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例鸭球虫病例的球虫种类及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2012-12-24 09:14吴胜会张世忠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禽水产疾病诊疗中心福州350026
福建畜牧兽医 2012年6期
关键词:卵囊球虫病球虫

吴胜会 江 斌 林 琳 张世忠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禽水产疾病诊疗中心 福州 350026

鸭球虫病是一种引起雏鸭大批死亡的重要原虫病。近年来,随着家鸭饲养的规模化和集约化以及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该病的危害性日益显现。在福建省,江汉梁等于1995年报道半番鸭温扬球虫病造成了30%的死亡率,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笔者于2005年报道半番鸭毁灭泰泽球虫病造成了11.5%的死亡率,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鸭球虫在寄生虫分类上隶属于孢子虫纲、真球虫目、艾美耳科,在艾美耳科中又可分为艾美耳属(Eimeria)、泰泽属(Tyzzeria)、温扬属(Wenyonella)和等孢属(Isospora)四个属共计20多种球虫种类,在我国广大家鸭饲养地区都广泛分布。为初步了解福建省家鸭球虫的致病虫种及其流行病学,笔者对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间送检到本中心的家鸭球虫病例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球虫病例来源 从2011年9月1日到2012年8月31日,全省各地送检到诊疗中心的鸭病例累计1558例,其中检出鸭球虫病例106例,对每例球虫病记录其送检日期、来源、品种、数量、日龄、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病变部位等,并对这些病例进行进一步的培养鉴定。

1.2 方法

1.2.1 卵囊分离培养 从剖检患鸭的病变部位刮取内容物和直肠粪便放在烧杯中,加入0.2%胃蛋白酶,将pH调至2.0,在39℃下消化1 h,使卵囊分散游离出来,再依次用60目、200目网筛过滤,滤液经2000 r/min离心10 min,沉淀,弃掉上清液,在沉淀物中加入1 M蔗糖溶液,再经2000 r/min离心10 min,管上层漂浮的白色似“塞子状”的物质即为卵囊。将其移入2.5%重铬酸钾溶液中并在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卵囊的孢子化情况。

1.2.2 虫种鉴定 用吸管吸取经孢子化培养的卵囊液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片后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卵囊后在10×100倍下观测虫卵内部结构及用测微尺测量50个孢子化卵囊及孢子囊大小,并依据相关资料作种类鉴定。

2 调查结果

2.1 检出球虫种类 在显微镜下观测拍摄每个病例经培养的50个鸭球虫孢子化卵囊,从106例相关病例中鉴定出3种致病球虫,分别是毁灭泰泽球虫、菲莱氏温扬球虫和鸳鸯等孢球虫。现将它们的卵囊形态描述如下。

2.1.1 毁灭泰泽球虫 卵囊呈卵圆形,两层壁、光滑,淡蓝色,厚 0.7 μm,无卵膜孔。大小为(10.9~16.2)μm ×(10.1~11.9)μm,平均 13.2 μm×10.9 μm,形状指数1.1。卵囊内有8个游离的香蕉形子孢子,子孢子的宽端全部朝向残体。窄端朝向卵囊的一端,大小为7.5 μm×2.5 μm,另一端有一个由大小颗粒组成的残体。见图1-图2。

图1 毁灭泰泽球虫卵囊

图2 毁灭泰泽孢子化卵囊

图3 菲莱氏温扬球虫卵囊

图4 菲莱氏温扬球虫孢子化卵囊

图5 鸳鸯等孢球虫卵囊

图6 鸳鸯等孢球虫孢子化卵囊

2.1.2 菲莱氏温扬球虫 卵囊呈卵圆形,淡黄绿色,三层壁,厚1.6 μm,有一个宽2.5 μm的卵膜孔。大小为(16.8~20.4)μm×(11.5~15.5)μm,平均 18.4 μm×13.0 μm,形状指数为 1.2~1.6,平均为 1.4。有 2 个极粒,无卵囊残体。内有4个瓜子形孢子囊,大小为7.5 μm×5.5 μm,每个孢子囊内含4个子孢子。见图3-图4。

2.1.3 鸳鸯等孢球虫卵囊呈球形或亚球形,两层壁、厚 1 μm,淡褐色,光滑,无卵膜孔。大小为(10.4~12.8)μm×(9.6~11.6)μm,平均 10.8 μm×11.9 μm,形状指数1.1。有一个大极粒,无卵囊残体。孢子囊呈仙桃形,有明显的斯氏体和由粗颗粒组成的孢子囊残体。见图5-图6。

2.2 不同种类鸭球虫的检出率 本次所调查的106例鸭球虫中感染单一毁灭泰泽球虫的病例为16例(占15.09%),单一菲莱氏温扬球虫的病例为13例(占12.26%),单一鸳鸯等孢球虫的病例为10例(占9.43%)。多种球虫混合感染为67例(占63.21%),其中毁灭泰泽球虫与菲莱氏温扬球虫混合感染24例(占22.64%),毁灭泰泽球虫与鸳鸯等孢球虫混合感染17例(占16.04%),菲莱氏温扬球虫与鸳鸯等孢球虫混合感染14例(占13.21%),三种球虫均有的混合感染病例为12例(占16.04%)。见表1。

表1 不同种类鸭球虫检出率

2.3 不同鸭品种的球虫检出率 本次调查106份球虫病例,其中番鸭40例(占37.73%),半番鸭31例(占29.25%),麻鸭23例(占21.70%),北京鸭12例(占11.32%),其中番鸭的感染率最高。见表2。

表2 不同鸭品种的球虫检出率

2.4 不同日龄鸭球虫的检出率 本次调查106份球虫病例,其中16~50日龄段的病例有90个(占84.91%),该期间是鸭球虫的高发期,低于和高于该日龄段发病率较低。见表3。

表3 不同日龄鸭球虫的检出率

2.5 鸭球虫病例与季节关系 一年四季均有鸭球虫病发生,但发病的高峰期在3~8月份,其中病例最多的是7月份。见图7。

图7 鸭球虫病例与季节关系

2.6 不同鸭球虫的肠道病变特点观察 单纯的鸭毁灭泰泽球虫病的肠道病变部位在十二指肠段和空肠段,其中十二指肠段黏膜出血最严重,并有明显卡他性肠炎,空肠段以后出血逐渐减轻。鸭菲莱氏温扬球虫病的肠道病变主要集中在空肠后段和直肠段,其中空肠后段出现明显的卡他性肠炎,肠黏膜出血。鸭鸳鸯等孢球虫病的肠道病变也集中在空肠后段和直肠段,其中空肠后段出现卡他性肠炎,肠黏膜出血,但肠道病变的严重程度不如温扬球虫病。混合感染的球虫病例在整个小肠黏膜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和卡他性肠炎。

3 讨论

1)据国内外资料报道,目前鸭(包括野鸭)已发现的球虫种类有23种,其中有2种是肾球虫,另外21种属于肠球虫。寄生在家鸭体内的共有17种,均为肠球虫,它们分别是艾美耳属、等孢属、泰泽属和温扬属,此次调查发现的3种鸭球虫在分类学上分别属于泰泽属、温扬属和等孢属的球虫[3]。从致病的严重程度看,3种鸭球虫以毁灭泰泽球虫致病力最强,菲莱氏温扬球虫次之,鸳鸯等孢球虫较弱。葛亮在1999年报道龙海麻鸭感染菲莱氏盲肠温扬球虫亚种[4],但笔者到目前为止收集到的鸭球虫病例中未发现有球虫寄生在盲肠内且出现致病的情况,至于在我省是否还有其他致病虫种,还有待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2)本次调查106例球虫病例,其中在16~50日龄段发病的占84.91%,说明这个期间是鸭球虫的高发期。笔者分析原因有二个方面:第一,鸭球虫的虫卵在外界条件下需一段时间的孢子化过程,进入鸭体后在小肠上皮细胞中也需3~5 d几个世代的无性增殖后才会发病;第二,多数鸭子的早期育雏均在保温窒内,很少接触到孢子化卵囊,只有到野外(如池塘,河流等)才有机会接触到孢子化卵囊而感染发病。针对这一情况,在生产实践中一方面可改变鸭的饲养方式,改放牧为舍饲,并提倡网上饲养,可有效地防范本病的发生。另一方面,在本病常发的鸭场或地区,可在15~50日龄期间,定期使用抗球虫药物进行预防(如在饲料中按0.02%添加磺胺间氧嘧啶钠粉或按0.05%饲料添加磺胺喹噁啉钠或按0.025%添加磺胺氯吡嗪钠等药物,连用3 d)。在临床上为了提高治疗效果,也可使用二种抗球虫药联合使用。

3)鸭球虫病可导致明显的肠出血和卡他性肠炎病变,但在临床上还有一些疾病(如禽霍乱、大肠杆菌病、禽流感、某些药物中毒等)也会导致类似的病变,需进行鉴别诊断。球虫病可通过对病变部位的镜检,检出大量裂殖子和卵囊来诊断;禽霍乱除了肠出血和肠炎外,可出现心冠脂肪出血和肝表面白色坏死点病变;大肠杆菌病除了肠炎外,肝脏肿大明显,呈暗黑色,并可镜检出大量大肠杆菌;禽流感除了肠炎外,可导致心肌坏死、胰腺坏死,脑神经症状等病症;某些药物中毒可调查是否使用过某些毒副作用大的药物史进行鉴别诊断。

4)鸭球虫病一年四季均会发生,发病流行的高峰期在3~8月份,笔者分析认为这与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卵囊的发育有着直接的关系。据文献报道,卵囊的活力和它们感染宿主的能力受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和氧分压,在形成孢子之前,无论是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卵囊的孢子化都是很不利[5]。适宜虫卵发育温度为25~30℃。

[1] 江汉梁,乔齐友.半番鸭温扬球虫病[J].福建畜牧兽医,1995(2):27.

[2] 吴胜会,江斌,林琳,等.半番鸭球虫病的诊治报告[J].福建畜牧兽医,2005(6):27.

[3] 姚倩,韩红玉,黄兵,等.上海地区家鸭球虫种类初步调查[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09,17(1):58-60.

[4] 葛亮.龙海麻鸭自然感染菲莱氏盲肠温扬球虫亚种内生殖虫体与组织病变[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6):931-936.

[5] 彼得 L朗.球虫生物学[M].蒋金书等,译.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1-23.

猜你喜欢
卵囊球虫病球虫
渝西地区兔球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及虫种鉴定
肉鸡球虫疾病药物防治效果的分析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鸡球虫免疫成功要点
仔猪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微小隐孢子虫在HCT-8细胞内的培养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3种消毒药对猪球虫的体外抑杀效果观察
鸡球虫病的诊治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措施