需要,而它的双重词性的特点又使得它的语法功能更加全面,应用更加灵活。

[1]曾元沧.“给力”及其他[N].新民晚报,2011-02-23(B6).

[2]百度“百科”.“给力”词条[EB/OL].[2011 -03 -01].http:∥baike.baidu.com/view/3803376.htm.

[3]徐中舒.汉语大字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0:364-365.

[4]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卷61[M]∥续修四库全书:53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682.

[5]胡直.衡庐精舍藏稿:卷8[M]∥文渊阁四库全书:1287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1299.

[6]谢旻.(康熙)江西通志:161卷[M]∥文渊阁四库全书:518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783.

[7]刘国新.中国政治制度词典[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0:43.

[8]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8.

[9]王德春.语言学通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76.

[10]李讯.形容词作状语情况的考察[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9(3):38-39.

[11]蓝浦.景德镇陶录:卷4[M].傅振伦,注.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57.

Semantic Meaning of“Geili”and its Features

LU Jin1,2,SHU Jing-nan1

(1.Research Institute of Ancient Books,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07,China;2.Depart.of Foreign Languages,Shanghai Finance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8,China)

The word“geili”originally is an ancient word that still exists in some dialects,which means“to provide labor”.Its meanings today are the extension of its original meaning,one as verb(meaning“to give help”or“to make wonderful”),and one as adjective(meaning“awesome”,“wonderful”,“fine”or“cool”,etc).Nowadays people use adjective“geili”more often than verb“geili”to release emotions.As an upgraded dialectal word,it can be rhetorically classified as a literary colloquial word with neutral hue.The use of“geili”in some authoritative and official media indicates its renewal from an ancient form.Its dual parts of speech with the subjectivity of its users endow it with rich and ambiguous semantic connotation and unique grammatical features.

semantic meaning of“geili”;semantic connotation;grammatical features

H 109.4

A

1004-1710(2012)01-0046-05

2011-03-08

鲁进(1966-),男,安徽无为人,浙江大学古籍所2009级博士研究生,上海金融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从事古典文献的语言学研究。

[责任编辑吴晓珉]

猜你喜欢
给力词义副词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巧用夸张,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让备课“给力”语文课堂
字意与词义
副词和副词词组
《诗经》词义考辨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